辽宁沈阳市皇姑区三校(北塔高中部附属校、玉环中学、北塔中学) 2015届高考联合模拟押题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北塔高中部附属校命题人:杨箫校对人:杨箫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论述文阅读(共3题,9分) 游客不文明行为不应止于记录 为建立文明旅游长效工作机制,国家旅游局依法制订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 理暂行办法》即日施行,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工作同时开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旅 游业逐渐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国内外游客与日俱增,呈现出繁荣旺盛 景象,一方面创造了可观的旅游收入,刺激了旅游经济的大发展,另一方面由于 景区接待能力有限,人满为患,管理失控,加剧了对景点资源的破坏,保护修复 工作难度加大 为了规范游客旅游行为,建立文明旅游秩序,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制订了旅游法,出台了加强文明旅游工作的意见,现在又决定对游客不文明 行为进行记录管理。可见,国家对文明旅游是高度重视的。 笔者认为,国家严格规范游客旅游行为,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记录管理, 是完全必要的,也是确实必需的。它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制止游客的“任性”旅 游行为,维护文明古国、文明大国的形象,有利于加强对旅游景区资源的保护, 确保旅游安全有序 为了确保记录准确、真实、全面、客观,除了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举报渠道 外,更应主要依靠景区自身的力量,包括安装电子监控,对游客行为进行客观记 录,包括工作人员(特别是导游)对游客行为的现场监督。 不过,笔者认为,对于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旅游景点不应止于记录。记录仅 是留下证据的需要,更应及时指出并严肃制止。必须明白,对游客不文明行为 记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促进游客的文明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 要加强旅游法规的宣传,加强文明旅游教育,有钱不能任性,旅游也不能任性。 笔者建议设立举报奖,鼓励更多人参与到不文明行为监督中来,让游客在相互监 督中共同提髙文明素养,强化文明旅游意识,展现旅游大国的文明形象 综上所述,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进行记录诚然必要,更重要的是文明旅游的宣 传教育,是对不文明行为的制止、曝光和处理。所以,亲爱的游客,如果你不想 被“拉黑”,“榜上有名”,就赶紧约束自己的行为吧,做一个有君子风度的文 明游客。 (稿源:荆楚网) 1.下列表述,不能表明我国旅游业旺盛繁荣景象的一项是 A.旅游业创造了可观的旅游收入,刺激了旅游经济的大发展 B.景区人满为患,管理失控,导致了景点资源的破坏,保护修复工作难度加大。 C.生活水平提髙,各地旅游资源开发和国家政策的众多因素使国内外游客与日俱 增。 D.国家旅游局依法制订《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施行,制止繁荣导 致的人满为患现象 2.下列关于原文第3-5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辽宁沈阳市皇姑区三校(北塔高中部附属校、玉环中学、北塔中学) 2015 届高考联合模拟押题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北塔高中部附属校 命题人:杨箫 校对人:杨箫 第Ⅰ卷(阅读题)(70 分) 甲 必考题 一.论述文阅读(共 3 题,9 分) 游客不文明行为不应止于记录 为建立文明旅游长效工作机制,国家旅游局依法制订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 理暂行办法》即日施行,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工作同时开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旅 游业逐渐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国内外游客与日俱增,呈现出繁荣旺盛 景象,一方面创造了可观的旅游收入,刺激了旅游经济的大发展,另一方面由于 景区接待能力有限,人满为患,管理失控,加剧了对景点资源的破坏,保护修复 工作难度加大。 为了规范游客旅游行为,建立文明旅游秩序,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制订了旅游法,出台了加强文明旅游工作的意见,现在又决定对游客不文明 行为进行记录管理。可见,国家对文明旅游是高度重视的。 笔者认为,国家严格规范游客旅游行为,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记录管理, 是完全必要的,也是确实必需的。它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制止游客的“任性”旅 游行为,维护文明古国、文明大国的形象,有利于加强对旅游景区资源的保护, 确保旅游安全有序。 为了确保记录准确、真实、全面、客观,除了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举报渠道 外,更应主要依靠景区自身的力量,包括安装电子监控,对游客行为进行客观记 录,包括工作人员(特别是导游)对游客行为的现场监督。 不过,笔者认为,对于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旅游景点不应止于记录。记录仅 是留下证据的需要,更应及时指出并严肃制止。必须明白,对游客不文明行为, 记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促进游客的文明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 要加强旅游法规的宣传,加强文明旅游教育,有钱不能任性,旅游也不能任性。 笔者建议设立举报奖,鼓励更多人参与到不文明行为监督中来,让游客在相互监 督中共同提高文明素养,强化文明旅游意识,展现旅游大国的文明形象。 综上所述,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进行记录诚然必要,更重要的是文明旅游的宣 传教育,是对不文明行为的制止、曝光和处理。所以,亲爱的游客,如果你不想 被“拉黑”,“榜上有名”,就赶紧约束自己的行为吧,做一个有君子风度的文 明游客。 (稿源:荆楚网) 1. 下列表述,不能表明我国旅游业旺盛繁荣景象的一项是 A.旅游业创造了可观的旅游收入,刺激了旅游经济的大发展。 B.景区人满为患,管理失控,导致了景点资源的破坏,保护修复工作难度加大。 C.生活水平提高,各地旅游资源开发和国家政策的众多因素使国内外游客与日俱 增。 D.国家旅游局依法制订《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施行,制止繁荣导 致的人满为患现象。 2.下列关于原文第 3-5 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对文明旅游高度重视体现在制订旅游法,出台加强文明旅游工作的意见, 记录管理游客不文明行为等方面。 B.国家严格规范游客旅游行为,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记录管理,是确实需要 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C.为了确保记录的准确性、真实性、全面性、客观性,除了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 举报渠道外,更需主要依靠景区自身的力量,包括安装电子监控,出台加强文 旅游工作的意见和现场监督等方式。 D.规范游客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游客的“任性”旅游行为,维护文明古国的 形象,有利于加强对旅游景区资源的保护,确保旅游安全有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进行记录十分必要,更为重要的是文明旅游的宣传教育 B.作为游客,如果我们不想被“拉黑”,“榜上有名”,就要做一个有众多旅游 风俗知识的文明游客。 C.标题《游客不文明行为不应止于记录》直接点明了全篇的主要内容,符合论述 文简洁明了的特点。 D.加强记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游客的文明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綦连猛,字武儿,代人也。其先姬姓,六国末,避乱出塞,保祁连山,因以山为 姓,北人语讹,故曰綦连氏。猛少有志气,便习弓马。永安三年,尔朱荣征为亲 信。至洛阳,荣被害,即从尔朱世隆出奔建州,仍从尔朱兆入洛。猛父母兄弟皆 在山东,尔朱京缠欲投高祖,谓猛曰王以尔父兄皆在山东每怀不信尔若不走今夜 必当杀尔可走去猛以素蒙兆恩,拒而不从。京缠曰:“我今亦欲去,尔从我不? 猛又不从。京缠乃举槊曰:“尔不从,我必刺尔。”猛乃从之。去城五十余里 即背京缠复归尔朱。及兆败,乃归高祖。高祖问曰:“尔朱京缠将尔投我,尔中 路背去何也?”猛乃具陈服事之理,不可贰心。高祖曰:“尔莫惧,服事人法须 如此。”遂补都督。 元象五年,梁使来聘,云有武艺,求访北人,欲与相角。世宗遣猛就馆接之,双 带两鞬,左右驰射。兼共试力,挽强,梁人引弓两张,力皆三石;猛遂并取四张, 叠而挽之,过度。梁人嗟服之。 从显祖讨契丹,大获户口。又随斛律敦北征茹茹,敦令猛轻将百骑深入觇候。还 至白道,与军相会,因此追蹑,遂大破之。赉帛三百段。河清二年,加开府。突 厥侵逼晋阳,敕猛将三百骑觇贼远近。行至城北十五里,遇贼前锋,以敌众多, 遂渐退避。贼中有一骁将,超出来斗。猛遥见之,即亦挺身独出,与其相对。俯 仰之间,刺贼落马,因即斩之。天统元年,迁右卫大将军,乃奉世祖敕,恒令在 嗣主左右,兼知内外机要之事 猛自和士开死后,渐预朝政,疑议与夺,咸亦咨禀。赵彦深以猛武将之中颇疾奸 佞,言议时有可采,故引知机事。祖珽既出彦深,以猛为赵之党与,乃除光州刺 史。已发至牛兰,忽有人告和士开被害日猛亦知情,遂被追止。还,入内禁留, 簿录家口。寻见释,削王爵,止以开府赴州。在任宽惠清慎,吏民称之。淮阴王 阿那肱与猛有旧,每欲携引之,曾有敕征诣阙,似欲委寄。韩长鸾等沮难,复除 胶州刺史。寻征还,令在南兖防捍。 (选自《北齐书·卷四十一·列传第三十三》,有删改)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家对文明旅游高度重视体现在制订旅游法,出台加强文明旅游工作的意见, 记录管理游客不文明行为等方面。 B.国家严格规范游客旅游行为,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记录管理,是确实需要 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C.为了确保记录的准确性、真实性、全面性、客观性,除了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 举报渠道外,更需主要依靠景区自身的力量,包括安装电子监控,出台加强文明 旅游工作的意见和现场监督等方式。 D.规范游客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游客的“任性”旅游行为,维护文明古国的 形象,有利于加强对旅游景区资源的保护,确保旅游安全有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进行记录十分必要,更为重要的是文明旅游的宣传教育。 B.作为游客,如果我们不想被“拉黑”,“榜上有名”,就要做一个有众多旅游 风俗知识的文明游客。 C.标题《游客不文明行为不应止于记录》直接点明了全篇的主要内容,符合论述 文简洁明了的特点。 D.加强记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游客的文明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 分) 綦连猛,字武儿,代人也。其先姬姓,六国末,避乱出塞,保祁连山,因以山为 姓,北人语讹,故曰綦连氏。猛少有志气,便习弓马。永安三年,尔朱荣征为亲 信。至洛阳,荣被害,即从尔朱世隆出奔建州,仍从尔朱兆入洛。猛父母兄弟皆 在山东,尔朱京缠欲投高祖,谓猛曰王以尔父兄皆在山东每怀不信尔若不走今夜 必当杀尔可走去猛以素蒙兆恩,拒而不从。京缠曰:“我今亦欲去,尔从我不?” 猛又不从。京缠乃举槊曰:“尔不从,我必刺尔。”猛乃从之。去城五十余里, 即背京缠复归尔朱。及兆败,乃归高祖。高祖问曰:“尔朱京缠将尔投我,尔中 路背去何也?”猛乃具陈服事之理,不可贰心。高祖曰:“尔莫惧,服事人法须 如此。”遂补都督。 元象五年,梁使来聘,云有武艺,求访北人,欲与相角。世宗遣猛就馆接之,双 带两鞬,左右驰射。兼共试力,挽强,梁人引弓两张,力皆三石;猛遂并取四张, 叠而挽之,过度。梁人嗟服之。 从显祖讨契丹,大获户口。又随斛律敦北征茹茹,敦令猛轻将百骑深入觇候。还 至白道,与军相会,因此追蹑,遂大破之。赉帛三百段。河清二年,加开府。突 厥侵逼晋阳,敕猛将三百骑觇贼远近。行至城北十五里,遇贼前锋,以敌众多, 遂渐退避。贼中有一骁将,超出来斗。猛遥见之,即亦挺身独出,与其相对。俯 仰之间,刺贼落马,因即斩之。天统元年,迁右卫大将军,乃奉世祖敕,恒令在 嗣主左右,兼知内外机要之事。 猛自和士开死后,渐预朝政,疑议与夺,咸亦咨禀。赵彦深以猛武将之中颇疾奸 佞,言议时有可采,故引知机事。祖珽既出彦深,以猛为赵之党与,乃除光州刺 史。已发至牛兰,忽有人告和士开被害日猛亦知情,遂被追止。还,入内禁留, 簿录家口。寻见释,削王爵,止以开府赴州。在任宽惠清慎,吏民称之。淮阴王 阿那肱与猛有旧,每欲携引之,曾有敕征诣阙,似欲委寄。韩长鸾等沮难,复除 胶州刺史。寻征还,令在南兖防捍。 (选自《北齐书•卷四十一•列传第三十三》,有删改)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梁使来聘 聘:应聘 B.梁人引弓两张引:拉开 C.敕猛将三百骑觇贼远近觇:侦察 D.簿录家口簿录:查抄登记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谓猛曰/王以尔父兄/皆在山东/每怀不信尔/若不走/今夜必当杀/尔可 走去 B.谓猛曰/王以尔父兄/皆在山东/每怀不信/尔若不走/今夜必当杀/尔可 走去 C.谓猛曰/王以尔父兄皆在山东/每怀不信/尔若不走/今夜必当杀尔/可走 D.谓猛曰/王以尔父兄皆在山东/每怀不信尔/若不走/今夜必当杀尔/可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綦连猛的祖先本来姓姬,后来以山名“祁连”为姓,被误写成“綦连”。綦 连猛年少时志向远大,熟习弓马。被尔朱荣征召为亲信,后来又跟随尔朱世隆、 尔朱兆。 B.尔朱京缠逼迫綦连猛跟随自己投奔高祖,尽管父母兄弟都在山东,但綦连猛 因为顾念尔朱兆的恩德没有顺从。后来归服高祖时,高祖肯定了綦连猛当初的做 法 C.綦连猛与梁使者比赛骑射,拉强弓比试力气大小,都远远胜过梁使者,使梁 使赞叹不已且心悦诚服。后来綦连猛因战功显赫而升居髙位,侍奉太子,兼掌内 外机要大事。 D.綦连猛嫉恶如仇,能提岀可行性建议,被赵彦深引荐掌管机要,后被祖珽排 挤出朝廷,因事受朝廷拘禁,削爵降职,但他任刺史期间,依然清廉自守,爱护 百姓 7.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高祖问曰:“尔朱京缠将尔投我,尔中路背去何也?”猛乃具陈服事之理, 不可贰心。(4分) (2)还至白道,与军相会,因此追蹑,遂大破之。(2分 (3)曾有敕征诣阙,似欲委寄。韩长鸾等沮难,复除胶州刺史。(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②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③心情 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南宋灭亡以后,曾参加抗元斗争,宋亡后在 外流落多年。晚年隐居故乡江西庐陵山中,从事著述。此词是作者隐居时所作, “愁城”“辇下”:南宋京师临安。②银花:元宵节的花灯。③海上:汉代苏武 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守节。 8.词的上阙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加以分析 分) 9.请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A.梁使来聘 聘:应聘 B.梁人引弓两张 引:拉开 C.敕猛将三百骑觇贼远近 觇:侦察 D.簿录家口 簿录:查抄登记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谓猛曰/王以尔父兄/皆在山东/每怀不信尔/若不走/今夜必当杀/尔可 走去 B.谓猛曰/王以尔父兄/皆在山东/每怀不信/尔若不走/今夜必当杀/尔可 走去 C.谓猛曰/王以尔父兄皆在山东/每怀不信/尔若不走/今夜必当杀尔/可走 去 D.谓猛曰/王以尔父兄皆在山东/每怀不信尔/若不走/今夜必当杀尔/可走 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綦连猛的祖先本来姓姬,后来以山名“祁连”为姓,被误写成“綦连”。綦 连猛年少时志向远大,熟习弓马。被尔朱荣征召为亲信,后来又跟随尔朱世隆、 尔朱兆。 B.尔朱京缠逼迫綦连猛跟随自己投奔高祖,尽管父母兄弟都在山东,但綦连猛 因为顾念尔朱兆的恩德没有顺从。后来归服高祖时,高祖肯定了綦连猛当初的做 法。 C.綦连猛与梁使者比赛骑射,拉强弓比试力气大小,都远远胜过梁使者,使梁 使赞叹不已且心悦诚服。后来綦连猛因战功显赫而升居高位,侍奉太子,兼掌内 外机要大事。 D.綦连猛嫉恶如仇,能提出可行性建议,被赵彦深引荐掌管机要,后被祖珽排 挤出朝廷,因事受朝廷拘禁,削爵降职,但他任刺史期间,依然清廉自守,爱护 百姓。 7.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高祖问曰:“尔朱京缠将尔投我,尔中路背去何也?”猛乃具陈服事之理, 不可贰心。(4 分) (2)还至白道,与军相会,因此追蹑,遂大破之。(2 分) (3)曾有敕征诣阙,似欲委寄。韩长鸾等沮难,复除胶州刺史。(4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②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③心情。 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南宋灭亡以后,曾参加抗元斗争,宋亡后在 外流落多年。晚年隐居故乡江西庐陵山中,从事著述。此词是作者隐居时所作, “愁城”“辇下”:南宋京师临安。②银花:元宵节的花灯。③海上:汉代苏武 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守节。 8.词的上阙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加以分析。(5 分) 9.请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友人思念之情 的句子是“ (2)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中写亲人盼询归期,从而抒写诗人与亲人间互相 思念的真挚之情的诗句是“ (3)晏殊在《浣溪沙》中以诗入词,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 的千古名句的是“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 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 难以维持一—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这还没有算那 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 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 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 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 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 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一一这又勾起 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 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 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 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 久?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 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 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工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 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 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 刮,刮出顾客麻稣稣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 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 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 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叱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 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 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友人思念之情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中写亲人盼询归期,从而抒写诗人与亲人间互相 思念的真挚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晏殊在《浣溪沙》中以诗入词,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 "的千古名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 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 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这还没有算那 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 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 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 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 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 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 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 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 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 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 么?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 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 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工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 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 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 刮,刮出顾客麻稣稣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 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 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 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叱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 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 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
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 六脏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 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 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 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 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 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 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 不背汉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笑花子去邻居家 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 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 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 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也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 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 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 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 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 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 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段中说“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梁,更不能做 负离子和爆炸工,就打道去了镇上”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在的年轻人不热爱祖 国传统文化而是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的不满。 B.“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找”“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 等语言反映出何爹思想意识中也有着落后,守旧的一面,使这个有着精湛技艺的 剃头匠形象更加鲜活和丰满 C.文章中间部分极力描写何侈的青龙偃月刀和他神乎其技的青龙偃月刀法。作 者用了刮、弹、铲、削、剔等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何侈剃头技艺的精湛,一把 剃刀用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出神入化。 D.在小说最后一部分里,作者通过描写病笃的三明爹在何爹给他剃头时的动作、 神态和语言,进一步从侧面表现出何爹剃头技艺的高超 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优秀面,并且 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深切忧虑 (2)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6分) (3)文章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6分)
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 六脏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 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 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 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 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 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 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 不背汉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笑花子去邻居家 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 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 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 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也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 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 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 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 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 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 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第一段中说“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梁,更不能做 负离子和爆炸工,就打道去了镇上”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在的年轻人不热爱祖 国传统文化而是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的不满。 B.“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找”“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 等语言反映出何爹思想意识中也有着落后,守旧的一面,使这个有着精湛技艺的 剃头匠形象更加鲜活和丰满。 C.文章中间部分极力描写何侈的青龙偃月刀和他神乎其技的青龙偃月刀法。作 者用了刮、弹、铲、削、剔等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何侈剃头技艺的精湛,一把 剃刀用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出神入化。 D.在小说最后一部分里,作者通过描写病笃的三明爹在何爹给他剃头时的动作、 神态和语言,进一步从侧面表现出何爹剃头技艺的高超。 E.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优秀面,并且 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深切忧虑。 (2)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6 分) (3)文章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