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葫芦岛协作体2017届高三第二次考试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实主义的格局与气质 梁鸿鹰 古今中外文艺家的长期实践,使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精神气质被广为认可,这种 认可不是靠外部力量强加的。现实主义一直在发展中丰富,它与任何一种创作方 法一样,在接受着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对现实主义而言,只不过因为存在时间长, 经受的检验就格外多,但在赞扬和质疑、拥护和反对中,反而不断增添着它的艺 术光彩。 创作的梏局决定着创作的水平。格局小,力量就弱;格局大,就能够深入人心 格局来自胸怀,与视野密切相关。古今中外文学巨匠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对社会 生活的强大包容、涵盖能力。任何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都不可能把自己局限 在自我的牢笼里,他们首先需要心里有他人,需要胸怀一个完整的外部世界 里装着整个宇宙,因而心里就容不下功利的盘算,进而看得更远、更开阔 但同时,伟大的现实主义经典之所以与假大空、概念化、抽象化势不两立,还在 于能够在具体创作中落“小”。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总是能够让思想从细节中自 然而然地流露出来、通过对人的生存、对一切情感的细枝束节进行“事无巨细” 的描绘,以足够丰沛的生活原貌表达对社会的认识。真正的现实主义大家是生活 细节的收集者,在别人忽略的地方开掘出题材的富矿,在作品中建造起细节的迷 宫,让人性的多棱镜发出光彩。现在不少作品达不到现实主义的高度,更多的时 候可能不在于选材不好、立意不高、志向不大,而在于没有立足于细致入微的表 达。这样的作品即使书名被记住了,但没有一个细节能留在人的头脑中,更谈不 上有助于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提高人们的精神力量 现实主义强调忠实于现实生活,需要作家、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现实, 但更强调透过现象看本质,以理想照亮现实,启迪人,引领人。当前文艺创作有 “髙原”缺“髙峰”,不单单指艺术髙峰的缺乏,也包括“真实”的缺乏、思想 价值高度的缺乏。现实主义的“实”常常表现为直面现实存在的复杂性、矛盾性, 对社会进行由表及里的调查、探究,从而冷峻地解剖生活,目光如炬地见他人之 未见,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目前不少作品引不起社会的关注,在于多是浮光掠影地描写现实表层,没有触摸 社会进步发展的真正脉搏,没有捕捉到变革中人心向上的深层律动,因而不免陷 入庸俗化,流于表面化,难说有真情实感,难为社会提供有益的精神价值。究其 原因是创作者没有深刻理解现实主义的精髓,没有学到拨开社会历史迷雾的真 经,导致对重大社会问题的失语,自然不会产生强大的社会效应。 文艺之所以有助于人的精神成长,在于能够树立标尺、指明理想,由现实落笔, 再超拔于现实之上。人们之所以认为作家、艺术家的工作不是手艺,不是职业 而是一种使命,就是因为他们具有提升人们对社会历史认识的本领,人们推崇的 正是文艺化腐朽为神奇,将生活经验上升为精神启示力量的深刻担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辽宁葫芦岛协作体 2017 届高三第二次考试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现实主义的格局与气质 梁鸿鹰 古今中外文艺家的长期实践,使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精神气质被广为认可,这种 认可不是靠外部力量强加的。现实主义一直在发展中丰富,它与任何一种创作方 法一样,在接受着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对现实主义而言,只不过因为存在时间长, 经受的检验就格外多,但在赞扬和质疑、拥护和反对中,反而不断增添着它的艺 术光彩。 创作的梏局决定着创作的水平。格局小,力量就弱;格局大,就能够深入人心, 格局来自胸怀,与视野密切相关。古今中外文学巨匠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对社会 生活的强大包容、涵盖能力。任何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都不可能把自己局限 在自我的牢笼里,他们首先需要心里有他人,需要胸怀一个完整的外部世界,心 里装着整个宇宙,因而心里就容不下功利的盘算,进而看得更远、更开阔。 但同时,伟大的现实主义经典之所以与假大空、概念化、抽象化势不两立,还在 于能够在具体创作中落“小”。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总是能够让思想从细节中自 然而然地流露出来、通过对人的生存、对一切情感的细枝束节进行“事无巨细” 的描绘,以足够丰沛的生活原貌表达对社会的认识。真正的现实主义大家是生活 细节的收集者,在别人忽略的地方开掘出题材的富矿,在作品中建造起细节的迷 宫,让人性的多棱镜发出光彩。现在不少作品达不到现实主义的高度,更多的时 候可能不在于选材不好、立意不高、志向不大,而在于没有立足于细致入微的表 达。这样的作品即使书名被记住了,但没有一个细节能留在人的头脑中,更谈不 上有助于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提高人们的精神力量。 现实主义强调忠实于现实生活,需要作家、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现实, 但更强调透过现象看本质,以理想照亮现实,启迪人,引领人。当前文艺创作有 “高原”缺“高峰”,不单单指艺术高峰的缺乏,也包括“真实”的缺乏、思想 价值高度的缺乏。现实主义的“实”常常表现为直面现实存在的复杂性、矛盾性, 对社会进行由表及里的调查、探究,从而冷峻地解剖生活,目光如炬地见他人之 未见,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目前不少作品引不起社会的关注,在于多是浮光掠影地描写现实表层,没有触摸 社会进步发展的真正脉搏,没有捕捉到变革中人心向上的深层律动,因而不免陷 入庸俗化,流于表面化,难说有真情实感,难为社会提供有益的精神价值。究其 原因是创作者没有深刻理解现实主义的精髓,没有学到拨开社会历史迷雾的真 经,导致对重大社会问题的失语,自然不会产生强大的社会效应。 文艺之所以有助于人的精神成长,在于能够树立标尺、指明理想,由现实落笔, 再超拔于现实之上。人们之所以认为作家、艺术家的工作不是手艺,不是职业, 而是一种使命,就是因为他们具有提升人们对社会历史认识的本领,人们推崇的 正是文艺化腐朽为神奇,将生活经验上升为精神启示力量的深刻担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精神气质能够被广为认可,主要得益于古今中外文艺 家的长期实践。 B.一个人要成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需要的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要能够 心中装着整个世界。 C.现实主义解剖生活,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生活本质,所以它能直面现实存在 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D.由现实落笔又超拔于现实,给人树立标尺,指明理想的文艺作品对人的精神 成长会有帮助。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实主义和其他创作方法都要接受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只不过相比较而言 现实主义所经受的考验格外多。 B.创作格局跟一个人的胸怀、视野有关,也决定着一个人的创作水平,现实主 义作家都具有对生活的强大包容、涵盖能力 C.经典的现实主义作品在创作中能够落到“小”处,而现在不少作品达不到现 实主义的高度,原因往往在于表达不够细致入微。 D.作家、艺术家的使命感体现在提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将生活经验上升 为对人们具有启示作用的精神力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实主义在发展中受到了赞扬和拥护的同时也遭受到了质疑,甚至是反对, 但这些却不断增添着它的艺术光彩。 B.现实主义大家往往收集生活细节,一般人都忽略的地方也能发现题材,能用 细致入微的表达把作品的细节留在读者的头脑中 C.目前不少现实主义作品只是简单描写现实,陷入庸俗化,主要是因为作者对 现实主义精髓理解不够透彻,社会知识不够。 D.现实主义强调忠实于现实生活,体现在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现实和透过现 象看本质两个方面,其中第二方面更重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追忆贾大山 彭侃 贾大山,生前一直住在河北正定城内,只去过北京、保定、石家庄、太原等几个 城市;他的作品《取经》于1978年获得了首届全国短篇小说奖,是新时期河北 省首次获得全国奖的作家;日本,有一个“二贾研究会”,专门研究贾平凹扣贾 大山的文学作品;可他在世的时候,却没有出版过一部自己的作品集 在老朋友肖杰的眼里,贾大山是一个憨厚真诚的人。肖杰回忆了他们1986年 起出差等火车时的情景:“当时一男一女走过来,指着大山说,那个碎纸是你扔 的,要罚你款。我说不是我们扔的,大山把我弄到一边去,给了钱。后来我问大 山,那个碎纸明明不是咱们扔的,你怎么给钱,他说,没必要吵,跟他们讲不清 道理。 贾大山就是这样憨厚。对待朋友,则非常热情真诚。有客人到访时,他会亲自买 菜做饭。有几位作家提到曾经在他家品尝过他做的菠菜蛋花汤,至今还印象深刻 贾大山淡泊名利、无意仕途,但出于对文化事业近乎痴迷的热爱,他接受组织安 排,挑起了正定县文化局局长的担子。作家李春雷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提到,为了 修复正定隆兴寺这座国宝级的文物,贾大山奔走于京城、省城和县城之间,往返
A.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精神气质能够被广为认可,主要得益于古今中外文艺 家的长期实践。 B.一个人要成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需要的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要能够 心中装着整个世界。 C.现实主义解剖生活,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生活本质,所以它能直面现实存在 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D.由现实落笔又超拔于现实,给人树立标尺,指明理想的文艺作品对人的精神 成长会有帮助。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实主义和其他创作方法都要接受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只不过相比较而言, 现实主义所经受的考验格外多。 B.创作格局跟一个人的胸怀、视野有关,也决定着一个人的创作水平,现实主 义作家都具有对生活的强大包容、涵盖能力。 C.经典的现实主义作品在创作中能够落到“小”处,而现在不少作品达不到现 实主义的高度,原因往往在于表达不够细致入微。 D.作家、艺术家的使命感体现在提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将生活经验上升 为对人们具有启示作用的精神力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实主义在发展中受到了赞扬和拥护的同时也遭受到了质疑,甚至是反对, 但这些却不断增添着它的艺术光彩。 B.现实主义大家往往收集生活细节,一般人都忽略的地方也能发现题材,能用 细致入微的表达把作品的细节留在读者的头脑中。 C.目前不少现实主义作品只是简单描写现实,陷入庸俗化,主要是因为作者对 现实主义精髓理解不够透彻,社会知识不够。 D.现实主义强调忠实于现实生活,体现在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现实和透过现 象看本质两个方面,其中第二方面更重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追忆贾大山 彭侃 贾大山,生前一直住在河北正定城内,只去过北京、保定、石家庄、太原等几个 城市;他的作品《取经》于 1978 年获得了首届全国短篇小说奖,是新时期河北 省首次获得全国奖的作家;日本,有一个“二贾研究会”,专门研究贾平凹扣贾 大山的文学作品;可他在世的时候,却没有出版过一部自己的作品集。 在老朋友肖杰的眼里,贾大山是一个憨厚真诚的人。肖杰回忆了他们 1986 年一 起出差等火车时的情景:“当时一男一女走过来,指着大山说,那个碎纸是你扔 的,要罚你款。我说不是我们扔的,大山把我弄到一边去,给了钱。后来我问大 山,那个碎纸明明不是咱们扔的,你怎么给钱,他说,没必要吵,跟他们讲不清 道理。” 贾大山就是这样憨厚。对待朋友,则非常热情真诚。有客人到访时,他会亲自买 菜做饭。有几位作家提到曾经在他家品尝过他做的菠菜蛋花汤,至今还印象深刻。 贾大山淡泊名利、无意仕途,但出于对文化事业近乎痴迷的热爱,他接受组织安 排,挑起了正定县文化局局长的担子。作家李春雷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提到,为了 修复正定隆兴寺这座国宝级的文物,贾大山奔走于京城、省城和县城之间,往返
数十趟,直累得心力交瘁、胃肠溃疡,他蜷卧在吉普车后座上,牙关紧咬、冷汗 直流,经过千难万难,修复工程终于圆满完成,隆兴寺成为正定最鲜亮的文化名 片 49岁那一年,他辞去局长职务,回归文坛。1997年,贾大山因病逝世,年仅55 岁 “大山对他的文章精雕细刻、一丝不苟,他的文稿都是用蝇头小楷一笔一画写的, 如果有错字要改,他会用小刀挖下来,再一笔一画补上来,大山对自己的作品 字一句甚至一个标点都不放过,非常仔细认真。”当年的文友、编辑肖杰谈起贾 大山的写作,最有感触的是贾大山的作品扎根生活,“没有一篇是在屋子里胡编 乱造的” 虽然贾大山的作品受到读者的喜爱,但是他生前并没有出版过一部作品集。当时 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他的作品集,但是都被他婉拒了 对待自己的作品,贾大山始终怀有一种谦虚、淡泊的态度。据肖杰回忆,在贾大 山生前就曾举办过其作品讨论会,但是他自己从不参加,肖杰记得贾大山曾对他 说过:“我坐那儿,人家都给我唱赞歌,都说我作品好,我要不在那儿,人家肯 定畅所欲言,好就好,不好就不好,有啥说啥。” “用明净的心,写好的东西”,铁凝是这样评价贾大山的。她在《大山在我心中》 文中写道:“观其一生,大山其实一贯是这样做的,他这种难能可贵的‘一贯 使他留给文坛、留给读者的不仅是独具价值的小说,还有他那令人钦佩的品性。” 大山已逝,但是他的文字和他的精神的确如大山一样,已经挺立在中国文坛和中 国人心中,历久弥坚。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大山是一位创作成就堪比贾平凹的河北作家,因此,日本人成立了“二贾 研究会”,专门研究贾平凹和贾大山的文学作品。 B.贾大山作为正定县文化局局长,他恪守职责,带病坚持工作,特别是为了修 复正定隆兴寺,他和李春雷四处奔走,争取领导群众支持。 C.贾大山生前总是回避关于自己作品的讨论会,他认为,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 下,别人更可能会给自己的作品做出不好的评价。 D.贾大山的文学创作曾受到铁凝极高的评价,她认为“用明净的心,写好的东 西”是贾大山的小说独具价值的重要原因 选文在材料运用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分) 6.铁凝评价贾大山留给文坛、留给读者的不仅是独具价值的小说,还有他那令 人钦佩的品性。他的品性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巴德先生了不起的念头 [英]D.L萨耶 悬赏五百英镑,《晚邮报》一向以正义为基准。凡是能够提供威廉·斯特里克兰 线索,帮助警方逮捕他的人,就可以获得五百英镑的悬赏。这名罪犯在曼彻斯特 杀害了艾玛·斯特里克兰,手段极其残忍。现在公布他的体貌特征:大约四十三 岁,身高六尺一。头发浅灰色,有可能染过发。胡子灰色,有可能已经剃掉。眼 睛浅灰色,有些内视。鼻子很大,牙齿很整齐,里边有空牙。左手拇指指甲有损 伤。说话声音高、语速快。可能身着灰包或深蓝色衣服,头戴友色帽子
数十趟,直累得心力交瘁、胃肠溃疡,他蜷卧在吉普车后座上,牙关紧咬、冷汗 直流,经过千难万难,修复工程终于圆满完成,隆兴寺成为正定最鲜亮的文化名 片。 49 岁那一年,他辞去局长职务,回归文坛。1997 年,贾大山因病逝世,年仅 55 岁。 “大山对他的文章精雕细刻、一丝不苟,他的文稿都是用蝇头小楷一笔一画写的, 如果有错字要改,他会用小刀挖下来,再一笔一画补上来,大山对自己的作品一 字一句甚至一个标点都不放过,非常仔细认真。”当年的文友、编辑肖杰谈起贾 大山的写作,最有感触的是贾大山的作品扎根生活,“没有一篇是在屋子里胡编 乱造的”。 虽然贾大山的作品受到读者的喜爱,但是他生前并没有出版过一部作品集。当时 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他的作品集,但是都被他婉拒了。 对待自己的作品,贾大山始终怀有一种谦虚、淡泊的态度。据肖杰回忆,在贾大 山生前就曾举办过其作品讨论会,但是他自己从不参加,肖杰记得贾大山曾对他 说过:“我坐那儿,人家都给我唱赞歌,都说我作品好,我要不在那儿,人家肯 定畅所欲言,好就好,不好就不好,有啥说啥。” “用明净的心,写好的东西”,铁凝是这样评价贾大山的。她在《大山在我心中》 一文中写道:“观其一生,大山其实一贯是这样做的,他这种难能可贵的‘一贯’ 使他留给文坛、留给读者的不仅是独具价值的小说,还有他那令人钦佩的品性。” 大山已逝,但是他的文字和他的精神的确如大山一样,已经挺立在中国文坛和中 国人心中,历久弥坚。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贾大山是一位创作成就堪比贾平凹的河北作家,因此,日本人成立了“二贾 研究会”,专门研究贾平凹和贾大山的文学作品。 B.贾大山作为正定县文化局局长,他恪守职责,带病坚持工作,特别是为了修 复正定隆兴寺,他和李春雷四处奔走,争取领导群众支持。 C.贾大山生前总是回避关于自己作品的讨论会,他认为,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 下,别人更可能会给自己的作品做出不好的评价。 D.贾大山的文学创作曾受到铁凝极高的评价,她认为“用明净的心,写好的东 西”是贾大山的小说独具价值的重要原因。 5.选文在材料运用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分) 6.铁凝评价贾大山留给文坛、留给读者的不仅是独具价值的小说,还有他那令 人钦佩的品性。他的品性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巴德先生了不起的念头 [英]D.L 萨耶 悬赏五百英镑,《晚邮报》一向以正义为基准。凡是能够提供威廉·斯特里克兰 线索,帮助警方逮捕他的人,就可以获得五百英镑的悬赏。这名罪犯在曼彻斯特 杀害了艾玛·斯特里克兰,手段极其残忍。现在公布他的体貌特征:大约四十三 岁,身高六尺一。头发浅灰色,有可能染过发。胡子灰色,有可能已经剃掉。眼 睛浅灰色,有些内视。鼻子很大,牙齿很整齐,里边有空牙。左手拇指指甲有损 伤。说话声音高、语速快。可能身着灰包或深蓝色衣服,头戴友色帽子
这真是十诱人的数字!但伦敦的理发店成百上千,那个将自己姨妈杀了并碎尸的 彪悍家伙不一定会光顾自己简陋的小店,或许他早已不在伦敦了。但巴德先生还 是尽力记住报纸上的通告,只要有机会,他就不会轻易放过。他十分痛恨那些为 非作歹的人,还有当下的社会。巴德先生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染发手艺 流,却无法吸引那些追求时尚的女人。他打算出门看看对面那家制造各式各样 难看发型的美发院到底为何吸引人。 “哦,对不起。”巴德先生还没出门,就跟一个彪形大汉撞了个满怀。“请问你 要理发吗?”巴德有点喜出望外 “你想找死吗?”那个男人凶巴巴地说。这高亢的声音让巴德突然想到了那个凶 犯 对不起,先生。”巴德仔细看了看那男人,的确有些像凶犯,但他的头发是 很厚重的红色,也许他只是个长相类似的水混混而已。 “你能染发吗?”那人有些急躁,“你瞧,我太太不喜欢我的红发,她说红发太 张扬,我为了讨好太太,只能把头发染成别的颜色。棕色怎么样?”男人解释着。 “棕色还不错,没有红色那么显眼。”巴德敷衍着自己的客人。 那好,染成棕色。我的胡子也得剃掉,我太太也不喜欢胡子。 我认为您留着胡子比较好,您没发现自已的下巴很有特点吗 是吗?”男人竟然紧张了起来,对着镜子不停地照。但他很快就打消了紧张的 神情,转而变成了哈哈大笑,“你这么说来,我的下巴是挺独特,不错。”巴德 从男人张开的嘴巴里发现了一颗金牙,可他并不认为这有什么特别,现在很多人 都有金牙 先生,您的头发以前染过很多次吧?” “是的。我太太比我年轻很多,她经常让我换颜色。” 巴德当然不相信这样的解释,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个男人原本的发 色应该是浅灰色。“很多染料混合后会变成新的颜色,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情。”巴德心想。 两人很自然地聊到了最近的热门新闻,也就很自然地聊到了那起凶杀案。 “悬赏可能会有效果。”巴德说。 “有悬赏?我没看到。” 巴德递过报纸,男人很仔细地阅读着,并迅速缩回了在扶手上的左手。尽管他的 速度很快,但巴德先生还是看到了他受损的拇指指甲。巴德不断提醒自己,这样 受损的指甲可能会出现在很多人身上。 男人抬起头恶狠狠地盯着巴德。 我觉得凶手早就逃到国外了,现在刊登这个太晚了。”巴德不希望引起男人的 注意。 “我也这么认为。”男人神情缓和了下来 巴德尽量镇定地为男人洗头、梳头,心里想着接下来该怎么办。 你能快点吗?天色晚了。”男人不耐烦地说。 就在此时,巴德冒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念头 他拿来染发剂,很自然地为凶犯染了头发,然后目送凶犯乘坐24路公共汽车离 开。紧接着,他关掉了店铺,到了警察局,向负责这件案子的警长说了自己的计
这真是十诱人的数字!但伦敦的理发店成百上千,那个将自己姨妈杀了并碎尸的 彪悍家伙不一定会光顾自己简陋的小店,或许他早已不在伦敦了。但巴德先生还 是尽力记住报纸上的通告,只要有机会,他就不会轻易放过。他十分痛恨那些为 非作歹的人,还有当下的社会。巴德先生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染发手艺 一流,却无法吸引那些追求时尚的女人。他打算出门看看对面那家制造各式各样 难看发型的美发院到底为何吸引人。 “哦,对不起。”巴德先生还没出门,就跟一个彪形大汉撞了个满怀。“请问你 要理发吗?”巴德有点喜出望外。 “你想找死吗?”那个男人凶巴巴地说。这高亢的声音让巴德突然想到了那个凶 犯。 “对不起,先生。”巴德仔细看了看那男人,的确有些像凶犯,但他的头发是 很厚重的红色,也许他只是个长相类似的水混混而已。 “你能染发吗?”那人有些急躁,“你瞧,我太太不喜欢我的红发,她说红发太 张扬,我为了讨好太太,只能把头发染成别的颜色。棕色怎么样?”男人解释着。 “棕色还不错,没有红色那么显眼。”巴德敷衍着自己的客人。 “那好,染成棕色。我的胡子也得剃掉,我太太也不喜欢胡子。” “我认为您留着胡子比较好,您没发现自已的下巴很有特点吗?” “是吗?”男人竟然紧张了起来,对着镜子不停地照。但他很快就打消了紧张的 神情,转而变成了哈哈大笑,“你这么说来,我的下巴是挺独特,不错。”巴德 从男人张开的嘴巴里发现了一颗金牙,可他并不认为这有什么特别,现在很多人 都有金牙。 “先生,您的头发以前染过很多次吧?” “是的。我太太比我年轻很多,她经常让我换颜色。” 巴德当然不相信这样的解释,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个男人原本的发 色应该是浅灰色。“很多染料混合后会变成新的颜色,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情。”巴德心想。 两人很自然地聊到了最近的热门新闻,也就很自然地聊到了那起凶杀案。 “悬赏可能会有效果。”巴德说。 “有悬赏?我没看到。” 巴德递过报纸,男人很仔细地阅读着,并迅速缩回了在扶手上的左手。尽管他的 速度很快,但巴德先生还是看到了他受损的拇指指甲。巴德不断提醒自己,这样 受损的指甲可能会出现在很多人身上。 男人抬起头恶狠狠地盯着巴德。 “我觉得凶手早就逃到国外了,现在刊登这个太晚了。”巴德不希望引起男人的 注意。 “我也这么认为。”男人神情缓和了下来。 巴德尽量镇定地为男人洗头、梳头,心里想着接下来该怎么办。 “你能快点吗?天色晚了。”男人不耐烦地说。 就在此时,巴德冒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念头。 他拿来染发剂,很自然地为凶犯染了头发,然后目送凶犯乘坐 24 路公共汽车离 开。紧接着,他关掉了店铺,到了警察局,向负责这件案子的警长说了自己的计 策
第二天,在“米兰达”号客船上,船长带着五名水手、六名警察站在头等舱的 36号房间门口,他们可以很清楚地听到里边有摔东西的声音,以及走来走去的 脚步声,充满了急躁和愤怒。 船长叩响了房门。 “您找的理发师来了,先生。” 太好了,让他一个人进来,我有点麻烦要他帮忙。” 门锁从里边打开了,警察蜂拥而入。在一阵杂乱的搏斗声和枪声后,整个船舱响 起了一阵惊叫声:“天呐,这个人的头发怎么一夜之间变成了绿色,太不可思议 了 这就是巴德先生的染发技术。他可以让头发颜色在一夜之间变成另一种。巴德先 生得到了五百英镑的悬赏,《晚邮报》也用了很大的版面来叙述他的事迹。不过 巴德先生并没有那么开心,因为他很担心以后不会再有人敢让他染发了。 (有删减)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巴德先生的染发手艺是一流的,他能让头发在一夜之间改变颜色,但却无法 吸引追求时尚的女人们,其原因在于他的理发店又小又简陋 B.巴德先生发现来理发的男子有着很多与罪犯相同的体貌特征时,他不断说服 自己这些都很正常,这一心理暗示了他此时还不能完全肯定该男子就是罪犯。 C.男人虽然性格急躁、行为粗鲁,但他粗中有细,对于自己的染发、剃胡子, 都作出了相应的解释。当巴德说他下巴很有特点时,他表现出了异常的机警。 D.小说标题“巴德先生了不起的念头”是指巴德先生在看了《晚邮报》上的悬 赏新闻后,就产生了只要有机会就不会轻易放过,协助警方破案这一念头。 E.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突然紧张”“哈哈大笑”“神情 缓和”等神态描写细腻传种地刻画出了罪犯的心理变化,推动了情节发展。 8.小说以悬赏新闻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中多处暗示了来染发的男人就是罪犯威廉,请找出来并探究作者这样写 的意图。(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凌义渠,字骏甫,乌程人。天启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知无不言。三河知县 刘梦炜失饷银三千,责偿急,自缢死,有司责其家。义渠言:“以金钱殒命吏, 恐天下议朝廷重金,意不在盗也。”帝特原之 义渠与温体仁同里,无所附丽。给事中刘含辉劾体仁拟旨失当被贬二秩义渠言谏 官不得规执政失而委申饬权于部院反得制言路大臣以揽权为奉旨小臣以结舌为 尽职将贻国家无穷忧兵部尚书张凤翼叙废将陈状猷功,为给事中刘昌所驳,昌反 被斥。义渠言“今上下尽相蒙,疆埸欺蔽为甚。官方尽滥徇,武弁幸功为甚。中 枢不职,舍其大,摘其细。辨疏一入,调用随之。自今奸弊丛生,功罪倒置,言 者将杜口。”不纳。 三迁兵科都给事中。东江自毛文龙后,叛者接踵。义渠言:“东岛孤悬海外,转 饷艰,向仰给朝鲜。今路阻绝不得食,内溃可虑。”居无何,众果溃,挟帅求抚。 义渠言:“请阳抚阴剿,同恶必相戕。”及命新帅出海,义渠言:“歼渠散党宜 速,速则可图功,迟则更生他衅。”后其语皆验
第二天,在“米兰达”号客船上,船长带着五名水手、六名警察站在头等舱的 36 号房间门口,他们可以很清楚地听到里边有摔东西的声音,以及走来走去的 脚步声,充满了急躁和愤怒。 船长叩响了房门。 “您找的理发师来了,先生。” “太好了,让他一个人进来,我有点麻烦要他帮忙。” 门锁从里边打开了,警察蜂拥而入。在一阵杂乱的搏斗声和枪声后,整个船舱响 起了一阵惊叫声:“天呐,这个人的头发怎么一夜之间变成了绿色,太不可思议 了。” 这就是巴德先生的染发技术。他可以让头发颜色在一夜之间变成另一种。巴德先 生得到了五百英镑的悬赏,《晚邮报》也用了很大的版面来叙述他的事迹。不过 巴德先生并没有那么开心,因为他很担心以后不会再有人敢让他染发了。 (有删减)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巴德先生的染发手艺是一流的,他能让头发在一夜之间改变颜色,但却无法 吸引追求时尚的女人们,其原因在于他的理发店又小又简陋。 B.巴德先生发现来理发的男子有着很多与罪犯相同的体貌特征时,他不断说服 自己这些都很正常,这一心理暗示了他此时还不能完全肯定该男子就是罪犯。 C.男人虽然性格急躁、行为粗鲁,但他粗中有细,对于自己的染发、剃胡子, 都作出了相应的解释。当巴德说他下巴很有特点时,他表现出了异常的机警。 D.小说标题“巴德先生了不起的念头”是指巴德先生在看了《晚邮报》上的悬 赏新闻后,就产生了只要有机会就不会轻易放过,协助警方破案这一念头。 E.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突然紧张”“哈哈大笑”“神情 缓和”等神态描写细腻传种地刻画出了罪犯的心理变化,推动了情节发展。 8.小说以悬赏新闻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9.小说中多处暗示了来染发的男人就是罪犯威廉,请找出来并探究作者这样写 的意图。(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凌义渠,字骏甫,乌程人。天启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知无不言。三河知县 刘梦炜失饷银三千,责偿急,自缢死,有司责其家。义渠言:“以金钱殒命吏, 恐天下议朝廷重金,意不在盗也。”帝特原之。 义渠与温体仁同里,无所附丽。给事中刘含辉劾体仁拟旨失当被贬二秩义渠言谏 官不得规执政失而委申饬权于部院反得制言路大臣以揽权为奉旨小臣以结舌为 尽职将贻国家无穷忧兵部尚书张凤翼叙废将陈状猷功,为给事中刘昌所驳,昌反 被斥。义渠言“今上下尽相蒙,疆埸欺蔽为甚。官方尽滥徇,武弁幸功为甚。中 枢不职,舍其大,摘其细。辨疏一入,调用随之。自今奸弊丛生,功罪倒置,言 者将杜口。”不纳。 三迁兵科都给事中。东江自毛文龙后,叛者接踵。义渠言:“东岛孤悬海外,转 饷艰,向仰给朝鲜。今路阻绝不得食,内溃可虑。”居无何,众果溃,挟帅求抚。 义渠言:“请阳抚阴剿,同恶必相戕。”及命新帅出海,义渠言:“歼渠散党宜 速,速则可图功,迟则更生他衅。”后其语皆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