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从来停止过作物的遗传改良。过去几千年 里的农作物改良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体加以选择和利 用,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遗传学创立后近百年的动植物育种 主要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从而实现 遗传改良。转基因技术则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的基因组 中,从而使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发生改变。因此。可以认为转基因技术是与传统的 遗传改良技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但转基 因技术与传统技术也有重要区别。传统的选择和杂交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 体问实现基因转移,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能准确 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因而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而持基因技术所 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阐亲缘关系的限制,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 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因此,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 发展和补充。将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 转基因技术既可加快农作物和家富品种的改良速度,提高人类食物的品质,又可 以生产珍贵的药用蛋白,为患病者带来福音。但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是否会 造成潜在的危险?大量转基因生物会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转基因产品会不会 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尽管尚无定论,但一些科学家担心对生命进行“任意修 改”所创造出的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可能会危害到人类,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 遗传基因污染,而这种新的污染很难被消除。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转基因技术的 负面影响作了大量研究,相关报道也频频见诸报端。 面对种种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议,许多科学家、学术团体纷纷以各种形式表明对 转基因技术的支持态度。由美国 Tuskegee大学 Prakash教授起草的题为“科学 家支持农业生物技术的声明”称:“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通过重组DNA技术引 入新的或不同的基因并不一定会有新的或更大的风险,且商品化的产品的安全性 则由于目前的安全管理规则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保障。遗传新技术为作物改良提 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精确性 当然,在目前条件下,转基因技术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转基因表达水平低;转 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的行为难以控制,可能会引起宿生细胞染色体的插入突变; 制作转基因动物效率低等难题尚未解决。另外,转基因农作物和以此为原材料制 造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影响尚未有定论,对生命“任意修改”,也是时传统伦 理的一种挑战。这些都制约着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但通过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 和各国对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规范管理,保证转基因技术研 究和开发的健康有序,这一技术肯定会更好地贴近民众,造福人类 (摘编自朱蒙《转基因技术的硏究综述及利弊关系》) 1.对于转基因技术与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的区别,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是通过随机、自然的方式积累优良基因,而转基因技术 则是通过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的基因组中来实现遗传改 良
河南省郑州市 2013 届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从来停止过作物的遗传改良。过去几千年 里的农作物改良方式主要是对自然突变产生的优良基因和重组体加以选择和利 用,通过随机和自然的方式来积累优良基因。遗传学创立后近百年的动植物育种 主要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从而实现 遗传改良。转基因技术则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的基因组 中,从而使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发生改变。因此。可以认为转基因技术是与传统的 遗传改良技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但转基 因技术与传统技术也有重要区别。传统的选择和杂交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 体问实现基因转移,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能准确 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因而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而持基因技术所 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阐亲缘关系的限制,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 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因此,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 发展和补充。将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大地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 转基因技术既可加快农作物和家富品种的改良速度,提高人类食物的品质,又可 以生产珍贵的药用蛋白,为患病者带来福音。但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是否会 造成潜在的危险?大量转基因生物会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转基因产品会不会 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尽管尚无定论,但一些科学家担心对生命进行“任意修 改”所创造出的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可能会危害到人类,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 遗传基因污染,而这种新的污染很难被消除。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转基因技术的 负面影响作了大量研究,相关报道也频频见诸报端。 面对种种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议,许多科学家、学术团体纷纷以各种形式表明对 转基因技术的支持态度。由美国 Tuskegee 大学 Prakash 教授起草的题为“科学 家支持农业生物技术的声明”称:“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通过重组 DNA 技术引 入新的或不同的基因并不一定会有新的或更大的风险,且商品化的产品的安全性 则由于目前的安全管理规则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保障。遗传新技术为作物改良提 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精确性。” 当然,在目前条件下,转基因技术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转基因表达水平低;转 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的行为难以控制,可能会引起宿生细胞染色体的插入突变; 制作转基因动物效率低等难题尚未解决。另外,转基因农作物和以此为原材料制 造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影响尚未有定论,对生命“任意修改”,也是时传统伦 理的一种挑战。这些都制约着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但通过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 和各国对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规范管理,保证转基因技术研 究和开发的健康有序,这一技术肯定会更好地贴近民众,造福人类。 (摘编自朱蒙《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综述及利弊关系》) 1.对于转基因技术与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的区别,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是通过随机、自然的方式积累优良基因,而转基因技术 则是通过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的基因组中来实现遗传改 良
B.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 术则可以在没有亲缘关系的物种间进行 C.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的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而 转基因技术则可以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转移 D.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因不能准确操作和选择某个基因而不能很好地预见后代 的表现,而转基因技术可准确预期后代的表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转基因技术与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一脉相承,但又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 充,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大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 B.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创造出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加快动植物品种的改良速 度,提高人类食物的品质,还可以生产珍贵的药用蛋白,为患病者带来福音 C.转基因技术对生命进行“任意修改”,不仅对传统伦理是一种挑战,对人类 生存有负面作用,而且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很难被消除的遗传基因污染。 D.转基因技术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转基因表达水平低,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 中的行为难以控制,制作转基因动物效率低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对农作物的遗传改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改良方式虽有随机自然、人工 杂交、转基因的不同,但各种方式的本质都是要获得优良基因 B. Prakash教授发表声明支持转基因技术,认为转基因技术通过重组DNA引入 新的或不同的基因,比传统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灵活性和精确性。 C.转基因技术尽管得到了许多科学家和学术团体的支持,但其广泛应用仍然受 到技术、伦理、安全性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D.更好地利用转基因技术造福人类,既需要依靠科学家的迸一步研究,也离不 开各国政府对转基因技术、生物和食品的规范管理。 古代诗文阅读(3G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王徽字昭文,京兆人。第进士,授校书郎。徐商领盐铁,辟署使府。始,宣宗诏 宰相选可尚主者,或以徽闻。徽本澹声利,闻不喜,往见宰相刘曰:“徽年过四 十,又多病,不应在选。”为言,乃罢。召授右拾遗。书二十余上,言无回忌, 公议浩然归重。徐商罢政事,守江陵,心欲表徽在幕府,恐其不乐外,恶不言。 徽自往曰:“公知徽,安得不从?”商大喜,表为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高荐 知杂事,进考功员外郎。故事,考簿以朱注上下为殿最,岁久易漫,吏辄窜易为 奸。擞始用墨,遂绝妄欺。 广明元年,以徽为户部侍郎。是日,黄巢入关,僖宗西狩,冒夜出。徽诘朝乃知 追帝不及,堕崖樾间,为贼所执,迫还,将污以官。徽阳喑不答,以刃环胁,卒 不动。喊令归第,使医护视。久之,守者懈,乃奔河中,裂缣书章,遺人间走蜀 诏拜兵部尚书。因说行营都监杨复光,请赦沙陀罪,令赴难。其夏,沙陀会诸军, 遂平京师,徽助为多,迁右仆射。 大乱之后,宫观焚残,鞠为丘莽,乘舆未有东意,诏徽充京畿安抚制置奉使。 徽外调兵食,内抚绥流亡,逾年,稍稍完聚,兴复殿寝,裁制有宜,即奉表请帝 东还。又进御史大夫,仍权京兆尹。宦要家争遣人治第,侵冒齐民,讼诉满前 徽不屈势幸,一平以法,由是为帝左右所憎,共谮罢徽,令赴行在。帝念徽无罪, 拜吏部尚书。未行而嗣襄王煜作乱,帝进次汉中
B.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 术则可以在没有亲缘关系的物种间进行。 C.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的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而 转基因技术则可以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转移。 D.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因不能准确操作和选择某个基因而不能很好地预见后代 的表现,而转基因技术可准确预期后代的表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转基因技术与传统的遗传改良技术一脉相承,但又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 充,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大大提高动植物品种改良的效率。 B.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创造出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加快动植物品种的改良速 度,提高人类食物的品质,还可以生产珍贵的药用蛋白,为患病者带来福音。 C.转基因技术对生命进行“任意修改”,不仅对传统伦理是一种挑战,对人类 生存有负面作用,而且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很难被消除的遗传基因污染。 D.转基因技术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转基因表达水平低,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 中的行为难以控制,制作转基因动物效率低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对农作物的遗传改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改良方式虽有随机自然、人工 杂交、转基因的不同,但各种方式的本质都是要获得优良基因。 B.Prakash 教授发表声明支持转基因技术,认为转基因技术通过重组 DNA 引入 新的或不同的基因,比传统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灵活性和精确性。 C.转基因技术尽管得到了许多科学家和学术团体的支持,但其广泛应用仍然受 到技术、伦理、安全性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D.更好地利用转基因技术造福人类,既需要依靠科学家的迸一步研究,也离不 开各国政府对转基因技术、生物和食品的规范管理。 二、古代诗文阅读(3G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王徽字昭文,京兆人。第进士,授校书郎。徐商领盐铁,辟署使府。始,宣宗诏 宰相选可尚主者,或以徽闻。徽本澹声利,闻不喜,往见宰相刘曰:“徽年过四 十,又多病,不应在选。” 为言,乃罢。召授右拾遗。书二十余上,言无回忌, 公议浩然归重。徐商罢政事,守江陵,心欲表徽在幕府,恐其不乐外,恶不言。 徽自往曰:“公知徽,安得不从?”商大喜,表为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高 荐 知杂事,进考功员外郎。故事,考簿以朱注上下为殿最,岁久易漫,吏辄窜易为 奸。擞始用墨,遂绝妄欺。 广明元年,以徽为户部侍郎。是日,黄巢入关,僖宗西狩,冒夜出。徽诘朝乃知, 追帝不及,堕崖樾间,为贼所执,迫还,将污以官。徽阳喑不答,以刃环胁,卒 不动。喊令归第,使医护视。久之,守者懈,乃奔河中,裂缣书章,遣人间走蜀。 诏拜兵部尚书。因说行营都监杨复光,请赦沙陀罪,令赴难。其夏,沙陀会诸军, 遂平京师,徽助为多,迁右仆射。 大乱之后,宫观焚残,鞠为丘莽,乘舆未有东意,诏徽充京畿安抚制置 奉使。 徽外调兵食,内抚绥流亡,逾年,稍稍完聚,兴复殿寝,裁制有宜,即奉表请帝 东还。又进御史大夫,仍权京兆尹。宦要家争遣人治第,侵冒齐民,讼诉满前, 徽不屈势幸,一平以法,由是为帝左右所憎,共谮罢徽,令赴行在。帝念徽无罪, 拜吏部尚书。未行而嗣襄王煜作乱,帝进次汉中
逼召徽,以废自言。及僭号,迫群臣作誓牒,徽托手弱,卒不肯署。平。 帝至凤翔,召徽为御史大夫,固辞足痹,复拜太子少师 昭宗立,见便殿,进对详洽,乃复授吏部尚书。是时,铨选失序,吏肆为奸,补 调重复不可检。徽为手藉,一验实之,遂无奷滞。大顺元年卒,谥曰贞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内抚绥流亡 绥:安抚。 B.一平以法 都,一概 C.共谮罢徽 谮:诬陷,中伤, D.帝进次汉中 次:表次数。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徽忠贞不渝的一组是(3分) ①书二十余上,言无回忌 ②徽始用墨,遂绝妄欺 ③以刃环胁,卒不动 ④逼召徽,以废自言 ⑤徽托手弱,卒不肯署 ⑥固辞足痹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②⑥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徽淡泊名利。宣宗下诏让宰相挑选可以与公主结婚的人,当王徽听说有人 将他上报后很不髙兴,前去拜见宰相刘,以年老多病推辞,后经刘劝说, 他才作罢。 B.王徽知恩图报。曾对王徽有知遇之恩的徐商被罢政事后驻守江陵,想调王徽 到自己幕府任职,又担心他不愿意外任,王徽却主动前往,表达了自己愿随从徐 商的意愿 C.王徽为官正直。战乱之后,高官显贵人家竞相派人修治府第,侵害了百姓, 百姓纷纷向时任御史大夫的王徽诉告,王徽不屈从权势,依法公正裁决 D.王徽为吏精明。任吏部尚书时,他针对官吏考核选任混乱,主事官吏胡作非 为,以致官职补调重复无法检査的现象,亲手登记造册以方便査对,消除了作弊 拖延的现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事,考簿以朱注上下为殿最,岁久易漫,吏辄窜易为奸。 (2)久之,守者懈,乃奔河中,裂缣书章,遣人间走蜀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煕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 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髙耸, 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8.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分析。(5分) 9.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意具体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逼召徽,以 废自言。及 僭号,迫群臣作誓牒,徽托手弱,卒不肯署。 平。 帝至凤翔,召徽为御史大夫,固辞足痹,复拜太子少师。 昭宗立,见便殿,进对详洽,乃复授吏部尚书。是时,铨选失序,吏肆为奸,补 调重复不可检。徽为手藉,一验实之,遂无奸滞。大顺元年卒,谥曰贞。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内抚绥流亡 绥:安抚。 B.一平以法 一:都,一概。 C.共谮罢徽 谮:诬陷,中伤。 D.帝进次汉中 次:表次数。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徽忠贞不渝的一组是(3 分) ①书二十余上,言无回忌 ②徽始用墨,遂绝妄欺 ③以刃环胁,卒不动 ④ 逼召徽,以 废自言 ⑤徽托手弱,卒不肯署 ⑥固辞足痹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徽淡泊名利。宣宗下诏让宰相挑选可以与公主结婚的人,当王徽听说有人 将他上报后很不高兴,前去拜见宰相刘 ,以年老多病推辞,后经刘 劝说, 他才作罢。 B.王徽知恩图报。曾对王徽有知遇之恩的徐商被罢政事后驻守江陵,想调王徽 到自己幕府任职,又担心他不愿意外任,王徽却主动前往,表达了自己愿随从徐 商的意愿。 C.王徽为官正直。战乱之后,高官显贵人家竞相派人修治府第,侵害了百姓, 百姓纷纷向时任御史大夫的王徽诉告,王徽不屈从权势,依法公正裁决。 D.王徽为吏精明。任吏部尚书时,他针对官吏考核选任混乱,主事官吏胡作非 为,以致官职补调重复无法检查的现象,亲手登记造册以方便查对,消除了作弊 拖延的现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故事,考簿以朱注上下为殿最,岁久易漫,吏辄窜易为奸。 (2)久之,守者懈,乃奔河中,裂缣书章,遣人间走蜀。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生查子 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 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 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8.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分析。(5 分) 9.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意具体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 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 室铭》)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谈笑 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号右边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公园里的星期天 (美)贝尔·考夫曼 黄昏的太阳暖洋洋的,树林外隐约传来城市的喧闹。她放下手中的书,摘下墨镜, 惬意地吁了口气。莫顿正在看《时代》周刊,一只手搭在她肩上:他们三岁的儿 子莱利在沙坑里玩。正是星期天下午五点半,藏在公园角落里的小操场清静极了。 秋千和跷跷板一动不动,滑梯上也空空荡荡,只有莱利和一个年龄相仿的胖男孩 蹲在沙坑里玩。多美好啊,她几乎微笑起来。她想,他们应该多出来晒晒太阳, 莫顿肤色那么苍白,都是成天在大学里埋头工作造成的。她柔情地挽着他的手臂, 看着莱利玩沙 突然,那胖男孩站起来猛地向莱利扔了一铲沙。她朝男孩摇摇手指:“不可以丢 沙子,这样会迷住别人的眼睛。” 可那男孩面无表情地盯着她,眼都不眨一下。他妈妈或保姆在哪里?操场上除了 正朝出口走去的二三人,只有一个男人坐在几英尺外的长凳上,块头很大,几乎 占满了整条长凳,脸被《星期日漫画》遮住了。她斯定他就是那孩子的爸爸。听 到她的话,他目光不离漫画,练地唾了一口 她厌恶地扭过头。就在这时,胖男孩又迅速扬起一铲子沙撒向莱利,一些沙子落 在他的头发和额头上。莱利抬头看看妈妈,嘴唇犹疑地动了动;她的反应会告诉 他该不该哭。 她本能她想要冲到儿子身边,掸掉他头发上的沙子,并教训那个小孩,但忍住了。 她总是说要莱利学会为自己战斗 “小家伙,别扔!”她严厉地说,并朝长凳上看看。“怎么能随便扔沙子呢!” 长凳上那人看都不看她,朝那男孩大声说:“乔,干得好!这是公共沙坑,想扔 就扔 她觉得膝盖忽然软了一下,乜了莫顿一眼。他这才意识到怎么回事了,小心地把 《时代》放在腿上,转过头看着那人,清瘦的脸上带着他当面指出学生错误时那 种羞涩、歉意的微笑。 “你说得对,”他心平气和地说,“但正因为是公共场所……” 那人放下漫画,怀着敌意从头到脚打量着莫顿。“是吗?”蛮横无礼中夹着威胁 “在这里我儿子跟你儿子有同样的权力。他想扔沙子就扔呗。你不服气,就他妈 带着你儿子滚蛋 孩子们都愣住了,瞪着眼,张大嘴,连手里的铲子掉了都不知道。莫顿面部肌肉 抽搐着。“好,只需一分钟,你必须明白……”他平静地说
(1) ,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 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 室铭》)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谈笑 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号右边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公园里的星期天 (美)贝尔·考夫曼 黄昏的太阳暖洋洋的,树林外隐约传来城市的喧闹。她放下手中的书,摘下墨镜, 惬意地吁了口气。莫顿正在看《时代》周刊,一只手搭在她肩上;他们三岁的儿 子莱利在沙坑里玩。正是星期天下午五点半,藏在公园角落里的小操场清静极了。 秋千和跷跷板一动不动,滑梯上也空空荡荡,只有莱利和一个年龄相仿的胖男孩 蹲在沙坑里玩。多美好啊,她几乎微笑起来。她想,他们应该多出来晒晒太阳, 莫顿肤色那么苍白,都是成天在大学里埋头工作造成的。她柔情地挽着他的手臂, 看着莱利玩沙。 突然,那胖男孩站起来猛地向莱利扔了一铲沙。她朝男孩摇摇手指:“不可以丢 沙子,这样会迷住别人的眼睛。” 可那男孩面无表情地盯着她,眼都不眨一下。他妈妈或保姆在哪里?操场上除了 正朝出口走去的二三人,只有一个男人坐在几英尺外的长凳上,块头很大,几乎 占满了整条长凳,脸被《星期日漫画》遮住了。她斯定他就是那孩子的爸爸。听 到她的话,他目光不离漫画,练地唾了一口。 她厌恶地扭过头。就在这时,胖男孩又迅速扬起一铲子沙撒向莱利,一些沙子落 在他的头发和额头上。莱利抬头看看妈妈,嘴唇犹疑地动了动;她的反应会告诉 他该不该哭。 她本能她想要冲到儿子身边,掸掉他头发上的沙子,并教训那个小孩,但忍住了。 她总是说要莱利学会为自己战斗。 “小家伙,别扔!”她严厉地说,并朝长凳上看看。“怎么能随便扔沙子呢!” 长凳上那人看都不看她,朝那男孩大声说:“乔,干得好!这是公共沙坑,想扔 就扔。” 她觉得膝盖忽然软了一下,乜了莫顿一眼。他这才意识到怎么回事了,小心地把 《时代》放在腿上,转过头看着那人,清瘦的脸上带着他当面指出学生错误时那 种羞涩、歉意的微笑。 “你说得对,”他心平气和地说,“但正因为是公共场所……” 那人放下漫画,怀着敌意从头到脚打量着莫顿。“是吗?”蛮横无礼中夹着威胁, “在这里我儿子跟你儿子有同样的权力。他想扔沙子就扔呗。你不服气,就他妈 带着你儿子滚蛋。” 孩子们都愣住了,瞪着眼,张大嘴,连手里的铲子掉了都不知道。莫顿面部肌肉 抽搐着。“好,只需一分钟,你必须明白……”他平静地说
“喂,闭嘴!”那人说 她的心怦怦直跳。她知道丈夫根本不是“大块头”的对手,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 怜惜和对那男人的怒气。她丈夫平时不生气,难得发火,这样的情景对他而言太 陌生太令人难堪了 莫顿刚起身,《时代》周刊就滑到地上。那人站起来,朝莫顿连跨两步才停住 活动着粗壮的胳膊等着莫顿上前。她害怕地并紧颤抖的双膝。会发生可怕的打斗 吗?太可怕了,太出人意料了……得阻止这场打斗,喊救命。她本想扯住丈夫的 袖子,示意他坐下,但基于某种原因,她没有这样做。 莫顿正了正眼镜,面色十分苍白。“这太荒谬了,”他镇静地说,“我倒想请教 请教 “哦,是吗?”那人两腿分开,轻轻晃着,极为轻蔑地看着莫顿,“就你,还有 谁 他们你盯着我,我瞪着你对峙了一套儿。莫顿突然转过身,平静地对她说:“走, 我们离开这里 他笨拙地走向沙坑,窘迫使他的脚步有点踉跄。他弯腰抱起莱利并捡起铲子。 菜利一改呆愣的神态,又踢叉叫:“不要回家,要玩嘛,不要吃晚饭……” 他俩拖着莱利往前走。出大门必得经过那人坐的长凳,她极力不看那人,昂首挺 胸、慢慢地和丈夫、孩子一起走出了那片操场。 她的第一感觉是松了口气:避免了一场打斗,没有人受伤。但内心深处却有一种 沉重的甩不掉的感觉。这感觉要比一场意外事故,或者比道理被暴力击败要痛苦 得多。她隐约地感到她与莫顿似乎缺少什么。 莫顿突然冒了一句:“那证明不了什么。” 什么?”她问。 “打架。打架除了证明他比我高大以外,解决不了什幺问题。” “当然。”她说。 “最好的结果,”他解释说,“可能会是什么?打碎眼镜,掉一两颗牙,或者卧 床两天—一图什么?伸张正义?讲清道理?” “当然。”她又说,加快了脚步,只想早点回家忙些别的事情,消除那像强力胶 样黏在她心上的感觉。全是愚蠢、卑鄙之徒!她想,一边拽紧了孩子的手。孩 子还是哭个不停。以前她总对他那弱不禁风的小身体、瘦削的肩膀、细瘦无力的 双腿,有着一丝温柔的怜惜。但是现在,她的嘴唇愤恨地紧闭着。 不许哭,”她气冲冲地说,“真叫人丢脸!” 她觉得他们三个好像踩着烂泥前进一样。孩子的哭声更大了。她想,要是真的打 起来……他会怎样呢?让自己被揍扁?去教训那人?叫警察?“警官,公园里有 人叫他儿子向我儿子扔沙子……”真可笑,没必要去想这些。 “老天,你不能让他安静吗?”莫顿烦躁地说。 “你以为我一直在干嘛?”她说 莱利挣脱他们的手,往后退着。 “你管不住,我来管。”莫顿气呼呼地说,朝孩子走去 但她的声音制止了他。她细小、冷酷、充满蔑视的声音,把自己都吓了一跳。“是 吗?”她听见自己说,“就你,还有谁?” (根据肖鹏译文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喂,闭嘴!”那人说。 她的心怦怦直跳。她知道丈夫根本不是“大块头”的对手,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 怜惜和对那男人的怒气。她丈夫平时不生气,难得发火,这样的情景对他而言太 陌生太令人难堪了。 莫顿刚起身,《时代》周刊就滑到地上。那人站起来,朝莫顿连跨两步才停住, 活动着粗壮的胳膊等着莫顿上前。她害怕地并紧颤抖的双膝。会发生可怕的打斗 吗?太可怕了,太出人意料了……得阻止这场打斗,喊救命。她本想扯住丈夫的 袖子,示意他坐下,但基于某种原因,她没有这样做。 莫顿正了正眼镜,面色十分苍白。“这太荒谬了,”他镇静地说,“我倒想请教 请教……” “哦,是吗?”那人两腿分开,轻轻晃着,极为轻蔑地看着莫顿,“就你,还有 谁?” 他们你盯着我,我瞪着你对峙了一套儿。莫顿突然转过身,平静地对她说:“走, 我们离开这里。” 他笨拙地走向沙坑,窘迫使他的脚步有点踉跄。他弯腰抱起莱利并捡起铲子。 菜利一改呆愣的神态,又踢叉叫:“不要回家,要玩嘛,不要吃晚饭……” 他俩拖着莱利往前走。出大门必得经过那人坐的长凳,她极力不看那人,昂首挺 胸、慢慢地和丈夫、孩子一起走出了那片操场。 她的第一感觉是松了口气:避免了一场打斗,没有人受伤。但内心深处却有一种 沉重的甩不掉的感觉。这感觉要比一场意外事故,或者比道理被暴力击败要痛苦 得多。她隐约地感到她与莫顿似乎缺少什么。 莫顿突然冒了一句:“那证明不了什么。” “什么?”她问。 “打架。打架除了证明他比我高大以外,解决不了什幺问题。” “当然。”她说。 “最好的结果,”他解释说,“可能会是什么?打碎眼镜,掉一两颗牙,或者卧 床两天——图什么?伸张正义?讲清道理?” “当然。”她又说,加快了脚步,只想早点回家忙些别的事情,消除那像强力胶 一样黏在她心上的感觉。全是愚蠢、卑鄙之徒!她想,一边拽紧了孩子的手。孩 子还是哭个不停。以前她总对他那弱不禁风的小身体、瘦削的肩膀、细瘦无力的 双腿,有着一丝温柔的怜惜。但是现在,她的嘴唇愤恨地紧闭着。 “不许哭,”她气冲冲地说,“真叫人丢脸!” 她觉得他们三个好像踩着烂泥前进一样。孩子的哭声更大了。她想,要是真的打 起来……他会怎样呢?让自己被揍扁?去教训那人?叫警察?“警官,公园里有 人叫他儿子向我儿子扔沙子……”真可笑,没必要去想这些。 “老天,你不能让他安静吗?”莫顿烦躁地说。 “你以为我一直在干嘛?”她说。 莱利挣脱他们的手,往后退着。 “你管不住,我来管。”莫顿气呼呼地说,朝孩子走去。 但她的声音制止了他。她细小、冷酷、充满蔑视的声音,把自己都吓了一跳。“是 吗?”她听见自己说,“就你,还有谁?” (根据肖鹏译文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