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卷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仁义礼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观之一。它最终聚合为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文化长期发展、传承和选择的结果 在孔子之前,“仁”“义”“礼”“智”“信”这些术语已经广泛流行,是当时普遍认同 的价值观念。“仁”作为一种品德,最初的含义是“爱亲”,即爱自己的亲人。孔子论“仁” 意蕴丰富,尤重视“爱人”和“忠恕”。“仁者爱人”扩展了“爱亲”,使“仁”突破了氏族 的界限,上升成为人类社会的一般原则。“忠恕”是仁的具体化。“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忠”,指主动的推及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是“恕”,指出了“为仁由己”的底线。论“仁”的同时,孔子也说“义”。 “义”即“宜”。凡合乎道德义理的行为便是“义”,反之便是“不义”。而“礼”,起源于 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历经数千年传表损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将其加工改造 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同对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论语·阳货》),认为“礼”不仅仅是形式化的东西;“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 强调“礼”应根植于“仁”。孔子讲“礼”时轻其仪重其内的态度,为后来儒家的礼学思想奠 定了基调。“智”,即聪明、有智慧。孔子所言之“智”,并非一般所说的小聪明,而是一种 道德境界。孟子更是明确地将“智”与“仁”“义…‘礼”相提并用,作为君子的“四德”之 。“信”,则是指诚实守约、言行一致的品德,孔子曾多次论及。到西汉武帝时,董仲舒在 <举贤良对策》中谓“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首次将这五者并而论之,称之为永恒不变之 道。至两汉之交,“五常”的提法就固定了下来。尽管后世儒家对“五常”的解释不尽相同 但孔子的观点一直是他们阐说的根基。 对“仁”“义”“礼”“智”“信”诸范畴的阐发,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人不 仅有自然性,更有道德性,而后者才是人不同于万物的根本,孔子的“仁”、孟子的“四德” 董仲舒的“五常”正体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 作为传统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观,“五常”摆脱了时空等具体条件的限制,具有普适性, 起到了凝聚民族精神、维系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种学说、文化 碰撞不断,比如延续两千多年的本土儒、法等学说的对立与斗争,元、清两代中原农耕文化与 北方游牧文化的冲突,佛教传入后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冲撞等等。但正是因为有了像“五常” 这样的价值理念,中华文明才具有无比强固的凝聚力,能容纳不同的文化元素,将产生于不同 生活习俗和社会环境乃至于文明背景差异极大的众多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其共聚交融于一个极 富弹性的文化结构之中。 今天,我们讲“仁义礼智信”,不只是认识它曾经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还应将它作为宝 贵的思想资源,为浇灌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提供养料。 (摘编自景海峰《什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田相 河南省郑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卷第1页共14页 其内涵的
河 南 省 郑 州市 2016 届 高 三 第 一 次 质 量 预 测 语 文 试 卷 第 1 页 共 14 页 河南省郑州市 2016 届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卷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仁义礼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观之一。它最终聚合为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文化长期发展、传承和选择的结果。 在孔子之前,“仁”“义”“礼”“智”“信”这些术语已经广泛流行,是当时普遍认同 的价值观念。“仁”作为一种品德,最初的含义是“爱亲”,即爱自己的亲人。孔子论“仁”, 意蕴丰富,尤重视“爱人”和“忠恕”。“仁者爱人”扩展了“爱亲”,使“仁”突破了氏族 的界限,上升成为人类社会的一般原则。“忠恕”是仁的具体化。“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忠”,指主动的推及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是“恕”,指出了“为仁由己”的底线。论“仁”的同时,孔子也说“义”。 “义”即“宜”。凡合乎道德义理的行为便是“义”,反之便是“不义”。而“礼”,起源于 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历经数千年传表损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将其加工改造 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同对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论语·阳货》),认为“礼”不仅仅是形式化的东西;“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 强调“礼”应根植于“仁”。孔子讲“礼”时轻其仪重其内的态度,为后来儒家的礼学思想奠 定了基调。“智”,即聪明、有智慧。孔子所言之“智”,并非一般所说的小聪明,而是一种 道德境界。孟子更是明确地将“智”与“仁”“义…‘礼”相提并用,作为君子的“四德”之 一。“信”,则是指诚实守约、言行一致的品德,孔子曾多次论及。到西汉武帝时,董仲舒在 <<举贤良对策》中谓“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首次将这五者并而论之,称之为永恒不变之 道。至两汉之交,“五常”的提法就固定了下来。尽管后世儒家对“五常”的解释不尽相同, 但孔子的观点一直是他们阐说的根基。 对“仁”“义”“礼”“智”“信”诸范畴的阐发,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人不 仅有自然性,更有道德性,而后者才是人不同于万物的根本,孔子的“仁”、孟子的“四德”、 董仲舒的“五常”正体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 作为传统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观,“五常”摆脱了时空等具体条件的限制,具有普适性, 起到了凝聚民族精神、维系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种学说、文化 碰撞不断,比如延续两千多年的本土儒、法等学说的对立与斗争,元、清两代中原农耕文化与 北方游牧文化的冲突,佛教传入后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冲撞等等。但正是因为有了像“五常” 这样的价值理念,中华文明才具有无比强固的凝聚力,能容纳不同的文化元素,将产生于不同 生活习俗和社会环境乃至于文明背景差异极大的众多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其共聚交融于一个极 富弹性的文化结构之中。一 今天,我们讲“仁义礼智信”,不只是认识它曾经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还应将它作为宝 贵的思想资源,为浇灌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提供养料。 (摘编自景海峰《什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的
界定受孔子思想的影响最大 礼”“智”“信”被合称为“五常”是在汉代,但早在孔子之前它们就 已广泛流行,并获得了普遍的社会认同。 C.作为品德的“仁”,原意是“爱亲”,而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使“仁”突破了血 缘关系的界限,上升为人类社会普遍遵守的原则。 D.在“礼”的发展历程中,周公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将史前留传下来的宗教祭祀活 动,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对“仁“义”“礼“智”“信”的阐释可能不尽相同,但它们都 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揭示了人的道德属性。 孔子将“仁”视为做人的原则,把“忠恕”当作实现这一原则的具体方式。“忠”和 “恕”虽然有异,但都强调将心比心,为人着想 C.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但又认为不能像周代那样只注重玉帛之类形式化的东西,而应 让礼植根于仁,这种轻仪式重内涵的态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D因为有以“五常”为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存在,所以中华文明不但没有在与不同文化的 冲撞中崩解或变质,反而能将众多文化融汇其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常”观念的聚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其具体构成来看,孟子的“四德”观应 该对董仲舒“五常”观的提出有重要的影响。 B.“五常”的“常”是“恒常不变”的意思。儒家学者将“仁义礼智信”视为恒常不变之 ,表明他们认为这五个范畴所体现的人的本质属性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性 C.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充满着不同学说与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其中,以中华文化 与异域文化的碰撞最为激烈,也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弹性与包容性。 五常”作为传统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观,对构建当代中国的价值体系也有实际意义 比如,能启示我们要以人为本、传播爱心,恪守底线、重视诚信等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元行冲,河南人。博学多通,尤善音律及诂训之书。举进士,累转通事舍人,狄仁杰甚重 之。行冲性不阿顺,多进规诫,尝谓仁杰日:“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 膜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仁杰笑而谓人 日:“此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行冲以本族出于后魏,而未有编年之史,乃撰《魏典》 三十卷,事详文简,为学者所称。初魏明帝时,河西柳谷瑞石有牛继马后之象,魏收旧史以为 晋元帝是牛氏之子,冒姓司马,以应石文。行冲推寻事迹,以后魏昭成帝名犍,继晋受命,考 校谣谶,特著论以明之。开元初,自太子詹事出为岐州剌史,又充关内道按察使。行冲自以书 生不堪搏击[注]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俄复入为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 时嗣彭王志昧庶兄志谦被人诬告谋反,考讯自诬,系狱待报,连坐十数人,行冲察其冤滥,并 奏原之。四迁大理卿。时扬州长史李杰为侍御史王旭所陷,诏下大理结罪。行冲以杰历政清贞, 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先是,秘书监马怀素集 学者续王俭《今书七志》,左散骑常侍褚无量于丽正殿校写四部书,事未就而怀素、无量卒,诏 行冲总代其职。于是行冲表请通撰古今书目,名为《群书四录》,命学士毋煲等分部修检,岁余 河南省郑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卷第2页共14页
河 南 省 郑 州市 2016 届 高 三 第 一 次 质 量 预 测 语 文 试 卷 第 2 页 共 14 页 界定受孔子思想的影响最大。 B.“仁”“义”“礼”“智”“信”被合称为“五常”是在汉代,但早在孔子之前它们就 已广泛流行,并获得了普遍的社会认同。 C.作为品德的“仁”,原意是“爱亲”,而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使“仁”突破了血 缘关系的界限,上升为人类社会普遍遵守的原则。 D.在“礼”的发展历程中,周公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将史前留传下来的宗教祭祀活 动,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对“仁“义”“礼“智”“信”的阐释可能不尽相同,但它们都 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揭示了人的道德属性。 B.孔子将“仁”视为做人的原则,把“忠恕”当作实现这一原则的具体方式。“忠”和 “恕”虽然有异,但都强调将心比心,为人着想。 C.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但又认为不能像周代那样只注重玉帛之类形式化的东西,而应 让礼植根于仁,这种轻仪式重内涵的态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D.因为有以“五常”为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存在,所以中华文明不但没有在与不同文化的 冲撞中崩解或变质,反而能将众多文化融汇其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常”观念的聚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其具体构成来看,孟子的“四德”观应 该对董仲舒“五常”观的提出有重要的影响。 B.“五常”的“常”是“恒常不变”的意思。儒家学者将“仁义礼智信”视为恒常不变之 道,表明他们认为这五个范畴所体现的人的本质属性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性。 C.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充满着不同学说与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其中,以中华文化 与异域文化的碰撞最为激烈,也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弹性与包容性。. D.“五常”作为传统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观,对构建当代中国的价值体系也有实际意义, 比如,能启示我们要以人为本、传播爱心,恪守底线、重视诚信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元行冲,河南人。博学多通,尤善音律及诂训之书。举进士,累转通事舍人,狄仁杰甚重 之。行冲性不阿顺,多进规诫,尝谓仁杰日:“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 膜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仁杰笑而谓人 日:“此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行冲以本族出于后魏,而未有编年之史,乃撰《魏典》 三十卷,事详文简,为学者所称。初魏明帝时,河西柳谷瑞石有牛继马后之象,魏收旧史以为 晋元帝是牛氏之子,冒姓司马,以应石文。行冲推寻事迹,以后魏昭成帝名犍,继晋受命,考 校谣谶,特著论以明之。开元初,自太子詹事出为岐州刺史,又充关内道按察使。行冲自以书 生不堪搏击[注]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俄复入为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 时嗣彭王志昧庶兄志谦被人诬告谋反,考讯自诬,系狱待报,连坐十数人,行冲察其冤滥,并 奏原之。四迁大理卿。时扬州长史李杰为侍御史王旭所陷,诏下大理结罪。行冲以杰历政清贞, 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先是,秘书监马怀素集 学者续王俭《今书七志》,左散骑常侍褚无量于丽正殿校写四部书,事未就而怀素、无量卒,诏 行冲总代其职。于是行冲表请通撰古今书目,名为《群书四录》,命学士毋煲等分部修检,岁余
书成,奏上,上嘉之。又特令行冲撰御注《孝经》疏义,列于学官。行冲俄又累表请致仕,制 许之。十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献。(节选自《旧唐书·元行冲传》,有删改) [注]搏击:督察举发。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腰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 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B.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朕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 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C.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朕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 /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D.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朕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 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和“人”都是我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出”一般指官员调离任职之地 B.“庶”旧指宗族中嫡亲以外的支属,与“嫡”相对,如“庶子”指非正妻所生的儿子 C.“大理寺”是我国古代的官署名,掌管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 D.“致仕”指交还官职、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表示官员退 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行冲博学多识,性格耿直。他知识广博,尤其通晓音律和诂训之学:他做人从不阿谀 奉承,在通事舍人任上多次对狄仁杰迸言劝诚,很受器重 B.元行冲不从旧说,另立新论。魏收认为“牛继马后”指的是晋元帝改姓司马以应合瑞石 的图文;而元行冲通过考证推究,给出了对“牛继马后”的新解。 C.元行冲秉持正义,断案公正。当时嗣彭王的庶兄被人诬告谋反,在审讯中被逼迫认罪, 元行冲查出断案冤枉失实,一并上奏宽免了这些人。 D.元行冲著述丰富,成就显著。他所著《魏典》事详文简,受到学者称赞;通撰的《群书 四录》经学士毋燹等审核后,受到皇上赞赏;为御注《孝经》撰写的疏义被列入学校课程。 7.把原文匦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行冲自以书生不堪搏击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 (2)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临江仙 陈克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o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北宋末南宋初词人。浙江临海人。作者作此词时侨居建康(今江苏南京)。② 河南省郑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卷第3页共14页
河 南 省 郑 州市 2016 届 高 三 第 一 次 质 量 预 测 语 文 试 卷 第 3 页 共 14 页 书成,奏上,上嘉之。又特令行冲撰御注《孝经》疏义,列于学官。行冲俄又累表请致仕,制 许之。十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献。 (节选自《旧唐书·元行冲传》,有删改) [注]搏击:督察举发。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腰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 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B.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朕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 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C.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朕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 /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D.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朕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 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出”和“人”都是我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出”一般指官员调离任职之地。 B.“庶”旧指宗族中嫡亲以外的支属,与“嫡”相对,如“庶子”指非正妻所生的儿子。 C.“大理寺”是我国古代的官署名,掌管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 D.“致仕”指交还官职、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表示官员退 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元行冲博学多识,性格耿直。他知识广博,尤其通晓音律和诂训之学;他做人从不阿谀 奉承,在通事舍人任上多次对狄仁杰迸言劝诫,很受器重。 B.元行冲不从旧说,另立新论。魏收认为“牛继马后”指的是晋元帝改姓司马以应合瑞石 上的图文;而元行冲通过考证推究,给出了对“牛继马后”的新解。 C.元行冲秉持正义,断案公正。当时嗣彭王的庶兄被人诬告谋反,在审讯中被逼迫认罪, 元行冲查出断案冤枉失实,一并上奏宽免了这些人。 D.元行冲著述丰富,成就显著。他所著《魏典》事详文简,受到学者称赞;通撰的《群书 四录》经学士毋燹等审核后,受到皇上赞赏;为御注《孝经》撰写的疏义被列入学校课程。 7.把原文匦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行冲自以书生不堪搏击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 (2)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 临江仙 陈克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 o 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北宋末南宋初词人。浙江临海人。作者作此词时侨居建康(今江苏南京)。②
江城:指建康。③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指代养老之处 8.起首两句“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5分) 9.词中寄寓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劝学》中,苟子用木材经墨线比量而取直和金属制作的刀剑经磨砺而变锋利来设喻 引出了“ ”的论断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 两句,抒发了对东吴繁华、孙权业绩已随历史而去的感慨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一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衷达了对故友的怀念和世态变迁的怅惘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 把所选题号右边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 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风景树 朱道能 当二货提着两瓶好酒,去看几年没有来往的幺爷时,一村人都把脖子抻得像大白鹅似的。 砰——砰”,幺爷院里突然传来两声玻璃的爆响。 不一会儿,二货跑出门,脸紫得像茄子:“你个老东西,就跟树过一辈子吧!” 村人都明白,爷俩一定是为卖银杏树的事杠上了 据幺爷讲,这棵银杏树是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栽下的。只听这银杏湾的名字,就知道 它早已是一村人的风景了。 夏日,郁郁葱葱的树冠,犹如一把绿色大伞,撑起一片阴凉。一村老少,便惬意地坐在树 下,大人随意闲聊,小儿绕树嬉戏。 待到深秋,树下便是一地金黄。村人就捡拾回去,好生收藏。有长癬生疮的,熬水一洗 有破皮流血的,揉碎一按;有血高晕眩的,泡茶一饮……于是,常有人谢幺爷。他听了,一摆 都是托先人的福哩! 眼下有人出高价,要买幺爷这棵银杏树。谁呢?就是村长大军。 大军原本在城里开公司,当老板。后来作为有经济头脑的能人,被招贤回乡,当上了村长。 大军一上任,立即带来一个致富项目:卖风景树 所谓风景树,就是漫山遍野的松树、柏树、杉树什么的。只要连根刨起,缠上草绳,运到 城里一栽,就变成城里人的风景了。 一时间,寂静的山林里,野鸡惊飞,山兔乱窜。 河南省郑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卷第4页共14页
河 南 省 郑 州市 2016 届 高 三 第 一 次 质 量 预 测 语 文 试 卷 第 4 页 共 14 页 江城:指建康。③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指代养老之处。 8.起首两句“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5 分) 9.词中寄寓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在《劝学》中,苟子用木材经墨线比量而取直和金属制作的刀剑经磨砺而变锋利来设喻, 引出了“ ,_ ___ ”的论断。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 ,_ ___ ”两句,抒发了对东吴繁华、孙权业绩已随历史而去的感慨。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一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衷达了对故友的怀念和世态变迁的怅惘。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 把所选题号右边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 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 分) 风景树 朱道能 当二货提着两瓶好酒,去看几年没有来往的幺爷时,一村人都把脖子抻得像大白鹅似的。 “砰——砰”,幺爷院里突然传来两声玻璃的爆响。 不一会儿,二货跑出门,脸紫得像茄子:“你个老东西,就跟树过一辈子吧!” 一村人都明白,爷俩一定是为卖银杏树的事杠上了。 据幺爷讲,这棵银杏树是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栽下的。只听这银杏湾的名字,就知道 它早已是一村人的风景了。 夏日,郁郁葱葱的树冠,犹如一把绿色大伞,撑起一片阴凉。一村老少,便惬意地坐在树 下,大人随意闲聊,小儿绕树嬉戏。 待到深秋,树下便是一地金黄。村人就捡拾回去,好生收藏。有长癣生疮的,熬水一洗; 有破皮流血的,揉碎一按;有血高晕眩的,泡茶一饮……于是,常有人谢幺爷。他听了,一摆 手:都是托先人的福哩! 眼下有人出高价,要买幺爷这棵银杏树。谁呢?就是村长大军。 大军原本在城里开公司,当老板。后来作为有经济头脑的能人,被招贤回乡,当上了村长。 大军一上任,立即带来一个致富项目:卖风景树。 所谓风景树,就是漫山遍野的松树、柏树、杉树什么的。只要连根刨起,缠上草绳,运到 城里一栽,就变成城里人的风景了。 一时间,寂静的山林里,野鸡惊飞,山兔乱窜
再聚到银杏树下,村人的话题便出奇地一致:谁谁又卖了多少棵树,谁谁又挣了多少钱· 正说得热闹,一直闷坐一旁的幺爷,冷不丁冒出一句:“一群败家子 村人面面相觑,然后讪着脸,散去了。 银杏树下,便陡然冷清了许多。 大军却常来,尽管问候十句,幺爷也难“嗯”上一声。 天,大军神秘地压低声音:“幺爷啊,有人想买银杏树,给你出这个价一一”他张开巴 掌,五个手指伸得直直地。 幺爷吧哒着烟,望着地 五千,五千啊!我的幺爷!”大军把手掌伸到幺爷脸前。 幺爷吧哒着烟,又去看天 这样吧,再加一千……” 幺爷站起身。 “七千,七千怎么样?不能再高了!” 幺爷终于开口了:“先回家问你爹,看你有没有祖宗。再去问你娘,看你是吃奶长大的, 还是吃屎长大的!” 大军狠狠地朝银杏树踹去,旋即又龇牙咧嘴地抱脚乱跳。 这事让二货老婆知道了,脚跟脚地赶到大军家里。讲好一万元的价钱后,她一个电话,把 在外打工的二货连夜叫了回来 这一天,幺爷正坐在树下打瞌睡。大军来了,板着脸说:“我代表村委会正式通知你,咱 们村最近招商引资了家化工厂,,需要拓宽进村公路一一这棵银杏树在规划线上,要限期移走, 否则将采取强制措施 幺爷“霍”地站起身:“你敢 大军冷笑道:“我是不敢,但是上级领导敢。招商引资是头等大事,天王老子也要为它让 道 没几天,施工队果真开进山来。 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一村人热血沸腾。就连蹲在茅坑上,也不忘拿根树棍,在地上 划拉着征田补偿款的数目。 至于幺爷有多少天没出院门了,恐怕只有村医才清楚。 等再出门时,一向硬朗的幺爷,竟然拄起了拐杖。他锁上大门,颤巍巍地出了村子。 几天后,幺爷回来了 再过几天,幺爷又走了。 当公路一步步向银杏树逼近时,幺爷回来了,身后还多了几个陌生人 他们径直来到银杏树下,又是测量,又是拍照,一脸的兴奋。 村人先是疑惑地张望,恍然后便一下子围过来:哈,幺爷要卖银杏树了! 正在打牌的二货老婆,把麻将一推,反穿着鞋跑过来,嘴里直嚷:“卖多少钱?卖多少钱 啊?” 来人笑了:“多少钱?无价之宝!我们是文物局的,专门来登记保护这棵活化石的……” 气喘吁吁赶来的大军,张着嘴巴,半天没换过一口气来。 幺爷走的时候,正是深秋。 村医像往常一样,背着药箱,过来给幺爷挂药水。因为化工厂刺鼻的怪味,幺爷一直咳嗽 河南省郑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卷第5页共14页
河 南 省 郑 州市 2016 届 高 三 第 一 次 质 量 预 测 语 文 试 卷 第 5 页 共 14 页 再聚到银杏树下,村人的话题便出奇地一致:谁谁又卖了多少棵树,谁谁又挣了多少钱…… 正说得热闹,一直闷坐一旁的幺爷,冷不丁冒出一句:“一群败家子!” 村人面面相觑,然后讪着脸,散去了。 银杏树下,便陡然冷清了许多。 大军却常来,尽管问候十句,幺爷也难“嗯”上一声。 一天,大军神秘地压低声音:“幺爷啊,有人想买银杏树,给你出这个价——”他张开巴 掌,五个手指伸得直直地。 幺爷吧哒着烟,望着地。 “五千,五千啊!我的幺爷!”大军把手掌伸到幺爷脸前。 幺爷吧哒着烟,又去看天。 “这样吧,再加一千……” 幺爷站起身。 “七千,七千怎么样?不能再高了!” 幺爷终于开口了:“先回家问你爹,看你有没有祖宗。再去问你娘,看你是吃奶长大的, 还是吃屎长大的!” 大军狠狠地朝银杏树踹去,旋即又龇牙咧嘴地抱脚乱跳。 这事让二货老婆知道了,脚跟脚地赶到大军家里。讲好一万元的价钱后,她一个电话,把 在外打工的二货连夜叫了回来…… 这一天,幺爷正坐在树下打瞌睡。大军来了,板着脸说:“我代表村委会正式通知你,咱 们村最近招商引资了家化工厂.,需要拓宽进村公路——这棵银杏树在规划线上,要限期移走, 否则将采取强制措施……” 幺爷“霍”地站起身:“你敢——” 大军冷笑道:“我是不敢,但是上级领导敢。招商引资是头等大事,天王老子也要为它让 道!” 没几天,施工队果真开进山来。 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一村人热血沸腾。就连蹲在茅坑上,也不忘拿根树棍,在地上 划拉着征田补偿款的数目。 至于幺爷有多少天没出院门了,恐怕只有村医才清楚。 等再出门时,一向硬朗的幺爷,竟然拄起了拐杖。他锁上大门,颤巍巍地出了村子。 几天后,幺爷回来了。 再过几天,幺爷又走了。 当公路一步步向银杏树逼近时,幺爷回来了,身后还多了几个陌生人。 他们径直来到银杏树下,又是测量,又是拍照,一脸的兴奋。 村人先是疑惑地张望,恍然后便一下子围过来:哈,幺爷要卖银杏树了! 正在打牌的二货老婆,把麻将一推,反穿着鞋跑过来,嘴里直嚷:“卖多少钱?卖多少钱 啊?” 来人笑了:“多少钱?无价之宝!我们是文物局的,专门来登记保护这棵活化石的……” 气喘吁吁赶来的大军,张着嘴巴,半天没换过一口气来。 幺爷走的时候,正是深秋。 村医像往常一样,背着药箱,过来给幺爷挂药水。因为化工厂刺鼻的怪味,幺爷一直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