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智能探测,断层断距分辨率不大于3m, 陷落柱直径分辨率不大于10m。 研究内容:研发煤炭与煤系资源协同勘査技术,西部聚煤盆地地 质系统和煤炭资源综合评价,煤矿现代化建设与开采地质保障系 统,煤矿安全地质保障技术,煤系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 及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开发系统技术,煤系共伴生元素与洁净 煤技术的地质基础,煤矿区地下水系统研究和环境地质、灾害地 质评价。 起止时间:2016-2022年 G02)煤矿智能化釆掘技术与成套装备 研究目标:掌握煤矿无人化开采技术,岩巷掘进速度达到1000 米/月,煤巷掘进速度达到2000米/月,实现综采工作面无人开 采,实现工作面设备远程协同控制和故障自诊断。 研究内容:研发全断面巷道TM和顶管快速施工技术与装备、掘 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系统、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无人工 作面巡检机器人、矿井设备协同控制及故障远程诊断系统、基于 大数据的智能开采效能和安全分析决策系统 超止时间:2016-2020年 G03)特厚巨厚煤层绿色安全高效开采技术与成套装备 研究目标:掌握20-50米厚煤层开采技术,形成特厚巨厚煤层工 艺、技术、装备体系,实现安全、绿色的一次采全高开采
《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 11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智能探测,断层断距分辨率不大于 3m, 陷落柱直径分辨率不大于 10m。 研究内容:研发煤炭与煤系资源协同勘查技术,西部聚煤盆地地 质系统和煤炭资源综合评价,煤矿现代化建设与开采地质保障系 统,煤矿安全地质保障技术,煤系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 及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开发系统技术,煤系共伴生元素与洁净 煤技术的地质基础,煤矿区地下水系统研究和环境地质、灾害地 质评价。 起止时间:2016-2022 年 G02)煤矿智能化采掘技术与成套装备 研究目标:掌握煤矿无人化开采技术,岩巷掘进速度达到 1000 米/月,煤巷掘进速度达到 2000 米/月,实现综采工作面无人开 采,实现工作面设备远程协同控制和故障自诊断。 研究内容:研发全断面巷道 TBM 和顶管快速施工技术与装备、掘 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系统、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无人工 作面巡检机器人、矿井设备协同控制及故障远程诊断系统、基于 大数据的智能开采效能和安全分析决策系统。 起止时间:2016-2020 年 G03)特厚巨厚煤层绿色安全高效开采技术与成套装备 研究目标:掌握 20-50 米厚煤层开采技术,形成特厚巨厚煤层工 艺、技术、装备体系,实现安全、绿色的一次采全高开采
《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 研究内容:研究特厚巨厚煤层开采工艺与方法,巨厚煤层采场围 岩控制理论与技术,超大采高综放工作面成套装备,巨厚煤层开 采瓦斯、火、冲击地压等灾害治理技术,超大采动条件下地下水 资源保护和地表生态恢复技术。 起止时间:2016-2022年 G04)致密砂岩气藏精细描述技术 研究目标:结合地震、测井的多属性分析,精确描述致密砂岩储 层空间展布,低饱和度致密气层含水率等关键参数预测符合率达 到80% 研究内容:开展复杂条件三维地震采集处理技术攻关,提高地震 资料品质;开展致密气藏有效储层精细描述研究,重点开展小幅 度构造特征研究、砂体内部结构精细解剖和有效砂体空间展布特 征研究;开展致密气藏精细建模技术研究,重点开展气藏精细建 模方法研究、气藏精细建模动态约束条件硏究,以及三维精细地 质建模研究和储量复算与评价 起止时间:2016-2020年 G05)多层系致密气藏立体开发优化技术 研究目标:通过储层砂体展布精细描述、可动用储量评价、钻井 轨迹优化、增产改造工艺优化和井网井距优化,实现致密气气藏 经济有效开发,采收率总体达到25%以上 研究内容:开展砂岩储层空间结构研究、隔夹层空间展布特征研
《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 12 研究内容:研究特厚巨厚煤层开采工艺与方法,巨厚煤层采场围 岩控制理论与技术,超大采高综放工作面成套装备,巨厚煤层开 采瓦斯、火、冲击地压等灾害治理技术,超大采动条件下地下水 资源保护和地表生态恢复技术。 起止时间:2016-2022 年 G04) 致密砂岩气藏精细描述技术 研究目标:结合地震、测井的多属性分析,精确描述致密砂岩储 层空间展布,低饱和度致密气层含水率等关键参数预测符合率达 到 80%。 研究内容:开展复杂条件三维地震采集处理技术攻关,提高地震 资料品质;开展致密气藏有效储层精细描述研究,重点开展小幅 度构造特征研究、砂体内部结构精细解剖和有效砂体空间展布特 征研究;开展致密气藏精细建模技术研究,重点开展气藏精细建 模方法研究、气藏精细建模动态约束条件研究,以及三维精细地 质建模研究和储量复算与评价。 起止时间:2016-2020 年 G05) 多层系致密气藏立体开发优化技术 研究目标:通过储层砂体展布精细描述、可动用储量评价、钻井 轨迹优化、增产改造工艺优化和井网井距优化,实现致密气气藏 经济有效开发,采收率总体达到 25%以上。 研究内容:开展砂岩储层空间结构研究、隔夹层空间展布特征研
《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 究和砂体分布模式量化评价;开展基于多开发指标最优的多层系 致密气藏井网井距、布井方式优化研究;研究人工裂缝模拟和预 测技术、压裂液与支撑剂优选技术、压裂设计优化技术;研究大 型水力压裂技术、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技术和老井重复压裂改造 技术;开展岩石分析测试技术、气水两相渗流评价技术,可动流 体分析测试技术和储量可动用性评价技术研究 起止时间:2016-2020年 G06)致密油富集规律及资源评价技术 研究目标:开展全国致密油资源评价和有利区优选研究,落实 10-20个致密气勘探开发有利区。掌握不同类型致密油精细评价 技术,致密储层识别误差小于20米 研究内容:开展致密油形成与富集规律研究、致密油储层精细描 述与定量评价、致密油目标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以及重点地区致 密油构造演化与保存条件研究;开展致密油形成地质条件研究 致密油成因机制研究及模拟、致密油形成主控因素研究、致密油 资源评价关键技术硏究,并对重点地区致密油资源条件综合硏究 与潜力预测。开展致密油储层多尺度孔喉归一化研究、致密油渗 流系统特征硏究和致密油层渗流测试及评价方法研究;开展致密 油层流体赋存特征及可动性、致密油精细评价参数体系与分类评 价等研究 起止时间:2016-2020年
《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 13 究和砂体分布模式量化评价;开展基于多开发指标最优的多层系 致密气藏井网井距、布井方式优化研究;研究人工裂缝模拟和预 测技术、压裂液与支撑剂优选技术、压裂设计优化技术;研究大 型水力压裂技术、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技术和老井重复压裂改造 技术;开展岩石分析测试技术、气水两相渗流评价技术,可动流 体分析测试技术和储量可动用性评价技术研究。 起止时间:2016-2020 年 G06) 致密油富集规律及资源评价技术 研究目标:开展全国致密油资源评价和有利区优选研究,落实 10-20 个致密气勘探开发有利区。掌握不同类型致密油精细评价 技术,致密储层识别误差小于 20 米。 研究内容:开展致密油形成与富集规律研究、致密油储层精细描 述与定量评价、致密油目标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以及重点地区致 密油构造演化与保存条件研究;开展致密油形成地质条件研究、 致密油成因机制研究及模拟、致密油形成主控因素研究、致密油 资源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并对重点地区致密油资源条件综合研究 与潜力预测。开展致密油储层多尺度孔喉归一化研究、致密油渗 流系统特征研究和致密油层渗流测试及评价方法研究;开展致密 油层流体赋存特征及可动性、致密油精细评价参数体系与分类评 价等研究。 起止时间:2016-2020 年
《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 G07)致密油产能评价及开发优化技术 研究目标:建立致密油产能评价技术体系,优选与致密油油藏特 征相适配的合理补充能量开发方式和注入介质,使致密油采收率 达到5%以上。 研究内容:开展致密油单井生产动态分析及跟踪评价,致密油井 开发递减规律研究,以及致密油产能评价与预测技术研究;开展 致密油生产特征与高效开发模式研究和致密油开发经济性分析 与方法研究;开展准自然能量开发水平井泄油机理研究、水平井 吞吐采油机理研究和注入介质驱油机理研究;开展注水条件下水 平井开发规律研究、注采异步等新注水开发方式研究和开展水吞 吐开发方式优化研究;开展空气泡沫驱扩大试验、氮气驱技术、 注CO2开发方式和C02吞吐开发方式研究。 超止时间:2016-2023年 G08)稠油原位改质技术 研究目标:提出稠油原位改质技术理论,研究井下加氢改质方法 和可行性,使采收率提高10%-15% 研究内容:开展稠油原位改质技术理论、稠油井下加氢改质技术 重质油转化技术理论和稠油井下热裂解催化剂技术研究。 止时间:2016-2020年 G09)页岩气“甜点区”识别技术 研究目标:集成页岩岩石物理测试分析、储层参数测井综合评价
《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 14 G07) 致密油产能评价及开发优化技术 研究目标:建立致密油产能评价技术体系,优选与致密油油藏特 征相适配的合理补充能量开发方式和注入介质,使致密油采收率 达到 5%以上。 研究内容:开展致密油单井生产动态分析及跟踪评价,致密油井 开发递减规律研究,以及致密油产能评价与预测技术研究;开展 致密油生产特征与高效开发模式研究和致密油开发经济性分析 与方法研究;开展准自然能量开发水平井泄油机理研究、水平井 吞吐采油机理研究和注入介质驱油机理研究;开展注水条件下水 平井开发规律研究、注采异步等新注水开发方式研究和开展水吞 吐开发方式优化研究;开展空气泡沫驱扩大试验、氮气驱技术、 注 CO2开发方式和 CO2吞吐开发方式研究。 起止时间:2016-2023 年 G08) 稠油原位改质技术 研究目标:提出稠油原位改质技术理论,研究井下加氢改质方法 和可行性,使采收率提高 10%-15%。 研究内容:开展稠油原位改质技术理论、稠油井下加氢改质技术、 重质油转化技术理论和稠油井下热裂解催化剂技术研究。 起止时间:2016-2020 年 G09) 页岩气“甜点区”识别技术 研究目标:集成页岩岩石物理测试分析、储层参数测井综合评价
《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 地震预测与综合评价、多学科页岩可压性地球物理评价和微地震 监测等技术,优质页岩气储层解释符合率达到80%以上,储层识 别精度达到20米以内。 研究内容:测井页岩T0C解释、游离气和吸附气定量预测、页岩 岩性及储集参数评价、多尺度裂缝定量表征方法及综合预测、岩 石力学参数和储层脆性解释、地应力和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及关键 仪器;研究开展地震T0C预测技术、脆性预测技术、应力预测技 术、全方位各向异性地震裂缝预测技术研究,建立页岩油气地质 工程“双甜点”地球物理描述与综合评价方法;开展页岩气水 平井压裂微地震监测资料处理、解释技术与应用研究,研发浅井 永久埋置微地震采集装置和与之配套的处理解释技术 起止时间:2016-2020年 G10)深层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及增产改造技术 研究目标:针对埋深超过3500米页岩储层温度高、地应力高等 因素导致的钻完井过程中井筒垮塌严重、套管变形,分段压裂过 程中加砂困难、设备强度不够等问题开展研究,以实现3500米 以深页岩气资源的有效开发。 研究内容:攻关长水平段井眼轨迹优化设计及控制技术、页岩水 平井快速钻井技术,研制5000米或7000米顶部控压智能化钻机、 47吨连续油管作业装置,以及高速涡轮钻具和孕镶金刚石钻头 等关键工具;攻关分段压裂技术及工具、微地震压裂裂缝监测技 术
《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 15 地震预测与综合评价、多学科页岩可压性地球物理评价和微地震 监测等技术,优质页岩气储层解释符合率达到 80%以上,储层识 别精度达到 20 米以内。 研究内容:测井页岩 TOC 解释、游离气和吸附气定量预测、页岩 岩性及储集参数评价、多尺度裂缝定量表征方法及综合预测、岩 石力学参数和储层脆性解释、地应力和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及关键 仪器;研究开展地震 TOC 预测技术、脆性预测技术、应力预测技 术、全方位各向异性地震裂缝预测技术研究,建立页岩油气地质 -工程“双甜点”地球物理描述与综合评价方法;开展页岩气水 平井压裂微地震监测资料处理、解释技术与应用研究,研发浅井 永久埋置微地震采集装置和与之配套的处理解释技术。 起止时间:2016-2020 年 G10) 深层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及增产改造技术 研究目标:针对埋深超过 3500 米页岩储层温度高、地应力高等 因素导致的钻完井过程中井筒垮塌严重、套管变形,分段压裂过 程中加砂困难、设备强度不够等问题开展研究,以实现 3500 米 以深页岩气资源的有效开发。 研究内容:攻关长水平段井眼轨迹优化设计及控制技术、页岩水 平井快速钻井技术,研制 5000米或 7000 米顶部控压智能化钻机、 47 吨连续油管作业装置,以及高速涡轮钻具和孕镶金刚石钻头 等关键工具;攻关分段压裂技术及工具、微地震压裂裂缝监测技 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