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电路模型 实际电路是由一定的电工电子器件按照一定 的方式相互联接起来,构成电流通路,并具有 定功能的整体。 电路模型是实际电路的理想化和模型化,抓 住其主要的物理特征,并用一定的数学方程来描 述。 理想化:保留所发生的电磁过程的主要方面 >模型化:用一种抽象的电路元件来表征所发生的某一电磁过程 电路理论中所说的电路是指由各种理想电路 元件按一定方式连接组成的总体
第二节 电路模型 实际电路是由一定的电工电子器件按照一定 的方式相互联接起来,构成电流通路,并具有一 定功能的整体。 电路模型是实际电路的理想化和模型化,抓 住其主要的物理特征,并用一定的数学方程来描 述。 ➢ 理想化:保留所发生的电磁过程的主要方面 ➢ 模型化:用一种抽象的电路元件来表征所发生的某一电磁过程 电路理论中所说的电路是指由各种理想电路 元件按一定方式连接组成的总体
实际器件理想元件符号图形反映特性 电阻器电阻元件R□消耗电能 电容器电容元件C+}贮存电场能 电感器电感元件LML贮存磁能 互感器互感元件M**贮存磁能 例:手电筒电路 实际元件主要电磁过程理想电路元件 灯泡 电能→热能、光能电阻 电池 化学能→电能电源 联接导线引导电流通过理想导线(电阻为零)
实际器件 理想元件 符号 图形 反映特性 电阻器 电阻元件 R 消耗电能 电容器 电容元件 C 贮存电场能 电感器 电感元件 L 贮存磁能 互感器 互感元件 M 贮存磁能 例:手电筒电路 实际元件 主要电磁过程 理想电路元件 灯泡 电能→热能、光能 电阻 电池 化学能→电能 电源 联接导线 引导电流通过 理想导线(电阻为零) * *
开关 灯泡 于电池 R 十 R d (a)实际电路b)电原理图 (c)电路模型(d)拓扑结构图
(a) 实际电路 (b) 电原理图 (c) 电路模型 (d) 拓扑结构图
>实际器件与理想元件的区别: 实际器件有大小、尺寸,代表多种电磁现象; 理想元件是一种假想元件,没有大小和尺寸,表现在 空间上为一个点,仅代表一种电磁现象。 电路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建立 条件变化→模型修正 例:灯泡通过高频电流时
➢ 实际器件与理想元件的区别: 实际器件——有大小、尺寸,代表多种电磁现象; 理想元件——是一种假想元件,没有大小和尺寸,表现在 空间上为一个点,仅代表一种电磁现象。 ➢ 电路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建立 条件变化→模型修正 例:灯泡通过高频电流时
集总参数电路:电器器件的几何尺寸远远小 于其上通过的电压、电流的波长时,其元件特性 表现在一个点上。 分布参数电路:电器器件的几何尺寸与其上 通过的电压、电流的波长属同一数量级
集总参数电路:电器器件的几何尺寸远远小 于其上通过的电压、电流的波长时,其元件特性 表现在一个点上。 分布参数电路 :电器器件的几何尺寸与其上 通过的电压、电流的波长属同一数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