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运动训练学考研辅导精讲 3.心理和智能特征:心理特征包括情绪、注意力和意志品质。其中稳定的情绪很重 要,冲动酿恶果(可适当举例)。智能表现在观察记忆能力、超强的判断能力、抽象思维 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1.主观因素:本队竞技水平,教练员临场指挥水平。 2.客观因素:对手水平,竞赛办法(小分、净胜球等),比赛环境(主场优势),比 赛时间,裁判行为(非常重要)。 (三)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1.身体训练:发展速度和耐力素质是身体训练重要任务。 2.技术训练:基本功很重要(巴西足球、美国的篮球);强调整体攻防效能,注重攻 守训练内容的同步化,个体特长更为突出,突出对抗 3.心理训练:高度的自我心理控制能力和稳定的情绪。 4.战术训练:根据本队的特点制订战术,加强快速反击战术的训练,加强以多攻少、 以少防多的训练。 六、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训川练特征概述(跳跃、投掷、举重等) (一)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1.体能特征:形态上表现出多样性特征。磷酸原供能能力强,神经灵活性高,强度 大,兴奋占优势。 2.技能与战术能力特征:技术动作高度的规范性、稳定性、准确性和可控性,经济性 和时效性强。战术上力争首赛成功,如举重的试举重量等。 3.心理和智能特征:专项感知觉高度灵敏而清晰。智能方面,运动员具备一定的语言 智商和操作智商水平。 (二)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运动员自身的竞技能力及在比赛中的发挥。 (三)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1.体能训练:先进有效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在本项群内迅速传播与应用,相互借鉴、移 植与融合,体能训练过程中,不断寻求训练方法与手段的最佳组合。 2.技能和战术能力训练:技术训练方面,表现出全面的综合化特点,建立技术模型。 战术训练中,重视首赛成功的战术意识,举重的试举安排。 ·25·
《运动训练学》精讲精练 3.心理和智能训练:有效的心理调节和控制训练,增加比赛训练法的比例,设置困难等。 七、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短跑、跨栏跑、短程游 泳、短道速滑等) (一)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1.体能特征:形态表现出明显差异性。神经灵活性高,心血管系统功能强。身体素质 方面,表现为以良好的身体全面发展为基础 2.技能与战术能力特征:技能表现为,完整的技术由若干相同的动作周期构成:要保 持身体重心的平稳性和直线性,合理的动作结构。战术方面主要是,短道的战术安排。 3.心理和智能特征:反应迅速、思维敏捷,较高的文化修养。 (二)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运动员自身的体能水平,对手比赛成绩和裁判行为。 (三)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1.体能训练:精选有效的方法迅速提高体能水平,训练内容、手段简练集中,力求实 效,突出训练负荷强度。 2.技能训练:提高和完善动作周期的经济性和实效性是技术训练的关键。 3.心理和智能训练:培养运动员的心理调节能力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速度感、节 奏感和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八、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竞走、中长距离跑、中长 距离滑雪等) (一)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1.体能特征:身体形态各异,运动员机体进行适应性改造包括改善机体能源物质的存 储状况、提高机体的物质代谢功能,提高心理耐受度。长跑项目是高速度的耐力项目。 2.技能与战术能力特征:动作技术的完善、经济性和实效性。战术方面分为创纪录战 术和夺冠军战术(本田联大奖赛的领跑员)。 3.心理特征:高度发展的心理耐力,顽强的意志品质。 (二)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运动员自身的竞技能力及在比赛中的发挥,对手发挥状况。 ·26
第四部分运动训练学考研辅导精讲 (三)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基本特点:极度艰苦,教练员异常严格,手段多样。 1.耐力性项群训练的主要内容 (1)以体能为主导的多种竞技能力的训练:把发展体能放在首位,尤其是耐力素质。 (2)以专项耐力为核心的多种竞速能力的训练: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运动员的多种竞 速能力,并综合表现于专项赛距之中。 (3)以糖酵解供能或有氧氧化供能为主的多种代谢能力的训练。 2.耐力性项群的主要训练方法 (1)负荷结构训练方法群组:有计划的控制负荷的各个要素,包括持续、间歇、重复 和比赛训练法等。 (2)代谢能力训练方法群组:有氧训练、无氧训练和有氧无氧混合代谢训练等。 (3)骨骼肌力训练方法群组:分为中等时间(1.5~8分钟)的力量耐力训练和长时间 (8分钟以上)的力量耐力训练。 (4)地域效应训练方法群组:法特莱克训练法、高原训练法、沙滩训练法。 (5)恢复能力训练方法群组:训练学方法、生理生化及医学方法、物理学方法和心理 学方法。 扩展阅读 (一)运动技术在不同项群中的作用 运动技术在不同项群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具体如下表。 项群 作用 特征 快速力量性 重要作用 集中快速发挥力量 体能 主导类 速度性 重要作用 短时间内有效地发挥体能 耐力性 重要作用 经济省力时效,推迟疲劳出现 表现难美性 决定性作用 充分显示运动员的技艺与美德 表现准确性 主导作用 正确稳定的瞄准与击发(撒放) 技能 主导类 隔网对抗性 决定性作用 战术的基础,突破防守而得分 同场对抗性 主导作用 战术的基础,突破防守而命中得分 格斗对抗性 主导作用 战术的基础,突破防守而制胜或得分 项群 按评 规则发展的主要趋势 定方法 按主导因素 体能主导类 提高评定的精确度 可测量类 技能主导类 利于运动员更好地发挥 表现准确性 便于比赛的组织进行 …27
《运动训练学》精讲精练 加强评定的客观性 评分类 技能主导类 表现难美性 提高评定标准 便于比赛的组织进行 得分类 保持宏观的攻防平衡 命中类 技能主导类 提高观赏价值 制胜类 对抗性 便于比赛的组织进行 (二)按复合主导竞技能力对竞技项目的新分类 主导子能力 亚类 项目举例 体能 速度性 100米跑 耐力性 10000米跑 力量性 举重 技能 表现难美性 体操 技心能 表现准确性 射击 技战能 同场对抗性 足球 隔网对抗性 网球 格斗对抗性 摔跤 ·28
第四部分运动训练学考研辅导精讲 第二章课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项群训练理论 2.体能主导类项群 3.快速力量性项群 4.速度性项群 5.耐力性项群 6.技能主导类项群 7.隔网对抗性项群 8.同场对抗性项群 9.格斗对抗性项群 10.表现难美性项群 11,表现准确性项群 二、填空题 1.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称为项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称为 2。项群训练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一、— 和四个方面。 3.竞技体有项目三个主要分类标准是 和 4.按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可将所有运动项目分为 和】 两 大项群。 5.按各个项目体能或技能表现形式或特征分类,体能主导类项目可分为 五个亚群。 6.依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分类,可将所有运动项目分为 和 三大类。 7.按成绩的评定方法划分,竞技体育项目可分为 和 五类项群。 8。与表现性项群项目相比,对抗性项群比赛成绩决定因素除受运动员自身影响 外,更多的受一的制约。 9.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发展以 为主的多种竞技能力,发 展以为核心的多种竞速能力,发展以或 供能为主渠道的多种代谢能力。 10.对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的训练以提高」 供能为主,并把提高负荷的 作为训练的核心。 三、判断题 (注:判别每题的正误,并将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用“+”、错误用“-”表示) 1.项群训练理论是研究整个竞技体育项目训练规律的理论。()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