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精讲精练 2.竞技体育项目的分类标准仅由竞技能力主导因素、动作结构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 三个标准构成。() 3.属于体能主导类项群的竞技体育项目同时也属于单一动作结构项群。() 4.由于同项群项目竞技能力之间存在较大的相似性,所以同项群内部的转项多于异项 群之间的转项。() 5.项群训练理论是完全区别于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的独立理论体系。() 四、单项选择题 (注: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所选的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1,下列不属于项群训练理论研究基本内容的是() A.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 B.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C.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D,各专项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2.从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看,下列运动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的是( A.跳远 B.跳水C.400米跑D.400米游泳 3.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展示运动技艺与美感的项群是()》 A.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 B.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 C,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 D,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 4.以最佳技术重复完成完整比赛动作并表现出专项耐力的项群是() A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 B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 C.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 D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 5.按动作结构对竞技项目的分类,田径男十项和女七项全能属于() A.单一动作结构 B.多元动作结构 C.多项组合结构 D,混合动作结构 6.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目在训练中要努力提高运动员的() A.糖酵解供能能力 B.无氧耐力 C,有氧氧化供能能力 D.A或C 五、简答题 1.简述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 2.按竞技能力主导因素划分,竞技体育项目可以划分为哪几类项群?分别包含哪些项目? 3.按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划分,竞技体育项目可以划分为哪几类项群?分别包含哪些 项目? 4.按动作结构的特点不同进行竞技体育项目的划分,可分为哪几类项群?分别包含哪 些项目? ·30·
第四部分运动训练学考研辅导精讲 5.简述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 六、论述题 1,试述我国学者创立的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价值。 2.从项群的角度论述竟技运动项目的主要分类体系。 3.同场对抗性项群和隔网对抗性项群各包含哪些竞技项目?两者有哪些不同的竞技 特点? 七、方法应用题 1.请分析短跑(100米)、长距离游泳、举重、竞技体操、射击、排球等5个运动项目 运动技术的作用与特征? 2.请说出100米跑与10000米跑两个运动项目专项耐力的表现特,点,并说明两个运动项 目采用重复训练法训练时,在距离、强度负荷量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31
《运动训练学》精讲精练 第三章 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内容提要 名词解释 运动成绩 竞技能力 竞技水平 运动能力 竟技能力结构模型 运动水平(训练水平) 竞技状态 重点难点 1,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2.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 3.竟技能力与训练水平、运动能力的异同。 4,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非衡性特征及补偿效应的含义是 什么? 5.起始状态诊断和训练目标的基本内容及在训练中的作 用。 6.起始状态诊断基本内容有哪些? 7.训练目标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8.如何理解竞技能力的整体性和各自能力的关系? 第一节 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一、运动成绩释义 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 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包括竞技水平和比赛名次。 (一)竞技水平 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称作竞技水平。不同项目运动员在比赛中表 现出来的竞技水平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比赛结果的评价方法也不相同。 ·32
第四部分运动训练学考研辅导精讲 (二)比赛名次 比赛名次是运动成绩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哪一个运动项目,比赛结果都必须要 分出名次。许多情况下,比赛名次的意义甚至超过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的价值。 二、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运动员自身与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都决定于他们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在比赛中的发挥 程度:而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则包含着竞赛规则、评定手段及裁判员的道德与业务水平。 (一)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内因):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 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对不同项群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有着不同的评定方 法。其中,可测量类和评分类项目运动员所表现的竞技水平基本上是个人竞技能力的表 现,通常较少受对手竞技表现的影响,而分属得分类和命中类的表现项目以及制胜类项目 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则受着对手竞技表现很大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二)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胜负状况或所取得的名次, 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竞赛对手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同时也受裁判员行为的影 响。在对抗性的竞赛项目中,同一名运动员在某一轮淘汰比赛中与强劲的对手较量时, 如果他的对手比他最好的表现还要强的话,尽管他能够表现出比前几轮更高的竞技水平, 也很可能遭遇失败而被淘汰。这一事实说明了一个简单而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的道理,即 作为比赛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赛的胜负或名次不仅仅取决于运动员自己的竞技水 平,还取决于对手的竞技水平以及比赛的评定行为。 (三)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包括裁判员的道德及业务水平、成绩的评定手段和竞赛 规则三个因素。①竞赛规则的改变,能带来运动成绩的显著变化。②评定手段对运动成绩 起的作用是最突出的。③裁判员的道德和业务水平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运动成绩 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 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竞技能力 比赛发挥 先天性】[后天性☐ 竞 比赛 状态 条件 赛规则与组织 评定手段 的道 智心战技素机形 生 业务水平 力理术术质能态 训练安排 物节律 气候 地器材设备 翠 图3-1运动成绩的影响因素 引自: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有出版社,2000 ·33·
《运动训练学》精讲精练 第二节 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 一、竞技能力释义 (一)定义 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 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图3-2)。 形态 机能 素质 体能 技术 技能 竞技能力 心理 战术 智能 图3-2竞技能力要素结构图 引自: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二)竞技能力与两个相似概念含义的异同 1.竞技能力与运动能力含义的异同 运动能力: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竞技能力:在竞技运动中的运动能力:运动能 力的涵盖面比竞技能力更广,而竞技能力只是运动能力诸多表现中的一种。 2.竞技能力与训练水平的含义的异同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称作训练水平,是种通俗化的称呼。训 练水平是一个多义词,竞技能力的含义则专一而明确;当训练水平被用于表达运动员的训 练状态时,则比竞技能力这一概念能更为具体地表达所达到的程度。 二、竞技能力的获得途径 竞技能力的获得途径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种。先天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而后天 因素主要是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以及生活因素(图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