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系体育教学与训练学习指导丛书 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资料 体育院校(系)本、专科学生考试专用 运动训练学 习题大全 普修、专修、研究生考试 主编 李少丹 刘大庆 名词解释 填空题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简答题 。论述题 方法应用题 模拟训练题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总 存 进入新的世纪,随着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国高 校体育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1.目标取向的变化教育部2002年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了高校课程运动参与目标、 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 把高校体育课程的性质明确界定为“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 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同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并从2003年新学年 开始在所有高等学校实施。《标准》提出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 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纲要》和 《标准》的公布及实施,标志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步入了一个新 的阶段。新的目标取向,参与运动、养成习惯、掌握技能、学会 保健、提高素质、增进健康,将取代原有体育教学以技能学习为 主的目标取向。 2.社会职能的变化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 校的三大社会职能。长期以来,高校体育仅仅担当的是培养人才 的一元职能,而且在高校中还往往被人们当成培养人才的配角看 待,很少涉足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全 面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健康第一的高校体育观念的确立,尤其是北 1
京申奥的成功,高校体育开始确立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 仅以北京为例,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人文奥运研究中心、 2002年4月北京联合大学设立奥林匹克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 5月中国政法大学成立体育法研究中心、2002年10月北京大学 成立妇女体育研究中心、2003年9月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与 管理系成立、2001年清华大学、2002年北京大学申报国家体育 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获得成功。这些研究中心、研究基地 或体育相关专业,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 开始介入体育,使体育在高校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发生变化,使高 校体育由培养人才的一元职能迈向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 会的三大社会职能。 3.体育教学的变化与上个世纪高校体育课相比,进入新 的世纪我国不少高校体育教学着手进入改革:突出“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减少体育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增加学生喜爱的选修 内容;积极开展课余练,制定新的招生、训练、学籍管理等办 法,使课余训练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人才;将体育课由2年 延长至3~4年,让学生自主选项锻炼,累计学分;体育课由单 一的运动场所增至教室课堂,体育健康、体育文化等体育相关学 科课程开始开设…… 上述三大变化表明,我国高校体育正在进入一场意义深刻的 转型。高校体育的这种变化影响的不仅是高校体育本身,它势必 对我国中小小学体育产生影响,促使中小小学体育发生相应的变革。 以培养体育师资为己任的全国体育院系必须研究与面对这个转 型,加速教学改革,调整培养模式,培养学有专精、教有专长的 体育师资,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学校体育合格人才的需求。 2
恰是在这种形势下,《体育院系体育教学与训川练学习指导丛 书》诞生了。《丛书》定位于“体育专业学生学习指导丛书”。 核心内容是:基本问题解答、新理论新方法解析、热点问题探 究、能力培养实践。突破以往“习题集”的内容过分依赖固定 教材的限制,改变了“习题集”实际上就是教材的“翻版”或 是教材的“简写本”的局面。以“问题”为主线,按不同层次 将该学科的系统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以“问题学习”的形式, 重视启发性思考,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 提高学习效率、强化知识理解,提高综合素质,以使我国体育院 系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21世纪学校体育的需要和学校 高水平运动训练的需要。 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策划组织编写的这套丛书,是由北京 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天津 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和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等院校的专家学者 合作完成的第一套系列丛书,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会对体育院系 的同学们有所启示和帮助,会对我国体育教学与训川练水平的提高 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使作者们在与读者的交流中得以不断加 深对体育教学与训练的认识。 钟秉枢教授、博士 北京体育大学教学指导与教材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3年10月 3
前 言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及有效组织运动训练话动的 行为的科学,包括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 三个层次的理论体系,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来源于运动训练实 践,又指导运动训练实践。 《运动训练学》是我国体育院校本、专科生必修以及研究生 选修课程之一,一直以来以我国著名运动训练学专家田麦久先生 2000年主编的《运动训练学》为通用教材。一方面,它所阐述 的基本原理对训练实践起直接的指导作用,为培养我国运动训练 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 进了运动实践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训 练的不断创新、竞赛规程的日益完善以及比赛规则的不断改革, 运动训练理论也要不断地充实、完善,形成动态发展的理论体 系。 为了使体育院校(系)广大师生、体育运动的爱好者更好 地领会、理解和把握运动训练的理论知识并有针对性地参加各种 层次的考核,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教研室组织编写了这本 《运动训练学习题大全》。本书不仅可作为全国体育院校本科必 修、选修课考试,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习资料, 也可以作为教练员、运动员、体育教师训练、教学的参考资料; 同时,本书还针对当前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中新的研究成果设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