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第二阶段的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 验、短期喂养试验 目的: • (1)遗传毒性试验 • 对受试物的遗传毒性以及是否具有潜在致癌作 用进行筛选。 • (2)传统致畸试验 • 了解受试物对胎仔是否具有致畸作用。 • (3)短期喂养试验 • 对只需进行第一、二阶段毒性试验的受试物, 在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短期(30d)喂 养试验,进一步了解其毒性作用,并可初步估计 最大无作用剂量
11 2.第二阶段的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 验、短期喂养试验 目的: • (1)遗传毒性试验 • 对受试物的遗传毒性以及是否具有潜在致癌作 用进行筛选。 • (2)传统致畸试验 • 了解受试物对胎仔是否具有致畸作用。 • (3)短期喂养试验 • 对只需进行第一、二阶段毒性试验的受试物, 在急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短期(30d)喂 养试验,进一步了解其毒性作用,并可初步估计 最大无作用剂量
12 试验内容: (1)细菌致突变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 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Ames试验)为首 选项目,必要时可另选和加选其他试验。 (2)小鼠骨髓微核率测定或骨髓细胞染色 体畸变分析 (3)小鼠精子畸形分析和睾丸染色体畸变 分析
12 试验内容: (1)细菌致突变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 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Ames试验)为首 选项目,必要时可另选和加选其他试验。 (2)小鼠骨髓微核率测定或骨髓细胞染色 体畸变分析 (3)小鼠精子畸形分析和睾丸染色体畸变 分析
13 3.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90天喂养 试验)、繁殖试验和代谢试验。 目的:观察受试物以不同剂量水平经较长期喂养后对动物 的毒性作用性质和靶器官,并初步确定最大作用剂量;了 解受试物对动物繁殖及对仔代的致畸作用,为慢性毒性和 致癌试验的剂量选择提供依据。 • 试验内容: • 90d喂养试验 • 繁殖试验: • 代谢试验:了解受试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速度 以及蓄积性,寻找可能的靶器官;为选择慢性毒性试验的 合适动物种系提供依据;了解有无毒性代谢产物的形成
13 3.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90天喂养 试验)、繁殖试验和代谢试验。 目的:观察受试物以不同剂量水平经较长期喂养后对动物 的毒性作用性质和靶器官,并初步确定最大作用剂量;了 解受试物对动物繁殖及对仔代的致畸作用,为慢性毒性和 致癌试验的剂量选择提供依据。 • 试验内容: • 90d喂养试验 • 繁殖试验: • 代谢试验:了解受试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速度 以及蓄积性,寻找可能的靶器官;为选择慢性毒性试验的 合适动物种系提供依据;了解有无毒性代谢产物的形成
14 4.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目的:了解经长期接触受试物后出现的 毒性作用,尤其是进行性或不可逆的毒 性作用以及致癌作用;最后确定最大无 作用剂量,为受试物能否应用于食品的 最终评价提供依据
14 4.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目的:了解经长期接触受试物后出现的 毒性作用,尤其是进行性或不可逆的毒 性作用以及致癌作用;最后确定最大无 作用剂量,为受试物能否应用于食品的 最终评价提供依据
15 三、食品毒理学试验结果的判定 (一)急性毒性试验 • 如LD50剂量小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10倍, 则放弃该受试物用于食品,不再继续其他 毒理学试验。 • 如大于10倍者,可进入下一阶段毒理学 试验。凡LD50在人的可能摄入量的10倍左 右时,应进行重复试验,或用另一种方法 进行验证
15 三、食品毒理学试验结果的判定 (一)急性毒性试验 • 如LD50剂量小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10倍, 则放弃该受试物用于食品,不再继续其他 毒理学试验。 • 如大于10倍者,可进入下一阶段毒理学 试验。凡LD50在人的可能摄入量的10倍左 右时,应进行重复试验,或用另一种方法 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