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产品质量认证程 第一节 产品认证 产品质量认证是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 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世 界各国在产品质量认证工作中都颁发各自的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特别 是认证标志。目前在国际上约有数百种认证标志。 ISO 有专门的出版物,介绍国际上有关产品认证机构,认证的技术条件, 标志的总结情况、使用范围,实行认证的产品范围等。对于我国企业产品出口、 申请外国认证标志使用许可证和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了解产品 ikia!~!il 序、 AilBiE 书、认证标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产品认证制度起源于 20 世纪初,它是以市场经济模式发展的工业发达国家 为了贯彻标准、提高质量、保证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努力促进商品流动,理 顺关系、统一规则、全面展开国际交流、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成为普遍采 用的方式。 2.产品质量认证 产品质量认证是指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 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 产品质量认证的对象是特定产品,包括服务。认证的依据或者说获准认证 的条件是对(服务)质量要符合指定的标准的要求,质量体系要满足指定质量保证 标准要求,证明认证的方式是通过颁发产品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其认证标志可 用于获准认证的产品。 产品质量认证又有两种:一种是安全性产品认证,它通过法律、行政法规 或规章规制执行认证;另一种是合格认证,属自愿性认证,是否申请认证,由企 业自行决。 二、质量体系认证与产品质量认证的异同 由于质量体系认证在我国还是一个新事物,人们对它们的实质了解不深, 甚至有些人将其与产品质量认证混为一谈,因此,有必要弄清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一)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体系认证的联系 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体系认证同属质量认证的范畴,都具质量认证的特征: 1.两种认证类型都有具体的认证对象。 2.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体系认证都是以特定的标准作为认证的基础。 3.两种认证类型都是第三方所从事的活动
第五章 产品质量认证程 第一节 产品认证 产品质量认证是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 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世 界各国在产品质量认证工作中都颁发各自的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特别 是认证标志。目前在国际上约有数百种认证标志。 ISO 有专门的出版物,介绍国际上有关产品认证机构,认证的技术条件, 标志的总结情况、使用范围,实行认证的产品范围等。对于我国企业产品出口、 申请外国认证标志使用许可证和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了解产品 ikia!~!il 序、 AilBiE 书、认证标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产品认证制度起源于 20 世纪初,它是以市场经济模式发展的工业发达国家 为了贯彻标准、提高质量、保证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努力促进商品流动,理 顺关系、统一规则、全面展开国际交流、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成为普遍采 用的方式。 2.产品质量认证 产品质量认证是指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 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 产品质量认证的对象是特定产品,包括服务。认证的依据或者说获准认证 的条件是对(服务)质量要符合指定的标准的要求,质量体系要满足指定质量保证 标准要求,证明认证的方式是通过颁发产品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其认证标志可 用于获准认证的产品。 产品质量认证又有两种:一种是安全性产品认证,它通过法律、行政法规 或规章规制执行认证;另一种是合格认证,属自愿性认证,是否申请认证,由企 业自行决。 二、质量体系认证与产品质量认证的异同 由于质量体系认证在我国还是一个新事物,人们对它们的实质了解不深, 甚至有些人将其与产品质量认证混为一谈,因此,有必要弄清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一)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体系认证的联系 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体系认证同属质量认证的范畴,都具质量认证的特征: 1.两种认证类型都有具体的认证对象。 2.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体系认证都是以特定的标准作为认证的基础。 3.两种认证类型都是第三方所从事的活动
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体系认证除具以上几点相似点外,两都间的联系还在于: 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体系认证都要求企业建立质量体系,都要求对企业 质量体系进行检查评定,产品认证进行质量体系审核时应充分利用质量体系 认证的审核结果,质量体系认证进行质量体系审核时也应充分利用产品认证 的质量体系审核结果,这不仅体现了认证工作的科学性,也保证了认证工作 的质量。 从理论上讲,产品质量认证之所以要检查评定企业的质量体系,“目的 是评定工厂是否具有持续符合技术规范的产品的能力,评定的主要因素是工 厂的质量管理体系”(ISO 出版的《质量认证的原则与实践》)。 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仅仅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作出 认证合格的结论是不够全面的,不科学的,具有较大的风险性,这是由于: 1.质量的形成与完善是和产品形成全过程密不可分的。从市场调研、设 计控制到产品的生产、交付发运,每一过程的输入和输出都在影响着产品质 量。 2.质量的形成和与质量有关的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行为有关,这些人员素 质的高低,行为的失误与否,都会影响到产品质量的优劣。 3.由于标准本身的局限性、滞后性,不可能把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都反映在标准内。而以标准为依据的检验试验又受到抽样方法等多方面随机 性的制约,即使按标准检验试验,也未必能反映全部产品的质量状况。 4.第三方认证最重要的目的在于使购买者购买的产品的质量真正可靠, 这就需要解决证明产品质量持续符合标准要求的方法,方法之一就是检查评 定企业的质量体系。 (二)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体系认证的区别 1.认证对象不同 产品质量认证的对象是批量生产的定型产品,质量体系认证的对象是企业 的质量体系,确切地说,是“企业质量体系中影响持续按需方的要求提出产 品或服务的能力和某些要素”,即质量保证体系
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体系认证除具以上几点相似点外,两都间的联系还在于: 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体系认证都要求企业建立质量体系,都要求对企业 质量体系进行检查评定,产品认证进行质量体系审核时应充分利用质量体系 认证的审核结果,质量体系认证进行质量体系审核时也应充分利用产品认证 的质量体系审核结果,这不仅体现了认证工作的科学性,也保证了认证工作 的质量。 从理论上讲,产品质量认证之所以要检查评定企业的质量体系,“目的 是评定工厂是否具有持续符合技术规范的产品的能力,评定的主要因素是工 厂的质量管理体系”(ISO 出版的《质量认证的原则与实践》)。 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仅仅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作出 认证合格的结论是不够全面的,不科学的,具有较大的风险性,这是由于: 1.质量的形成与完善是和产品形成全过程密不可分的。从市场调研、设 计控制到产品的生产、交付发运,每一过程的输入和输出都在影响着产品质 量。 2.质量的形成和与质量有关的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行为有关,这些人员素 质的高低,行为的失误与否,都会影响到产品质量的优劣。 3.由于标准本身的局限性、滞后性,不可能把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都反映在标准内。而以标准为依据的检验试验又受到抽样方法等多方面随机 性的制约,即使按标准检验试验,也未必能反映全部产品的质量状况。 4.第三方认证最重要的目的在于使购买者购买的产品的质量真正可靠, 这就需要解决证明产品质量持续符合标准要求的方法,方法之一就是检查评 定企业的质量体系。 (二)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体系认证的区别 1.认证对象不同 产品质量认证的对象是批量生产的定型产品,质量体系认证的对象是企业 的质量体系,确切地说,是“企业质量体系中影响持续按需方的要求提出产 品或服务的能力和某些要素”,即质量保证体系
2.证明的方式不同 产品质量的认证的证明方式是产品认证证书及产品认证标志,证书和标志证 明产品质量符合产品标准,质量体系认证的证明方式是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和体系 认证标记,证书和标记只证明该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某一质量保证标准,不证明 该企业生产的任何产品符合产品标准。 3.证明的使用的区别 产品质量认证证书不能用于产品,标志可用于获准认证的产品上,质量体系 认证证书和标记都不能在产品上使用。 4.实施质量体系审核的依据不同 产品质量认证一般按 GB/T 19002-ISO 9002 检查体系; 质量体系认证依据审核企业要求,可能是 GB/T 19001-ISO 9001、GB/T 19002-ISO 9002、GB/T 19003-ISO 9003 其中之一。如果企业具有产品设计/ 开发功能,同时又希望对外承揽设计任务,可申请 GB/T 19001-ISO 9001 的体 系认证,如果企业虽然具备设计/开发功能,但不对外承揽设计任务,或者没有 设计功能,但产品的制造比较复杂,可申请 GB/T 19002-ISO 9002 的体系认证, 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十分简单,则申请 GB/T 19003-ISO 9003 的体系认证。 5.申请企业类型不同 要求申请产品质量认证的企业是生产特定的产品型企业,申请质量体系认证 的企业可以是生产、安装型企业,可以是设计/开发、制造、安装服务型企业, 也可以是出厂检查和检验型企业。 综上所述,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体系认证既有区别,又互相利用。企业只有 清楚了解了两类认证的区别和互相关系,以确定应该实施产品认证,还是应该实 施质量体系认证。 第二节 产品质量认证程序 企业办理产品质量认证程序如下: (1)中国企业按照规定的要求向有关认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外国企业 或者其他申请人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向其指定的认证委员会 提出书面申请及其认证所需的有关资料
2.证明的方式不同 产品质量的认证的证明方式是产品认证证书及产品认证标志,证书和标志证 明产品质量符合产品标准,质量体系认证的证明方式是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和体系 认证标记,证书和标记只证明该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某一质量保证标准,不证明 该企业生产的任何产品符合产品标准。 3.证明的使用的区别 产品质量认证证书不能用于产品,标志可用于获准认证的产品上,质量体系 认证证书和标记都不能在产品上使用。 4.实施质量体系审核的依据不同 产品质量认证一般按 GB/T 19002-ISO 9002 检查体系; 质量体系认证依据审核企业要求,可能是 GB/T 19001-ISO 9001、GB/T 19002-ISO 9002、GB/T 19003-ISO 9003 其中之一。如果企业具有产品设计/ 开发功能,同时又希望对外承揽设计任务,可申请 GB/T 19001-ISO 9001 的体 系认证,如果企业虽然具备设计/开发功能,但不对外承揽设计任务,或者没有 设计功能,但产品的制造比较复杂,可申请 GB/T 19002-ISO 9002 的体系认证, 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十分简单,则申请 GB/T 19003-ISO 9003 的体系认证。 5.申请企业类型不同 要求申请产品质量认证的企业是生产特定的产品型企业,申请质量体系认证 的企业可以是生产、安装型企业,可以是设计/开发、制造、安装服务型企业, 也可以是出厂检查和检验型企业。 综上所述,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体系认证既有区别,又互相利用。企业只有 清楚了解了两类认证的区别和互相关系,以确定应该实施产品认证,还是应该实 施质量体系认证。 第二节 产品质量认证程序 企业办理产品质量认证程序如下: (1)中国企业按照规定的要求向有关认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外国企业 或者其他申请人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向其指定的认证委员会 提出书面申请及其认证所需的有关资料
(2)认证委员会管理认证申请后,组织对企业的质量体系进行检查。国家 注册检查是按照规定的要求签署检查报告,并将检查报告送认证委员会,同 时对企业申请认证的产品进行现场抽样和取样,并由审检组或申请者送交指 定的检验机构。 (3)认证委员会通知认证检验机构对样品进行检验,各项检验和检测完 成后,按照规定格式填写检验报告,经授权人审核签字后,将检验报告报认 证委员会。 (4)认证委员会对检验报告和检查报告进行审查,合格者,批准认证并 颁发认证证书,进行注册管理,并准许使用认证标志;对不批准认证的发给 书面通知,并说明原因和清者应采取的行动。 第三节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 一、ISO14001 认证 ↑ 经国务院中编办批准,国家商检局于 1992 年设立了中国进出口商品质量认 证中心(CESI),专门从事环境体系认证、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和相关的培 训工作。CESI 目前有近千名管理体系审核员,ISO9000 注册企业 4000 多家。在 此基础上,CESI 积极开展 ISO14001 的推行和认证工作,并于 1999 年 2 月 13 日 取得了国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颁发的临时认可证书,可以在电 子、机械等 16 个行业开展 ISO14001 认证工作。目前 CESI 在 ISO14001 认证方面 有 8 名主任审核员、30 名审核员和 70 多名实习审核员,分布在全国各地。 二、ISO14000 产生的背景 ↑ 我们知道 ISO9000 是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把关,那么 ISO14000 是在什么样的 背景下产生的呢?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摆在了我们 面前:温室效应加剧、酸雨不断蔓延、臭氧空洞的出现、水体不断遭到严重污染、 土地大量荒漠化、草原退化、森林锐减、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这一 系列的环境问题中,可以说有大部分是由于人为对自然的破坏造成的。这些问题 已经危及到了我们人类社会的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面对如此严重的形势,人
(2)认证委员会管理认证申请后,组织对企业的质量体系进行检查。国家 注册检查是按照规定的要求签署检查报告,并将检查报告送认证委员会,同 时对企业申请认证的产品进行现场抽样和取样,并由审检组或申请者送交指 定的检验机构。 (3)认证委员会通知认证检验机构对样品进行检验,各项检验和检测完 成后,按照规定格式填写检验报告,经授权人审核签字后,将检验报告报认 证委员会。 (4)认证委员会对检验报告和检查报告进行审查,合格者,批准认证并 颁发认证证书,进行注册管理,并准许使用认证标志;对不批准认证的发给 书面通知,并说明原因和清者应采取的行动。 第三节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 一、ISO14001 认证 ↑ 经国务院中编办批准,国家商检局于 1992 年设立了中国进出口商品质量认 证中心(CESI),专门从事环境体系认证、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和相关的培 训工作。CESI 目前有近千名管理体系审核员,ISO9000 注册企业 4000 多家。在 此基础上,CESI 积极开展 ISO14001 的推行和认证工作,并于 1999 年 2 月 13 日 取得了国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颁发的临时认可证书,可以在电 子、机械等 16 个行业开展 ISO14001 认证工作。目前 CESI 在 ISO14001 认证方面 有 8 名主任审核员、30 名审核员和 70 多名实习审核员,分布在全国各地。 二、ISO14000 产生的背景 ↑ 我们知道 ISO9000 是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把关,那么 ISO14000 是在什么样的 背景下产生的呢?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摆在了我们 面前:温室效应加剧、酸雨不断蔓延、臭氧空洞的出现、水体不断遭到严重污染、 土地大量荒漠化、草原退化、森林锐减、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这一 系列的环境问题中,可以说有大部分是由于人为对自然的破坏造成的。这些问题 已经危及到了我们人类社会的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面对如此严重的形势,人
类开始考虑采取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各种各样的组织重视 自己的环境行为和环境形象;并希望以一套比较系统、完善的管理方法来规范人 类自身的环境活动,以求达到改善生存环境的目的。 首先开始酝酿制定这样一套比较系统、完善的管理方法的是 ISO(国际标准 化组织)。 ISO 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国际标准化机构,它成立于 1947 年 2 月,主 要从事各行业国际标准的制定,从而促进世界范围内各国贸易的友好往来以及文 化、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内的合作。ISO 自成立以来,已经制定并颁发了许多 国际标准,其下设若干个技术委员会,其中第 176 技术委员会(TC176)在 1987 年成功地制定和颁布了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对改善企业的质量管理 模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凡响。 进入 90 年代以后,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ISO 对此作了非常积极的反 应。1993 年 6 月,ISO 成立了第 207 技术委员会(TC207),专门负责环境管理 工作,主要工作目的就是要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并维持生态环境的质量,减 少人类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达到平衡,促进经济的 持续发展。其职责是在理解和制定管理工具和体系方面的国际标准和服务上为全 球提供一个先导,主要工作范围就是环境管理体系(EMS)的标准化。为此,ISO 中央秘书处为 TC207 预留了 100 个标准号,标准标号为 ISO14001-14100,统称 为 ISO14000 系列标准。 此后,一个全新的概念——环境管理体系(EMS)产生了。环境管理体系是 一个组织的整个管理体系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 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环境管理体系这个概念产生以后,经过了 3 年的发展与完善,达到了可以用标准 来衡量的程度。于是 ISO 考虑将其标准化,于 1996 年 9 月出台了两个国际标准 ——ISO14001 和 ISO14004 标准,这是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 重要的里程碑。 ISO14000 目前已经颁布了将近 10 个独立的标准。许多观察家乐观地认为, ISO14000 产生的影响要远大于 ISO9000,ISO14000 前景到底如何,全世界人们 都在密切关注着它的发展动向
类开始考虑采取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各种各样的组织重视 自己的环境行为和环境形象;并希望以一套比较系统、完善的管理方法来规范人 类自身的环境活动,以求达到改善生存环境的目的。 首先开始酝酿制定这样一套比较系统、完善的管理方法的是 ISO(国际标准 化组织)。 ISO 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国际标准化机构,它成立于 1947 年 2 月,主 要从事各行业国际标准的制定,从而促进世界范围内各国贸易的友好往来以及文 化、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内的合作。ISO 自成立以来,已经制定并颁发了许多 国际标准,其下设若干个技术委员会,其中第 176 技术委员会(TC176)在 1987 年成功地制定和颁布了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对改善企业的质量管理 模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凡响。 进入 90 年代以后,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ISO 对此作了非常积极的反 应。1993 年 6 月,ISO 成立了第 207 技术委员会(TC207),专门负责环境管理 工作,主要工作目的就是要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并维持生态环境的质量,减 少人类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达到平衡,促进经济的 持续发展。其职责是在理解和制定管理工具和体系方面的国际标准和服务上为全 球提供一个先导,主要工作范围就是环境管理体系(EMS)的标准化。为此,ISO 中央秘书处为 TC207 预留了 100 个标准号,标准标号为 ISO14001-14100,统称 为 ISO14000 系列标准。 此后,一个全新的概念——环境管理体系(EMS)产生了。环境管理体系是 一个组织的整个管理体系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 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环境管理体系这个概念产生以后,经过了 3 年的发展与完善,达到了可以用标准 来衡量的程度。于是 ISO 考虑将其标准化,于 1996 年 9 月出台了两个国际标准 ——ISO14001 和 ISO14004 标准,这是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 重要的里程碑。 ISO14000 目前已经颁布了将近 10 个独立的标准。许多观察家乐观地认为, ISO14000 产生的影响要远大于 ISO9000,ISO14000 前景到底如何,全世界人们 都在密切关注着它的发展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