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15470710 课程名称:中外教育史 课程学分:2 课程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实践)学时:0) 课程性质:学科教育课程必修 开课部门:师范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2学期 建议先修课程:《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论》 适用专业(方向: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中外教育史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研究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 和演变的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点,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中外 教育史内容丰厚,体系繁杂。从横向上看,可以分为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中外教育史 能促进学生了解教有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以及对中外历史上的教育与个人、社会发 展之间关系的认识,并能对教育历史问题做出自己的评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育情怀。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教育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对教有的历史和事件给予恰当的认识。 2把握教有与个人、社会发展之间关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有情怀。 (二)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师德为先,幼儿为本 专业知识扎实 专业能力突出 终身学习 2.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 (1)指标点1.1:满怀教育情怀。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立志成为有理想信 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四有”好老师。 8
8 《中外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15470710 课程名称:中外教育史 课程学分:2 课程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实践)学时:0) 课程性质:学科教育课程必修 开课部门:师范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2 学期 建议先修课程:《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论》 适用专业(方向):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中外教育史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研究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 和演变的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点,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中外 教育史内容丰厚,体系繁杂。从横向上看,可以分为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中外教育史 能促进学生了解教育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以及对中外历史上的教育与个人、社会发 展之间关系的认识,并能对教育历史问题做出自己的评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育情怀。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教育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对教育的历史和事件给予恰当的认识。 2.把握教育与个人、社会发展之间关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育情怀。 (二)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师德为先,幼儿为本 专业知识扎实 专业能力突出 终身学习 2. 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 (1)指标点 1.1:满怀教育情怀。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立志成为有理想信 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四有”好老师
(2)指标点3.1:保教能力突出。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保证幼儿健康成长。 能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打造有教育意义的环境,通过一日生活、游戏活动、教育活动、现代 多媒体技术促进幼儿的发展。 (3)指标点4.1:开拓国际视野。学习国内外先进学前教有理论,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 革与发展的动态、经验和做法。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中外教育史》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中外教育史 任课教师: 课程性质:学科教育课程必修 课程学分:2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指标点1.1:满怀教育情怀。热 教学目标:把握教育与个人、社会发展之间关系,提升 爱学前教有事业,具有职业理想, 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育情怀。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 达成途径:通过掌握古今中外教有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主 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 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来实现。 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立志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幼儿 园(学前教育机构)“四有”好老 师。 指标点3.1:保教能力突出。把学 教学目标:了解教育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对 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 教育的历史和事件给予恰当的认识。 保证幼儿健康成长。能充分利用 达成途径:通过研究总结古今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 各类资源打造有教育意义的环 古今中外教育发展中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来实现。 境,通过一日生活、游戏活动、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教育活动、现代多媒体技术促进 幼儿的发展。 指标点4.1:开拓国际视野。学习 教学目标:了解教育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对 国内外先进学前教有理论,了解 教育的历史和事件给予恰当的认识。 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 达成途径:通过研究总结古今中外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 态、经验和做法。 脉络、古今中外教育发展中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来实现。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中国教有的起源 自学内容:中国教育的起源,古代学校教育 1.1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起源 的萌芽 1.2中国教育的起源 课堂作业: 1.3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萌芽 1.教育起源学说的合理性 2.中国古代学校教育有哪些 课外作业: 古代学校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差异
9 (2)指标点 3.1:保教能力突出。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保证幼儿健康成长。 能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打造有教育意义的环境, 通过一日生活、游戏活动、教育活动、现代 多媒体技术促进幼儿的发展。 (3)指标点 4.1:开拓国际视野。学习国内外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 革与发展的动态、经验和做法。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中外教育史》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中外教育史 任课教师: 课程性质:学科教育课程必修 课程学分:2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指标点 1.1:满怀教育情怀。热 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 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 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立志 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幼儿 园(学前教育机构)“四有”好老 师。 教学目标:把握教育与个人、社会发展之间关系,提升 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育情怀。 达成途径:通过掌握古今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主 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来实现。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指标点 3.1:保教能力突出。把学 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 保证幼儿健康成长。能充分利用 各类资源打造有教育意义的环 境, 通过一日生活、游戏活动、 教育活动、现代多媒体技术促进 幼儿的发展。 教学目标:了解教育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对 教育的历史和事件给予恰当的认识。 达成途径:通过研究总结古今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 古今中外教育发展中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来实现。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指标点 4.1:开拓国际视野。学习 国内外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了解 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 态、经验和做法。 教学目标:了解教育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对 教育的历史和事件给予恰当的认识。 达成途径:通过研究总结古今中外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 脉络、古今中外教育发展中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来实现。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 中国教育的起源 1.1 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起源 1.2 中国教育的起源 1.3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萌芽 自学内容:中国教育的起源,古代学校教育 的萌芽 课堂作业: 1.教育起源学说的合理性 2.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有哪些 课外作业: 古代学校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差异
第二章中国古代教育的创建(夏~春秋战国) 自学内容:夏商周的教育 2.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初步建立 课堂作业: 2.2西周的教育 1.夏商周教育的特点 2.3春秋战国时期的教有 2.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 2.4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创建 课外作业: 《学记》教有思想的现代意义 第三章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与完善(秦汉~ 自学内容:中国封建社会各时期的教育 清中期) 课堂作业: 3.1秦汉时期的教育 1.书院的特点及其价值 3.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2.科举制的利弊 3.3隋唐时期的教有 课外作业: 3.4宋代的教育 封建社会教育的流变 3.5辽金元的教育 3.6明代的教育 3.7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教有 第四章中国近代教有的兴起(晚清~民国时 自学内容:晚清~民国时期的教育概况 期) 课堂作业: 4.1晚清的教有 1.晚清教育的变化 4.2民国初期的教育 2.现代学制的特点 4.4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课外作业: 4.4新民主主义教育 1922年新学制的特点与意义 4.5中国近代的教育思想 第五章西方古代教育起源与初步发展 自学内容:外国古代教育起源与初步发展概 5.1教育的起源及初步发展 况 5.2古希腊的教有实践 课堂作业: 5.3古代希腊的教育思想 1.雅典教育的特点 5.4古罗马的教有发展 2.斯巴达教育的特点 课外作业: 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第六章西方古典教育的没落与复兴 自学内容:外国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教育 6.1中世纪时期的教有发展 发展概况 6.2拜占廷和阿拉伯帝国的教育发展 课堂作业: 6.3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1.中世纪教育的特点 6.4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2.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特点 课外作业: 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第七章近现代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17~20 自学内容:近现代英国、法国等世界各国的 世纪) 教育发展概况 7.1英国的教育发展概况 课堂作业: 7.2法国的教育发展概况 1.英国教育的特点 7.3德国的教育发展概况 2.法国教育的特点 10
10 第二章 中国古代教育的创建(夏~春秋战国) 2.1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初步建立 2.2 西周的教育 2.3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2.4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创建 自学内容:夏商周的教育 课堂作业: 1.夏商周教育的特点 2.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 课外作业: 《学记》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第三章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与完善(秦汉~ 清中期) 3.1 秦汉时期的教育 3.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3.3 隋唐时期的教育 3.4 宋代的教育 3.5 辽金元的教育 3.6 明代的教育 3.7 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教育 自学内容:中国封建社会各时期的教育 课堂作业: 1.书院的特点及其价值 2.科举制的利弊 课外作业: 封建社会教育的流变 第四章 中国近代教育的兴起(晚清~民国时 期) 4.1 晚清的教育 4.2 民国初期的教育 4.4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4.4 新民主主义教育 4.5 中国近代的教育思想 自学内容:晚清~民国时期的教育概况 课堂作业: 1. 晚清教育的变化 2. 现代学制的特点 课外作业: 1922 年新学制的特点与意义 第五章 西方古代教育起源与初步发展 5.1 教育的起源及初步发展 5.2 古希腊的教育实践 5.3 古代希腊的教育思想 5.4 古罗马的教育发展 自学内容:外国古代教育起源与初步发展概 况 课堂作业: 1. 雅典教育的特点 2. 斯巴达教育的特点 课外作业: 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第六章 西方古典教育的没落与复兴 6.1 中世纪时期的教育发展 6.2 拜占廷和阿拉伯帝国的教育发展 6.3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6.4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自学内容:外国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教育 发展概况 课堂作业: 1. 中世纪教育的特点 2.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特点 课外作业: 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第七章 近现代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17~20 世纪) 7.1 英国的教育发展概况 7.2 法国的教育发展概况 7.3 德国的教育发展概况 自学内容:近现代英国、法国等世界各国的 教育发展概况 课堂作业: 1. 英国教育的特点 2. 法国教育的特点
7.4美国的教育发展概况 课外作业: 7.5日本的教育发展概况 美国教育的启示 第八章近现代世界各国主要的教育思想 自学内容:洛克、卢梭、杜威等人的教育思 8.1洛克的教育思想 想概况 8.2卢梭的教育思想 课堂作业: 8.3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1.《教育漫话》的教有思想 8.4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2.《民主主义与教育》的教育思想 8.5福禄倍尔的教育思想 课外作业: 8.6杜威的教育思想 教育中自然主义思潮的流变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序 号 课程内容 讲 授 实验 习题课 小计 第一章中国教有的起源 2 2 第二章中国古代教育的创建(夏~春秋战国) 3 1 第三章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与完善(秦 5 1 汉~清中期) 6 第四章中国近代教育的兴起(晚清~民国 4 时期) 第五章西方古代教育起源与初步发展 2 第六章西方古典教育的没落与复兴 3 1 第一章 第七章近现代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17~ 4 6 20世纪) 第八章近现代世界各国主要的教育思想 6 合计 28 32 六、教学方法(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讨论法 3.自主学习法 11
11 7.4 美国的教育发展概况 7.5 日本的教育发展概况 课外作业: 美国教育的启示 第八章 近现代世界各国主要的教育思想 8.1 洛克的教育思想 8.2 卢梭的教育思想 8.3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8.4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8.5 福禄倍尔的教育思想 8.6 杜威的教育思想 自学内容:洛克、卢梭、杜威等人的教育思 想概况 课堂作业: 1. 《教育漫话》的教育思想 2. 《民主主义与教育》的教育思想 课外作业: 教育中自然主义思潮的流变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序 号 课程内容 学 时 分 配 讲 授 实 验 习题课 小 计 第一章 中国教育的起源 2 2 第二章中国古代教育的创建(夏~春秋战国) 3 1 4 第三章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与完善(秦 汉~清中期) 5 1 6 第四章 中国近代教育的兴起(晚清~民国 时期) 4 4 第五章 西方古代教育起源与初步发展 2 2 第六章 西方古典教育的没落与复兴 第一章 3 1 4 第七章 近现代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17~ 20 世纪) 4 6 第八章 近现代世界各国主要的教育思想 5 1 6 合 计 28 4 32 六、教学方法(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2. 讨论法 3. 自主学习法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 考查 2考核形式 平时考核、中期考核、期末考核 3.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 期中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教材 《中外教育史》,王晓华、叶富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教学参考书 《中国教有史》.孙培青、杜成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中国教有史专题稿》.吴定初、刘远碧.巴蜀书社.2012年 《外国教有史》,张斌贤、王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字湖法心八 撰写人:田涛 审核人: 英春梅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师范学院 12
12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 考查 2.考核形式 平时考核、中期考核、期末考核 3.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30%; 期中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20%;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5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教材 《中外教育史》,王晓华、叶富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 2.教学参考书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杜成宪.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中国教育史专题稿》.吴定初、刘远碧. 巴蜀书社. 2012 年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王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年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年 撰写人: 田涛 审核人: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