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指标点4.2:国际视野 (10)指标点4.3:反思研究 (11)指标点4.4:交流合作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教育学A》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教育学A 任课教师:成都大学上《教育学A》的老师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 课程学分:3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1:践行师德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2 1.1师德规范 达成途径:通过对教育内涵的认识,对教师专业情意的理解, 1.2教育情怀 树立师范生正确的教育观,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 具有积极的情感和端正的态度。 评价依据:笔记、提问和作业、考核 半业要求2:学会教学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5 2.1知识整合 达成途径: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了解教学的概念、 2.2教学能力 地位、任务,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阶段,掌握教学原 2.3技术融合 则、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了解《教育学》课程整合在学前 教育和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和与其他课程的联系;通过分析 《教有学》课程教学中渗透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课程整合 与综合性学习设计与实施能力。 评价依据:笔记、提问和作业、考核 毕业要求3:学会育人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3 3.1班级指导 达成途径:通过对德育工作和班级管理知识的传授,让师范 3.2综合育人 生了解学校德育的概念、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 规律与基本方法,同时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各学科教 学中的德育案例进行有人活动。 评价依据:笔记、提问和作业、考核 毕业要求4:学会发展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4、5、6 4.1自主学习 达成途径:根据师范生的不同特点,在老师的指导下,通 4.2国际视野 过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师范生自主学习《教育 4.3反思研究 学》课程的兴趣,让他们认识教学的规律、原则,了解国内 4.4交流合作 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前沿动态和教育评价的内 涵、实施,掌握教有实践研究的方法和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的 技能。 评价依据:笔记、提问和作业、考核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1教有的本质及意义 自学内容:教育经典名著 1.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课堂作业: 1.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学好《教育学》对自身的意义是什么? 1.4教育经典名著赏析 课外作业:
3 (9)指标点 4.2:国际视野 (10)指标点 4.3:反思研究 (11)指标点 4.4:交流合作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教育学 A》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教育学 A 任课教师:成都大学上《教育学 A》的老师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 课程学分:3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 1:践行师德 1.1 师德规范 1.2 教育情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2 达成途径:通过对教育内涵的认识,对教师专业情意的理解, 树立师范生正确的教育观,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 具有积极的情感和端正的态度。 评价依据:笔记、提问和作业、考核 毕业要求 2:学会教学 2.1 知识整合 2.2 教学能力 2.3 技术融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5 达成途径: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了解教学的概念、 地位、任务,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阶段,掌握教学原 则、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了解《教育学》课程整合在学前 教育和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和与其他课程的联系;通过分析 《教育学》课程教学中渗透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课程整合 与综合性学习设计与实施能力。 评价依据:笔记、提问和作业、考核 毕业要求 3:学会育人 3.1 班级指导 3.2 综合育人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3 达成途径:通过对德育工作和班级管理知识的传授,让师范 生了解学校德育的概念、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 规律与基本方法,同时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各学科教 学中的德育案例进行育人活动。 评价依据:笔记、提问和作业、考核 毕业要求 4:学会发展 4.1 自主学习 4.2 国际视野 4.3 反思研究 4.4 交流合作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2、4、5、6 达成途径: 根据师范生的不同特点,在老师的指导下,通 过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师范生自主学习《教育 学》课程的兴趣,让他们认识教学的规律、原则,了解国内 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前沿动态和教育评价的内 涵、实施,掌握教育实践研究的方法和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的 技能。 评价依据: 笔记、提问和作业、考核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1 教育的本质及意义 1.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3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4 教育经典名著赏析 自学内容:教育经典名著 课堂作业: 1. 学好《教育学》对自身的意义是什么? 课外作业:
知识点: 1.教育发展的阶段有哪些?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要素 3.教有学的研究对象 4.教育学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人物及其 思想 第二章教育功能 自学内容:教育的人口功能 2.1教有功能的涵义、类型 2.2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课堂作业: 1.“孟母三迁”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23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课外作业: 知识点: 1辨析:“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 1.教有功能的涵义和类型 2.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 3.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的教育所决定的。” 自学内容: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学说的基 本观点 第三章教育方针及目的 课堂作业: 3.1教育方针 3.2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内涵是什么? 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知识点: 课外作业: 1.教育方针的内涵和当下的基本内容 2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实质 1.有人说:“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 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你认可这一说法吗? 请联系德、智、体三者的关系说说你的看法。 第四章学校教育制度 自学内容:教育制度概述 4.1教育制度概述 课堂作业: 4.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1.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的区别 4.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是什么? 知识点: 课外作业: 1.教育制度的含义 1.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什 2.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么? 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内容 自学内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课堂作业: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1.结合求学经历,以小组为单位模拟课堂教学 5.1教师 5.2学生 场景。 5.3师生关系 2如何看待教师的职业?有人说当老师很简 单。任何人都可以当? 知识点: 1.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素养 课外作业: 1.如果学生上课看课外书、玩手机、睡觉等, 2.学生的特点 老师能不能干涉?如何理解学生自由与学校 3.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纪律之间的关系? 2.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 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4 知识点: 1. 教育的概念 2. 教育的要素 3.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4. 教育学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人物及其 思想 1.教育发展的阶段有哪些? 第二章 教育功能 2.1 教育功能的涵义、类型 2.2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2.3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知识点: 1. 教育功能的涵义和类型 2.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3.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自学内容:教育的人口功能 课堂作业: 1. “孟母三迁”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课外作业: 1.辨析:“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 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 的教育所决定的。” 第三章 教育方针及目的 3.1 教育方针 3.2 教育目的 知识点: 1.教育方针的内涵和当下的基本内容 2.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实质 自学内容: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学说的基 本观点 课堂作业: 1.教育目的的内涵是什么? 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课外作业: 1. 有人说:“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 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你认可这一说法吗? 请联系德、智、体三者的关系说说你的看法。 第四章 学校教育制度 4.1 教育制度概述 4.2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4.3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知识点: 1.教育制度的含义 2.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内容 自学内容:教育制度概述 课堂作业: 1. 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的区别 是什么? 课外作业: 1.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什 么?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5.1 教师 5.2 学生 5.3 师生关系 知识点: 1.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素养 2.学生的特点 3.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自学内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课堂作业: 1.结合求学经历,以小组为单位模拟课堂教学 场景。 2.如何看待教师的职业?有人说当老师很简 单。任何人都可以当? 课外作业: 1.如果学生上课看课外书、玩手机、睡觉等, 老师能不能干涉?如何理解学生自由与学校 纪律之间的关系? 2.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 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 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 学生。”试分析陶行知先生的学生观有什么特 点。 第六章德育理论与实践 自学内容:立德树人的内涵 6.1德育的概述 课堂作业: 6.2德有过程 1.在班级德有工作中,学生的个别教有与集体 6.3德育原则 教育有何关系?应该如何去做学生的个别教 6.4德育途径与方法 育工作? 6.5班主任工作 课外作业: 知识点: 1.小论文:用德育的理论知识分析学校德育管 1.德有、品德、道德的概念,学校常用的德 理中的某一现象或问题(1000字以上)。 育原则、德有途径和德育方法 2.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任务和原则 自学内容:各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 第七章课程 课堂作业: 7.1课程概念与理论 1.辨析:在目前的课程改革中,活动课程有 7.2课程组织 7.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的意义。 课外作业: 知识点: 1.自学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并联系自己的儿时 1.课程的内涵与类型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想,说明新课程“新”在哪 里。 第八章教学的基本理论 自学内容:教学过程的阶段 8.1教学概述 课堂作业: 8.2教学过程 1.辨析:“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 8.3教学原则 老师教人发现真理。 知识点: 课外作业: 1.教学的内涵 1.如何运用各教学原则进行教学?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3.教学原则 第九章教学实践 自学内容: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 9.1教学方法 势 9.2教学策略 课堂作业: 93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1.当代国内外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有哪些? 知识点: 课外作业: 1.教学方法的含义与类型 1辨析:王老师经常说:“因为‘教无定法’, 2教学策略的含义与类型 所以我是随便选择教学方法的。” 3.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第十章教育评价 自学内容:当今教育评价与传统教育评价的区 10.1教育评价的概述 别 课堂作业: 10.2教育评价的实施 1.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教育评价的认识。 知识点: 课外作业: 1.教育评价的内涵 1.幼儿园和小学常用的品德评价法有哪些? 2.教育评价的实施 请举例说明
5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 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 学生。”试分析陶行知先生的学生观有什么特 点。 第六章德育理论与实践 6.1 德育的概述 6.2 德育过程 6.3 德育原则 6.4 德育途径与方法 6.5 班主任工作 知识点: 1. 德育、品德、道德的概念,学校常用的德 育原则、德育途径和德育方法 2.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任务和原则 自学内容:立德树人的内涵 课堂作业: 1.在班级德育工作中,学生的个别教育与集体 教育有何关系?应该如何去做学生的个别教 育工作? 课外作业: 1.小论文:用德育的理论知识分析学校德育管 理中的某一现象或问题(1000 字以上)。 第七章课程 7.1 课程概念与理论 7.2 课程组织 7.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知识点: 1.课程的内涵与类型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自学内容:各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11 版 课堂作业: 1. 辨析:在目前的课程改革中,活动课程有 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的意义。 课外作业: 1.自学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并联系自己的儿时 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想,说明新课程“新”在哪 里。 第八章教学的基本理论 8.1 教学概述 8.2 教学过程 8.3 教学原则 知识点: 1.教学的内涵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3.教学原则 自学内容:教学过程的阶段 课堂作业: 1. 辨析:“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 老师教人发现真理。 课外作业: 1.如何运用各教学原则进行教学? 第九章教学实践 9.1 教学方法 9.2 教学策略 9.3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知识点: 1.教学方法的含义与类型 2.教学策略的含义与类型 3.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自学内容: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 势 课堂作业: 1.当代国内外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有哪些? 课外作业: 1.辨析:王老师经常说:“因为‘教无定法’, 所以我是随便选择教学方法的。” 第十章教育评价 10.1 教育评价的概述 10.2 教育评价的实施 知识点: 1.教育评价的内涵 2.教育评价的实施 自学内容:当今教育评价与传统教育评价的区 别 课堂作业: 1.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教育评价的认识。 课外作业: 1.幼儿园和小学常用的品德评价法有哪些? 请举例说明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序号 课程内容 对应教学目标 讲授 实验 习题课 小计 1 教育与教育学 8 目标1 2 教育功能 4 4 目标1 3 教有方针与目的 4 4 目标1 学校教育制度 2 2 目标1 5 教师与学生 11 11 目标2 6 德有理论与实践 9 9 目标3 > 课程 4 目标4 8 教学的基本理论 3 3 目标5 9 教学实践 2 2 目标5 10 教育评价 1 1 目标6 合计 48 48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形式:平时考核、课堂参与、课内外作业,期末考试等综合考察 3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其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其中考勤占10%,课堂参与5%,平时 作业5%) 期中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有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3版。 参考书:《教育学》,魏青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版。 6
6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内容 学 时 分 配 对应教学目标 讲 授 实 验 习题课 小 计 1 教育与教育学 8 8 目标 1 2 教育功能 4 4 目标 1 3 教育方针与目的 4 4 目标 1 4 学校教育制度 2 2 目标 1 5 教师与学生 11 11 目标 2 6 德育理论与实践 9 9 目标 3 7 课程 4 4 目标 4 8 教学的基本理论 3 3 目标 5 9 教学实践 2 2 目标 5 10 教育评价 1 1 目标 6 合 计 48 48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形式:平时考核、课堂参与、课内外作业,期末考试等综合考察 3.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其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20%;(其中考勤占 10%,课堂参与 5%,平时 作业 5%) 期中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20%;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6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年第 3 版。 参考书:《教育学》,魏青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年第 1 版
参考书:《小学教育学精讲》,姚便芳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参考书:《教育学》,刘学智等编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版。 参考书:《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版。 参考书:《教育原理》,陈桂生著,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第2版。 参考书:《教育学》,南京师大教育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版。 参考书:《教育学》,杨志恒等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参考书:《普通教育学》,许高厚等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 参考书:《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 参考书:《教育学原理》,成有信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 参考书:《教育概论》,叶澜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版。 参考书:《教育学原理》,胡德海著,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 多渴孩八 撰写人:刘华锦 审核人: 树烫英看梅 都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年月 日 师范学院 姿 7
7 参考书:《小学教育学精讲》,姚便芳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年 6 月第 1 版。 参考书:《教育学》,刘学智等编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年第 1 版。 参考书:《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年第 3 版。 参考书:《教育原理》,陈桂生著,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 年第 2 版。 参考书:《教育学》,南京师大教育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第 3 版。 参考书:《教育学》,杨志恒等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 版。 参考书:《普通教育学》,许高厚等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年第 1 版。 参考书:《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第 2 版。 参考书:《教育学原理》,成有信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第 1 版。 参考书:《教育概论》,叶澜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年第 1 版。 参考书:《教育学原理》,胡德海著,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年第 1 版。 撰写人: 刘华锦 审核人: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