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管理学考试题目答案(B卷) 、名词解释(4*5)20分 1、市场体系 答:市场体系指互相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1分)不仅包括由消费市场和生 产资料市场所组成的商品市场,而且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 场、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2分)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 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必要条件。(1分) 2、资金市场 答:所谓资金市场,简单地说就是资金融通的场所。(1分)具体地来说,资金市场就 是从事货币资金的收集、发放、转换等活动的场所,也是指买卖各种证券的场所。(2 分)它反映了资金的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经济关系。(1分) 3、市场管理的监督职能 答:所谓监督职能,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国家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去监督 千差万别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2分)一方面揭露商品交换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以便有的放矢的运用控制职能,制止一切不应该发生的违法活动;(1分)另一方面, 发现先进经验,总结交流,推动交换活动的正常开展。(1分) 4、整合利益原则 答:整合利益原则,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的原则,即社会主义经 济利益最高原则。(1分)它的基本要求是,在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和有利于 产品交换不断扩大的条件下,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把交换环节减到最 低限度,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物质产品,用最短的时间把产品送到消费 者手里。(2分)这里反映着个人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目前与长远的经济利益相统一 的关系。(1分) 5、市场管理的控制论
市场管理学考试题目答案(B 卷) 一、名词解释(4*5)20 分 1、市场体系 答:市场体系指互相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1 分)不仅包括由消费市场和生 产资料市场所组成的商品市场,而且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 场、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2 分)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 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必要条件。(1 分) 2、资金市场 答:所谓资金市场,简单地说就是资金融通的场所。(1 分)具体地来说,资金市场就 是从事货币资金的收集、发放、转换等活动的场所,也是指买卖各种证券的场所。(2 分)它反映了资金的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经济关系。(1 分) 3、市场管理的监督职能 答:所谓监督职能,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国家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去监督 千差万别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2 分)一方面揭露商品交换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以便有的放矢的运用控制职能,制止一切不应该发生的违法活动;(1 分)另一方面, 发现先进经验,总结交流,推动交换活动的正常开展。(1 分) 4、整合利益原则 答:整合利益原则,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的原则,即社会主义经 济利益最高原则。(1 分)它的基本要求是,在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和有利于 产品交换不断扩大的条件下,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把交换环节减到最 低限度,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物质产品,用最短的时间把产品送到消费 者手里。(2 分)这里反映着个人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目前与长远的经济利益相统一 的关系。(1 分) 5、市场管理的控制论
答:市场管理的控制论是指把控制论引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的管理范围内。(1分)对社 会主义市场活动的控制是指由领导和管理市场的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根据社会主义各 种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并借助于经济控制论的某些 原理和方法,促使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的所有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各自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合法的、健康的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3分) 二、辨析题:判断并简述理由(5*4)20分 1、棉花是消费品,水泥是生产资料。 答:错误。(1分)怎样划分某一种商品是消费品还是生产资料,我们说这不完全取决 于商品本身的属性,而是决定于它的用途。(2分)例如,卖给居民用的棉花属于消费 品,而售给棉纺织厂用的棉花则属于生产资料。(2分) 2、产品仅指实体或物质的产品 答:错误的。(1分)产品的概念:人们通常理解的产品,仅指实体或物质的产品,这 是生产观念的传统看法,是对产品的一种狭义理解。(2分)从市场观念来看,产品的 概念内容很广泛,广义的产品指向市场提供的、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和利益的物质 产品和非物质形态的服务。(2分) 3、信息市场特有的功能是实现信息的共享性。 答:错误的。(1分)信息市场能将市场信息转化为有形财产。(2分)市场信息的产生、 存在,其本身在未得到运用前仅仅是一种无形的财产,而当它进入信息市场进行了交 换,被生产者或经营者所运用,它就会由无形财产转化为有形财产。这是信息市场的 特有功能。(2分) 4、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 必要条件。 答:正确的。(1分)指互相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1分)不仅包括由消费 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所组成的商品市场,而且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
答:市场管理的控制论是指把控制论引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的管理范围内。(1 分)对社 会主义市场活动的控制是指由领导和管理市场的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根据社会主义各 种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并借助于经济控制论的某些 原理和方法,促使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的所有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各自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合法的、健康的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3 分) 二、辨析题:判断并简述理由 (5*4)20 分 1、棉花是消费品,水泥是生产资料。 答:错误。(1 分)怎样划分某一种商品是消费品还是生产资料,我们说这不完全取决 于商品本身的属性,而是决定于它的用途。(2 分)例如,卖给居民用的棉花属于消费 品,而售给棉纺织厂用的棉花则属于生产资料。(2 分) 2、产品仅指实体或物质的产品 答:错误的。(1 分)产品的概念:人们通常理解的产品,仅指实体或物质的产品,这 是生产观念的传统看法,是对产品的一种狭义理解。(2 分)从市场观念来看,产品的 概念内容很广泛,广义的产品指向市场提供的、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和利益的物质 产品和非物质形态的服务。(2 分) 3、信息市场特有的功能是实现信息的共享性。 答:错误的。(1 分)信息市场能将市场信息转化为有形财产。(2 分)市场信息的产生、 存在,其本身在未得到运用前仅仅是一种无形的财产,而当它进入信息市场进行了交 换,被生产者或经营者所运用,它就会由无形财产转化为有形财产。这是信息市场的 特有功能。(2 分) 4、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 必要条件。 答:正确的。(1 分)指互相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1 分)不仅包括由消费 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所组成的商品市场,而且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
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2分)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发挥市场在国家宏 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必要条件。(1分) 、简答题(6*4)24分 1、举例说明市场管理方法的差异性? 答:各种管理方法都是市场管理的手段,他们具有综合运用的客观条件。(1分)行政 方法是依法对市场进行直接控制的手段,国家在运用行政方法时更多的是从全局利益 上考虑如何协调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1分)经济方法则是间接地对市场活动进行调 节,它要遵循价值规律,因而则是通过调整不同的局部利益来发挥作用的,即更多的 关注各方面的物质利益。(1分)法律方法是制止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秩序的 必要手段。它是把经济管理纳入法制管理轨道,明确规定活动的准则。(1分)这样, 在实际运用各种管理方法中就不可避免地由于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差别而产生差 异性。(1分)举例说明的加1分 2、技术为什么是商品? 答:技术也是商品,其理论根据是 第一,技术成果是技术生产者辛勤劳动的结晶,它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 需要耗费一定的劳动时间,因此,技术成果也具有价值,它凝结着技术生产者以创造 性的复杂的脑力劳动为主的一般劳动。(2分) 第二,技术成果具有使用价值,它能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当我们将其成果应 用于生产实践中去,就能促使企业技术进步,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企业和社会 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2分) 第三,技术成果具有交换价值。开展科研的大专院校和专业研究开发机构的技术成果, 不都是为了自身的消费,而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去研究并进行转让的。从企业来 说,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需要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但是, 企业本身的研制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远远满足不了需要。这样,就产生了技术交换的
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2 分)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发挥市场在国家宏 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必要条件。(1 分) 三、简答题 (6*4)24 分 1、举例说明市场管理方法的差异性? 答:各种管理方法都是市场管理的手段,他们具有综合运用的客观条件。(1 分)行政 方法是依法对市场进行直接控制的手段,国家在运用行政方法时更多的是从全局利益 上考虑如何协调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1 分)经济方法则是间接地对市场活动进行调 节,它要遵循价值规律,因而则是通过调整不同的局部利益来发挥作用的,即更多的 关注各方面的物质利益。(1 分)法律方法是制止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秩序的 必要手段。它是把经济管理纳入法制管理轨道,明确规定活动的准则。(1 分)这样, 在实际运用各种管理方法中就不可避免地由于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差别而产生差 异性。(1 分)举例说明的加 1 分 2、技术为什么是商品? 答:技术也是商品,其理论根据是: 第一,技术成果是技术生产者辛勤劳动的结晶,它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 需要耗费一定的劳动时间,因此,技术成果也具有价值,它凝结着技术生产者以创造 性的复杂的脑力劳动为主的一般劳动。(2 分) 第二,技术成果具有使用价值,它能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当我们将其成果应 用于生产实践中去,就能促使企业技术进步,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企业和社会 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2 分) 第三,技术成果具有交换价值。开展科研的大专院校和专业研究开发机构的技术成果, 不都是为了自身的消费,而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去研究并进行转让的。从企业来 说,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需要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但是, 企业本身的研制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远远满足不了需要。这样,就产生了技术交换的
必要性和迫切性。(2分) 3、简述消费品市场的交换特点? 答:消费品市场的交换特点,表现为以下几点: 1、消费品是社会交换的最终产品。(1分)从进入消费品市场交换的商品来看,均属于 社会最终产品,其用途主要是供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生活的需要,商品的花色、品 种、规格、款式极其复杂而多变,许多商品的生命周期都较短,尤其是一些时代性的 工业品,在市场上流行的时间较短暂,商品的专用性不强,许多消费品可以相互代替, 因而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购买力水平和价格波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也较大。(2分) 2、消费品购买活动频繁。(1分)从城乡市场(包括商店和集贸市玚)洨换的规模和交换 方式来看,进入市场购买商品者人数众多,交换次数极为频繁,而且每次购买数量都 较为零星,它同生产资料市场的交换活动有明显区别。 3、消费品交换属于非专业性购买。(1分)从购买行为来分析,进入消费品市场购买商 品者大多数不具有商品知识,即便本人是生产者,由于不生产所有商品,自然不会熟 知所有商品知识,所以她们都属于非专业性购买。 4、消费品供求关系复杂多变。(1分)从市场商品交换的动态来看,消费品市场的供求 关系极为复杂并且变化多端,在商品品种、花色、规格、款式、质量、价格、时间和 空间等方面暴露的矛盾特别频繁而普遍。同时,社会购买力流动性也较大。 4、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 答:在商品经济发达阶段,劳动力商品化是必然的趋势,是生产资料所有权与劳动力 所有权分离的结果。 、劳动力市场具有使用权的让渡关系。劳动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综合能力。在任何 条件下,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使劳动力与人体分离而让渡给别人和社会所有。因此,劳 动力作为商品让渡,决不是劳动力所有权的让渡,而只能是劳动力使用权的让渡。(2 分)
必要性和迫切性。(2 分) 3、简述消费品市场的交换特点? 答:消费品市场的交换特点,表现为以下几点: 1、消费品是社会交换的最终产品。(1 分)从进入消费品市场交换的商品来看,均属于 社会最终产品,其用途主要是供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生活的需要,商品的花色、品 种、规格、款式极其复杂而多变,许多商品的生命周期都较短,尤其是一些时代性的 工业品,在市场上流行的时间较短暂,商品的专用性不强,许多消费品可以相互代替, 因而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购买力水平和价格波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也较大。(2 分) 2、消费品购买活动频繁。(1 分)从城乡市场(包括商店和集贸市场)交换的规模和交换 方式来看,进入市场购买商品者人数众多,交换次数极为频繁,而且每次购买数量都 较为零星,它同生产资料市场的交换活动有明显区别。 3、消费品交换属于非专业性购买。(1 分)从购买行为来分析,进入消费品市场购买商 品者大多数不具有商品知识,即便本人是生产者,由于不生产所有商品,自然不会熟 知所有商品知识,所以她们都属于非专业性购买。 4、消费品供求关系复杂多变。(1 分)从市场商品交换的动态来看,消费品市场的供求 关系极为复杂并且变化多端,在商品品种、花色、规格、款式、质量、价格、时间和 空间等方面暴露的矛盾特别频繁而普遍。同时,社会购买力流动性也较大。 4、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 答:在商品经济发达阶段,劳动力商品化是必然的趋势,是生产资料所有权与劳动力 所有权分离的结果。 1、劳动力市场具有使用权的让渡关系。劳动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综合能力。在任何 条件下,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使劳动力与人体分离而让渡给别人和社会所有。因此,劳 动力作为商品让渡,决不是劳动力所有权的让渡,而只能是劳动力使用权的让渡。(2 分)
劳动力市场反映着人的本质和尊严。人的劳动能力是有价值的,在劳动力市场上进 行让渡,并未丧失他主人翁地位,而在自己劳动能力的运用中,体现者人的本质、人 的品格、人的尊严、人的精神。(2分) 3、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缓慢。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其他商品不同,因为本身是活 劳力商品,不是消费者(即雇主或招聘者)直接消费,而是通过劳动者的服务来间接满足 消费者某种需求,所以,在市场运行中就自然减速。(2分) 四、论述题(18分) 1、论述市场管理系统的特征及如何运用市场管理系统原理? 答:市场管理系统的特征 、整体性:市场管理系统的整体性指由若干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个体工商业、和亿 万消费者在交换过程中,发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结合体。其本质特征就是有 机结合而构成的整体性。(3分) 2、目的性:市场管理系统的目的性,是指市场管理系统是有明确目的的系统。(系统 的动态性导致的最终结果具有预决性)(2分) 3、层次性:市场管理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是有一定秩序的,使管理系统具有稳 定的有序性。市场管理系统的有序性主要表现为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例如, 大市场中的消费品市场,还可细分为耐用消费品市场、日用工业品消费市场、低值易 耗消费品市场、食用消费品市场。(3分) 4、适应性:指市场管理系统发生重大变化时,各子系统和大系统都能进行自我调节, 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保存自身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系统的适应能力。(3分) 市场管理系统原理的运用: 1、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使之按整体活动规律要求进行有规律的活动。 (1分) 2、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目标,是否符合市场管理系统总目标的要求,有利于总目标的
2、劳动力市场反映着人的本质和尊严。人的劳动能力是有价值的,在劳动力市场上进 行让渡,并未丧失他主人翁地位,而在自己劳动能力的运用中,体现者人的本质、人 的品格、人的尊严、人的精神。(2 分) 3、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缓慢。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其他商品不同,因为本身是活 劳力商品,不是消费者(即雇主或招聘者)直接消费,而是通过劳动者的服务来间接满足 消费者某种需求,所以,在市场运行中就自然减速。(2 分) 四、论述题 (18 分) 1、论述市场管理系统的特征及如何运用市场管理系统原理? 答:市场管理系统的特征: 1、整体性:市场管理系统的整体性指由若干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个体工商业、和亿 万消费者在交换过程中,发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结合体。其本质特征就是有 机结合而构成的整体性。(3 分) 2、目的性:市场管理系统的目的性,是指市场管理系统是有明确目的的系统。(系统 的动态性导致的最终结果具有预决性)(2 分) 3、层次性:市场管理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是有一定秩序的,使管理系统具有稳 定的有序性。市场管理系统的有序性主要表现为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例如, 大市场中的消费品市场,还可细分为耐用消费品市场、日用工业品消费市场、低值易 耗消费品市场、食用消费品市场。(3 分) 4、适应性:指市场管理系统发生重大变化时,各子系统和大系统都能进行自我调节, 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保存自身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系统的适应能力。(3 分) 市场管理系统原理的运用: 1、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使之按整体活动规律要求进行有规律的活动。 (1 分) 2、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目标,是否符合市场管理系统总目标的要求,有利于总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