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转向:文学理论的历史主义归趋 姚文放 内容提要在20世纪的始末,文学理论经历了两次转向,这两次转向恰恰都是在语言 学的地盘上发生的,其中后一次转向即话语理论的提出。对于话语理论作出最大贡献 的,当数法国学者福柯,他力图为话语问题提供一种制度化的背景,一种权力关系的 基础,在话语问题上打开一条通往历史、社会、政治、文化的路径。福柯对于晚近文 学理论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的转折发挥了重要的参照效用。中国文学理论一直致力 于重建自己的话语系统而从未停息,无论是时代变迁、体制更替还是社会思潮的激荡, 都在文学理论话语的嬗变中得到及时的回应。从对于国内学界风靡一时的“关键词批 ”这一个案的分析可知,“关键词”作为文学理论话语,它的铸成乃是在社会、政治 和经济结构的演变中穿行,在各种权力关系的博弈中被形塑的动态过程。 语出版,才真正成为俄国形式主义东山再起以至 文学理论范式的两次转向 产生世界性影响的契机,而此时索绪尔的结构主 义语言学也因《普通语言学教程》英译本的问世 在20世纪的一头一尾,文学理论经历了两次而刚刚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开来。 转向,一是从历史主义到形式主义“向内转”,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索绪尔并不否认语言是 是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向外转”,耐人寻味的一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他不止一次说过 是,这南辕北辙的两次转向恰恰都是在语言学的定的语言状态始终是历史因素的产物”,“我们不 地盘上发生的。 能不把语言放到它的社会环境里去考察,并像对 文学理论早先的“向内转”,是从两个源头开待其它社会制度一样去提出问题”。但是如果对 始发动的,一是索绪尔的语言学,一是俄国形式他的说法仔细推敲一下的话,会发现他所说的社 主义。这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切近的渊源关系,就会性、历史性仅限于语言现象和语言实践本身, 像两条纠结缠绕的线索一样剪不断、理还乱,而主要是指语言/符号、概念/语音、能指/所指、言 且在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上还发生了十分凑巧的语/语言等关系的社会性、历史性生成。索绪尔对 历史遇合。俄国形式主义的兴起也就在索绪尔的语言( langue)与言语( parole)作出区分,认为 《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年在巴黎出版前后,该学前者是先于具体言语行为而存在的普遍语言规则 派反对用社会史、思想史、个人传记和心理分析而后者则是具体的言语行为;或者说前者是语言 等“外在的”研究代替文学研究本身,强调文学的社会特征,而后者则是通过具体的言语行为对 语言形式的独立自主性和自身规律。然而这一学语言的社会特征的体现。这就像一盘棋,语言 术主张并不见容于当时前苏联的政治气候,最终( langue)是下棋的规则,而言语( parole)则是下 在三十年代初遭到批判。经过了三十余年的沉寂,的每一步棋。索绪尔所说语言的社会特征并非指 俄国形式主义终于熬到了出头的日子,虽然期间下棋之外的社会现实,而是指下棋双方必须遵守 曾有人作过译介和推荐,但1965年保加利亚裔法的游戏规则,是指这种游戏规则约定俗成的社会 国学者茨韦坦·托多罗夫将该学派的代表性论文性,至于其中某一步棋该如何走,并不以下棋之 结集为《文学理论:俄国形式主义论文集》以法外的社会现实为根据,也不受下棋之外的社会现 2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话语 转 向 : 文 学 理 论的 历 史 主 义 归 趋 姚 文放 内 容提要 在 世纪 的 始 末 , 文 学 理 论经 历 了 两 次 转 向 , 这 两 次 转 向 恰 恰 都 是 在 语 言 学 的 地 盘 上 发 生 的 , 其 中 后 一 次 转 向 即 话 语 理 论 的 提 出 。 对 于 话 语 理 论 作 出 最 大 贡 献 的 , 当 数 法 国 学 者 福 柯 , 他 力 图 为 话 语 问 题 提 供 一 种 制 度 化 的 背 景 , 一 种 权 力 关 系 的 基 础 , 在 话 语 问 题 上 打 开 一 条通 往 历 史 、 社 会 、 政 治 、 文 化 的 路 径 。 福 柯 对 于 晚 近 文 学 理论从 形 式 主 义 到 历 史 主 义 的 转 折 发 挥 了 重 要 的 参 照 效 用 。 中 国 文 学 理 论 一 直 致 力 于 重 建 自 己 的 话 语 系 统 而 从 未停 息 , 无 论 是 时代 变 迁 、 体制 更 替还 是 社会 思 潮 的 激 荡 , 都 在 文 学 理 论话 语 的 嬗 变 中 得 到 及 时 的 回 应 。 从 对 于 国 内 学 界 风 靡 一 时 的 “ 关 键 词 批 评 ” 这 一 个 案 的 分析 可 知 , “ 关 键 词 ” 作 为 文 学 理论 话语 , 它 的 铸 成 乃 是在 社 会 、 政 治 和 经 济 结 构 的 演 变 中 穿 行 , 在 各 种 权 力 关 系 的 博 弈 中 被 形 塑 的 动 态 过 程 。 语 出版 , 才真正 成为 俄 国 形 式主 义 东 山 再 起 以 至 文学理 论范式 的 两次 转向 产生世界性影 响 的 契机 , 而此 时 索 绪尔 的 结构主 义语言 学也 因 《 普通语言 学教程》 英译 本的 问 世 在 世纪 的一 头一尾 , 文 学理论经历 了 两次 而刚 刚在世界范 围 内流传开来。 转 向 , 一 是从历史 主义到形 式主义 “ 向 内 转 ” , 一 然 而值得 注 意 的 是, 索绪尔 并不 否 认语 言是 是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 义 “ 向 外转 ” , 耐 人寻味 的 一 种社会现象 、 历史现象 , 他不止一 次说过 : “ 一 是 , 这南辕北 辙 的两 次转 向 恰恰都是在 语 言学 的 定的语言状态始终是历史 因 素 的 产物 ” , “ 我 们不 地盘上发生 的 。 能不把语言放到 它 的 社会环境 里去考察 , 并像 对 文学理论早先 的 “ 向 内 转 ” , 是从两个 源头开 待其它社会 制度 一 样去提 出 问 题 ” 。 但是 如果 对 始 发动 的 , 一 是索绪 尔 的语 言 学, 一 是 俄 国 形式 他的说法仔细 推敲一 下 的 话 , 会 发现他所说 的 社 主义 。 这两者之 间 有 着非 常切 近 的 渊 源 关 系 , 就 会性 、 历史性 仅 限 于 语 言 现 象和 语言 实 践 本 身, 像两条纠 结 缠绕 的线 索 一样 剪不断、 理还 乱 , 而 主要是指语 言 符号 、 概 念 语音 、 能 指 所指 、 言 且在 一 些 重要 的 时 间 节点 上 还 发生 了 十 分凑巧 的 语 语言等关 系 的 社会性 、 历史性生成 。 索绪 尔对 历史遇合。 俄 国形 式 主义 的 兴起 也就在 索绪尔 的 语言 ( 与 言语 ( 作出 区 分 , 认 为 《 普通语言学教程》 年在 巴 黎出 版前后 , 该学 前者是先于具体言语行为 而存在 的 普遍语 言规 则 , 派反 对用 社会史 、 思 想 史 、 个 人传记 和 心 理分 析 而后者则 是具体 的言 语行为 ; 或 者说前者是语 言 等 “ 外在 的 ” 研究代 替文学 研究本 身 , 强调 文 学 的 社会特征 , 而 后者则 是 通过具体 的 言语行为 对 语言 形式 的 独 立 自 主 性和 自 身 规律。 然 而这一 学 语言 的 社会 特征 的 体 现 。 这 就 像 一 盘 棋 , 语 言 术主张并不 见容于 当 时 前苏 联 的 政治气候 , 最终 ( 是下棋的规则 , 而言语 ( 则 是下 在三十年代初 遭到 批判 。 经过 了 三十 余年的 沉寂 , 的 每一 步棋。 索 绪尔 所说语言 的 社会 特征并非 指 俄国 形式 主义终于熬到 了 出 头 的 日 子 , 虽 然 期 间 下棋之外 的 社会 现 实 , 而是指 下棋 双方必须遵 守 曾有 人作过译介和推荐 , 但 年保加 利 亚裔法 的游戏规则 , 是指 这 种 游戏规则 约定 俗成 的 社 会 国 学者茨韦 坦 托 多 罗 夫将 该学派 的 代表性论 文 性 , 至于 其中 某 一 步 棋该 如何走 , 并不 以 下 棋 之 结集 为 《 文学理论: 俄 国 形 式 主 义论 文集 》 以 法 外的社会现实为 根 据 , 也 不受下棋之外 的 社会现
话语转向:文学理论的历史主义归趋 实的支配。这一点使得索绪尔关于语言的社会性对话,对话形式把相互交谈的人联结在一起。而 的论述受到质疑,斯图尔特·霍尔指出:“索绪尔这相互交谈的人往往出生于不同的环境,从而该 对语言的关注恐怕是太排他了。对语言形式方面环境中已经充斥着话语,其中每个人都力求借助 的注意的确把注意力移离较为互动的和对话的语语调、发音、选词和动作,尽可能忠实地向对方 言特征,即移离了实际使用的语言,即在现实情传达某种信息。巴赫金说:“任何话语都是在对 境中,在不同类型说话者之间的对话中起作用的他人’的关系中来表现一个意义的。在话语中我 语言。这就不必惊讶为什么语言权力的问题 是相对于他人形成自我的,当然,自我也是相对 例如不同状态和地位的说话者之间的权力问于所处的集体而存在的。话语—是连结自我和 题—对索绪尔而言没有发生。”索绪尔的这一偏他人之间的纽带。如果它一头系在我这里,那么 差也说明他虽然提出了语言的社会性问题,但又另一头就系在对话者那里。话语—是说话者与 无所用心,他的兴趣不在这儿,不在语言外部的对话者之间共同的领地。”巴赫金的上述见解不啻 社会现实,而在语言形式本身。因此在索绪尔肯成为后来话语理论的先声。需要说明的是,巴赫 定语言的社会性、历史性同时,语言结构背后更金对于“话语”概念的运用还不尽成熟、不尽规 加重大的历史演进、社会变迁和人类命运恰恰成范,加之法语、英语与俄语等之间语词概念内涵 为盲点,而语言现象所潜藏的权力、身份、语境的不对应,也导致了相互迻译和使用的困难,故 等问题的探讨均告阙如。也许将这些问题的提出其所说“话语”的内涵并不稳定和确切。尽管如 和解决诉诸一个语言学家或一种语言学理论那是此,但后来话语理论的主旨却已有雏形了 过于苛求了,但后来文学理论的发展却说明上述 值得注意的是托多罗夫,他在讨论“文学是 问题的提出完全是必然的和必要的,也是能够积什么?”的问题时,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提出了“话 极促进语言文化本身的深化和提升的。 语”概念,其《文学概念》(1978)一文开宗明义 指出:“在陷人语言学‘是什么’这一深渊之前 二话语理论的提出 我抓住了一个轻便的救生圈:我的问题首先并不 针对文学存在本身,而是针对像下面那样试图谈 后来的文学理论恰恰是按照这一逻辑发展的,论文学的话语。”托多罗夫指出,鉴于文学的定义 其突出标志就是话语理论的提出。 以往存在的缺失,有必要引入一个与文学概念相 当代文论史家曾这样评价:“巴赫金学派也许关的概念—“话语”( discourse)。为什么话语 是现代文学理论家中最早拒绝索绪尔语言观的。”③概念是必要的呢?在托多罗夫看来,在文学中, 巴赫金在1929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语言根据词汇和语法规则产生句子。但句子只是 学》一书中,就曾将索绪尔语言学作为主要批评话语活动的起点:这些句子彼此配合,并在一定 对象,将其称为“抽象客观主义”,指出它将语言的社会一文化语境里被陈述;它们因此变成言语 形式抽象出来,使之仿佛成了与现实分离的成分,事实,而语言则变成话语”。然而话语不止一种 成了独立自在的历史存在。巴赫金不赞同这一观而是多种,它们各有形式、各有功能,而这些形 点,认为语言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社会符号,式和功能往往是不能相互替代的,譬如说私人信 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环境中,对于不同的社会阶函的书写方式不能代替官方报告,反之亦然。可 层,语言能够表达不同的涵义。巴赫金认为, 见,“任何一种言语属性,在语言内部是随意的 切语言行为都不能单从其本身去抽象地理解,而但在话语中则可能变成强制的;社会在所有可能 必须置于一定的社会语境中来考虑,它是一种话的话语代码系中所作的选择决定了人们所说的体 语。他说:“确实,我们无论列举哪一个表现 裁系统”。文学的体裁并不是任意确定的,它既 话语的因素,它都是由该话语的现实环境所决定是属于形式的,又是属于社会的,它具有一种话 的,首先是由最直接的社会氛围所决定的。”就是语属性。譬如史诗产生在某个时代,小说产生在 说,决定话语的不只是语言环境,还有历史环境另一个时代,这一切绝非偶然,而是与当时的社 和文化环境。巴赫金还认为,任何语言都是一种会环境有关。托多罗夫还曾专门研究卜伽丘的 2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话语转 向 : 文学理论的 历史主义归趋 实的 支配。 这一 点使 得索绪 尔 关 于语 言 的 社 会性 对话 , 对话形式 把相 互交谈 的 人联 结 在 一 起 。 而 的论述受到质疑 , 斯 图 尔 特 霍尔 指 出 : “ 索绪 尔 这相互交谈 的人往 往出 生 于 不 同 的 环 境 , 从 而该 对语言的 关 注恐怕 是 太排他 了 。 对语 言形 式 方面 环境 中 已 经充斥 着话语 , 其 中 每个人都力 求借助 的注意 的确 把注 意 力 移离 较为 互动 的 和 对话的 语 语调 、 发音 、 选 词 和 动作 , 尽可 能 忠 实地 向 对方 言特征 , 即 移离 了 实 际 使用 的语 言 , 即 在 现 实 情 传达某种 信息 。 巴 赫金说 : “ 任何 话语都是 在对 境 中 , 在 不同 类型 说话 者 之间 的对话 中 起作 用 的 ‘ 他人 ’ 的关系 中 来表现一 个意义 的 。 在话语 中 我 语言。 这就不必惊讶 为 什 么 语言权 力 的 问 题— 是相 对于他 人形 成 自 我 的 , 当 然 , 自 我也是相 对 例如 不 同 状 态 和 地 位 的 说 话 者 之 间 的 权 力 问 于所处 的 集 体而存 在 的 。 话 语— 是 连 结 自 我和 题— 对索绪尔而言没有发生 。 ” ② 索绪尔 的 这一 偏 他人之间 的 纽带。 如 果它 一 头系 在 我 这里 , 那 么 差也说明 他 虽 然提 出 了 语 言 的 社会性 问 题 , 但又 另 一 头 就 系 在对话 者那里 。 话语— 是 说话者 与 无所用 心 , 他的 兴趣 不 在这 儿, 不 在语 言 外 部 的 对话者之间 共同 的领地。 ” ⑥ 巴 赫金 的上述见解不啻 社会现实, 而在 语言 形式本 身 。 因 此 在索 绪 尔 肯 成为后来话语 理论 的 先 声 。 需 要 说 明 的 是 , 巴 赫 定语言的 社会 性、 历 史 性 同 时 , 语言 结构 背 后 更 金对于 “ 话语 ” 概念 的 运 用 还不尽 成熟 、 不 尽 规 加重大的 历 史 演进 、 社会变迁 和 人类命运 恰 恰成 范 , 加之法语 、 英 语 与 俄语 等之间 语 词概念 内 涵 为 盲点 , 而语 言 现象所潜藏 的 权力 、 身份 、 语境 的不对应, 也导 致 了 相互 迻译 和 使用 的 困 难 , 故 等问题 的 探讨均告 阙 如 。 也许将 这些 问题 的 提 出 其所说 “ 话语 ” 的 内 涵 并 不稳定 和 确 切。 尽 管如 和 解决诉诸 一 个语言学家或一 种语 言 学理论那 是 此 , 但后来话语理论的 主 旨却 已有雒形 了 。 过于苛求 了 , 但后 来 文 学理论 的 发展却说 明 上 述 值得注意的 是 托多 罗 夫 , 他在 讨论 “ 文学 是 问 题的 提 出 完全是必 然 的 和 必要 的 , 也是 能 够积 什 么? ” 的 问题时 , 在本体论 的 意义上 提 出 了 “ 话 极促进语言 文化本身的深化和提升的 。 语” 概念, 其 《 文学概念》 一 文开宗 明义 指 出 : “ 在陷 人语言学 ‘ 是什么 ’ 这 一深渊 之前 , 二 话语理论 的提出 我抓住 了 一 个轻便 的 救 生 圈 : 我 的 问 题首先并 不 针对文学存在 本身 , 而是 针对 像下 面 那样试 图 谈 后来的 文学理论恰恰是按 照这一 逻辑 发展 的 , 论文学的话语。 ” 托多罗 夫指 出 , 鉴于文学 的定义 其突 出标志就是话语理论的 提出 。 以往存在的 缺失 , 有 必要 引 人一 个 与 文学概 念相 当 代文论史家曾 这样评价 : “ 巴 赫金学派也许 关的 概念— “ 话语 ” ( 。 为什 么 话语 是现代文学理论家中 最早拒绝索绪尔 语言 观的 。 ” 概念是 必要 的 呢? 在托 多 罗 夫 看 来 , 在 文 学 中 , 巴赫金 在 年 出 版 的 《 马 克思 主 义 与 语 言哲 “ 语言根据词汇和语法规则 产生 句子。 但句子 只是 学》 — 书 中 , 就 曾 将索 绪尔 语言学作 为 主 要批评 话语活 动的 起点 : 这 些句 子彼 此配 合 , 并在 一定 对象 , 将其称为 “ 抽象客 观主 义” , 指 出 它将语言 的 社会一 文 化语 境里 被 陈 述 ; 它们 因 此变成 言语 形式抽象出 来 , 使之仿佛成 了 与 现实分离 的 成 分 , 事 实 , 而语 言则 变成 话语 ” 。 然 而 话语 不止一 种 , 成 了独立 自 在 的 历 史存在 。 巴 赫金 不 赞同 这一 观 而是多种 , 它们 各有 形式 、 各有功 能 , 而这 些形 点 , 认 为 语 言 是一 种积极 的 、 能动 的 社 会 符 号 , 式和功能往往 是不 能相 互替代 的 , 譬如 说 私人信 在不同 的 社会和 历史 环境 中 , 对 于不 同 的 社会 阶 函 的 书 写方 式不 能 代 替官 方 报告 , 反 之亦然 。 可 层 , 语言 能 够表达 不 同 的 涵 义 。 巴 赫金 认 为 , 一 见 , “ 任何一 种言语属 性, 在语言 内 部 是随意 的 , 切语言行 为都不能单从其 本身 去抽象地理 解 , 而 但在话语 中 则 可能 变成 强 制 的 ; 社会在所有 可能 必须置于 一 定 的 社会语境 中 来 考虑 , 它是 一 种话 的话语代码 系 中 所作 的选 择决定 了 人们所说 的体 语 。 他说 : “ 确 实 , 我们无论列举哪 一 个表现— 裁系统” 。 文 学的 体裁并不 是 任意确 定 的 , 它 既 话语的 因 素 , 它 都是 由 该话语 的现 实 环境 所决定 是属于形式 的 , 又 是 属于 社会 的 , 它 具有一 种话 的 , 首先是 由 最直接 的社会氛 围 所决定 的 。 ” 就是 语属性。 譬如史 诗产 生在 某 个 时代 , 小说产 生在 说 , 决定话语 的 不 只 是 语言 环境 , 还有 历 史 环境 另 一个时代 , 这 一 切 绝非 偶然 , 而是 与 当 时 的 社 和 文化环境。 巴 赫 金还 认为 , 任 何语 言都 是 一 种 会环境 有关 。 托 多 罗 夫 还 曾 专 门 研究 卜 伽 丘 的
文学评论2014年第5期 《十日谈》,认为该小说的语法结构和陈述序列与种书写或一次演讲那样简单,它是植根于权力关 其产生的时代具有同构性,可以通过这些形式要系之中的。如果断言历史上层出不穷的官方话语 素透视语言学外部的真实世界。文学体裁与其时与民间话语、主流话语与边缘话语、上层话语与 代的这种同构性其原盖在于文学是一种话语,对底层话语之间的抗衡仅仅是一种语言学现象,那 此托多罗夫作出预言:“在此领域中,诗学将让位无疑是极其荒唐的,它屏蔽了这些话语背后隐伏 于话语理论和话语类别分析。”而他后来的研究,的权力较量。因此福柯说,在话语问题上,“人们 包括《话语种类》(1978)等著作的撰写,就是按应该参照的不是语言和符号模式,而是战争和战 照这一思路展开的。 役模式。将我们卷人其中并决定我们去从事的历 对于话语理论作出最大贡献的,当数法国学史性是好战的;它不是语言的。它是权力关系, 者福柯。他最早在《知识考古学》(1969)一书中不是意义关系”。就是说,在话语中权力关系在 对于话语问题进行了元理论的系统研究,而在次先,意义关系在后,意义关系是从权力关系之中 年12月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时选择以《话语的秩派生出来的。可见话语始终是与权力“剪不断 序》为题发表就职演说,可见话语研究在福柯学理还乱”地纠缠在一起的,因此对于话语的意义 术生涯中的举足轻重地位。对于话语研究的目标,就不能用一般语言学去分析,而必须放到一定的 福柯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他不是仅仅将话语作权力关系中去考量了。福柯甚至将这种权力关系 为一般的语言符号来研究,而是对于一定社会历比作战争和战役模式,这也就是他在讨论话语问 史语境下生产话语的规则和实践进行考察。他说:题时为什么经常拿德国军事学家、《战争论》的作 诚然,话语是由符号构成的,但是,话语所做者克劳塞维茨的军事理论来说事,也较多使用战 的,不止是使用这些符号以确指事物。正是这个略、战术、狙击、防卫等军事术语的缘故。总之 不止’使话语成为语言和话语所不可缩减的东福柯表现出一种强烈诉求,力图为话语问题提供 西,正是这个‘不止’才是我们应该加以显示和种制度化的背景,一种权力关系的基础,在制 描述的。”福柯说的“不止”之处,就是较之一般度化、体制化的层面上将话语视为权力关系的表 语言学、符号学概念更加深广的社会历史语境。征,并形成一种特定视角,在话语问题上打开 这一点可以从福柯对于“话语”概念的定义见出。条通往历史、社会、政治、文化的路径。 他认为,话语不是一个理想的超越时间的东西 限于篇幅,本文无法对福柯的话语理论进行 它具有某种历史的形式,“它始终是历史的——历全面论述,拟另文专论。这里只能极为简略地概 史的片断,在历史之中的一致性和不连续性,它言之: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降,福柯的话语理论 提出自己的界限、断裂、转换、它的时间性的特经历了从“考古学”到“谱系学”的方法论演变, 殊方式等问题”。他还说,话语的实践既不同于个,对于知识话语与权力关系、身体话语与微观政治 体的表达行为,又不同于理性的推理系统,也不的联系进行了开掘和建构,而这一切对于晚近文 同于说话者构造语法句式的能力,它是“一个匿学理论的话语转向恰恰都起到了积极的驱动作用。 名的、历史的规律的整体”,“这些规律总是被确 定在时间和空间里,而这些时间和空间又在一定 福柯的话语理论与文学理论 的时代和某些既定的、社会的、经济的、地理的、 或者语言等方面确定了陈述功能实施的条件”⑩。 福柯曾对于文学予以高度关注,写过许多文 显而易见,福柯话语理论的主旨并不在研究语言学批评的文章,广泛研究过法国以及其他欧美作 本身,而在寻绎社会、历史、经济、地理、文化家的创作。他的学术著作常常引用文学作品为例 等实际条件对于话语的形成和运用的制约作用,包括传统的和新潮的,譬如他早期对于疯癫史的 这已与一般语言学的宗旨相去不可以道里计。 研究就是从“愚人船”题材的文学和绘画作品开 不仅如此,福柯还吸纳了尼采的观点,将始的,甚至引起“以文学想象虚构历史”的诟病。 “权力”概念移植到话语理论之中,在他看来,他讨论过“什么是文学?”“什么是文学性?”“什 话语”从来就不像语言学意义上的一个文本、 么是作者?”的问题,讨论过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 128 2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文学评论 年第 期 《 十 日 谈》 , 认 为该 小说的 语 法结构 和 陈述序 列 与 种书 写 或 一 次演讲那 样简 单 , 它是 植根 于权力 关 其产生 的 时代具有 同 构性 , 可 以 通 过这 些形 式要 系之 中 的 。 如 果断言 历史上层 出 不 穷 的 官方话 语 素透视语 言学外部 的 真实 世 界。 文 学体 裁 与 其时 与 民 间 话语 、 主 流话 语与 边缘 话语 、 上层话语 与 代的这种 同构性其 原盖在 于 文学是一 种话语 , 对 底层话语之 间 的抗 衡仅仅 是一 种语 言学现象 , 那 此托 多罗 夫作 出预言 : “ 在此 领域 中 , 诗学将让位 无疑是极其 荒唐的 , 它 屏蔽 了 这些话 语背后 隐伏 于话语理论和 话语类别分析。 ” 而他后来 的 研究 , 的权力较量。 因此福柯说 , 在话语问 题上 , “ 人们 包括 《 话语种类》 ( 等著作 的 撰写 , 就是按 应该参照 的 不是语 言 和符 号模式 , 而是战争 和 战 照这 一 思路展开 的 。 役模式。 将我 们 卷人 其中 并决定我 们 去从事 的 历 对于话语理论作 出 最 大 贡献 的 , 当 数法 国 学 史性 是好 战 的 ; 它 不是语 言 的 。 它 是 权力 关 系 , 者福 柯。 他最早在 《 知 识考古学》 ( —书 中 不是意 义关 系 “ 。 就是说 , 在话语 中 权力 关 系 在 对于话语 问 题进行 了 元 理论 的 系统研究 , 而在次 先 , 意 义关系 在后 , 意 义关系 是从 权力 关 系 之 中 年 月 当 选法兰西学院院 士时选择 以 《 话语 的秩 派生 出 来 的 。 可 见 话语 始终是 与 权 力 “ 剪不 断 , 序》 为题发表就职演说, 可 见话语研究在福柯学 理还 乱” 地 纠 缠在一 起 的 , 因 此对 于话语的 意 义 术生涯 中 的举足轻重地位。 对于话语研究 的 目 标 , 就不能用一 般语 言学 去分 析 , 而必须 放到一 定 的 福柯有一 点 是十 分 明 确 的 , 他不 是仅仅将话语作 权力 关系 中 去考量 了 。 福柯甚 至 将这种 权力 关系 为一 般 的 语言符号来研 究 , 而 是对于 一定 社会历 比作战 争 和 战 役模 式 , 这也 就是他在讨论话语 问 史语境下生产话语 的 规则 和 实 践进行考察。 他说 : 题时为什么 经常拿德国 军事学家、 《 战 争论》 的作 “ 诚然 , 话 语 是 由 符号 构成 的 , 但是 , 话语 所做 者克劳 塞维 茨的 军 事理论来说 事, 也较 多使用 战 的 , 不止是使用 这些 符号 以 确 指 事 物 。 正 是这个 略 、 战术 、 狙击 、 防卫等军事术语 的 缘故 。 总之 , ‘ 不止 ’ 使话 语 成 为语 言 和 话 语所不 可缩减 的东 福柯表现出 一 种 强烈 诉求 , 力 图 为 话语 问 题提供 西 , 正是这个 ‘ 不止 ’ 才 是我 们 应该加 以 显示 和 一 种 制度化 的 背 景 , 一 种 权力 关 系 的 基础 , 在制 描述的 。 ” 福柯说的 “ 不止 ” 之处 , 就是较之一 般 度化 、 体制 化 的 层面 上将话语 视为 权力 关系 的表 语言学 、 符 号学 概念 更 加深 广 的 社会 历 史语 境 。 征 , 并形成一 种 特 定视 角 , 在话语 问 题上 打 开一 这一 点可 以从福柯对于 “ 话语 ” 概念的 定义 见出 。 条通往历史 、 社会 、 政治 、 文化的 路径 。 他认为 , 话语不 是一 个 理想 的 超越 时 间 的 东 西 , 限于篇 幅 , 本 文无法对福柯 的 话 语理 论进行 它具有某种历史的 形式 , “ 它 始终是历史 的 — 历 全面论述 , 拟 另 文专论。 这里只 能 极 为 简 略地 概 史的 片 断 , 在历 史 之 中 的 一 致性 和 不连续性 , 它 言之 : 从 世纪 年代末以 降 , 福柯的 话语理论 提出 自 己 的 界限 、 断裂 、 转换 、 它 的 时 间性 的 特 经历 了从 “ 考古学” 到 “ 谱系学 ” 的方法论演变 , 殊方式等 问题” 。 他还说 , 话语 的 实 践既不 同 于 个 , 对于知识话语 与 权力 关系 、 身 体话 语与 微 观 政治 体的 表达行 为 , 又不 同 于 理性 的 推理系 统 , 也不 的联系 进行 了 开掘 和 建构 , 而这一 切对 于晚 近文 同 于说话者构 造 语法句 式 的 能力 , 它 是 “ 一 个匿 学理论的 话语转向 恰恰都起到 了 积极的驱动作用 。 名 的 、 历史的 规律 的 整 体” , “ 这些规律总 是被确 定在时间 和空 间 里 , 而这些时 间 和 空 间 又 在 一 定 三 福柯 的话 语理论 与文学 理论 的时代和某些既 定的 、 社会的 、 经济 的 、 地 理 的 、 或者语言等 方面 确 定 了 陈述 功 能 实施 的 条 件 ” 。 福柯曾 对 于文 学予 以 高 度 关注 , 写过 许多文 显而易 见 , 福柯话语 理论 的 主 旨并不在 研究语言 学批评的 文章 , 广泛 研究过 法国 以 及其 他欧美 作 本身 , 而 在 寻泽 社 会 、 历 史 、 经 济、 地理 、 文化 家的创作。 他的学术著作常 常 引 用 文学作 品 为 例 , 等实 际条 件 对于 话语 的 形 成 和 运 用 的 制 约 作 用 , 包括传统 的和 新潮 的 , 譬 如 他早期 对 于疯 癫史 的 这 已与 一 般语言学 的 宗 旨相去不可 以道里计。 研究就是从 “ 愚 人船 ” 题 材的 文学 和绘 画 作品 开 不仅 如 此 , 福 柯 还 吸 纳 了 尼 采 的 观 点 , 将 始的 , 甚至引 起 “ 以 文学想 象虚构历史 ” 的诟病。 “ 权力 ” 概 念移 植到 话 语 理 论 之 中 , 在 他 看 来 , 他讨论过 “ 什么 是文学 ” “ 什么是文学性 ” “ 什 “ 话语” 从来就不像语言学 意义上的 一 个文本 、 一 么是作者 ” 的 问 题 , 讨论过文 学批评 和文学 史 的
话语转向:文学理论的历史主义归趋 问题,他还主持过有关文学的学术讨论会并参与方式来接受福柯的理论:在研究文学文本时把福 讨论、发表意见。总的说来,福柯的学术研究不柯的话语概念用在考察现实权力关系和历史权力 乏文学的趣味,也显示出良好的文学理论学养 关系上,在运用的过程中把它们同社会科学理论 福柯对于文学抱有兴趣主要在20世纪60年结合起来。这样一来,福柯在文学科学的话语分 代,他的文学批评文字也基本发表在这一时期,析理论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在历史的 期间还出版了他唯一的文学评论专集《死亡与迷回顾中更为广泛地考虑到时间、环境和影响等要 宫:雷蒙·鲁塞尔的世界》(1963)。但在1969年素,即考虑到文学文本产生的关系条件。”也就是 以后,福柯便很少讨论文学问题,也鲜有关于文说,福柯的话语理论对于文学理论追索文学的历 学理论的论述,这一转变在该年出版的《知识考史背景和权力关系特别有用,而这一点恰恰是文 古学》,后来的《规训与惩罚》、《性经验史》等著学理论不容忽视的大关节目。由此可见,福柯对 作中颇为明显。个中原因,福柯作过解释,对于于文学理论的意义不外通过两条途径得以实现: 文学,虽然他曾经有过迷恋,但后来改变了这 一是由福柯的文学观念产生的直接效用,二是由 状态。在他看来,并没有人赋予文学特别的神圣福柯的话语理论产生的参照效用。如果说上述福 性,文学囿于作家个人特定经验领域的表达,缺柯关于战后文学理论的演变以及20世纪形式主义 乏普遍性,因而是不及物的,文化给予文学的位思潮的论述可能对文学理论产生直接效用的话, 置是非常有限的,为此他声称在具体研究中不会那么他关于知识/权力、身体政治等理论则可能 给文学留一席之地,他致力寻找非文学的话语,对文学理论起到参照效用。总的说来,就福柯对 就是为了排除文学本身。非常有趣,当访谈者针于文学理论的实际影响而言,比起直接效用来, 对福柯的这一转变,指出这与以往他迷恋文学的其参照效用无疑更为重要。而这种情况,在“后 时代所发表的见解相左、给公众造成的形象前后学”的各种新文类中恰恰具有普遍性。 不一时,福柯显得非常尴尬,只好王顾左右而 譬如,福柯很少用“现代性”这一说法,对 言他。 什么是“后现代性”也表示不解,但他的话语理 吊诡的是,尽管福柯后期对于文学抱持如此论对于现代性和理性主义的拒斥,对于总体性 偏激的拒斥态度,但这并不妨碍他的理论在文学连续性的否定,对于目的论、中心论的消解,以 理论中被广泛接受和运用。就国外而言,福柯一及对于多元性、零散性、断裂性和边缘性的崇尚 直得到文学理论的认可,有统计结果显示,福柯使之被公认为后现代思想的一个主要来源。也许 在1994-1998年间新出版的文学理论概论中被提其发皇幽微的深刻性发人深思,别具只眼的特异 到的概率仅次于德里达和罗兰·巴特,跟阿多诺性引人入胜,使其理论的力量超过了艺术的魅力 并列,但排在了布尔迪厄和拉康前面。近几十年特里·伊格尔顿说,这让人觉得理论比理论所阐 的文学科学正是从福柯的著作那里吸取了新的养发的艺术作品更令人兴奋,“有时情况的确如 分,很多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与福柯有着直接的此。……福柯的《词与物》比查尔斯·金斯利的 关系,很多文学研究者常常到福柯的理论中寻找小说更引人注目、更具有独创性”。像福柯那样的 依据。乔纳森·卡勒试图对于这一现象作出解释,作家“确实是喜欢哲学而不是雕塑或小说的后现 在他看来,其原盖在于福柯的话语理论作为“理代主义艺术家。他们有着现代主义伟大艺术家的 论”这一新文类的范例,对于文学理论恰恰不乏些许天赋和批评传统信仰的力量,同时也继承了 重要的参照意义:“福柯的分析是历史领域中一个那些批评家睥睨一切的气质。概念和创造的界限 议题如何发展成为‘理论’的例子。正因为它给开始模糊了”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福柯的话 从事其他领域研究的人以启迪,并且已经被大家语理论往往提供一种与一般文学理论共通的阅读 借鉴,它才能成为理论”,“虽然福柯在这里对文经验而不分彼此 学只字未提,但已经证明他的理论对文学研究人 再如,福柯将话语问题放在权力关系的维度 员非常重要”⑤。至于福柯对于文学研究的意义何上进行考量,使之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味,因为政 在?有论者道出了个中道理:“我们可以以这样的治与权力相关,权力关系决定着政治的存在,权 2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话语转 向 : 文学理论 的历史 主义归趋 问 题 , 他还 主 持过有 关文学 的 学术讨 论会并参 与 方式来 接受 福柯 的 理论 : 在研究 文学 文本 时把 福 讨论 、 发表意 见 。 总 的 说来 , 福柯 的 学术 研究 不 柯的话语概念用 在 考察现 实权力 关 系 和历史 权力 乏 文学的趣味 , 也显 示出 良好的文学理论学养 。 关系上 , 在运 用 的 过程 中 把它们 同 社 会科学 理论 福柯对于文 学抱有 兴 趣主 要 在 世纪 年 结合起来。 这样一 来 , 福柯在 文学 科学 的 话语 分 代 , 他 的 文学批 评文 字也基 本 发 表 在这 一 时 期 , 析理论 中所 起到 的 作 用, 就是帮 助 我 们在历 史 的 期 间还 出 版了 他唯 一 的 文 学评论专 集 《 死亡与 迷 回 顾中更为 广泛地考 虑到 时 间 、 环境 和影 响 等要 宫 : 雷蒙 鲁塞尔 的 世界》 ( 。 但在 年 素 , 即考虑到文学文本产生 的 关系 条件 。 ” 也就是 以 后 , 福柯便很少讨论文 学 问 题, 也鲜有 关 于文 说 , 福柯的 话语 理论 对于 文 学理 论追 索文学 的 历 学理论 的 论述 , 这一 转变 在 该年 出 版 的 《 知识考 史背景 和权 力 关 系 特 别 有用 , 而 这一 点恰恰 是文 古学》 , 后来的 《 规训 与惩罚 》 、 《 性经验史》 等著 学理论不容忽 视 的 大 关节 目 。 由 此 可 见 , 福柯对 作中 颇 为 明 显 。 个 中 原 因 , 福 柯作 过解 释, 对 于 于文学 理论 的 意义 不 外通过 两条 途 径得 以 实现 : 文学 , 虽然他 曾 经有 过迷 恋 , 但后来改变 了 这 一 一 是由 福柯 的 文 学 观 念产生 的 直 接效用 , 二 是 由 状态 。 在他看来 , 并 没有 人赋予文 学特别 的 神 圣 福柯的 话语理 论产 生 的参 照效 用。 如 果 说上述 福 性 , 文学 囿 于作 家个 人特 定 经 验领 域 的 表达 , 缺 柯关于 战后文学理论 的演变 以 及 世 纪形式主义 乏普遍性 , 因 而 是不 及物 的 , 文 化 给予文 学 的 位 思潮 的 论述 可 能对文学 理论 产生 直 接效 用 的 话 , 置是非 常有 限 的 , 为 此他 声 称在 具体研究 中 不 会 那么 他关于知 识 权 力 、 身 体 政治等 理论 则可 能 给 文学 留 一 席 之地 , 他致 力 寻 找 非 文学 的 话语 , 对文学理论 起到 参照 效 用。 总 的 说来 , 就福柯对 就是为了 排除 文 学 本身 。 非 常 有趣 , 当 访谈 者 针 于文 学理论 的 实 际 影 响 而 言 , 比 起 直 接 效用 来 , 对福柯的 这一 转变 , 指 出 这与 以 往他 迷恋 文学 的 其参照 效用 无 疑 更为 重 要。 而 这 种情 况 , 在 “ 后 时代所 发表的 见 解 相 左 、 给 公众造成 的 形 象前后 学 ” 的 各种新文类 中恰恰具 有普遍 性。 不一 时 , 福 柯 显 得 非 常 尴 尬 , 只 好 王 顾 左 右 而 譬如 , 福柯很 少 用 “ 现代 性 ” 这 一 说法 , 对 言他 。 什 么是 “ 后 现代性 ” 也 表示 不解 , 但他 的 话语理 吊 诡 的 是 , 尽管福柯后 期 对 于文学 抱 持如 此 论对于现代 性 和 理性 主 义 的 拒 斥 , 对 于 总 体性 、 偏激的 拒斥 态度 , 但这 并 不 妨碍他 的 理论 在文 学 连续 性 的 否定 , 对 于 目 的 论、 中 心论 的 消 解 , 以 理论中 被 广泛 接受 和 运 用 。 就 国 外而 言 , 福柯一 及对于多元性 、 零散性 、 断 裂性 和边 缘性 的崇 尚 , 直得到文学 理 论的 认可 , 有 统计结 果显 示 , 福柯 使之被 公认为 后 现代思 想 的 一 个 主 要 来 源。 也许 在 一 年间 新 出 版 的 文学理论概 论 中 被提 其发 皇幽 微 的 深刻 性发人深思 , 别 具只 眼 的特异 到 的 概率仅次于 德里 达 和 罗 兰 巴 特 , 跟 阿多诺 性引 人人胜 , 使其理论的 力 量超 过了 艺术 的魅力 。 并列 , 但排在 了 布 尔 迪厄 和 拉 康前 面。 近 几 十 年 特里 伊格尔 顿说 , 这让人 觉 得理论 比 理论所 阐 的文 学科学正是从福 柯 的 著 作那 里 吸 取了 新的 养 发 的 艺 术 作 品 更 令 人 兴 奋 , “ 有 时 情 况 的 确 如 分 , 很多 文学理论 的 研究 方法 与福柯 有着 直接的 此。 … … 福柯的 《 词 与物》 比 查尔 斯 金斯利 的 关系 , 很多文 学研究 者常 常 到 福柯 的 理论 中 寻 找 小说更引 人注 目 、 更具有独 创性 ” 。 像福柯 那样 的 依据 。 乔纳森 卡勒试 图对于这 一 现象作 出 解 释 , 作家 “ 确实是喜欢哲学而不 是雕塑 或小 说 的后 现 在他看来 , 其原盖 在 于福 柯 的话语理论作为 “ 理 代主义艺 术 家 。 他们 有 着现 代 主义 伟大 艺术家 的 论” 这一 新 文 类 的 范 例 , 对于 文 学理论恰 恰不 乏 些许天 赋和 批评 传统 信仰 的 力 量 , 同 时 也继 承了 重要 的参照意义 : “ 福柯的 分析是 历史领域 中 一 个 那些批评家 睥 睨一 切 的 气质。 概念 和 创 造 的界 限 议题如何发展 成 为 ‘ 理论 ’ 的 例 子。 正 因 为 它 给 开始模糊 了 ” 。 在这个意 义上可 以 说 , 福柯 的话 从事其他领域 研究 的 人 以 启 迪 , 并且 已 经 被 大 家 语理论往往 提供一 种 与 一 般文 学理 论共通 的 阅读 借鉴 它才能成为理论 ” , “ 虽 然福柯在 这里对文 经验而不分彼 此。 学只 字未提 , 但 已 经 证 明 他 的理论对 文学研究 人 再如 , 福 柯将话语 问题放 在权 力 关 系 的 维度 员 非常重 要” 。 至 于福柯对 于 文学研究 的 意 义何 上进行考量 , 使之 具有强烈 的 政治 意 味 , 因 为 政 在? 有论者道 出 了 个 中 道理 : “ 我们 可 以 以 这 样 的 治 与 权 力 相 关 , 权 力关 系 决 定 着政 治 的 存 在 , 权
文学评论2014年第5期 力无所不在,政治也就无所不在,文化身份的权事,前者面对客观、自在的世界,只是被动地去 力关系也就决定着文化政治的存在。而福柯致力说明其固有的意义;而后者则是以历史的、文化 废除以往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法权话语,呼唤建的眼光去看世界,对世界加以形塑和建构,从而 立在生物学、人类学基础上的身体话语,主张建阐释其特定的历史、文化意义。如果说前者只是 构那种“作为活生生肉体的人的生命的权力机般语言学意义上的“表征”的话,那么后者则 制”,也就显示了文化政治的取向,进而导致那是社会、文化意义上的“表征”了。福柯的话语 些事关性别、民族、种族、阶级、年龄、地域等理论显然属于后者,但他在制度化、体制化的层 文化身份的话语发生爆炸,为审视和阐释其权力/面上揭晓话语背后的权力关系,将话语视为权力 政治之关系输送了新锐而别样的概念和规划,而关系的“表征”,这就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表 这一点,恰恰为晚近风起云涌的女性文学批评、征”理论的内涵 族裔文化批评、后殖民批评、东方学批评等新潮 霍尔进而区分出反映论的、意向性的、构成 所崇奉。就说东方学批评,萨义德曾多次表达对主义的三种不同的表征理论:“反映论的”表征理 于福柯的崇敬之情,承认福柯的学说奠定了东方论通过语言单纯反映客观存在的物、人和事固有 学的理论基础,使自己获益匪浅。他说:“我发的意义;“意向性的”表征理论通过语言表达作家 现,米歇尔·福柯在其《知识考古学》和《规训或画家想说的、表达其个人意向的意义;“构成主 与惩罚》中所描述的话语观念对我们确认东方学义的”表征理论则在语言中或通过语言来建构世 的身份很有用。我的意思是,如果不将东方学作界的意义。而第三种亦即“构成主义的”表征理 为一种话语来考察的话,我们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论又可以分成两种,即索绪尔的符号学方法和福 解这一具有庞大体系的学科,而在后启蒙时期,柯的话语方法≌。就说福柯的话语方法,其主旨在 欧洲文化正是通过这一学科以政治的、社会学的、于确认任何陈述都是一种“话语构成体”,话语定 军事的、意识形态的、科学的以及想象的方式来义世界、形塑现实,知识和意义都是在话语中被 处理—甚至创造—东方的。”萨义德作为一位生产、建构出来的。为此福柯的话语理论被称为 文学批评家,认为福柯的学说不仅奠定他的理论“社会构成主义”,而福柯本人被称为“构成主义 基础,而且提升了他的文学批评。有论者指出:者”。 “萨义德自身虽然由于自身的文学训练,比他的学 福柯构成主义的话语方法对于破解文学理论 生更接近文本,但还是表明自己在福柯那里学到在文学本质问题上的争论无疑具有重要的参照效 不少,即便是以一种并不十分忠诚的方式。他对用,它在把握各种社会问题和历史事件时既不同 东方主义文本的解读,特别是对福楼拜和罗蒂以于传统的“反映论”,又不同于传统的“表现论”, 及纪伯林和康拉德的文学’文本的解读,被置它既能发挥话语以语言形式建构世界和形塑现实 于殖民话语之下……萨义德同时也把报刊文章,的长项,又能因话语与权力的天然联系而与现实 Godineau和勒南的随笔以及福楼拜和福罗曼丁的游的社会机制和历史条件息息相关。因而话语所表 记,《撤拉母波》和《阿兹雅黛》都归入其中。”达的知识和意义,就不再单纯是对于各种世界图 论者认为这代表着当前法国文学理论的一种新景、社会问题和历史事件的被动反映或者主观意 向的表现,而是一种积极生产、一种主动建构了。 又如,福柯的话语理论提升了传统的“表征”而这一点恰恰适用于文学理论,特别是当今发生 理论,为考量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打开了新的视 文化转向”的文学理论。正如霍尔所说:“自从 野。这里先要对于“表征”概念作出界定。简而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文化转向’以来,意义与其 言之,所谓“表征”就是通过语言生产意义。斯说是被简单地‘发现’的,还不如说是被生产 图尔特·霍尔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表征意味着用(建构)出来的。所以,在现已被称为‘社会构成 语言向他人就这个世界说出某种有意义的话来,主义的途径’中,表征被认为进入了物的建构过 或有意义地表述这个世界。”不过“就世界说出有程本身,这样,文化就被构想成了一个原初的 意义的话”与“有意义地表述世界”并不是一回‘构造’的过程,在形成各种社会问题和历史事件 2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文学评论 年第 期 力 无所不在 , 政 治 也 就无所不 在 , 文 化身 份 的 权 事 , 前者面 对 客观 、 自 在 的 世界 , 只 是 被动 地 去 力 关系 也 就决定着文 化政治 的 存 在 。 而福 柯致 力 说 明 其固 有 的 意 义 ; 而后 者则 是 以 历史 的 、 文 化 废除以往 建立在法律 基础 上 的 法权 话语 , 呼 唤建 的 眼光去看世 界 , 对 世界加 以 形 塑 和 建 构 , 从 而 立在生物学 、 人类学 基础上 的 身 体话语 , 主张 建 阐 释其特定 的 历史 、 文 化意 义 。 如果 说前 者 只 是 构那种 “ 作 为 活 生 生 肉 体 的 人 的 生 命 的 权 力 机 一 般语言学意义 上 的 “ 表 征 ” 的 话 , 那么 后者 则 制 ” 也就显示 了 文化政治 的取 向 , 进 而 导致 那 是社会、 文化 意 义 上 的 “ 表 征 ” 了 。 福 柯的 话 语 些事 关性别 、 民 族 、 种 族 、 阶 级 、 年龄 、 地域 等 理论显然属 于后 者 , 但他在 制 度化 、 体 制 化 的 层 文化身份的话语发生爆炸 , 为 审视 和 阐 释其权力 面上揭 晓话 语背 后 的权 力 关 系 , 将话语 视 为 权 力 政治之关系 输送 了 新 锐而 别 样 的 概念和规 划 , 而 关 系 的 “ 表征 ” , 这就 进一 步 丰 富 和深 化 了 “ 表 这一 点 , 恰恰 为 晚 近风 起云 涌 的 女 性文 学批 评 、 征 ” 理论 的 内涵 。 族裔文化批评 、 后殖 民 批评 、 东 方学 批评等新 潮 霍尔进而 区 分 出 反映论 的 、 意 向 性 的 、 构 成 所崇奉 。 就说东方 学批评 , 萨义 德 曾 多 次 表达对 主义的 三种 不同 的 表征理论 : “ 反映论 的 ” 表 征理 于福柯的 崇敬之情 , 承认福柯 的 学说奠定 了 东方 论通过语言 单纯反 映客观存 在 的 物 、 人 和 事 固 有 学的理论基础 , 使 自 己 获益匪 浅 。 他 说 : “ 我发 的意义 ; “ 意 向性 的 ” 表征理论通过语言表达作 家 现 , 米歇尔 福柯在 其 《 知 识考古学》 和 《 规训 或画家想说 的 、 表达其个人意 向 的 意义 ; “ 构 成主 与惩罚 》 中 所描述 的 话语 观念对我 们确 认 东 方学 义 的 ” 表征理论则 在 语言 中 或 通 过语 言 来 建构世 的 身份很有用 。 我 的 意 思 是 , 如 果不将 东 方学作 界 的意 义 。 而第 三种 亦即 “ 构 成 主义 的 ” 表征 理 为 一 种话语来考 察的 话 , 我 们就不 可 能很 好地理 论 又可 以 分成两种 , 即 索绪尔 的 符号 学 方法和 福 解这一 具有 庞 大 体 系 的 学科 , 而在 后 启 蒙 时 期 , 柯 的话语方法 。 就说福柯 的话语方法 , 其主 旨 在 欧洲 文化正是通过这一 学科以 政治 的 、 社会学 的 、 于确认任何陈述都是一 种 “ 话语构 成体” , 话语 定 军事的 、 意识形 态 的 、 科 学 的 以 及想象 的 方式来 义世界 、 形塑 现实 , 知识 和 意 义都是 在话语 中 被 处理— 甚至创造— 东方的 。 ” 萨 义德作 为 一 位 生产 、 建构 出 来 的 。 为 此福 柯的 话语理论被 称 为 文学批评家 , 认为 福柯 的 学 说不 仅 奠定他 的理论 “ 社会构成主义 ” , 而福 柯本 人被 称 为 “ 构 成主 义 基础 , 而 且 提 升 了 他 的 文学 批评 。 有 论 者 指 出 : 者 ” 。 “ 萨义德 自 身虽然 由 于 自 身的文学训 练 , 比 他的 学 福柯构成 主 义 的 话语方法对 于破 解 文学 理论 生更接近 文本 , 但还 是表 明 自 己 在福柯那 里学 到 在文学本质 问 题上 的 争 论无 疑具 有重 要 的 参 照效 不少 , 即 便是 以 一 种 并不 十 分忠 诚 的 方式 。 他 对 用 , 它在把 握各种社 会问 题 和历史 事件 时 既不 同 东方主义 文本 的解读 , 特别 是 对福 楼拜 和 罗 蒂 以 于 传统的 “ 反映论 ” , 又不 同 于传 统 的 “ 表 现论” , 及纪伯林和 康拉德 的 ‘ 文 学 ’ 文 本 的解读 , 被置 它 既 能发挥话语 以 语言 形式 建构 世界 和 形 塑现 实 于殖 民 话语 之 下 … … 萨 义 德 同 时 也 把报 刊 文 章 , 的长项 , 又 能因 话语 与权 力 的 天然 联 系 而 与现实 和 勒南的 随笔以 及福 楼拜和福罗 曼丁 的游 的 社会机制 和 历史条 件息 息 相 关 。 因 而话语 所 表 记 , 《 撒拉母波》 和 《 阿兹雅黛》 都归 人其 中 。 ” 达 的 知识和 意义 , 就不 再单纯是对 于各 种 世界 图 论者认 为 这 代 表着 当 前 法 国 文 学 理论 的 一 种 新 景 、 社会问 题和 历 史 事 件 的 被动 反 映或 者 主观 意 动 向 。 向 的 表现 , 而是 一 种 积极生 产 、 一 种 主动 建构 了 。 又如 , 福柯 的话语理论提升了 传统 的 “ 表征” 而这 一 点 恰恰适用 于 文 学理论 , 特别 是 当 今 发生 理论 , 为考量 文学理论 的 基本 问 题 打开 了 新 的 视 “ 文化转 向 ” 的 文 学理论 。 正如 霍尔 所说 : “ 自 从 野 。 这里先要对 于 “ 表 征 ” 概念作 出 界 定 。 简 而 人文和社会科学 的 ‘ 文 化转 向 ’ 以 来 , 意 义与 其 言 之 , 所谓 “ 表征 ” 就是 通 过语 言生 产 意 义 。 斯 说是被简 单 地 ‘ 发 现 ’ 的 , 还 不 如 说 是 被 生 产 图 尔特 霍 尔下了 这样一 个定 义 : “ 表征意 味着 用 ( 建构 ) 出 来的 。 所以 , 在现 已被称为 ‘ 社会构 成 语言 向 他人就 这个 世 界说 出 某种 有意 义 的 话 来 , 主 义 的 途径 ’ 中 , 表征被认 为 进人了 物 的 建构过 或有意义地表述这个世界 。 ” 不过 “ 就世界说 出 有 程本 身 , 这 样 , 文 化 就 被 构 想 成 了 一 个 原 初 的 意义的话” 与 “ 有 意义地表述世界 ” 并 不是一 回 ‘ 构造 ’ 的 过程 , 在形成 各种 社会问 题和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