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工作分析的基本步骤是(C)。 ①确定工作分析的目的②收集与工作相关的背景信息③选择被分析 的工作④与有关人员共同审核和确认工作信息⑤实施收集和分析工 作信息⑥编写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②④⑤⑥C.①②③⑤④⑧D.①③②⑤④⑥ 16.PAQ意指(C)。 (A)工作实践法(B)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法(C)职位分析问卷法(D) 工作描述指数法 17.按照科学管理方法进行工作设计的基本途径是(C)。 A企业管理的研究B人员结构的研究C时间与动作的研究D企业结构 研究 18.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的关系(B)。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固定系数D无法确定 19.岗位分析的最终成果是制作出岗位说明书和(B)。 A培训制度B岗位规范C工资制度D考勤制度 20.编写工作规范的内容包括(D)。 A有关工作职责、工作活动、工作特性方面信息的书面描述B有关工 作条件、工作对人身安全危害程度等方面的书面描述C有关工作绩效、 工作权限方面的书面描述D有关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资格和条件 方面的书面描述 21.在编制工作规范时,有必要区分哪些能力是在未来工作中取得 成功的关键因素,我们称它为(D)
15.工作分析的基本步骤是(C)。 ①确定工作分析的目的②收集与工作相关的背景信息③选择被分析 的工作④与有关人员共同审核和确认工作信息⑤实施收集和分析工 作信息⑥编写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②④⑤⑥C.①②③⑤④⑥D.①③②⑤④⑥ 16.PAQ 意指(C)。 (A)工作实践法 (B)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法 (C)职位分析问卷法 (D) 工作描述指数法 17.按照科学管理方法进行工作设计的基本途径是(C)。 A 企业管理的研究 B 人员结构的研究 C 时间与动作的研究 D 企业结构 研究 18.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的关系(B)。 A 正比关系 B 反比关系 C 固定系数 D 无法确定 19.岗位分析的最终成果是制作出岗位说明书和(B)。 A 培训制度 B 岗位规范 C 工资制度 D 考勤制度 20.编写工作规范的内容包括(D)。 A 有关工作职责、工作活动、工作特性方面信息的书面描述 B 有关工 作条件、工作对人身安全危害程度等方面的书面描述 C 有关工作绩效、 工作权限方面的书面描述 D 有关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资格和条件 方面的书面描述 21.在编制工作规范时,有必要区分哪些能力是在未来工作中取得 成功的关键因素,我们称 它为(D)
A认知能力B工作风格C人际关系技能D关键胜任能力 22.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是(B)。 A因人设岗B因事设岗C因人力资源设岗D因企业结构设岗 23.系统设计工作的最早的方法之一是(A)。 A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B亚当·斯密的职能专业化C钱德勒的组织结 构服从战略原理D德尔菲法预测技术 24.搞好劳动定员的核心是(A)。 A保持先进合理的定员水平B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C合理节约的使用 劳动力D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25.人力资泺规划无助于(B)。 A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B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开支C企业保持人员状 况的稳定D企业降低人工成本的开支 26.导致组织内部人浮于事,内耗严重的人力资源供求情况是(D)。 A人力资源供求平衡B人力资源供大于求C人力资源供小于求D无 法确定 27.官僚制是由(C)提出的。 A泰勒B法约尔C马克斯·韦伯D梅奥 28.需求层次理论是由(C)提出的 A梅奥B赫茨伯格C马斯洛D泰罗 29.划分组织层次是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之一,它主要解决(®)问 题。 A、横向结构B、纵向结构C、职权结构D、职能结构
A 认知能力 B 工作风格 C 人际关系技能 D 关键胜任能力 22.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是(B)。 A 因人设岗 B 因事设岗 C 因人力资源设岗 D 因企业结构设岗 23.系统设计工作的最早的方法之一是(A)。 A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B 亚当·斯密的职能专业化 C 钱德勒的组织结 构服从战略原理 D 德尔菲法预测技术 24.搞好劳动定员的核心是(A)。 A 保持先进合理的定员水平 B 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C 合理节约的使用 劳动力 D 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25.人力资泺规划无助于(B)。 A 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B 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开支 C 企业保持人员状 况的稳定 D 企业降低人工成本的开支 26.导致组织内部人浮于事,内耗严重的人力资源供求情况是(D)。 A 人力资源供求平衡 B 人力资源供大于求 C 人力资源供小于求 D 无 法确定 27.官僚制是由(C)提出的。 A 泰勒 B 法约尔 C 马克斯·韦伯 D 梅奥 28.需求层次理论是由(C)提出的 A 梅奥 B 赫茨伯格 C 马斯洛 D 泰罗 29.划分组织层次是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之一,它主要解决(B)问 题。 A、横向结构 B、纵向结构 C、职权结构 D、职能结构
30.下面这些机构中属于群体的是(B) A、学校B、家庭C、银行D、政府 31.Y理论认为(D) A.人生来就是懒惰的B.人们天生的目标就是跟组织的目标背道而驰 的C.人们具有非理性的感情,不能自我约束D.社交是人们行为的基 本激励因素E.逃避责任,缺乏进取心,不是人的天性 32.下列不属于内部招募优点的是(D) A、准确性高B、适应较快C、激励性强D、费用较高 33.(A)是现代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 A培训需求分析B培训效果评估C培训计划设计D培训方法选择 34.为了保持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应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状况, 决定本企业的薪酬水平。 A统计年鉴B国家机关C外资企业D竞争对手 35.适当拉开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体现了(C)原则 A对外具有竞争力B对内具有公正性C对员工具有激励性D对员工具 有强制性 36.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C) A法律规范B义务C权利义务D权利 37.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特点是(A) A体现国家意志B非强制性C非国家意志性D群众性 38.岗位分析为企业员工的考核、晋升提供了(C) A、坚实基础B、必要条件C、基本依据D、必要前提
30.下面这些机构中属于群体的是(B) A、学校 B、家庭 C、银行 D、政府 31.Y 理论认为(D) A.人生来就是懒惰的 B.人们天生的目标就是跟组织的目标背道而驰 的 C.人们具有非理性的感情,不能自我约束 D.社交是人们行为的基 本激励因素 E.逃避责任,缺乏进取心,不是人的天性 32.下列不属于内部招募优点的是(D) A、准确性高 B、适应较快 C、激励性强 D、费用较高 33.(A)是现代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 A 培训需求分析 B 培训效果评估 C 培训计划设计 D 培训方法选择 34.为了保持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应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状况, 决定本企业的薪酬水平。 A 统计年鉴 B 国家机关 C 外资企业 D 竞争对手 35.适当拉开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体现了(C)原则 A 对外具有竞争力 B 对内具有公正性 C 对员工具有激励性 D 对员工具 有强制性 36.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C) A 法律规范 B 义务 C 权利义务 D 权利 37.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特点是(A) A 体现国家意志 B 非强制性 C 非国家意志性 D 群众性 38.岗位分析为企业员工的考核、晋升提供了(C) A、坚实基础 B、必要条件 C、基本依据 D、必要前提
39.依靠“饥饿政策”进行的人事管理,是建立在何种人性假设上 的?(A) 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 40.企业的兴旺与发展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程度是因为(A) A.企业的一切工作靠人B.人是软件C.人有感情D.人是世界的主 41.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D) A.事务性机构B.简单服务性机构C.非生产非效益部门D.生产与 效益部门 42.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之一是(A) A.以事为中心B.把人力当成资本C.对人进行开发管理D.以人为 本 43.马克思称之为用“讥饿政策”进行人事管理的阶段,其人性假 设的基础是(B) A.人天生是懒惰的,必须采用强制手段B.人是经济人,是为了吃、 喝等个人利益而劳动C.人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而劳动D.人不只 是为了金钱、物质而劳动,人有社会责任感 4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假设基础是(D) A.人天生是懒惰的,必须采用暴力强迫其劳动B.人从事劳动是为 了获取物质利益,所以只能靠物质手段对其进行激励C.人生活在社 会上,主要的需求是要获得友谊和组织的接纳D.人有社会责任感, 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个人理想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
39.依靠“饥饿政策”进行的人事管理,是建立在何种人性假设上 的?(A)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40.企业的兴旺与发展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程度是因为(A) A.企业的一切工作靠人 B.人是软件 C.人有感情 D.人是世界的主 人 41.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D) A.事务性机构 B.简单服务性机构 C.非生产非效益部门 D.生产与 效益部门 42.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之一是(A) A.以事为中心 B.把人力当成资本 C.对人进行开发管理 D.以人为 本 43.马克思称之为用“讥饿政策”进行人事管理的阶段,其人性假 设的基础是(B) A.人天生是懒惰的,必须采用强制手段 B.人是经济人,是为了吃、 喝等个人利益而劳动 C.人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而劳动 D.人不只 是为了金钱、物质而劳动,人有社会责任感 4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假设基础是(D) A.人天生是懒惰的,必须采用暴力强迫其劳动 B.人从事劳动是为 了获取物质利益,所以只能靠物质手段对其进行激励 C.人生活在社 会上,主要的需求是要获得友谊和组织的接纳 D.人有社会责任感, 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个人理想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
45.古代人力资源质量远远低于现代,源于人力资源的(A) A.社会性B.能动性C.时效性D.再生性 46.发挥人力资源竞争优势,主要可以形成(c) A.竞争机制B.敬业精神C.团队精神D.团队化 47.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经常强调团队(teaml的作用,这 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B) A.投资增值原理B.互补合力原理C.激励强化原理D.动态适应原 饿 48.一个单位或组织中能级最低的层次是(B) A.决策层B.操作层C.管理层D.执行层 49.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要通过的不断的调整才能求的相互适应, 这正是(D)的体现。 A.互补合力原理B.投资增值原理C.个体差异原理D.动态适应原 理 50.人员报酬中最重要的部分是(A) A.工资B.奖金C.津贴D.超时奖 51.在实行工资制度的情况下,能反映职工实际可以交换得到的商 品和服务量的工资是(C) A.货币工资B.名义工资C,实际工资D.实物工资 52.公共福利是指(B) A.社会要求提供的福利B.法律规定必须提供的福利C.员工要求提 供的福利D.组织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所提供的福利
45.古代人力资源质量远远低于现代,源于人力资源的(A) A.社会性 B.能动性 C.时效性 D.再生性 46.发挥人力资源竞争优势,主要可以形成(c) A.竞争机制 B.敬业精神 C.团队精神 D.团队化 47.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经常强调团队(teaml 的作用,这 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B) A.投资增值原理 B.互补合力原理 C.激励强化原理 D.动态适应原 理 48.一个单位或组织中能级最低的层次是(B) A.决策层 B.操作层 C.管理层 D.执行层 49.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要通过的不断的调整才能求的相互适应, 这正是(D)的体现。 A.互补合力原理 B.投资增值原理 C.个体差异原理 D.动态适应原 理 50.人员报酬中最重要的部分是(A) A.工资 B.奖金 C.津贴 D.超时奖 51.在实行工资制度的情况下,能反映职工实际可以交换得到的商 品和服务量的工资是(C) A.货币工资 B.名义工资 C.实际工资 D.实物工资 52.公共福利是指(B) A.社会要求提供的福利 B.法律规定必须提供的福利 C.员工要求提 供的福利 D.组织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所提供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