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临终护理一.选择题(一)A,型题1.现代的临终关怀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创始人是A.桑巴斯B.桑德斯C.路易斯D.黄天中E.崔以泰2.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于A.上海B.广州C.天津D.北京E.四川3.现代医学已开始主张死亡的依据是A.心跳停止B.呼吸停止C.脑死亡D.心电图平直E.瞳孔散大4.死亡过程的第二期是A.临床死亡期B.濒死期C.否认期D.生物学死亡期E.接收期5.尸斑出现在死亡后A. 2~4hB.2~6hC.4~6hD.6~8hE.2~3h6.临床死亡期指征不包括
第十七章 临终护理 一.选择题 (一) A1型题 1.现代的临终关怀创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创始人是 A.桑巴斯 B.桑德斯 C.路易斯 D.黄天中 E.崔以泰 2.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于 A.上海 B.广州 C.天津 D.北京 E.四川 3.现代医学已开始主张死亡的依据是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脑死亡 D.心电图平直 E.瞳孔散大 4.死亡过程的第二期是 A.临床死亡期 B.濒死期 C.否认期 D.生物学死亡期 E.接收期 5.尸斑出现在死亡后 A.2~4h B.2~6h C.4~6h D.6~8h E.2~3h 6.临床死亡期指征不包括
A.呼吸停止B.心跳停止C.各种反射消失D.出现尸冷E.瞳孔散大7.死亡的三个阶段是A.心跳停止,呼吸停止,对光反射消失B.昏迷,呼吸停止,心跳停止C.濒死,临床死亡,生物学死亡D.肌力消退,肌张力减退,反射消失E.户斑、冷、户僵8.尸斑出现的部位是A.头顶部B.面部C.腹部D.胸部E.最低部位9.不属于临终患者的临床表现是A.循环衰竭B.意识改变C.呼吸衰竭D.肌肉震颤E.各种深浅反射逐渐消失10.临终患者循环衰竭的表现不包括A.心率出现紊乱B.脉搏细速而不规则C.血压上升D.皮肤苍白E.口唇指甲青紫11.对临终患者临床表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肌肉张力丧失B.血压下降,脉搏细弱C.潮式呼吸或点头样呼吸D.胃肠蠕动加快而腹胀
A.呼吸停止 B.心跳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 D.出现尸冷 E. 瞳孔散大 7.死亡的三个阶段是 A.心跳停止,呼吸停止,对光反射消失 B.昏迷,呼吸停止,心跳停止 C.濒死,临床死亡,生物学死亡 D.肌力消退,肌张力减退,反射消失 E.尸斑、尸冷、尸僵 8.尸斑出现的部位是 A.头顶部 B.面部 C.腹部 D.胸部 E.最低部位 9. 不属于临终患者的临床表现是 A.循环衰竭 B.意识改变 C.呼吸衰竭 D.肌肉震颤 E.各种深浅反射逐渐消失 10. 临终患者循环衰竭的表现不包括 A.心率出现紊乱 B.脉搏细速而不规则 C.血压上升 D.皮肤苍白 E.口唇指甲青紫 11.对临终患者临床表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肌肉张力丧失 B.血压下降,脉搏细弱 C.潮式呼吸或点头样呼吸 D.胃肠蠕动加快而腹胀
E.各种深浅反射逐渐消失12.对临终患者的护理中,下列哪项护理措施不妥A循环不良时可采用热水袋保暖B神志不清者可采取半坐卧位C为防止药物成瘾,应限制使用止痛麻醉药物D在患者舒适的前提下,喂食、喂水E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13.临终患者最后消失的感觉是A视觉B听觉C触觉D嗅觉E味觉14.需要为临终患者所做的护理是A撤去所有治疗性管道B将所有的身体孔道堵塞C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继续治疗D将患者的身体姿势摆好E劝其家属离开15.下列有关濒死期患者的皮肤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苍白B发结C湿冷D铅灰色E弹性增高16.临终患者最早出现的心理反应期是A忧郁期B愤怒期C否认期D接受期E协议期17.临终患者经历的心理反应第三期是A忧郁期B愤怒期
E.各种深浅反射逐渐消失 12. 对临终患者的护理中,下列哪项护理措施不妥 A 循环不良时可采用热水袋保暖 B 神志不清者可采取半坐卧位 C 为防止药物成瘾,应限制使用止痛麻醉药物 D 在患者舒适的前提下,喂食、喂水 E 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 13.临终患者最后消失的感觉是 A 视觉 B 听觉 C 触觉 D 嗅觉 E 味觉 14.需要为临终患者所做的护理是 A 撤去所有治疗性管道 B 将所有的身体孔道堵塞 C 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继续治疗 D 将患者的身体姿势摆好 E 劝其家属离开 15.下列有关濒死期患者的皮肤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苍白 B 发绀 C 湿冷 D 铅灰色 E 弹性增高 16.临终患者最早出现的心理反应期是 A 忧郁期 B 愤怒期 C 否认期 D 接受期 E 协议期 17.临终患者经历的心理反应第三期是 A 忧郁期 B 愤怒期
C否认期D接受期E协议期18.对否认期患者的护理中,不妥的一项是A根据患者对病情的认识程度进行沟通B与其他医务人员及家属保持一致C应引导患者正视现实D维持患者适当的希望E经常陪伴患者19护理处于债怒期的临终患者,不妥的一项是A可适当回避患者B尽量让患者表达其愤怒,发泄内心的不快C理解患者的痛苦D给予安慰和疏导E多陪伴患者20死期患者心理反应的第二阶段为A接受期B协议期C抑郁期D愤怒期E否认期21下列不符合协议期临终患者表现的是A患者的愤怒渐渐消退B患者很和善、很合作C患者有侥幸心理,希望是误诊D患者认为做善事可以死里逃生E患者开始接受自己患不治之症的事实22进行户体护理,下列错误的做法是A撤去治疗用物,放低头部B洗脸,闭合眼脸C装上义齿D依次擦净驱体,必要时填塞孔道E穿上户衣裤用户袋或户单包裹23患者死亡后的处理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C 否认期 D 接受期 E 协议期 18.对否认期患者的护理中,不妥的一项是 A 根据患者对病情的认识程度进行沟通 B 与其他医务人员及家属保持一致 C 应引导患者正视现实 D 维持患者适当的希望 E 经常陪伴患者 19 护理处于愤怒期的临终患者,不妥的一项是 A 可适当回避患者 B 尽量让患者表达其愤怒,发泄内心的不快 C 理解患者的痛苦 D 给予安慰和疏导 E 多陪伴患者 20 濒死期患者心理反应的第二阶段为 A 接受期 B 协议期 C 抑郁期 D 愤怒期 E 否认期 21 下列不符合协议期临终患者表现的是 A 患者的愤怒渐渐消退 B 患者很和善、很合作 C 患者有侥幸心理,希望是误诊 D 患者认为做善事可以死里逃生 E 患者开始接受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的事实 22 进行尸体护理,下列错误的做法是 A 撤去治疗用物,放低头部 B 洗脸,闭合眼睑 C 装上义齿 D 依次擦净躯体,必要时填塞孔道 E 穿上尸衣裤用尸袋或尸单包裹 23 患者死亡后的处理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在体温单的40~42℃之间填写死亡时间B整理病历C停止一切医嘱D按出院手续办理结算账目E撤去床上用物,立即铺好备用床24户体料理时头部垫枕的主要目的是A保持舒适B安慰家属C易于辨认D防止面部淤血E保持正确的姿势25下列户体护理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A医生开出死亡通知后进行B应及时进行户体护理C对死者要尊重D撤去所有治疗用物并放低头部E传染病患者用棉球填塞各孔道(二) A,型题26李女士,55岁,肺癌,入院时身体虚弱,接受抗癌治疗效果差,患者情绪不稳定,经常生气、愤怒、抱怨、与家属争吵,该期心理反应为A忧郁期B愤怒期C否认期D接受期E协议期27张先生,65岁,骨癌肝转移,极度虚弱,对其护理的目标是A让患者有尊严地度过余生B提供根治疗法C放弃特殊治疗D延长生命过程E实施安乐死28郭女士,70岁,脑出血,目前处于昏迷状态,心跳减弱,血压降低,反应迟钝,肌张力丧失,呼吸微弱。此患者属于A濒死期
A 在体温单的 40~42℃之间填写死亡时间 B 整理病历 C 停止一切医嘱 D 按出院手续办理结算账目 E 撤去床上用物,立即铺好备用床 24 尸体料理时头部垫枕的主要目的是 A 保持舒适 B 安慰家属 C 易于辨认 D 防止面部淤血 E 保持正确的姿势 25 下列尸体护理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 医生开出死亡通知后进行 B 应及时进行尸体护理 C 对死者要尊重 D 撤去所有治疗用物并放低头部 E 传染病患者用棉球填塞各孔道 (二) A2型题 26 李女士,55 岁,肺癌,入院时身体虚弱,接受抗癌治疗效果差,患者情绪不 稳定,经常生气、愤怒、抱怨、与家属争吵,该期心理反应为 A 忧郁期 B 愤怒期 C 否认期 D 接受期 E 协议期 27 张先生,65 岁,骨癌肝转移,极度虚弱,对其护理的目标是 A 让患者有尊严地度过余生 B 提供根治疗法 C 放弃特殊治疗 D 延长生命过程 E 实施安乐死 28 郭女士,70 岁,脑出血,目前处于昏迷状态,心跳减弱,血压降低,反应迟 钝,肌张力丧失,呼吸微弱。此患者属于 A 濒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