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 多的经验和教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倡“和 合”,强调团结。人和、祥和、和睦、和以处众、 和衷共济、和气生财、内和外顺等词语经常使用, 随处可见。 当今中国要发展、要振兴,必须继续弘扬中华 民族的优良传统,特别要提倡“和合”,强调团结 …惟团结才能稳定,惟团结才能发展稳定。 一《李瑞环会见香港各界知名人士时的讲 话》擅自《人民日报》2000年11月9日 我国是一个讲求“和合”文化的国家,主张以 和为贵,对各种文化兼容并包,包括对待宗教。 一一《李瑞环同宗教团体领导人举行迎春座谈 会时的讲话》接自《光明日报》2000年2月1日
张立文,1935年生. 浙江温州人,现任中国 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 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在长期的中国哲学、 中国文化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提出了中国哲 学逻辑结构论.建构了传统学、新人学、和合 学的文化哲学体系。专著有《中国哲学逻辑结 构论》.《传统学引论》、《新人学导论》、《和合 学概论一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中国哲 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人道篇)、《中国近 代新学的展开》.《周易思想研究》、《周易与儒 道墨》、《周易帛书注译》、《宋明理学研究》、 《宋明理学逻辑结构的演化》、《朱熹思想研 究》、《朱熹评传》、《走向心学之路》、《朱熹与 退溪思想比较研究》、《退溪哲学入门》、《李退 溪思想研究》、《戴震》、《船山哲学》、《和合与 东亚意识》等。主编.合著:《道》.《理》.《气》 《心》、《性》、《天》、《变》、《亚文》、《中外儒 学比较研究》等20多部。著作屡获北京市、教 育部和国家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并 获退溪学国际学术奖。被收入国内各种名人录 及英国剑桥、美国、印度名人录
1 目 录 自序… 绪 论… (1) 一 全球视野的新视角…(2) 二 新世纪的全球变局… (3) 三和合文化精神的选择… …(9) 四化解人类冲突的价值导向… (11) 五中华文化精神的转生… (15) 六 中华文化与世界化… (18) 第一章 和合与和合学… (22) 和合学的提出… (23) 二 和合之释义… (26) 三和合学意蕴… (36) 四和合思维与意义… (49) 第二章和合学的整体结构… (56) 地人天三界… (57) 二 理论的公设 (61) 三新学科分类… (70) 第三章 (73) 潮合生存世 地世界与生存… (74) -
2 中国和合文化导论 二 境理与知行… (78) 三 知行与智能的转换中介… (89) 第四章和合意义世界… (100) 一 人世界与意义… (101) 二 性命与修养… (109) 三 修养与规矩的转换中介… (123) 第五章 和合可能世界… (132) 天世界与可能… (133) 二 道和与健顺…… (142) 三 健顺与名字的转换中介… (153) 第六章 八维和合体的诠释《上)… (165) 一 形上和合与和合自然科学… (166) 二 道德和合与和合伦理学 (172) 三 人文和合与和合人类学… (180) 四 工具和合与和合技术科学… (188) 第七章八维和合体的诠释(下)… (197) 形下和合与和合经济学…… (198) 二 艺术和合与和合美学… (207) 三 社会和合与和合管理学……… (218) 四 目标和合与和合决策学… (225) 第八章 和合世界的贯通生生之道… (234) 一 和合三界六层的圆融… (235) 二 和合八维四偶的流行… (240)
目录 3 三和合三界语义与生生… (242) 第九章 全球视野中的和合学与21世纪文化原理 (249) 一 人与自然的融突… (250) 二 人与社会的融突… (258) 三 人与人的融突… (265) 四心灵世界的融突… (270) 五21世纪普适文化原理 (276) 六走向21世纪的和合之道 n.m..... (282) 后 记…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