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项,该条文表述的是法律概念C项,一个法律规则可能包括在几个法律条文中,即该条文能够与其他条文共同表达某个法律规则D项,该条文不是法律规则,所以不包括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2018年法硕(非法学)真题】A,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B.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形式C.一个法律条文可能包括若干法律规则D.一个法律规则可以体现在若干法律条文中【答案】ABCD【解析】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则也不是每一个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则或只表述一个法律规则。有时候一个法律规则可以包括在几个法律条文中,有时候一个法律条文也可能包含了几个法律规则。②下列关于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条文的说法,错误的是()。[2018年法考真题A,法律规则在逻辑上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三部分组成,上述任何一个部分,在具体条文的表述中,均可能被省略B.法律条文既可以表达法律规则,也可以表达法律原则,还可以表达规则或原则以外的内容,而规范性条文就是直接表达法律规则的条文C.在诉讼过程中,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这是一个法律原则,其行为模式为应为模式D.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因此,法律规则既可以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达,也可以通过法律条文以外的形式来表达,典型如判例和习惯【答案】BC【解析】A项,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三要素,在表述中均可以被省略,但在逻辑上缺一不可B项,规范性条文指的是直接表达法律规范的条文,其既可以表达法律规则,也可以表达法律原则。C项,“在诉讼过程中,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规定是明确具体,在适用中将以全有全无的方式适用,属于法律规则,而非法律原则。D项,规则和条文的关系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二者可以随意对应,规则可以通过条文来表述,也可以通过条文以外的其他形式,如判例和习惯来表述。条文既可以表达规则这一内容,也可以表达规则以外的其他内容,如法律概念,法律原则等。3《水污染防治法》第29条第1款规定:“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该条文表达的法律规则属于()。[2015年法硕(非法学)真题】A.义务性规则
B项,该条文表述的是法律概念。 C项,一个法律规则可能包括在几个法律条文中,即该条文能够与其他条文共同表达某个法律规则。 D项,该条文不是法律规则,所以不包括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2018年法硕(非法学)真题] A.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 B.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形式 C.一个法律条文可能包括若干法律规则 D.一个法律规则可以体现在若干法律条文中 【答案】ABCD 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则, 也不是每一个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则或只表述一个法律规则。有时候一个法律规则可以包括在几个法律条文中,有 时候一个法律条文也可能包含了几个法律规则。 【解析】 2 下列关于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条文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8年法考真题] A.法律规则在逻辑上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组成,上述任何一个部分,在具体条文的表述中,均可 能被省略 B.法律条文既可以表达法律规则,也可以表达法律原则,还可以表达规则或原则以外的内容,而规范性条文就是直接 表达法律规则的条文 C.在诉讼过程中,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这是一个法律原则,其行为模式为应为模式 D.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因此,法律规则既可以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达,也可以通过法律条 文以外的形式来表达,典型如判例和习惯 【答案】BC 【解析】A项,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三要素,在表述中均可以被省略,但在逻辑上缺一不可。 B项,规范性条文指的是直接表达法律规范的条文,其既可以表达法律规则,也可以表达法律原则。 C项,“在诉讼过程中,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规定是明确具体,在适用中将以全有全无的方式适用,属 于法律规则,而非法律原则。 D项,规则和条文的关系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二者可以随意对应,规则可以通过条文来表述,也可以通过条文以外的 其他形式,如判例和习惯来表述。条文既可以表达规则这一内容,也可以表达规则以外的其他内容,如法律概念,法律 原则等。 3 《水污染防治法》第29条第1款规定:“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该条文表达的法律规则属 于( )。[2015年法硕(非法学)真题] A.义务性规则
B.构成性规则C.确定性规则D.强行性规则【答案】ACD【解析】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做或不做某种行为的规则。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不论人们的意愿如何,都必须加以适用的规则。一般来说,公法类法律,特别是行政法、刑法等,主要涉及公共利益,强行性规则较多。构成性规则是组织人们按照规则规定的行为去活动的规则,规则所指定的行为在逻辑上依赖于规则本身。比如设定某一机构的规则就属于构成性规则。4关于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之间的区别,下列表述正确的有()。[2013年法硕(非法学)真题)A,法律原则的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更广B:法律规则一般比较具体,法律原则比较抽象C法律规则相互间冲突时,法律原则可以成为解释法律规则的依据D.法律规则是司法裁判的依据,法律原则不能直接在司法过程中适用【答案】ABC【解析】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法律原则,是指可以作为法律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原则。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有:①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具体明确的;而法律原则不预先设定明确的、具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其要求比较笼统、模糊;②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而法律原则的适用则不同,它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人案当中:③在作用上,法律规则真有比法律原则强度大的显示性特征,它形成了法律制度中坚硬的部分;法律原则是法律规则的本源和基础,它们可以协调法律体系中规则之间的矛盾,弥补法律规则的不足与局限,它们甚至可以直接作为法官裁判的法律依据,6下列各项法律规定中,属于法律原则的有()。[2012年法硕(非法学)真题】A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B.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C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D.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答案】BD【解析】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的、稳定的法律原理和准则,不司于一般的或具体的法律规则。AC两项,“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和“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都是法律的具体规定,属于法律规则。三、概念题法的本质[山东大学2012年研】
B.构成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 D.强行性规则 【答案】ACD 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做或不做某种行为的规则。确定性规则是指内 容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不论人们 的意愿如何,都必须加以适用的规则。一般来说,公法类法律,特别是行政法、刑法等,主要涉及公共利益,强行性规 则较多。构成性规则是组织人们按照规则规定的行为去活动的规则,规则所指定的行为在逻辑上依赖于规则本身。比如 设定某一机构的规则就属于构成性规则。 【解析】 4 关于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之间的区别,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2013年法硕(非法学)真题] A.法律原则的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更广 B.法律规则一般比较具体,法律原则比较抽象 C.法律规则相互间冲突时,法律原则可以成为解释法律规则的依据 D.法律规则是司法裁判的依据,法律原则不能直接在司法过程中适用 【答案】ABC 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法律 原则,是指可以作为法律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原则。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有:① 在内容 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具体明确的;而法律原则不预先设定明确的、具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其 要求比较笼统、模糊;② 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而法律原则的适用则不 同,它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③ 在作用上,法律规则具有比法律原则强度大的显示性特征,它形 成了法律制度中坚硬的部分;法律原则是法律规则的本源和基础,它们可以协调法律体系中规则之间的矛盾,弥补法律 规则的不足与局限,它们甚至可以直接作为法官裁判的法律依据。 【解析】 5 下列各项法律规定中,属于法律原则的有( )。[2012年法硕(非法学)真题] A.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B.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C.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D.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答案】BD 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的、稳定的法律原理和准则,不 同于一般的或具体的法律规则。AC两项,“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和“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都 是法律的具体规定,属于法律规则。 【解析】 三、概念题 1 法的本质[山东大学2012年研]
答:法的本质,是指法这一特殊社会现象的深层的、稳定的内部联系,是法存在的基础和发展变化的推动力量。法的本质与法的现象是一对范畴,二者分别从内部依据和外部显现的角度来研究“法”。法的阶级本质,即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法的本质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②法的特征[中山大学2006年研】答:法的特征是法的本质的外化,是法与其他现象或事物的基本关系的表现。我国法学界一般认为,法的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①②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②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③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④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3】法的要素[四川师大2018年研;中山大学2017年研;北航2007年研答:法的要素是指法的基本成分,即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任何时空中以整体形态存在的法律都是由基本的要素构成的,如果把整体形态的法律看成一个系统,那么法律要素就是构成系统的元素。法的要素具有个别性和局部性、多样性和差别性、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的特征。4法律概念[中国海大2022年研;宁波大学2020年研;山东科大2018年研;常州大学2018研;广东财大2018年研;山东大学2017年研:南师2016年研:中南财大2010年研;南京大学2009年研1相关试题:一般法律概念[浙江财大2020年研答: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现象或法律事实加以描述、概括的概念。法律概念本身不是法律规则或法律原则,而是表述规则和原则的内容的工具。法律概念本身并未规定主体的权利、义务及相应的法律后果,但它却是确定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前提。法律概念是法律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对各种法律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法律概念与日常生活用语中的概念不同,它具有明确性、规范性、统一性等特点。5法律规则[河北大学2018年研;浙江财大2017年研;中国政法2016年研;温州大学2016年研北航2015年研;中山大学2015年研:南航2014年研;中南财大2012年研:北交2007年研;武大2006年研答: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法律规则是构成法律的主要元素。法律规则通常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对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的分析,法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三要素说和二要素说。三要素说是占主导地位的学说,其主要内容是:法律规则由假定、处理、制裁三部分构成;二要素说将法律规则的结构分为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两部分。6授权性规则[浙江财大2018年研;首经贸2011年研;武汉理工2010年研;厦门大学2008年研】答:授权性规则,是指指示人们可以作为、不作为或要求别人作为、不作为的规则。其作用在于赋予人们一定的权利产生或变更、终止其法律地位或法律关系,为人们的自主行为和良性互动提供行为模式,为社会的良性运作和发展提供动力与规则保障。其特点是为权利主体提供一定的选择自由,对权利主体来说不具有强制性7调整性规则与构成性规则[武大2012年研;中南财大2004年研]相关试题:(1)调整性规则[南京大学2022年研;河北大学2016年研;中财2014年研;公大2006年研】(2)构成性规则[南京大学2011年研;武大2007年研答:(1)依据法律规则的功能分类,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
答:法的本质,是指法这一特殊社会现象的深层的、稳定的内部联系,是法存在的基础和发展变化的推动力量。法的本 质与法的现象是一对范畴,二者分别从内部依据和外部显现的角度来研究“法”。法的阶级本质,即法是被“奉为法律”的 统治阶级的意志。法的本质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2 法的特征[中山大学2006年研] 答:法的特征是法的本质的外化,是法与其他现象或事物的基本关系的表现。我国法学界一般认为,法的特征主要有四 个方面:① 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②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③ 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 范;④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3 法的要素[四川师大2018年研;中山大学2017年研;北航2007年研] 答:法的要素是指法的基本成分,即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任何时空中以整体形态存在的法律都是由基本的要素构成 的,如果把整体形态的法律看成一个系统,那么法律要素就是构成系统的元素。法的要素具有个别性和局部性、多样性 和差别性、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的特征。 4 法律概念[中国海大2022年研;宁波大学2020年研;山东科大2018年研;常州大学2018研;广东财大2018年研;山东 大学2017年研;南师2016年研;中南财大2010年研;南京大学2009年研] 相关试题:一般法律概念[浙江财大2020年研] 答: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现象或法律事实加以描述、概括的概念。法律概念本身不是法律规则或法律原则,而是表述 规则和原则的内容的工具。法律概念本身并未规定主体的权利、义务及相应的法律后果,但它却是确定主体的权利、义 务和责任的前提。法律概念是法律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对各种法律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 性范畴。法律概念与日常生活用语中的概念不同,它具有明确性、规范性、统一性等特点。 5 法律规则[河北大学2018年研;浙江财大2017年研;中国政法2016年研;温州大学2016年研;北航2015年研;中山大 学2015年研;南航2014年研;中南财大2012年研;北交2007年研;武大2006年研] 答: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法律 规则是构成法律的主要元素。法律规则通常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对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的分析,法学界有不同的看法, 主要有三要素说和二要素说。三要素说是占主导地位的学说,其主要内容是:法律规则由假定、处理、制裁三部分构 成;二要素说将法律规则的结构分为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两部分。 6 授权性规则[浙江财大2018年研;首经贸2011年研;武汉理工2010年研;厦门大学2008年研] 答:授权性规则,是指指示人们可以作为、不作为或要求别人作为、不作为的规则。其作用在于赋予人们一定的权利产 生或变更、终止其法律地位或法律关系,为人们的自主行为和良性互动提供行为模式,为社会的良性运作和发展提供动 力与规则保障。其特点是为权利主体提供一定的选择自由,对权利主体来说不具有强制性。 7 调整性规则与构成性规则[武大2012年研;中南财大2004年研] 相关试题: (1)调整性规则[南京大学2022年研;河北大学2016年研;中财2014年研;公大2006年研] (2)构成性规则[南京大学2011年研;武大2007年研] 答:(1)依据法律规则的功能分类,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
①调整性规则是对已有行为方式进行调整的规则,其功能在于控制行为。从逻辑上讲,该规则所调整的行为先于规范本身,规则的功能在于对行为的模式予以控制、改变或统一。在这个意义上讲,调整性规则占了法律规范的大多数。②构成性规则是组织人们按规则规定的行为去活动的规则。从逻辑上讲,规则所规定的行为在逻辑上依赖规则本身。如设定某一机构的规则即属于构成性规则,根据职权法定的原则,某一行政机构的成立有赖于一定规则的存在,否则就不能成立。(2)二者均属于具体规定权利和义务以及具体法律后果的准则,但在功能和所涉行为上存在区别①调整性规则的功能在于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之符合规则概括出来的行为模式;构成性规则的功能在于组织人们按照规则授予的权利(权力)去活动。②调整性规则所涉及的行为在逻辑上先于或独立于这些规则之外,无论是否存在调整性规则,人们都有可能从事或不从事这些行为;构成性规则所涉及的行为在逻辑上有赖于这些规则,即构成性规则先于由它所调整的活动,没有这种规则,从事或不从事这些行为都是不可能的8法律原则[中财2018年研;华中农大2018年研;浙江理工2017年研;中国政法2016年研;南师2016年研;中南财大2014年研:南京大学2010年研:厦门大学2010年研相关试题:法律基本原则[南航2018年研]答: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的、指导性的原理或价值准则的一种法律规范。法律原则的功能有:①为法律规则和概念提供基础或出发点,对法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对理解法律规则也有指导意义;②直接作为审判的依据;③可以作为疑难案件的断案依据,以纠正严格执行实在法可能带来的不公。四、简答题①简述法的要素。【中山大学2018年研;北邮2016年研】相关试题:(1)试论法的要素。[论述题,北航2014年研;中山大学2010年研】(2)法的构成要素。[山东大学2011年研】答:(1)法的要素是指法的基本成分,即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任何时空中以整体形态存在的法律都是由基本的要素构成的。如果把整体形态的法律看作一个系统,那么法律要素就是构成系统的元素,(2)与法律整体相对应的法的要素具有以下特征:③个别性和局部性。它表现为一个个元素或个体,是组成法律有机体的细胞②多样性和差别性。组成法律的要素具有多样性,不同的要素具有差别性。这可以从两个层次上来理解:一是法的要素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二是相同种类的法的要素又可以有不同的个性。③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每个法的要素都是独立的单位,但法的要素作为法律的组成部分又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某一法的要素的改变可能会引起其他要素或整体发生相应的变化,某一要素被违反可能会引起整体或其他要素的反应,每一个要素都与其他要素相联结,具有不可分割性。(3)法的要素质量的优劣通常是衡量法律合理化、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法的要素质量越高,法律的可预测性程度就越高,法律的确定性程度也就越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法律中所包含的正义和理性也会越丰富。判断一个社会的法的要素质量高低的标准通常有:①法的要素含义的明确性与确定性程度
① 调整性规则是对已有行为方式进行调整的规则,其功能在于控制行为。从逻辑上讲,该规则所调整的行为先于规范本 身,规则的功能在于对行为的模式予以控制、改变或统一。在这个意义上讲,调整性规则占了法律规范的大多数。 ② 构成性规则是组织人们按规则规定的行为去活动的规则。从逻辑上讲,规则所规定的行为在逻辑上依赖规则本身。如 设定某一机构的规则即属于构成性规则,根据职权法定的原则,某一行政机构的成立有赖于一定规则的存在,否则就不 能成立。 (2)二者均属于具体规定权利和义务以及具体法律后果的准则,但在功能和所涉行为上存在区别: ① 调整性规则的功能在于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之符合规则概括出来的行为模式;构成性规则的功能在于组织人们按照规 则授予的权利(权力)去活动。 ② 调整性规则所涉及的行为在逻辑上先于或独立于这些规则之外,无论是否存在调整性规则,人们都有可能从事或不从 事这些行为;构成性规则所涉及的行为在逻辑上有赖于这些规则,即构成性规则先于由它所调整的活动,没有这种规 则,从事或不从事这些行为都是不可能的。 8 法律原则[中财2018年研;华中农大2018年研;浙江理工2017年研;中国政法2016年研;南师2016年研;中南财大 2014年研;南京大学2010年研;厦门大学2010年研] 相关试题:法律基本原则[南航2018年研] 答: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的、指导性的原理或价值准则的一种法律规范。法律原则的功 能有:① 为法律规则和概念提供基础或出发点,对法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对理解法律规则也有指导意义;② 直接作 为审判的依据;③ 可以作为疑难案件的断案依据,以纠正严格执行实在法可能带来的不公。 四、简答题 1 简述法的要素。[中山大学2018年研;北邮2016年研] 相关试题: (1)试论法的要素。[论述题,北航2014年研;中山大学2010年研] (2)法的构成要素。[山东大学2011年研] 答:(1)法的要素是指法的基本成分,即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任何时空中以整体形态存在的法律都是由基本的要素 构成的。如果把整体形态的法律看作一个系统,那么法律要素就是构成系统的元素。 (2)与法律整体相对应的法的要素具有以下特征: ① 个别性和局部性。它表现为一个个元素或个体,是组成法律有机体的细胞。 ② 多样性和差别性。组成法律的要素具有多样性,不同的要素具有差别性。这可以从两个层次上来理解:一是法的要素 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二是相同种类的法的要素又可以有不同的个性。 ③ 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每个法的要素都是独立的单位,但法的要素作为法律的组成部分又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 某一法的要素的改变可能会引起其他要素或整体发生相应的变化,某一要素被违反可能会引起整体或其他要素的反应。 每一个要素都与其他要素相联结,具有不可分割性。 (3)法的要素质量的优劣通常是衡量法律合理化、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法的要素质量越高,法律的可预测性程度就 越高,法律的确定性程度也就越高,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法律中所包含的正义和理性也会越丰富。判断一个社会 的法的要素质量高低的标准通常有: ① 法的要素含义的明确性与确定性程度
②法的要素间联系的紧密性及协调性程度③法的要素的专门化、技术化程度,(4)综观各家关于法律要素的学说,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三要素说有较强的说服力,且对认识法律有重要的工具价值。2】什么是法律规则?它有哪些特点?[南航2018年研相关试题:(1)与法律原则相比,法律规则有哪些特点?[山东大学2018年研】(2)试述法律规则的确定性、模糊性与开放性的涵义。苏州大学2015年研】答:(1)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法律规则是构成法律的主要元素。法律规则通常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对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的分析,法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三要素说和二要素说。三要素说是占主导地位的学说,认为法律规则由假定、处理、制裁三部分构成二要素说将法律规则的结构分为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两部分。(2)与针对个别人或事项的个别性命令不同,法律规则具有两大特色①法律规则是普遍的行为模式,具有可重复适用性。②法律规则可以适用于一定的角色群或适用于一定法域中所有的人,即法律规则不是针对特定的个人的,而是对具有相同特性的个体普遍适用的,也就是具有适用的普遍性。(3)与法律原则相比,法律规则具有三大特点:③微观的指导性,即在规则所覆盖的相对有限的实施范围内,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一个规则和一个原则的差别在于,一个规则对于一个预定的事件作出一个固定的反应:而一个原则则指导我们在决定如何对一个特定的事件作出反应时,指导我们对特定因素的思考。”②可操作性较强。只要一个具体案件符合规则设定的事实状态,执法人员可直接适用该规则,一般公民也能较容易地依据规则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③确定性程度较高。“规则会减少不确定性并因此带来收益”。法律规则的确定性包括:内容相对明确与恒定;效力较为清楚明确。法学界对法律规则有没有确定性这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规范法学派通常强调法律规则的确定性,而现实主义法学和批判法学则否定、怀疑规则的确定性。一般认为,法律规则都具有确定性,否则就难以被重复适用,难以保障法的稳定与安定。但法律规则的确定性又是相对的,其含义和适用范围有一个模糊的边缘地带,不同法律规则的确定性程度也有定差别。③法律规则的种类。[浙江理工2018年研]相关试题:(1)说明强行性规则和指导性规则。[河北大学2017年研(2)从规则的功能上看,规则分为哪两类,举例说明?[北邮2015年研(3)简述法律规则在理论上的主要分类。[南航2012年研](4)举例分析法律规则的分类及其意义。[论述题,南京大学2009年研)
② 法的要素间联系的紧密性及协调性程度。 ③ 法的要素的专门化、技术化程度。 (4)综观各家关于法律要素的学说,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三要素说有较强的说服力,且对认识法律有重要的 工具价值。 2 什么是法律规则?它有哪些特点?[南航2018年研] 相关试题: (1)与法律原则相比,法律规则有哪些特点?[山东大学2018年研] (2)试述法律规则的确定性、模糊性与开放性的涵义。[苏州大学2015年研] 答:(1)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 定。法律规则是构成法律的主要元素。法律规则通常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对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的分析,法学界有不同 的看法,主要有三要素说和二要素说。三要素说是占主导地位的学说,认为法律规则由假定、处理、制裁三部分构成; 二要素说将法律规则的结构分为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两部分。 (2)与针对个别人或事项的个别性命令不同,法律规则具有两大特色: ① 法律规则是普遍的行为模式,具有可重复适用性。 ② 法律规则可以适用于一定的角色群或适用于一定法域中所有的人,即法律规则不是针对特定的个人的,而是对具有相 同特性的个体普遍适用的,也就是具有适用的普遍性。 (3)与法律原则相比,法律规则具有三大特点: ① 微观的指导性,即在规则所覆盖的相对有限的实施范围内,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一个规则和一个原则的差别在 于,一个规则对于一个预定的事件作出一个固定的反应;而一个原则则指导我们在决定如何对一个特定的事件作出反应 时,指导我们对特定因素的思考。” ② 可操作性较强。只要一个具体案件符合规则设定的事实状态,执法人员可直接适用该规则,一般公民也能较容易地依 据规则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 ③ 确定性程度较高。“规则会减少不确定性并因此带来收益”。法律规则的确定性包括:内容相对明确与恒定;效力较为 清楚明确。 法学界对法律规则有没有确定性这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规范法学派通常强调法律规则的确定性,而现实主义法学和批 判法学则否定、怀疑规则的确定性。一般认为,法律规则都具有确定性,否则就难以被重复适用,难以保障法的稳定与 安定。但法律规则的确定性又是相对的,其含义和适用范围有一个模糊的边缘地带,不同法律规则的确定性程度也有一 定差别。 3 法律规则的种类。[浙江理工2018年研] 相关试题: (1)说明强行性规则和指导性规则。[河北大学2017年研] (2)从规则的功能上看,规则分为哪两类,举例说明?[北邮2015年研] (3)简述法律规则在理论上的主要分类。[南航2012年研] (4)举例分析法律规则的分类及其意义。[论述题,南京大学2009年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