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丛书主编:焦洪实验班研讨课系列丛书法理学研讨课(案例卷)雷磊主编法A大华JURISPRUDENCESEMINAR法律出版社LAWPRESS-CHNA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丛书主编:焦洪昌实验班研讨课系列丛书法理学研讨课(案例卷)雷磊主编JURISPRUDENCESEMINAR法律出版社eeLAWPRESS·CHINA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法理学研讨课.案例卷/雷磊主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22(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实验班研讨课系列丛书/焦洪昌主编)ISBN 978-7-5197-6712-9I①法·I.①雷·Ⅲ.①法理学-文集NDD90-53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2第090017号责任编辑黄倩倩杨悦芊法理学研讨课(案例卷)雷磊主编贾丹丹FALIXUE YANTAOKE (ANLI JUAN)装顿设计汪奇峰出版发行法律出版社开本710毫米×1000毫米1/16印张22.75字数341于编辑统筹学术·对外出版分社版本2022年8月第1版责任校对王晓萍王语童责任印制陶松印次2022年8月第1次印刷经销新华书店印刷三河市龙大印装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西里7号(100073)销售电话:010-83938349网址:www.lawpress.com.cn投稿邮箱:info@lawpress.com.cn客服电话:010-83938350咨询电话:010-63939796举报盗版邮箱:jbwq@lawpress.com.cn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书号:ISBN 978-75197-6712-9定价:89.00元凡购买本社图书,如有印装错误我社负费退换电话:010-83938349
丛书总序起源于西方的现代大学教育模式中,法学课程大体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类是讲授课,即通常所说的“天课”,以教师讲授特定法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为主:第二类是案例研习课,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原理后,由教师准备实务案例,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研讨,以传授和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与解题能力;第三类则是研讨课,即所谓的“席明纳”(Seminar),由教师在特定学科内设计一定数量的主题,指定相关阅读材料并让参加课程的学生分组作报告,组织全体学生予以讨论、批评与辩驳,以达到培养问题意识、学会学术论证之目的。虽然中国法学教育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许多大学法学院也都纷纷开设了以上三类课程。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承担着“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的培养任务,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应用型、复合型”的法律人为目标,经年来积累了相当多的改革探索经验,也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法治人才。但是,在实验班的教学过程中也陆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就是讲授课、案例研习课与研讨课的分工不明确。从任务设定的角度看,基础知识实践运用与理论深化应当是对应于三类课程的基本诉求,但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内容重复区分度不明显成为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就研讨课而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或许在于组织授课的教师和参与讨论的学生缺乏一个“可触及”的文本,编取反映本学科重大理论问题和学术传统的经典文献,配之以辅读材料,设计问题,按照授课周次按图索骥去展开逐渐深入的研讨,以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鉴于此,我们组织编纂了这套“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实验班研讨课系列从书”,并依托法学院的相关专业,首批推出了三本读本,即《法理学研讨课(文献卷)》《法理学研讨课(案例卷)》《中国法律史研讨课》。“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研讨课读本仅仅是一种静态的载体,但它却可以开放和容纳动态的学术讨论活动。我们所
002「法理学研讨课(案例卷)希望的,是使其有限的文本承载无限的意义和可能性,成为大学法学智识教育的起点。此外,这套丛书虽然以法学院的教学实践为根基,但对兄弟法律院校的同类课程教学未尝没有参考的价值,故而我们不冒味,使之通过出版成为公共资源,以求有神益于杏林,并能进而求教于方家以臻完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焦洪昌2019年5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