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定量构效关系 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s QSAR
第三节 定量构效关系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QSAR
人们研究药物的中心问题是揭示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 性质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内在联系。19世纪中叶就有人提出 了它们的定量关系式: Φ=F(C)(式2-12) 式中Φ和C分别表示化合物的生物效应和结构性质。后来 Meyer和 Overton的研究表明,一些化合物的脂水分配系 数与麻醉作用呈线性关系
人们研究药物的中心问题是揭示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 性质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内在联系。19世纪中叶就有人提出 了它们的定量关系式: Ф=F(C) (式2—12) 式中Ф和C分别表示化合物的生物效应和结构性质。后来 ,Meyer和Overton的研究表明,一些化合物的脂水分配系 数与麻醉作用呈线性关系
直到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3个QSAR模型,即 Hansch分析( Hansch analysis)、Free-wion模型 ( Free-Wilson model)和模式识别( Pattern recognition)。其中应用较广的是 Hansch分析。 本节我们主要简要介绍 Hansch分析法和三维定 量构效关系研究中的比较分子场分析法
直到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3个QSAR模型,即 Hansch分析(Hansch analysis)、Free-Wilson模型 (Free-Wilson model) 和模式识别 (Pattern recognition)。其中应用较广的是Hansch分析。 本节我们主要简要介绍Hansch分析法和三维定 量构效关系研究中的比较分子场分析法
、 Hansch分析 Hansch分析认为,给药后,药物在体内经历随机运行到达靶部位, 在那里发生药物一受体相互作用并产生药效(BE)。其中C为药量,A 为到达靶的概率,Kx为限速反应的速率常数 AC 药微( 随机运行 药效与药物的3个基本性质可能存在定量关系。这3个性质是疏水性、 电性效应和立体效应
一、Hansch分析 Hansch分析认为,给药后,药物在体内经历随机运行到达靶部位, 在那里发生药物—受体相互作用并产生药效(BE)。其中C为药量,A 为到达靶的概率,Kx为限速反应的速率常数。 药效与药物的3个基本性质可能存在定量关系。这3个性质是疏水性、 电性效应和立体效应
(一)基本操作步骤 1.确定先导化合物( Lead compound),改变其化学结构 的某一基团或某一部分X,用如下通式表示。X可与先导 化合物的脂肪链或芳基相联。 设计不同性质的X并合成这些化合物
(一)基本操作步骤 1.确定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改变其化学结构 的某一基团或某一部分X,用如下通式表示。X可与先导 化合物的脂肪链或芳基相联。 设计不同性质的X并合成这些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