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3)债务人较长时间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 极小 在确定坏账准备时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 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 大外(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 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下列情况不能全额提取坏账准备: 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 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 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规定并不意味着企业对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应收款项可以不计提坏账准 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 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 账准备 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 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注意:往来款项中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计提坏账准备 【例题8】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将应收款项确认为坏账的条件有()。 A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 B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其偿债义务,且具有明显特征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 C.债务人到期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要求债务重组 D债务人认为无法偿还 E计划对应收账款进行重组 【答案】AB (二)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 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两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 核算坏账损失。 企业采用备抵法进行坏账核算时,首先应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管理费用,实际发生坏账 时,冲减计提的坏账准备金。 【例题9】下列内容中,应在"坏账准备账户贷方反映的有()。 A提取的坏账准备 B收回已确认为坏账并转销的应收账款 C.发生的坏账损失 D冲回多提的坏账准备 E债务重组冲减的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 【答案】AB 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赊销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等。 (1)余额百分比法:期末按应收款项余额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为本期坏账准备期末贷方余 P34例8
(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3)债务人较长时间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 极小。 在确定坏账准备时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 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 大外(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 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 3 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下列情况不能全额提取坏账准备: 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 2.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 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规定并不意味着企业对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应收款项可以不计提坏账准 备。 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 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 账准备。 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 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注意:往来款项中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计提坏账准备。 【例题 8】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将应收款项确认为坏账的条件有( )。 A.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 B.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其偿债义务,且具有明显特征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 C.债务人到期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要求债务重组 D.债务人认为无法偿还 E.计划对应收账款进行重组 【答案】AB (二)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 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两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 核算坏账损失。 企业采用备抵法进行坏账核算时,首先应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管理费用,实际发生坏账 时,冲减计提的坏账准备金。 【例题 9】下列内容中,应在"坏账准备"账户贷方反映的有( )。 A.提取的坏账准备 B.收回已确认为坏账并转销的应收账款 C.发生的坏账损失 D.冲回多提的坏账准备 E.债务重组冲减的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 【答案】AB 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赊销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等。 (1)余额百分比法:期末按应收款项余额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为本期坏账准备期末贷方余 额。 P34 例 8
例8:某企业年末应收账款的为100000,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为3‰,第二年发生了坏账 6000元,其中甲单位1000元,乙单位5000元,年末应收账款为1200000元,第三年,已冲销 的上年乙单位应收账款5000元又收回,期末应收账款130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第一年提取坏账准备 借:管理费用 3000 贷:坏账准备 3000 第二年冲销坏账 借:坏账准备 6000 贷:应收账款一一甲单位 1000 乙单位 5000 第二年年末按应收账款的余额计算提取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余额为3600元(1200000×3‰) 应提的坏账准备为6600元(3600+3000) 注:"坏账准备"科目余额3600元,但在期末提取坏账前,"坏账准备"科目有借方余额3000 元,还应补提坏账准备3000元,应提到的坏账准备合计为6600元。 借:管理费用 6600 贷:坏账准备 6600 第三年,上年已冲销的乙单位应收账款5000元又收回入账 借:应收账款一乙单位 贷:坏账准备 5000 同时,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应收账款一-乙单位 000 第三年年末按应收账款余额计算提取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余额应为3900元(1300000×3‰) 应提的坏账准备为4700元(3900-8600) 注:"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应为3900元,但在期末提取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已有贷 方余额8600元,即期初贷方余额3600元加上收回的已冲销坏账5000元,超过了应提坏账准备 数,所以,应冲回多提坏账准备4700元 借:坏账准备 4700 贷:管理费用 4700 (2)账龄分析法:其原理与余额百分比法一致,是余额百分比法的具体化。 例9:某企业1998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龄及估计坏账损失如表2-1 表2-1 应收账款账龄应收账款金额估计损失(%)估计损失金额 未至期300000.5150 过期1个月200001200 过期2个月150002300 过期3个月1000033000 过期3个月以上50005250 合计800001200 如表2-1所示,企业1998年12月31日"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金额为1200元,企业需要根 据前期"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余额,计算本期应入账的金额,编制调整分录,予以入账。由于调 整分录的入账金额受调整前账面余额的影响,将会出现两种情况:
例 8:某企业年末应收账款的为 1000000,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为 3‰,第二年发生了坏账 6000 元,其中甲单位 1000 元,乙单位 5000 元,年末应收账款为 1200000 元,第三年,已冲销 的上年乙单位应收账款 5000 元又收回,期末应收账款 1300000 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第一年提取坏账准备 借:管理费用 3000 贷:坏账准备 3000 第二年冲销坏账 借:坏账准备 6000 贷:应收账款――甲单位 1000 ――乙单位 5000 第二年年末按应收账款的余额计算提取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余额为 3600 元(1200000×3‰) 应提的坏账准备为 6600 元(3600+3000) 注:"坏账准备"科目余额 3600 元,但在期末提取坏账前,"坏账准备"科目有借方余额 3000 元,还应补提坏账准备 3000 元,应提到的坏账准备合计为 6600 元。 借:管理费用 6600 贷:坏账准备 6600 第三年,上年已冲销的乙单位应收账款 5000 元又收回入账 借:应收账款-乙单位 5000 贷:坏账准备 5000 同时,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应收账款――乙单位 5000 第三年年末按应收账款余额计算提取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余额应为 3900 元(1300000×3‰) 应提的坏账准备为-4700 元(3900-8600) 注:"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应为 3900 元,但在期末提取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已有贷 方余额 8600 元,即期初贷方余额 3600 元加上收回的已冲销坏账 5000 元,超过了应提坏账准备 数,所以,应冲回多提坏账准备 4700 元。 借:坏账准备 4700 贷:管理费用 4700 (2)账龄分析法:其原理与余额百分比法一致,是余额百分比法的具体化。 例 9:某企业 1998 年 12 月 31 日应收账款账龄及估计坏账损失如表 2-1 表 2-1 应收账款账龄 应收账款金额 估计损失(%) 估计损失金额 未至期 30000 0.5 150 过期 1 个月 20000 1 200 过期 2 个月 15000 2 300 过期 3 个月 10000 3 3000 过期 3 个月以上 5000 5 250 合计 80000 1200 如表 2-1 所示,企业 1998 年 12 月 31 日"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金额为 1200 元,企业需要根 据前期"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余额,计算本期应入账的金额,编制调整分录,予以入账。由于调 整分录的入账金额受调整前账面余额的影响,将会出现两种情况:
①假设调整前"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余额为贷方200元,则本期调整分录的金额为 1200-200=1000元。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坏账准备 1000 ②假设调整前"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余额为借方200元,则本期调整分录的金额为 1200+200=1400元。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400 贷:坏账准备 1400 【例题10】某企业采用账龄分析法核算坏账。该企业200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200 万元,"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为8万元:2003年发生坏账9万元,发生坏账回收2万元。2003 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180万元(其中未到期应收账款为60万元,估计损失1%:过期 个月应收账款为40万元,估计损失2%;过期2个月的应收账款为50万元,估计损失4%:过 期3个月应收账款为20万元,估计损失6%:过期3个月以上应收账款为10万元,估计损失10%)。 企业2003年应提取的坏账准备为()万元。 B.4.6 C44 【答案】B 【解析】2003年12月31日"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60×1%+40×2%+50×4%+20× 6%+10×10%=5.6万元 2003年应提取的坏账准备=56-(8-9+2)=46万元 (3)赊销百分比法:按本期赊销金额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为本期坏账准备计提数。 例10教材36页:某公司2000年全年赊销金额为300000元,根据以往的资料和经验估计坏 账损失率15% 年末估计坏账损失为:300000×1.5%=45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4500 贷:坏账准备 4500 【例题11】某企业按销货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2002年赊销金额为500000元,根据以往 资料和经验,估计坏账损失率为6%,企业在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账户有借方余额1000元 该企业2002年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元 A.30000 B.31000 D29000 【答案】A 【解析】该企业2002年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500000×6%=30000元 (注:不考虑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 (4)个别认定法 个别认定法,就是根据每一应收款项的情况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运用个认定法的应收账款应从用其他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中剔 除。 【例题12】如果某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与其他各项应收款项存在明显的差别(例如债务单 位所处的特定地区等,导致该项应收款项如果按照与其他应收款项同样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将 无法真实地反映其可收回金额的,可对该项应收款项采用()计提坏账准备。 A.个别认定法 B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① 假设调整前"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余额为贷方 200 元,则本期调整分录的金额为 1200-200=1000 元。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坏账准备 1000 ② 假设调整前"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余额为借方 200 元,则本期调整分录的金额为 1200+200=1400 元。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400 贷:坏账准备 1400 【例题 10】某企业采用账龄分析法核算坏账。该企业 2002 年 12 月 31 日应收账款余额为 200 万元,"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为 8 万元;2003 年发生坏账 9 万元,发生坏账回收 2 万元。2003 年 12 月 31 日应收账款余额为 180 万元(其中未到期应收账款为 60 万元,估计损失 1%;过期 1 个月应收账款为 40 万元,估计损失 2%;过期 2 个月的应收账款为 50 万元,估计损失 4%;过 期3 个月应收账款为20 万元,估计损失6%;过期3 个月以上应收账款为10 万元,估计损失10%。)。 企业 2003 年应提取的坏账准备为( )万元。 A.5.6 B.4.6 C.4.4 D.-5.6 【答案】B 【解析】2003 年 12 月 31 日"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60×1%+40×2%+50×4%+20× 6%+10×10%=5.6 万元 2003 年应提取的坏账准备=5.6-(8-9+2)=4.6 万元 (3)赊销百分比法:按本期赊销金额一定比例计算的金额为本期坏账准备计提数。 例 10 教材 36 页:某公司 2000 年全年赊销金额为 300000 元,根据以往的资料和经验估计坏 账损失率 1.5%。 年末估计坏账损失为:300000×1.5%=45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4500 贷:坏账准备 4500 【例题 11】某企业按销货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2002 年赊销金额为 500000 元,根据以往 资料和经验,估计坏账损失率为 6%,企业在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账户有借方余额 1000 元。 该企业 2002 年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元。 A.30000 B.31000 C.0 D.29000 【答案】A 【解析】该企业 2002 年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500000×6%=30000 元 (注:不考虑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 (4)个别认定法 个别认定法,就是根据每一应收款项的情况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运用个认定法的应收账款应从用其他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中剔 除。 【例题 12】如果某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与其他各项应收款项存在明显的差别(例如,债务单 位所处的特定地区等),导致该项应收款项如果按照与其他应收款项同样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将 无法真实地反映其可收回金额的,可对该项应收款项采用( )计提坏账准备。 A. 个别认定法 B.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C销货百分比法 D账龄分析法 【答案】A 【例题13】甲公司坏账准备核算采用账龄分析法,对未到期、逾期半年内和逾期半年以上 的应收款项分别按1%、5%、10%估计坏账损失:该公司2002年12月31日有关应收款项账户 的年末余额及账龄分别为 账户 期末余额(元) 应收账款-A公司 2000000(借方) 逾期3个月 应收账款-B公司 500000(贷方) 未到期 其他应收款-C公司 300000(借方) 逾期8个月 预付账款-E公司 200000(借方) 末到期 应收票据-F公司 1000000(借方) 未到期 若甲公司"坏账准备"账户2002年年初贷方余额为60000元,2002年确认的坏账损失为 120000元,则甲公司2002年12月31日计提坏账准备计入"管理费用"账户的金额为()元 A45000 B.70000 C.190000 D.130000 【答案】C 【解析】甲公司2002年12月31日计提坏账准备计入"管理费用“账户的金额=2000000 5%+300000×10%+12000060000=190000元 【例题14】下列关于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2004年考题) A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账款不应计提坏账准备 B处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C存在发生坏账可能性的应收票据应转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D委托贷款本金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时应计提减值准备 【答案】A 五、预付账款的会计处理 预付账款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付的货款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企业的预付账款如 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购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 物的,应将原记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 第四节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新增内容) 与应收债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经发生转移时,应按照出售应收债权处理,并确认相 关损益:否则,应作为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进行会计处理 、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 会计期末,企业应根据债务单位的情况,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合理计提用于质押的应收债 权的坏账准备。 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时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款项) 财务费用(按实际支付的手续费) 贷:短期借款等(按银行借款本金) 例11(教材37页):2003年2月5日,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C.销货百分比法 D.账龄分析法 【答案】A 【例题 13】甲公司坏账准备核算采用账龄分析法,对未到期、逾期半年内和逾期半年以上 的应收款项分别按 1%、5%、10%估计坏账损失;该公司 2002 年 12 月 31 日有关应收款项账户 的年末余额及账龄分别为: 账户 期末余额(元) 账龄 应收账款--A 公司 2000000(借方) 逾期 3 个月 应收账款--B 公司 500000(贷方) 未到期 其他应收款--C 公司 300000(借方) 逾期 8 个月 预付账款--E 公司 200000(借方) 末到期 应收票据--F 公司 1000000(借方) 未到期 若甲公司"坏账准备"账户 2002 年年初贷方余额为 60000 元,2002 年确认的坏账损失为 120000 元,则甲公司 2002 年 12 月 31 日计提坏账准备计入"管理费用"账户的金额为()元。 A.45000 B.70000 C.190000 D.130000 【答案】C 【解析】甲公司 2002 年 12 月 31 日计提坏账准备计入"管理费用"账户的金额=2000000× 5%+300000×10%+120000-60000=190000 元 【例题 14】下列关于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2004 年考题) A.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账款不应计提坏账准备 B.处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C.存在发生坏账可能性的应收票据应转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D.委托贷款本金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时应计提减值准备 【答案】A 五、预付账款的会计处理 预付账款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付的货款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企业的预付账款如 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购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 物的,应将原记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 第四节 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新增内容) 与应收债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经发生转移时,应按照出售应收债权处理,并确认相 关损益;否则,应作为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进行会计处理。 一、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 会计期末,企业应根据债务单位的情况,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合理计提用于质押的应收债 权的坏账准备。 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时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款项) 财务费用(按实际支付的手续费) 贷:短期借款等(按银行借款本金) 例 11(教材 37 页):2003 年 2 月 5 日,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20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34000元,款项尚未收到。双方约定,乙公 司应于2003年9月30日付款。2003年4月1日,甲公司因急需流动资金,经与中国银行协商 以应收乙公司货款为质押取得5个月期流动资金借款180000元,年利率为6%,每月末偿付利 息。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与应收债权质押有关的账务处理如下 (1)4月1日取得短期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180000 贷:短期借款 180000 (2)4月30日偿付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900 贷:银行存款 900 (3)8月31日偿付短期借款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 借:财务费用 900 短期借款 180000 贷:银行存款 80900 应收债权出售 (一)不附追索权的应收债权出售的核算 企业应将所出售应收债权予以转销,结转计提的相关坏账准备,确认按协议约定预计将发生 的销售退回、销售折让、现金折扣等,确认出售损益。其会计处理如下: 1.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款项) 营业外支出(按借方差额) 其他应收款(按协议约定预计将发生的销售退回、销售折让、现金折扣等) 坏账准备(按售出应收债权已提取的坏账准备的金额) 财务费用(按应支付的相关手续费的金额) 贷:应收账款等(按售出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 营业外收入(按贷方差额) 2实际发生的与所售应收债权相关的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如果等于原已记入”其他应收款 科目的金额 借:主营业务收入(按实际发生的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的金额) 财务费用(如有现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可冲减的増值税销项税额) 贷:其他应收款 3.实际发生的与所售应收债权相关的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与原已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 金额如有差额,除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理外,对应补付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款, 通过”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科目核算。对应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收回的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 款,通过"其他应收款"或"银行存款"科目核算 例12(教材38页):2004年3月15日,甲公司销售一批给乙公司,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30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51000元,款项尚未收到。双方约定,乙公 司应于2004年10月31日付款,2004年6月4日,经与中国银行协商后约定:甲公司将应收乙 公司的货款出售给中国银行,价款为263250元,在应收乙公司货款到期无法收回时,中国银行 不能向甲公司追偿。甲公司根据以往的经验,预计该批商品将发生的销售退回金额为23400元, 其中,增值税销项税额为3400元,成本为13000元,实际发生的销售退回由甲公司承担。2004 年8月3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退回的商品,价款为234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甲公司与应收
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 200000 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 34000 元,款项尚未收到。双方约定,乙公 司应于 2003 年 9 月 30 日付款。2003 年 4 月 1 日,甲公司因急需流动资金,经与中国银行协商, 以应收乙公司货款为质押取得 5 个月期流动资金借款 180000 元,年利率为 6%,每月末偿付利 息。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与应收债权质押有关的账务处理如下: (1)4 月 1 日取得短期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180000 贷:短期借款 180000 (2)4 月 30 日偿付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900 贷:银行存款 900 (3)8 月 31 日偿付短期借款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 借:财务费用 900 短期借款 180000 贷:银行存款 180900 二、应收债权出售 (一)不附追索权的应收债权出售的核算 企业应将所出售应收债权予以转销,结转计提的相关坏账准备,确认按协议约定预计将发生 的销售退回、销售折让、现金折扣等,确认出售损益。其会计处理如下: 1.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款项) 营业外支出(按借方差额) 其他应收款(按协议约定预计将发生的销售退回、销售折让、现金折扣等) 坏账准备(按售出应收债权已提取的坏账准备的金额) 财务费用(按应支付的相关手续费的金额) 贷:应收账款等(按售出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 营业外收入(按贷方差额) 2.实际发生的与所售应收债权相关的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如果等于原已记入"其他应收款" 科目的金额 借:主营业务收入(按实际发生的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的金额) 财务费用(如有现金折扣)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可冲减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其他应收款 3.实际发生的与所售应收债权相关的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与原已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 金额如有差额,除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理外,对应补付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款, 通过"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科目核算。对应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收回的销售退回及销售折让 款,通过"其他应收款"或"银行存款"科目核算。 例 12(教材 38 页):2004 年 3 月 15 日,甲公司销售一批给乙公司,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 300000 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 51000 元,款项尚未收到。双方约定,乙公 司应于 2004 年 10 月 31 日付款,2004 年 6 月 4 日,经与中国银行协商后约定:甲公司将应收乙 公司的货款出售给中国银行,价款为 263250 元,在应收乙公司货款到期无法收回时,中国银行 不能向甲公司追偿。甲公司根据以往的经验,预计该批商品将发生的销售退回金额为 23400 元, 其中,增值税销项税额为 3400 元,成本为 13000 元,实际发生的销售退回由甲公司承担。2004 年 8 月 3 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退回的商品,价款为 23400 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甲公司与应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