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湖南省高考压轴卷 语文 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封面上,并认 真核对条形码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2.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考生在 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3.本试题卷共8页。如缺页,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否则后果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一并交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碑帖(tie) 脊梁(j) 自惭形秽(chan) 称心如意(chen) B.泥淖(nao) 坍缩(dan) 迄今为止(qi) 蜚短流长(fei) C.誊写(teng) 癖好(pi) 畏葸不前(xi) 弄巧成拙(zhuo) D.害臊(sdo) 惩罚( cheng)寡廉鲜耻(xian)不敢违拗(a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端详干躁 淋漓尽致 望文生意 B.蕴藏杜撰 臭名昭著 矫揉造作 C.嘻戏辐射 谈笑风声 感恩带德 D.怪嗔告磬 鬼鬼崇崇 言简意赅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肖复兴认为,如今少数网络作品的走红,依然掩盖不了整体网络文学创作水准和思想 含量不高,因此,我们要辨证地看待网络作品的火热现象 B、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带来的食品和矿泉水、方便面、袋装牛肉等填肚子,后来 因水土不服,许多队员出现拉肚子、感冒等发绕症状 C、在湖南卫视举办的成人仪式节目现场上,面对国旗无论是庄严宣誓,戴上象征责任 奉献的成人帽,还是聆听家长寄语,穿过成人门,都让在场的黄高学子激动不已——“这 是我们在成人时刻收到的最好礼物”。 D、在经济危机背景下,美国财长的表态很难不被外界当作窥探奧巴马政府政策的窗口, 尤其是在对华政策上,奥巴马除与中国领导人通电话外,并没有更多信息透露给外界。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珍珠滩的美,是静与动的结合而产生的美
2014 湖南省高考压轴卷 语 文 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封面上,并认 真核对条形码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2.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考生在 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3. 本试题卷共 8 页。如缺页,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否则后果自负。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一并交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碑帖.(tiē) 脊.梁(jǐ) 自惭.形秽(chán) 称.心如意(chèn) B.泥淖.(nào) 坍.缩(dān) 迄.今为止(qì) 蜚.短流长(fēi) C.誊.写(téng) 癖.好(pǐ) 畏葸.不前(xǐ) 弄巧成拙.(zhuō) D.害臊.(sào) 惩.罚(chěng) 寡廉鲜.耻(xiān) 不敢违拗.(à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端详 干躁 淋漓尽致 望文生意 B.蕴藏 杜撰 臭名昭著 矫揉造作 C.嘻戏 辐射 谈笑风声 感恩带德 D.怪嗔 告磬 鬼鬼崇崇 言简意赅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肖复兴认为,如今少数网络作品的走红,依然掩盖不了整体网络文学创作水准和思想 含量不高,因此,我们要辨证地看待网络作品的火热现象。 B、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带来的食品和矿泉水、方便面、袋装牛肉等填肚子,后来 因水土不服,许多队员出现拉肚子、感冒等发绕症状。 C、在湖南卫视举办的成人仪式节目现场上,面对国旗无论是庄严宣誓,戴上象征责任、 奉献的成人帽,还是聆听家长寄语,穿过成人门,都让在场的黄高学子激动不已——“这 是我们在成人时刻收到的最好礼物”。 D、在经济危机背景下,美国财长的表态很难不被外界当作窥探奥巴马政府政策的窗口, 尤其是在对华政策上,奥巴马除与中国领导人通电话外,并没有更多信息透露给外界。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珍珠滩的美,是静与动的结合而产生的美。 , , , , ,
①便在这宽大的钙化滩上舒展靓丽的胴体 ②激荡成朵朵水花,滚动成颗颗珍珠 ③把九寨沟的美幻化成另一种表达倾诉给人们 ④忽聚忽散,忽疾忽缓 ⑤一湖丽水,经过丛林的精湛修饰 ⑥簇拥着,飘然而来,拂袖而去 A.⑤④⑥②①③B.⑤②④①③⑥C.⑤④③⑥①②D.⑤①④②⑥③ 、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顺之生有异禀,束发即洽贯群籍。年二十三,嘉靖八年会试 第一,改庶吉士。座主张璁疾翰林,出诸吉士为他曹,独欲留顺之。固辞,乃调兵部主事。 倭躏江南。赵文华出视师,疏荐顺之。为南京兵部主事。出核蓟镇兵员,还报缺三万有 奇,且条奏九事。寻命往浙江视师,与胡宗宪协谋讨贼。顺之以御贼之上策,当截之于海外, 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乃躬泛海,自江阴抵蛟门大洋,一昼夜行六七百里。从者咸惊呕, 顺之意气自如。倭泊崇明三沙,督舟师邀之海外,斩馘一百二十,沉其舟十三。擢太仆少卿 宗宪言顺之权轻,乃加右通政。顺之闻贼犯江北,急令总兵官卢镗拒三沙,自率副总兵刘显 驰援,与凤阳巡抚李遂大破于姚家荡。贼窘,退巢庙湾。顺之薄之,杀伤相当。遂欲久围困 顺之以为非计。麾兵薄其营,以火孢攻之,不能克。三沙又屡告急,顺之乃复援三沙, 督镗、显进击,再失利。顺之愤,亲跃马布阵。贼构高楼以望官军,见顺之军整,坚壁不出 显请退师,顺之不可,持刀直前,去贼营百佘步。镗、显惧失利,固请顺之还。时盛暑,居 海舟两月,大不适,返太仓。李遂改官南京,即擢顺之右佥都御史,代遂巡抚。顺之疾甚 以兵事棘,犹不辞。渡江,贼已为遂等所灭。 顺之学无所不窥。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莫不究极原委。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 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又闻良知说于王畿,闭户兀坐,期月忘寝,多有 所得。为文,沈洋纡折有大家之风。生平苦节自厉,辍扉为床,不饰祸褥 (选自《明史?唐顺之传》,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 纵:放任 B.贼窘,退巢庙氵 巢:驻扎 C.顺之疾甚 疾:痛恨 D.辍扉为床,不饰祸褥 辍:拆除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为南京兵部主事 ②贼己为遂等所灭。 B.①顺之以御贼之上策 ②沈洋纡折有大家之风 C.①当截之于海外 ②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
①便在这宽大的钙化滩上舒展靓丽的胴体 ②激荡成朵朵水花,滚动成颗颗珍珠 ③把九寨沟的美幻化成另一种表达倾诉给人们 ④忽聚忽散,忽疾忽缓 ⑤一湖丽水,经过丛林的精湛修饰 ⑥簇拥着,飘然而来,拂袖而去 A. ⑤④⑥②①③ B. ⑤②④①③⑥ C. ⑤④③⑥①② D. ⑤①④②⑥③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顺之生有异禀,束发即洽贯群籍。年二十三,嘉靖八年会试 第一,改庶吉士。座主张璁疾翰林,出诸吉士为他曹,独欲留顺之。固辞,乃调兵部主事。 倭躏江南。赵文华出视师,疏荐顺之。为南京兵部主事。出核蓟镇兵员,还报缺三万有 奇,且条奏九事。寻命往浙江视师,与胡宗宪协谋讨贼。顺之以御贼之上策,当截之于海外, 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乃躬泛海,自江阴抵蛟门大洋,一昼夜行六七百里。从者咸惊呕, 顺之意气自如。倭泊崇明三沙,督舟师邀之海外,斩馘一百二十,沉其舟十三。擢太仆少卿。 宗宪言顺之权轻,乃加右通政。顺之闻贼犯江北,急令总兵官卢镗拒三沙,自率副总兵刘显 驰援,与凤阳巡抚李遂大破于姚家荡。贼窘,退巢庙湾。顺之薄之,杀伤相当。遂欲久围困 之,顺之以为非计。麾兵薄其营,以火孢攻之,不能克。三沙又屡告急,顺之乃复援三沙, 督镗、显进击,再失利。顺之愤,亲跃马布阵。贼构高楼以望官军,见顺之军整,坚壁不出。 显请退师,顺之不可,持刀直前,去贼营百佘步。镗、显惧失利,固请顺之还。时盛暑,居 海舟两月,大不适,返太仓。李遂改官南京,即擢顺之右佥都御史,代遂巡抚。顺之疾甚, 以兵事棘,犹不辞。渡江,贼已为遂等所灭。 顺之学无所不窥。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莫不究极原委。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 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又闻良知说于王畿,闭户兀坐,期月忘寝,多有 所得。为文,沈洋纡折有大家之风。生平苦节自厉,辍扉为床,不饰祸褥。 (选自《明史?唐顺之传》,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 纵:放任 B.贼窘,退巢.庙湾 巢:驻扎 C.顺之疾.甚 疾:痛恨 D.辍.扉为床,不饰祸褥 辍:拆除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①为.南京兵部主事 ②贼己为.遂等所灭。 B.①顺之以御贼之.上策 ②沈洋纡折有大家之.风 C.①当截之于.海外 ②于.天文、乐律、地理、兵法
D.①贼构高楼以望官军 ②以兵事棘,犹不辞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顺之十五岁左右就博览群书,而且融会贯通。二十三岁时,在会试中得了第一,改任 翰林院庶吉士。 B.倭寇的船队停泊在崇明和三沙,唐顺之率领水军,把倭寇引到外海予以全部歼灭,斩杀 了一百二十个敌人,击沉十三艘敌船。 C.在姚家荡和三沙两战之后,由于李遂被调往南京任职,唐顺之就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 代替李遂任凤阳巡抚 D.唐顺之向王畿学习良知学说,他关起门来,专心致志,静坐思考,整整一个月忘记睡觉, 获得不少心得。 8.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B.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C.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①出核蓟镇兵员,还报缺伍三万有奇,且条奏九事。(4分) ②遂欲久围困之,顺之以为非计。(3分) ③顺之疾甚,以兵事棘,犹不辞。(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满江红 段克己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鮮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 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 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1)词中的“此花”是什么花?在上阕中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它的形象?(4分) 答 (2)这首词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答
D.①贼构高楼以.望官军 ②以.兵事棘,犹不辞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唐顺之十五岁左右就博览群书,而且融会贯通。二十三岁时,在会试中得了第一,改任 翰林院庶吉士。 B.倭寇的船队停泊在崇明和三沙,唐顺之率领水军,把倭寇引到外海予以全部歼灭,斩杀 了一百二十个敌人,击沉十三艘敌船。 C.在姚家荡和三沙两战之后,由于李遂被调往南京任职,唐顺之就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 代替李遂任凤阳巡抚。 D.唐顺之向王畿学习良知学说,他关起门来,专心致志,静坐思考,整整一个月忘记睡觉, 获得不少心得。 8.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B.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C.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D.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 分) ①出核蓟镇兵员,还报缺伍三万有奇,且条奏九事。(4 分) ②遂欲久围困之,顺之以为非计。(3 分) ③顺之疾甚,以兵事棘,犹不辞。(3 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满江红 段克己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 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 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1)词中的“此花”是什么花?在上阕中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它的形象?(4 分) 答: (2)这首词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4 分) 答:
1、名句名片默写(5分) ①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兴趣与人生 冯友兰 小孩子的游戏,最有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在游戏中,小孩子做某种事,完全出于他的 兴趣。他可以写字,但并非欲成为一书家。他可以画画,但并非欲成为一画家。他更非欲以 写字或画画,得到所谓的“世间名利恭敬”。他写字或画画,完全是无所为而为。他做某种 事,完全是乘兴,他兴来则做,兴尽则止。所谓“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 他做某种事情皆是顺其自然,没有矫揉造作,所以他做某种事情,是无所为而为,亦即无为。 小孩子时候的游戏,是人生活动中最快乐的一部分。道家的理想生活,就是这一类的 生活。道家以为成人所以不能得到这一类的生活者,乃因受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我们若 能打破此种束缚,则此种生活即可得到。我们也以为这种生活是快乐的,也可以说是理想的 生活,但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并不是容易被打破的。这些束缚不容易被打破,并不是因为 人的革命的勇气不够,而是因为有些社会制度是任何社会存在所必需的。若打破这些,就取 消了社会存在。社会若不能存在,人也不能存在。就是说,若没有社会,人就不能生活,更 不用说快乐的生活。道家认为,无为的生活是快乐的,这是不错的。道家又以为,人在社会 中,因受社会制度的束缚,以致人不能完全有这种生活,这也是不错的。但道家因此即以为 人完全可以不要社会制度,以求完全有这种生活,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办法,是不可行的。 照道家的说法,无论任何人`总有他感兴趣的事。我们看见有些人于闲暇时,什么事都 不做,而蒙头大睡,或坐在那里胡思乱想,似乎是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而实在是他对蒙头 大睡,或胡思乱想,有很大的兴趣。既然任何人对于有些事总感兴趣,如果任何人都照着他 的兴趣去做,则任何人都过着最快乐的生活。“各得其所”,真是再好没有的。或者可以问: 如果人人都对于蒙头大睡感兴趣,如随其兴趣,则都蒙头大睡去了,又有谁去做事呢?人人 都不做事,岂不大家都要饿死?道家于此可答:绝不会如此。有许多人对蒙头大睡不感兴趣, 如叫他终日蒙头大睡,他不但不以为乐,反以为苦。所以有些人要“消闲”。所以要消闲者, 即有些人有时感到闲得无聊不可耐,故需设法找J点事做,将闲消去。忙人找闲,而闲人则 找忙,所以,虽任何人都随着他的兴趣去做,天下事仍都是有人做的 这是一个极端的说法。照这个极端的说法,自然有行不通、不可行之处。有些事显然 是不容易使人感兴趣的,如在矿井里做工等。然而这些事还不能没有人做。在社会里,至少 在有些时候,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些我们所不感觉兴趣的事。这些事大概都是社会所必需的
11、名句名片默写(5 分) ①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② ,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③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兴趣与人生 冯友兰 小孩子的游戏,最有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在游戏中,小孩子做某种事,完全出于他的 兴趣。他可以写字,但并非欲成为一书家。他可以画画,但并非欲成为一画家。他更非欲以 写字或画画,得到所谓的“世间名利恭敬”。他写字或画画,完全是无所为而为。他做某种 事,完全是乘兴,他兴来则做,兴尽则止。所谓“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 他做某种事情皆是顺其自然,没有矫揉造作,所以他做某种事情,是无所为而为,亦即无为。 小孩子时候的游戏,是人生活动中最快乐的一部分。道家的理想生活,就是这一类的 生活。道家以为成人所以不能得到这一类的生活者,乃因受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我们若 能打破此种束缚,则此种生活即可得到。我们也以为这种生活是快乐的,也可以说是理想的 生活,但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并不是容易被打破的。这些束缚不容易被打破,并不是因为 人的革命的勇气不够,而是因为有些社会制度是任何社会存在所必需的。若打破这些,就取 消了社会存在。社会若不能存在,人也不能存在。就是说,若没有社会,人就不能生活,更 不用说快乐的生活。道家认为,无为的生活是快乐的,这是不错的。道家又以为,人在社会 中,因受社会制度的束缚,以致人不能完全有这种生活,这也是不错的。但道家因此即以为 人完全可以不要社会制度,以求完全有这种生活,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办法,是不可行的。 照道家的说法,无论任何人`总有他感兴趣的事。我们看见有些人于闲暇时,什么事都 不做,而蒙头大睡,或坐在那里胡思乱想,似乎是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而实在是他对蒙头 大睡,或胡思乱想,有很大的兴趣。既然任何人对于有些事总感兴趣,如果任何人都照着他 的兴趣去做,则任何人都过着最快乐的生活。“各得其所”,真是再好没有的。或者可以问: 如果人人都对于蒙头大睡感兴趣,如随其兴趣,则都蒙头大睡去了,又有谁去做事呢?人人 都不做事,岂不大家都要饿死?道家于此可答:绝不会如此。有许多人对蒙头大睡不感兴趣, 如叫他终日蒙头大睡,他不但不以为乐,反以为苦。所以有些人要“消闲”。所以要消闲者, 即有些人有时感到闲得无聊不可耐,故需设法找 J 点事做,将闲消去。忙人找闲,而闲人则 找忙,所以,虽任何人都随着他的兴趣去做,天下事仍都是有人做的。 这是一个极端的说法。照这个极端的说法,自然有行不通、不可行之处。有些事显然 是不容易使人感兴趣的,如在矿井里做工等。然而这些事还不能没有人做。在社会里,至少 在有些时候,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些我们所不感觉兴趣的事。这些事大概都是社会所必需的
所以我们对于它虽不感觉兴趣,但也必须做之。社会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所以,我们对于 社会都有一种起码的责任。这种起码的责任,不见得是每个人皆感觉兴趣的。所以,主张人 皆随其兴趣去做的极端说法,如道家所说者,是不可行的。 不过这种说法如果不是极端的,则是可行的。这种说法在相当范围内,我们不能不说 是真理 在以前的社会制度里,尤其是在以前的教育制度里,人们以为,人的兴趣只有极少数 是正当的。在以前的教育制度里,人所应读的所谓“正经书”是很有限的。四书五经是大家 所公认的“正经书”。除此之外,学举业者,再加读诗赋八股文:讲道学者,再加读宋明儒 语录。此外,所有小说词曲等,均以为是“闲书”。看闲书是没出J包的事,至于写闲书更 是没有出息的事了。在以前的社会制度里,尤其是在以前的教育制度里,人们以为,人的兴 趣多数是不“正当的”。因此,有多少人不能随他的兴趣去做,以致他的才不能发展;因此, 不知压抑埋没了多少天才,这是不必讳言的。 (选自冯友兰《人生经典》,有删改)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所谓的“无为”,就是做事情不追求“世间名利恭敬”,一切顺其自然,一切顺应自己 的兴趣。 B.作者认为,我们之所以在生活中得不到乐趣,是因为受到各种社会制度的束缚,只有打 破束缚,才能得到快乐 C.社会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社会生活中有我们不容易感兴趣的事,但出于对社会的责任, 我们必须去做。 D.在以前的社会制度里,人们用所谓“正经”“正当”的价值标准,限制了个人的兴趣, 以致影响到个入能力的发展 13.下列不符合道家的“极端说法”的一项是()(3分) A.成人不能像儿童那样乘兴,是受到了社会各种制度的束缚,所以必须打破这些束缚。 B.无论什么人,都有其感兴趣的事,但是其所做的事并非都是由其兴趣所为。 C.既然任何人对有些事总感兴趣,而且都照着他的兴趣去做,那么他就有了快乐的生活 D.即使许多人都对于蒙头大睡感兴趣,不做事情,也不会影响社会运转 14.请根据文章第二段内容,概括作者对道家所持的态度。(4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梧桐树 丰子恺 ①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
所以我们对于它虽不感觉兴趣,但也必须做之。社会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所以,我们对于 社会都有一种起码的责任。这种起码的责任,不见得是每个人皆感觉兴趣的。所以,主张人 皆随其兴趣去做的极端说法,如道家所说者,是不可行的。 不过这种说法如果不是极端的,则是可行的。这种说法在相当范围内,我们不能不说 是真理。 在以前的社会制度里,尤其是在以前的教育制度里,人们以为,人的兴趣只有极少数 是正当的。在以前的教育制度里,人所应读的所谓“正经书”是很有限的。四书五经是大家 所公认的“正经书”。除此之外,学举业者,再加读诗赋八股文;讲道学者,再加读宋明儒 语录。此外,所有小说词曲等,均以为是“闲书”。看闲书是没出 J 包的事,至于写闲书更 是没有出息的事了。在以前的社会制度里,尤其是在以前的教育制度里,人们以为,人的兴 趣多数是不“正当的”。因此,有多少人不能随他的兴趣去做,以致他的才不能发展;因此, 不知压抑埋没了多少天才,这是不必讳言的。 (选自冯友兰《人生经典》,有删改)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所谓的“无为”,就是做事情不追求“世间名利恭敬”,一切顺其自然,一切顺应自己 的兴趣。 B.作者认为,我们之所以在生活中得不到乐趣,是因为受到各种社会制度的束缚,只有打 破束缚,才能得到快乐。 C.社会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社会生活中有我们不容易感兴趣的事,但出于对社会的责任, 我们必须去做。 D.在以前的社会制度里,人们用所谓“正经”“正当”的价值标准,限制了个人的兴趣, 以致影响到个入能力的发展。 13.下列不符合道家的“极端说法”的一项是( )(3 分) A.成人不能像儿童那样乘兴,是受到了社会各种制度的束缚,所以必须打破这些束缚。 B.无论什么人,都有其感兴趣的事,但是其所做的事并非都是由其兴趣所为。 C.既然任何人对有些事总感兴趣,而且都照着他的兴趣去做,那么他就有了快乐的生活。 D.即使许多人都对于蒙头大睡感兴趣,不做事情,也不会影响社会运转。 14.请根据文章第二段内容,概括作者对道家 .....所持的态度。(4 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 梧桐树 丰子恺 ①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