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新营中学高一年语文必修1第一次月考试题 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四、第五课」 (答卷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2014-10-11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百舸(k6)寂寥(lido)彷(pang)徨惆怅( chang) B.方遒(qi)颓圮(pi) 瓦菲(fei) 青荇(xi C.浪遏(e) 浮藻(z6o) 长篙(g6o) 漫溯(shuo) D.虔(qidn)诚忸怩(n) 深邃(sui) 团箕(q1) (2)《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作者一再强调乳儿“不在她的旁侧”是为了说明() A.大堰河死得很凄凉 B.“我”回家后和大堰河家失出去联系 C.大堰河临死时仍在牵挂她的乳儿 D.“我”的遗憾自责的心情。 (3)下面一首《沁园春》上阙打乱了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蹭蹬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 ②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 ③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 ④一曲狂歌,有百余言,说尽一生 A.②④①③ B.③①Q C.④②①③ D.②③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君知其难也 B.诚能得樊将军之首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第1页共13页
第 1 页 共 13 页 2014 年秋新营中学高一年语文必修 1 第一次月考试题 [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四、第五课] ( 答卷时间:120 分钟;试卷总分:150 分 ) 考试时间:2014-10-11 一、积累与运用(40 分) 1.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百舸.(kě) 寂寥.(liáo) 彷.(páng)徨 惆怅.(chàng) B.方遒.(qiú) 颓圮.(pǐ) 瓦菲.(fēi) 青荇.(xìng) C.浪遏.(è) 浮藻.(zǎo) 长篙.(gāo) 漫溯.(shuò) D.虔.(qián)诚 忸怩.(ní) 深邃.(suì) 团箕.(qí) (2)《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作者一再强调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是为了说明( ) A.大堰河死得很凄凉。 B.“我”回家后和大堰河家失出去联系。 C.大堰河临死时仍在牵挂她的乳儿。 D.“我”的遗憾自责的心情。 (3)下面一首《沁园春》上阙打乱了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 蹭蹬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 ② 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 ③ 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 ④ 一曲狂歌,有百余言,说尽一生。 A.②④①③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②③ ①④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君知其.难也 B. 诚.能得樊将军之首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夜缒而出,见秦伯 因人之力而敝之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掠夺、夺取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刻毒 C.执千金之资币物 钱币D.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假如没有 (7)从句式角度看,下列句子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D.是寡人之过也 (8)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晋军函陵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又前而为歌曰 2.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每格1分,共12分) (1)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怅寥廓 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在雨中哀怨 (戴望舒《雨巷》) (4)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 息般的眼光 (戴望舒《雨巷》) (5)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徐志摩《再别康桥》) (6)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第2页共13页
第 2 页 共 13 页 D. 夜缒而.出,见秦伯 因人之力而.敝之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D.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掠夺、夺取 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刻毒 C.执千金之资币.物 钱币 D.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假如没有 (7)从句式角度看,下列句子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D.是寡人之过也 (8)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晋军.函陵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又前.而为歌曰 2.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每格 1 分,共 12 分) (1)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 ,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怅寥廓, , 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在雨中哀怨, 。(戴望舒《雨巷》) (4)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 息般的眼光, 。(戴望舒《雨巷》) (5)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 。(徐志摩《再别康桥》) (6)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3文学常识填空。(每格1分,共4分)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学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 (人名)所作。它与《谷梁传》《 》合称“春秋三传”。 (2)《雨巷》是 (人名)的成名作,叶圣陶对这首诗评价很高,称它 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 ”的称号 4.语言运用题。(8分) (1)诗人艾青以诗歌的形式深情地歌咏了保姆大堰河给予“我”的无私的母爱,季 羡林用散文的形式深情地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愧疚之情,而当今很多人喜欢在母亲节或 其他节庆时用短信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请根据下列短信的内容和句式特点, 将其补充完整。(2分 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 母亲您是伞,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母亲您是豆英,我们是豆英里的豆子 (2)下面的一幅对联,打乱了顺序,请你将其整理为一幅较为工整的对联。(2分) 康桥河边旷世伟人多情游子橘子洲头作别西天云彩书写壮志豪情 上联: 下联 (3)《烛之武退秦师》对郑伯这一人物着墨不多,但他的思想性格却比较鲜明。请你 用简要的语言对这一人物进行点评,80字左右。(4分) 第3页共13页
第 3 页 共 13 页 。(徐志摩《再别康桥》) 3.文学常识填空。(每格 1 分,共 4 分)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学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 (人名)所作。它与《谷梁传》《 》合称“春秋三传”。 (2)《雨巷》是 (人名)的成名作,叶圣陶对这首诗评价很高,称它 “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 ”的称号。 4.语言运用题。(8 分) (1)诗人艾青以诗歌的形式深情地歌咏了保姆大堰河给予“我”的无私的母爱,季 羡林用散文的形式深情地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愧疚之情,而当今很多人喜欢在母亲节或 其他节庆时用短信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请根据下列短信的内容和句式特点, 将其补充完整。(2 分) 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 。 母亲您是伞,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母亲您是豆荚,我们是豆荚里的豆子; 。 (2)下面的一幅对联,打乱了顺序,请你将其整理为一幅较为工整的对联。(2 分) 康桥河边 旷世伟人 多情游子 橘子洲头 作别西天云彩 书写壮志豪情 上联: 下联: (3)《烛之武退秦师》对郑伯这一人物着墨不多,但他的思想性格却比较鲜明。请你 用简要的语言对这一人物进行点评,80 字左右。(4 分) 答:
、阅读与鉴赏(40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海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956年 5.填空。(3分) 诗人从视觉、嗅觉、 四个角度展示了大海的生动形象 抒发了诗人对大海的 之情。 6.在你看来,《海》一诗的形式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体现在哪个方面?请简 要分析。(3分) 第4页共13页
第 4 页 共 13 页 二、阅读与鉴赏(40 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 海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956 年 5.填空。(3 分) 诗人从视觉、嗅觉、 、 四个角度展示了大海的生动形象, 抒发了诗人对大海的 之情。 6.在你看来,《海》一诗的形式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体现在哪个方面?请简 要分析。(3 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14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 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①若舍郑以为东 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 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 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鄙厌肆去 ④亦去之。 8.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③既东封郑 ④又欲肆其西封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不同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也相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相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也不同 9.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理由是()(2分) 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②夜缒而出,见秦伯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⑤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夫晋,何厌之有? 第5页共13页
第 5 页 共 13 页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14 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 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①若舍郑以为东 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 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 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 分) ①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 ② 夫晋,何厌.之有? 厌: ③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 ④ 亦去.之。 去: 8.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③ 既东封.郑 ④ 又欲肆其西封.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不同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也相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相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也不同 9. 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理由是( )(2 分) ①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② 夜缒而出,见秦伯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④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⑤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 夫晋,何厌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