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八 科学当中迄今所做到的一些发现是邻于流俗概念,很少 钻过表面。为要钻入自然的内部和深处,必须使概念和原理 都是通过一条更为确实和更有保障的道路从事物引申而得; 必须替智力的动作引进一个更好和更准确的方法。 九 钻求和发现真理,只有亦只能有两条道路。一条道路是 从感官和特殊的东西飞越到最普遍的原理,其真理性即被视 为已定而不可动摇,而由这些原则进而去判断,进而去发现 些中级的公理。这是现在流行的方法。另一条道路是从感 官和特殊的东西引出一些原理,经由逐步而无间断的上升,直 至最后才达到最普通的原理。这是正确的方法,但迄今还未 试行过。① 理解力如任其自流,就会自然采取与逻辑秩序正相吻合 的那一进程(就是走前一条道路)。因为心灵总是渴欲跳到具 有较高普遍性的地位,以便在那里停歇下来;而且这样之后 不久就倦于实验。但这个毛病确又为逻辑所加重,因为逻辑 ①参看约翰·密尔(J.S.MⅢ)对这条的批评,见他所著逻辑》一书第 六卷第五章第五节。(参看一卷二二、一O四两条 译者)
一 八 科 学 当 中 迄 今 所 做 到 的 一 些 发 现 是 邻 于 流 俗 概 念 , 很 少 钻 过 表 面 。 为 要 钻 入 自 然 的 内 部 和 深 处 , 必 须 使 概 念 和 原 理 都 是 通 过 一 条 更 为 确 实 和 更 有 保 障 的 道 路 从 事 物 引 申 而 得 ; 必 须 替 智 力 的 动 作 引 进 一 个 更 好 和 更 准 确 的 方 法 。 一 九 钻 求 和 发 现 真 理 , 只 有 亦 只 能 有 两 条 道 路 。 一 条 道 路 是 从 感 官 和 特 殊 的 东 西 飞 越 到 最 普 遍 的 原 理 , 其 真 理 性 即 被 视 为 已 定 而 不 可 动 摇 , 而 由 这 些 原 则 进 而 去 判 断 , 进 而 去 发 现 一 些 中 级 的 公 理 。 这 是 现 在 流 行 的 方 法 。 另 一 条 道 路 是 从 感 官 和 特 殊 的 东 西 引 出 一 些 原 理 , 经 由 逐 步 而 无 间 断 的 上 升 , 直 至 最 后 才 达 到 最 普 通 的 原 理 。 这 是 正 确 的 方 法 , 但 迄 今 还 未 试 行 过 。 ① 二 ○ 理 解 力 如 任 其 自 流 , 就 会 自 然 采 取 与 逻 辑 秩 序 正 相 吻 合 的 那 一 进 程 ( 就 是 走 前 一 条 道 路 ) 。 因 为 心 灵 总 是 渴 欲 跳 到 具 有 较 高 普 遍 性 的 地 位 , 以 便 在 那 里 停 歇 下 来 ; 而 且 这 样 之 后 不 久 就 倦 于 实 验 。 但 这 个 毛 病 确 又 为 逻 辑 所 加 重 , 因 为 逻 辑 第 一 卷 1 3 ① 参 看 约 翰 · 密 尔 ( J . S . M i l ) 对 这 条 的 批 评 , 见 他 所 著 《 逻 辑 》 一 书 第 六 卷 第 五 章 第 五 节 。 ( 参 看 一 卷 二 二 、 一 ○ 四 两 条 。 — — 译 者 )
14 新工具 的论辩有其秩序性和严正性。 理解力如任其自流,在一个清醒的、沉静的和严肃的心 灵说来,特别是如果它没有被一些公认的学说所障碍的话,它 亦会在另一条即正确的道路上略略试步,但浅尝辄止:因为 理解力这东西,除非得到指导和帮助,本是不足以匹敌、不 配来抗对事物的奧秘的。 上述两条道路都是从感官和特殊的东西出发,都是止息 于最高普通性的东西;但二者之间却有着无限的不同。前者 对于经验和特殊的东西只是瞥眼而过,而后者则是适当地和 按序地贯注于它们。还有,前者是开始时就一下子建立起某 些抽象的、无用的、普遍的东西,而后者则是逐渐循级上升 到自然秩序中先在的而为人们知道得较明白的东西。② ①本条中的几个“逻辑”字样,在拉丁文原本均为 dialectica 译者 ②参看二卷四条二节
的 论 辩 有 其 秩 序 性 和 严 正 性 。 ① 二 一 理 解 力 如 任 其 自 流 , 在 一 个 清 醒 的 、 沉 静 的 和 严 肃 的 心 灵 说 来 , 特 别 是 如 果 它 没 有 被 一 些 公 认 的 学 说 所 障 碍 的 话 , 它 亦 会 在 另 一 条 即 正 确 的 道 路 上 略 略 试 步 , 但 浅 尝 辄 止 ; 因 为 理 解 力 这 东 西 , 除 非 得 到 指 导 和 帮 助 , 本 是 不 足 以 匹 敌 、 不 配 来 抗 对 事 物 的 奥 秘 的 。 二 二 上 述 两 条 道 路 都 是 从 感 官 和 特 殊 的 东 西 出 发 , 都 是 止 息 于 最 高 普 通 性 的 东 西 ; 但 二 者 之 间 却 有 着 无 限 的 不 同 。 前 者 对 于 经 验 和 特 殊 的 东 西 只 是 瞥 眼 而 过 , 而 后 者 则 是 适 当 地 和 按 序 地 贯 注 于 它 们 。 还 有 , 前 者 是 开 始 时 就 一 下 子 建 立 起 某 些 抽 象 的 、 无 用 的 、 普 遍 的 东 西 , 而 后 者 则 是 逐 渐 循 级 上 升 到 自 然 秩 序 中 先 在 的 而 为 人 们 知 道 得 较 明 白 的 东 西 。 ② 1 4 新 工 具 ① ② 参 看 二 卷 四 条 二 节 。 — — 译 者 本 条 中 的 几 个 “ 逻 辑 ” 字 样 , 在 拉 丁 文 原 本 均 为 d i a l e c t i c a 。 — — 译 者
第一卷 人心的假象和神意的理念二者之间有绝大的不同。这 也就是说,某些空洞的教条和象在自然中所见到的那样标示 在创造上的一些真正的铃记与标志这二者之间有绝大的不 二四 由论辩而建立起来的原理,不会对新事功的发现有什么 效用,这是因为自然的精微远较论辩的精微高出多少倍。但 由特殊的东西而适当地和循序地形成起来的原理,则会很 容易地发现通到新的特殊的东西的道路,并从而使各门科学 活跃起来 二五 现在所使用的一些原理,因为仅是由贫乏的和手工性的 ① Idola一词,在培根用来(照这里的上下文看来),不是指什么崇拜的对 象,而是说一种幻象或假象——这是希腊字的原义。弗勒在注中指出,培根在 Cogitata et visa一书中(第十四段)还曾使用 spectra一词(分光景,有幻景之意 译者)作为和 idola一词有同样力量的字眼。 ②神意的理念 inae mentis ideae)这一用语系直接借自柏拉图 (Plato): 但培根在这里用来,显然不是柏拉图所讲的那种脱离物质的理型之本义,而具有 他自己所赋予的特定意义,由本条下句的补充说明可见:又,一卷一二四条中亦 有大意相同的说明 译者 ③参看一卷一二一条三节 译者 ④拉丁本原文是 abstracta,英文本译作 formed,意义不够确切,应译作 “抽象出来的”。——译者
二 三 人 心 的 假 象 ① 和 神 意 的 理 念 ② 二 者 之 间 有 绝 大 的 不 同 。 这 也 就 是 说 , 某 些 空 洞 的 教 条 和 象 在 自 然 中 所 见 到 的 那 样 标 示 在 创 造 上 的 一 些 真 正 的 铃 记 与 标 志 这 二 者 之 间 有 绝 大 的 不 同 。 二 四 ③ 由 论 辩 而 建 立 起 来 的 原 理 , 不 会 对 新 事 功 的 发 现 有 什 么 效 用 , 这 是 因 为 自 然 的 精 微 远 较 论 辩 的 精 微 高 出 多 少 倍 。 但 由 特 殊 的 东 西 而 适 当 地 和 循 序 地 形 成 起 来 的 ④ 原 理 , 则 会 很 容 易 地 发 现 通 到 新 的 特 殊 的 东 西 的 道 路 , 并 从 而 使 各 门 科 学 活 跃 起 来 。 二 五 现 在 所 使 用 的 一 些 原 理 , 因 为 仅 是 由 贫 乏 的 和 手 工 性 的 第 一 卷 1 5 ① ② ③ ④ 拉 丁 本 原 文 是 a b s t r a c t a , 英 文 本 译 作 f o r m e d , 意 义 不 够 确 切 , 应 译 作 “ 抽 象 出 来 的 ” 。 — — 译 者 参 看 一 卷 一 二 一 条 三 节 。 — — 译 者 神 意 的 理 念 ( d i v i n a e m e n t i s i d e a e ) 这 一 用 语 系 直 接 借 自 柏 拉 图 ( P l a t o ) ; 但 培 根 在 这 里 用 来 , 显 然 不 是 柏 拉 图 所 讲 的 那 种 脱 离 物 质 的 理 型 之 本 义 , 而 具 有 他 自 己 所 赋 予 的 特 定 意 义 , 由 本 条 下 句 的 补 充 说 明 可 见 ; 又 , 一 卷 一 二 四 条 中 亦 有 大 意 相 同 的 说 明 。 — — 译 者 I d o l a 一 词 , 在 培 根 用 来 ( 照 这 里 的 上 下 文 看 来 ) , 不 是 指 什 么 崇 拜 的 对 象 , 而 是 说 一 种 幻 象 或 假 象 — — 这 是 希 腊 字 的 原 义 。 弗 勒 在 注 中 指 出 , 培 根 在 C o g i t a t a e t V i s a 一 书 中 ( 第 十 四 段 ) 还 曾 使 用 s p e c t r a 一 词 ( 分 光 景 , 有 幻 景 之 意 — — 译 者 ) 作 为 和 i d o l a 一 词 有 同 样 力 量 的 字 眼
新工具 经验以及很少一些最普通常见的特殊的东西提示而来,故 其大部分的范围都仅仅恰合于这些东西而把它们包收在内; 那么,它们之不会导向新的特殊的东西也就无足怪了。而若 是有些前所未察和前所不知的相反事例偶然撞来,这原理则 借略作一些无关宏旨的区划而获救并得保存下去;而其实 只有改正这公理本身才是真正的途径 二六 为区别清楚起见,人类理性以上述那种通用方式应用于 自然问题而得出的结论,我名之为对自然的冒测(指其粗率 和未成熟而言);至于另一种经由一个正当的和有方法的过程 而从事实抽出的理论,我名之为对自然的解释 二七 对于同意这一点说来,冒测颇是一个足够强固的根据:因 为即使人们都疯了而都疯得一样,他们彼此之间也会很好地 取得一致的。 ①克钦提示说,这或许是指上文第二条所论赤手做工不用工具的情况来说 的。—译者 ②弗勒注释说:例如,在伽利略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物体坠地的时间长短 是与其重量成反比例的。但有些物体,例如火焰,却并不下落而是上升。对于这 一例外,人们于是就用轻浮这条原理来解释,说轻的物体则是向上的。又如,古 代天文学中有一条假设,说天体一定都是圆满的。但伽利略却借望远镜发现了月 球存有着凹陷。这时人们便解答说,那些凹陷处必是填满着透明的晶体的
经 验 ① 以 及 很 少 一 些 最 普 通 常 见 的 特 殊 的 东 西 提 示 而 来 , 故 其 大 部 分 的 范 围 都 仅 仅 恰 合 于 这 些 东 西 而 把 它 们 包 收 在 内 ; 那 么 , 它 们 之 不 会 导 向 新 的 特 殊 的 东 西 也 就 无 足 怪 了 。 而 若 是 有 些 前 所 未 察 和 前 所 不 知 的 相 反 事 例 偶 然 撞 来 , 这 原 理 则 借 略 作 一 些 无 关 宏 旨 的 区 划 而 获 救 并 得 保 存 下 去 ② ; 而 其 实 只 有 改 正 这 公 理 本 身 才 是 真 正 的 途 径 。 二 六 为 区 别 清 楚 起 见 , 人 类 理 性 以 上 述 那 种 通 用 方 式 应 用 于 自 然 问 题 而 得 出 的 结 论 , 我 名 之 为 · 对 · 自 · 然 · 的 · 冒 · 测 ( 指 其 粗 率 和 未 成 熟 而 言 ) ; 至 于 另 一 种 经 由 一 个 正 当 的 和 有 方 法 的 过 程 而 从 事 实 抽 出 的 理 论 , 我 名 之 为 · 对 · 自 · 然 · 的 · 解 · 释 。 二 七 对 于 同 意 这 一 点 说 来 , 冒 测 颇 是 一 个 足 够 强 固 的 根 据 ; 因 为 即 使 人 们 都 疯 了 而 都 疯 得 一 样 , 他 们 彼 此 之 间 也 会 很 好 地 取 得 一 致 的 。 1 6 新 工 具 ① ② 弗 勒 注 释 说 : 例 如 , 在 伽 利 略 以 前 , 人 们 一 直 认 为 物 体 坠 地 的 时 间 长 短 是 与 其 重 量 成 反 比 例 的 。 但 有 些 物 体 , 例 如 火 焰 , 却 并 不 下 落 而 是 上 升 。 对 于 这 一 例 外 , 人 们 于 是 就 用 轻 浮 这 条 原 理 来 解 释 , 说 轻 的 物 体 则 是 向 上 的 。 又 如 , 古 代 天 文 学 中 有 一 条 假 设 , 说 天 体 一 定 都 是 圆 满 的 。 但 伽 利 略 却 借 望 远 镜 发 现 了 月 球 存 有 着 凹 陷 。 这 时 人 们 便 解 答 说 , 那 些 凹 陷 处 必 是 填 满 着 透 明 的 晶 体 的 。 — — 译 者 克 钦 提 示 说 , 这 或 许 是 指 上 文 第 二 条 所 论 赤 手 做 工 不 用 工 具 的 情 况 来 说 的 。 — — 译 者
第一卷 17 二八 就着取同意而言,实在说来,冒测还远较解释为有力。 因为冒测是搜集为数甚少而且其中大部分又是通常习见的事 例而成,所以它能径直触动理解力并充填想象力;至于另一 方面,解释则是随时随地搜集到处散见的各种各样的事实而 成,所以它不能陡然地打动理解力,因而在当时的意见面前 它就不能不显得粗硬和不协调,很象信仰的一些神秘的东西 样 二九 建筑在意见和武断的一些科学当中,冒测和逻辑①是有 效用的;因为在那里目标乃是要迫人同意于命题,而不是要 掌握事物。 若是使用冒测的办法,纵使尽聚古往今来的一切智者,集 合并传递其劳动,在科学方面也永远不会做出什么大的进步; 因为在人心里早已造成的根本错误不是靠机能的精良和后来 的补救能治好的。 若期待用在旧事物上加添和移接一些新事物的做法来在 ①拉丁本原文为 dialectica—译者
二 八 就 着 赢 取 同 意 而 言 , 实 在 说 来 , 冒 测 还 远 较 解 释 为 有 力 。 因 为 冒 测 是 搜 集 为 数 甚 少 而 且 其 中 大 部 分 又 是 通 常 习 见 的 事 例 而 成 , 所 以 它 能 径 直 触 动 理 解 力 并 充 填 想 象 力 ; 至 于 另 一 方 面 , 解 释 则 是 随 时 随 地 搜 集 到 处 散 见 的 各 种 各 样 的 事 实 而 成 , 所 以 它 不 能 陡 然 地 打 动 理 解 力 , 因 而 在 当 时 的 意 见 面 前 , 它 就 不 能 不 显 得 粗 硬 和 不 协 调 , 很 象 信 仰 的 一 些 神 秘 的 东 西 一 样 。 二 九 建 筑 在 意 见 和 武 断 的 一 些 科 学 当 中 , 冒 测 和 逻 辑 ① 是 有 效 用 的 ; 因 为 在 那 里 目 标 乃 是 要 迫 人 同 意 于 命 题 , 而 不 是 要 掌 握 事 物 。 三 ○ 若 是 使 用 冒 测 的 办 法 , 纵 使 尽 聚 古 往 今 来 的 一 切 智 者 , 集 合 并 传 递 其 劳 动 , 在 科 学 方 面 也 永 远 不 会 做 出 什 么 大 的 进 步 ; 因 为 在 人 心 里 早 已 造 成 的 根 本 错 误 不 是 靠 机 能 的 精 良 和 后 来 的 补 救 能 治 好 的 。 三 一 若 期 待 用 在 旧 事 物 上 加 添 和 移 接 一 些 新 事 物 的 做 法 来 在 第 一 卷 1 7 ① 拉 丁 本 原 文 为 d i a l e c t i c a 。 — — 译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