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条件:一是所观察的行为必须是经常出现的,频率较高,每十五分钟不低于一次的行为才适用于时间取样来研究;,二是必须是外显的容易被观察到的行为:三是必须确定观察目的、观察对象数量、观察的范围和时间:四是对观察行为必须给出明确的操作性定义五是应该编制时间取样编码记录表O
• 限定条件: • 一是所观察的行为必须是经常出现的,频率较高 ,每十五分钟不低于一次的行为才适用于时间取 样来研究; • 二是必须是外显的容易被观察到的行为; • 三是必须确定观察目的、观察对象数量、观察的 范围和时间; • 四是对观察行为必须给出明确的操作性定义; • 五是应该编制时间取样编码记录表
·案例·托马斯研究6岁儿童课堂教学中的捣乱行为,他将捣乱行为分为九类:1粗鲁动作、2跑3侵犯行为、4扰乱别人、5说话、6叫曬7噪声、8转方向、9做其他事,观察每个研究对象5分钟,每10秒钟确定儿童捣乱行为的类型,在格子相应数字代号上画圈。O
• 案例 • 托马斯研究6岁儿童课堂教学中的捣乱行为 ,他将捣乱行为分为九类:1粗鲁动作、2跑 、3侵犯行为、4扰乱别人、5说话、6叫嚷 、7噪声、8转方向、9做其他事。 • 观察每个研究对象5分钟,每10秒钟确定儿 童捣乱行为的类型,在格子相应数字代号上 画圈
捣乱行为观察编码记录表观察时间(秒)0-1011-2021-3031-4041-5051-602345备注5说话1粗鲁动作2跑3侵犯行为4扰乱别人6叫曦7噪声8转方向9做其他事
0-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1 2 3 4 5 备注 1粗鲁动作 2跑 3侵犯行为 4扰乱别人 5说话 6叫嚷 7噪声 8 转方向 9做其他事 捣乱行为观察编码记录表 观察时间(秒)
2、事件取样法事件取样法需要预先选取行为或事件作为观察样本,在自然情境中,研究者需要等待所选行为、事件的发生,多然后作记录,侧重事件的性质、过程及起因如何等,可以是叙述式观察记录,也可以是编码记录。O
2、事件取样法 • 事件取样法需要预先选取行为或事件作为观察 样本,在自然情境中,研究者需要等待所选行为、事 件的发生,然后作记录,侧重事件的性质、过程及起 因如何等,可以是叙述式观察记录,也可以是编码记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