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联合大学教案心理学院教学部门教研室:心理学系牛春娟教师姓名:讲师专业技术职称:社会心理学课程名称:授课学期:2013~2014学年秋季学期
河北联合大学 教 案 教 学 部 门 : 心理学院 教研室 : 心理学系 教 师 姓 名 : 牛春娟 专业技术职称 : 讲师 课 程 名 称 : 社会心理学 授 课 学 期 :2013~ 2014 学年 秋季学期
教案首页社会心理学中文课程名称英文Social psychology授课对象2012级应用心理专业本科)层次_2学时课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东二4教室第8教学周周四第7-8大节第二章社会化第一节社会化的概念和基本途径第二节影响社会化的因素授课章节第三节社会化的内容第四节社会化的历程和结果第五节青少年逆反心理与社会化第六节老年人的社会化教学目标:掌握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基本途径,熟悉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和内容,了解青少年、教学目标老年人的社会化与要求教学要求:提前预习本章内容。教学重点: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基本途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熟悉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和内容与难点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自主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电化教学为主与手段教材与教材:社会心理学苑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2版教具教具:多媒体课件专业词汇社会化socialization社会教化(socialization)个体内化(individualinternalization)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社会心理学 英 文 Social psychology 授课对象 20 12 级 应用心理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8 教学周周四 第 7-8 大节 上课教室 东二 4 教室 授课章节 第二章 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的概念和基本途径 第二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第三节 社会化的内容 第四节 社会化的历程和结果 第五节 青少年逆反心理与社会化 第六节 老年人的社会化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掌握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基本途径,熟悉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和内容,了解青少年、 老年人的社会化 教学要求:提前预习本章内容。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基本途径 教学难点:熟悉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和内容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自主式、讨论式 教学手段以电化教学为主 教材与 教具 教材:社会心理学 苑杰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年 3 月第 2 版 教具:多媒体课件 专业词汇 社会化 socialization 社会教化(socialization)个体内化(individual internalization)
引言部分:导入新课强调本次课的重点、难点10分钟80分钟基本部分:第二章社会化第一节社会化的概念与途径(30分钟)一、社会化的概念《10分钟)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20分钟)第二节景影响社会化的因素(20分钟)一、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10分钟)教学内容与二、社会化的文化环境因素《10分钟)时间分配第三节社会化的内容(20分钟)第四节社会化的历程与结果(10分钟)R一、社会化发展阶段《5分钟)二、社会化的结果《5分钟)第五节青少年逆反心理与社会化(自学)第六节老年人的社会化(自学)10分钟结束部分:本章小结布置作业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注解授课内容目的教法时间
教 案 正 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 导入新课 强调本次课的重点、难点 10 分钟 基本部分: 80 分钟 第二章 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的概念与途径 (30 分钟) 一、社会化的概念 〈10 分钟〉 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20 分钟〉 第二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20 分钟) 一、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 〈10 分钟〉 二、社会化的文化环境因素 〈10 分钟〉 第三节 社会化的内容 (20 分钟) 第四节 社会化的历程与结果 (10 分钟) 一、社会化发展阶段 〈5 分钟〉 二、社会化的结果 〈5 分钟〉 第五节 青少年逆反心理与社会化 (自学) 第六节 老年人的社会化 (自学) 结束部分: 本章小结 布置作业 10 分钟
导入新课10提问法第二章社会化socialization讨论法提高学生第一部分导入部分兴趣和强讲授法调本章重·反馈作业情况点、难点·导入本次课所学内容·强调本章重点、难点第二部分正文部分本章主要内容社会化的概念和基本途径影响社会化的因素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的历程和结果青少年逆反心理与社会化老年人的社会化第一节社会化的概念与途径一、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形成适合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对社会化概念的理解1、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2、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使自然人变化为社会人。3、社会控制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的手段
第二章 社会化 socialization 第一部分 导入部分 •反馈作业情况 •导入本次课所学内容 •强调本章重点、难点 第二部分 正文部分 本章主要内容 社会化的概念和基本途径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化的历程和结果 青少年逆反心理与社会化 老年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的概念与途径 一、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 收社会的文化,形成适合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 握该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 的过程。 对社会化概念的理解 1、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 2、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使自然人变化为社会人。 3、社会控制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的手段。 导入新课 提高学生 兴趣和强 调本章重 点、难点 提问法 讨论法 讲授法 10
4、社会化贯穿于人的一生。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社会教化(socialization)个体内化(individualinternalization)社会教化(socialization)定义: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分类:1、系统的正规的教育2、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个体内化(individualinternalization)定义指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个体内化的五大机制1、观察学习2、认知加工3、角色扮演4、主观认同5、自我强化第二节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一、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二、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第三节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主要作用教导生活技能
4、社会化贯穿于人的一生。 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社会教化(socialization) 个体内化(individual internalization) 社会教化(socialization) 定义: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 的过程。 分类: 1、系统的正规的教育 2、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 个体内化(individual internalization) 定义:指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 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 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 个体内化的五大机制 1、观察学习 2、认知加工 3、角色扮演 4、主观认同 5、自我强化 第二节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 二、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第三节 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化主要作用 教导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