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社会判断一、单项选择题1.归因指的是()。A.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B.一个观察者根据内存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外部状态的推论过程C.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D.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2人们往往会“把功劳归于自己,把失败归于别人”,这属于(A.习得无助B.自我设障C.归因偏见D.自我防卫3.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对原因的解释是武断的不合实际的偏见,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归因偏差。下列归因偏差的类型中,属于基本归因错误的是()。A.忽视一致性信息B.过高估计内在因素D.行动者一观察者效应C.自我防御性归因)信息是指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4.在凯利三度归因理论中,(在这种情境下相同。A.区别性B.一致性C.特异性D.一贯性)。5海德的朴素心理学将行为的发生归因于两种因素,这两种因素是(A.稳定性因素一不稳定性因素B.内在因素一外在因素C.可控因素一不可控因素D.直接因素一间接因素6.根据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对应推论说,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观察者更有可能对行为主体进行对应推论()A.主体行为的社会合意程度和自由选择性均高B.主体行为的社会合意程度和自由选择性均低1
1 第七章 社会判断 一、单项选择题 1.归因指的是( )。 A.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 程 B.一个观察者根据内存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外部状态的推论过 程 C.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D.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2.人们往往会“把功劳归于自己,把失败归于别人”,这属于( )。 A.习得无助 B.自我设障 C.归因偏见 D.自我防卫 3.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对原因的解释是武断的不合实际的偏见,这种现象在社会 心理学中称之为归因偏差。下列归因偏差的类型中,属于基本归因错误的是 ( )。 A.忽视一致性信息 B.过高估计内在因素 C.自我防御性归因 D.行动者-观察者效应 4.在凯利三度归因理论中,( )信息是指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 在这种情境下相同。 A.区别性 B.一致性 C.特异性 D.一贯性 5.海德的朴素心理学将行为的发生归因于两种因素,这两种因素是( )。 A.稳定性因素-不稳定性因素 B.内在因素-外在因素 C.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 D.直接因素-间接因素 6.根据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对应推论说,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观察者更有可能对 行为主体进行对应推论( ) A.主体行为的社会合意程度和自由选择性均高 B.主体行为的社会合意程度和自由选择性均低
C.主体行为的社会合意程度高而自由选择性低D.主体行为的社会合意程度低而自由选择性高7.海德的朴素心理学,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学说,韦纳的归因理论属于社会认知的三种归因理论,三者的共同之处在于(A.阐述的都是有关归因偏差的内容B.都将行为的原因归于行为者、客观刺激物、情境三种形式C.都将行为原因归为暂时的和稳定的两种原因D.都包含对行为内因的阐述)8.根据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下列属于不稳定的内因是(A.能力B.任务难度C.努力D.机遇)。9.根据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如对张三打李四这件事归因,则李四属于(A.内因B.刺激物C.行动者D.环境背景10.沙赫特一辛格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是由环境刺激、生理状态、认知过程三个条件所制约的,其中()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A.认知过程B.环境刺激C.生理状态D.以上说法都对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社会认知归因理论的有(A.凯利的三度理论B.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C.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D.海德的朴素心理学理论2.琼斯和戴维斯根据人们的归因过程,提出了对应推论说,并且研究了可能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A.行为的一致性信息B.行为的非共同效应C.行为的社会合意程度D.行为的自由选择性)。3.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人们的行为原因可分为(A.单维原因、多维原因B.外部原因、内部原因2
2 C.主体行为的社会合意程度高而自由选择性低 D.主体行为的社会合意程度低而自由选择性高 7.海德的朴素心理学,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学说,韦纳的归因理论属于社会认知 的三种归因理论,三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A.阐述的都是有关归因偏差的内容 B.都将行为的原因归于行为者、客观刺激物、情境三种形式 C.都将行为原因归为暂时的和稳定的两种原因 D.都包含对行为内因的阐述 8.根据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下列属于不稳定的内因是( ) A.能力 B.任务难度 C.努力 D.机遇 9.根据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如对张三打李四这件事归因,则李四属于( )。 A.内因 B.刺激物 C.行动者 D.环境背景 10.沙赫特—辛格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是由环境刺激、生理状态、认知过程三 个条件所制约的,其中( )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 A.认知过程 B.环境刺激 C.生理状态 D.以上说法都对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社会认知归因理论的有( )。 A.凯利的三度理论 B.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 C.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D.海德的朴素心理学理论 2.琼斯和戴维斯根据人们的归因过程,提出了对应推论说,并且研究了可能影响 对应推论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 )。 A.行为的一致性信息 B.行为的非共同效应 C.行为的社会合意程度 D.行为的自由选择性 3.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人们的行为原因可分为( )。 A.单维原因、多维原因 B.外部原因、内部原因
C.可控原因、不可控原因D.稳定原因、不稳定原因)。4.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下列哪种归因会强化主体进一步活动的动机(A.成功被归于稳定的、内部的、不可控的原因B.失败被归于稳定的、内部的、不可控的原因C.成功被归因为稳定的、内部的、可控的原因D.失败被归因为不稳定的、外部的、可控的原因5.下列有关社会认知的观点,正确的有()。A.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B.从动态上说,社会认知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C.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社会认知产生的前提条件D.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很多,可以概括为认知者因素、认知对象因素和认知情境因素三类6.下列因素中,()可以影响个体作出决策。A.决策者在局势中的身份B.决策问题的性质C.决策者自身的素质D.团体或组织的影响7.美国管理学教授纳特根据决策过程中对信息的不同选择,将决策风格分为()。A.条理型B.思索型D.判定型C.启发型)。8.人的风险偏好分为(A.风险追求型B.理智型C.复杂型D.风险回避型9.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决策分成不同的类型,分别为()。A.常规性决策和非常规性决策B.临时决策和最终决策C.突破型决策和追踪型决策D.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10.20世纪60年代初,Sherif与Hovland出版的《社会判断》一书中,将社会判断被理解为()。3
3 C.可控原因、不可控原因 D.稳定原因、不稳定原因 4.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下列哪种归因会强化主体进一步活动的动机( )。 A.成功被归于稳定的、内部的、不可控的原因 B.失败被归于稳定的、内部的、不可控的原因 C.成功被归因为稳定的、内部的、可控的原因 D.失败被归因为不稳定的、外部的、可控的原因 5.下列有关社会认知的观点,正确的有( )。 A.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 属性的过程 B.从动态上说,社会认知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 C.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社会认知产生的前提条件 D.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很多,可以概括为认知者因素、认知对象因素和认知 情境因素三类 6.下列因素中,( )可以影响个体作出决策。 A.决策者在局势中的身份 B.决策问题的性质 C.决策者自身的素质 D.团体或组织的影响 7.美国管理学教授纳特根据决策过程中对信息的不同选择,将决策风格分为 ( )。 A.条理型 B.思索型 C.启发型 D.判定型 8.人的风险偏好分为( )。 A.风险追求型 B.理智型 C.复杂型 D.风险回避型 9.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决策分成不同的类型,分别为( )。 A.常规性决策和非常规性决策 B.临时决策和最终决策 C.突破型决策和追踪型决策 D.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 10.20 世纪 60 年代初,Sherif 与 Hovland 出版的《社会判断》一书中,将社会 判断被理解为( )
A.分析B.辨别C.安置或归类D.接纳一拒斥三、填空题信息、1.凯利的三度理论区分了影响人们进行归因的三种信息,即信息、信息。2.归因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引起社会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3.又称为被知觉到的行为的社会合意性,是指符合社会规范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4:人们在对他人或自已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并不总是既合逻辑又合情理的,因此会出现5.,又称自我标榜(self-enhancing),是指一般人对于良好的行为都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否认自已应负的责任。四、名词解释1.社会判断2.归因3.决策4.决策树5.社会比较五、简答题1.简述社会判断的特征有哪些?2.什么叫“归因偏差”,常见的归因偏差有哪几种?3.简述归因训练的途径。4.简述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六、论述题1.假设有一项工程,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决定下月是否开工。如果开工后天气好,则可为国家创收4万元,若开工后天气坏,将给国家造成损失1万元,不开工则4
4 A.分析 B.辨别 C.安置或归类 D.接纳-拒斥 三、填空题 1.凯利的三度理论区分了影响人们进行归因的三种信息,即_信息、 _信息、_信息。 2.归因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_提出的,但直到 20 世纪 60 年 代中期才引起社会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3._,又称为被知觉到的行为的社会合意性,是指符合社会规范、 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 4.人们在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并不总是既合逻辑又合情理的,因此 会出现_。 5._,又称自我标榜(self-enhancing),是指一般人对于良好的 行为都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否认自己应负的责任。 四、名词解释 1.社会判断 2.归因 3.决策 4.决策树 5.社会比较 五、简答题 1.简述社会判断的特征有哪些? 2.什么叫“归因偏差”,常见的归因偏差有哪几种? 3.简述归因训练的途径。 4.简述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六、论述题 1.假设有一项工程,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决定下月是否开工。如果开工后天气好, 则可为国家创收 4 万元,若开工后天气坏,将给国家造成损失 1 万元,不开工则
损失1000元。根据过去的统计资料,下月天气好的概率是0.3,天气坏的概率是0.7。请做出决策。2.请详细介绍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并运用该理论分析一个生活事件,来说明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进行归因的?第七章社会判断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2. C3. B4. B5. B6. D7. D8. C9. B10. A二、多选题1. ABD2. BCD3. BCD4. CD5. ABCD6. ACD7. ABCD8.ABCD9. ACD10. BCD三、填空题1.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2.海德3.社会赞许程度4.归因偏差5.自我服务四、名词解释1.社会判断:社会判断(socialjudgments)指的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的基础上对社会刺激的推理和决策,具有实践性、预见性、文化制约性和超标准化趋势的特性。2.归因:所谓归因(Attribution),指的是认知主体依据一定的线索对他人或自已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断。5
5 损失 1000 元。根据过去的统计资料,下月天气好的概率是 0.3,天气坏的概率是 0.7。请做出决策。 2.请详细介绍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并运用该理论分析一个生活事件,来说明人 们在生活中是怎样进行归因的? 第七章 社会判断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2.C 3.B 4.B 5.B 6.D 7.D 8.C 9.B 10.A 二、多选题 1.ABD 2.BCD 3.BCD 4.CD 5.ABCD 6.ACD 7.ABCD 8.ABCD 9.ACD 10.BCD 三、填空题 1.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 2.海德 3.社会赞许程度 4.归因偏差 5.自我服务 四、名词解释 1.社会判断:社会判断(social judgments)指的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的基 础上对社会刺激的推理和决策,具有实践性、预见性、文化制约性和超标准化趋 势的特性。 2.归因:所谓归因(Attribution),指的是认知主体依据一定的线索对他人或自 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 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