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叫()A.角色B.印象D.图式C.自我概念2.最重要的认知他人的信息线索()A.身体语言B.身体运动C.目光接触D.面部表情3.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A.马太效应B.首因效应C.光环效应D.近因效应4.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光环效应D.近因效应5.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称为()A.印象管理B.印象形成C.初次印象D.印象修正6.一般说来,()更接近于大多数人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A.加法模式B.加权平均模式C.平均模式D.中心品质模式7.刻板印象具有()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A.消极B.破坏性C.概括定型D.社会适应8.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A.印象形成B.第一印象1
1 第五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叫( ) A.角色 B.印象 C.自我概念 D.图式 2. 最重要的认知他人的信息线索( ) A.身体语言 B.身体运动 C.目光接触 D.面部表情 3.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 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 ) A.马太效应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4. 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 为( )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5. 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称为( ) A.印象管理 B.印象形成 C.初次印象 D.印象修正 6. 一般说来,( )更接近于大多数人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 A.加法模式 B.加权平均模式 C.平均模式 D.中心品质模式 7. 刻板印象具有( )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A.消极 B.破坏性 C.概括定型 D.社会适应 8. 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 )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 完成的。 A.印象形成 B.第一印象
C.信息加工D.印象管理9.印象管理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双方都知道对方不断地观察、评价自己,所以个体往往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辞、表情和行为等,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A.信息加工B.社交技巧C.情感过程D.影响力10.在形成总体印象时,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被称为印象形成中的()A.平均模式B.定型C.加权平均模式D.加法模式11.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的知觉。A.自己B.自然C.社会D.环境12.在印象管理中,为使他人对自已产生良好印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个体往往会承认自己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这种做法被称为()A.自我暴露B.自我抬高C.隐藏自我D.形象塑造13.一个长相漂亮的人往往在大多数方面都被别人做较高的评价,是由于()的作用。A.正性偏差B.晕轮效应C.整体印象D.第一印象14.“个体把自已当作主要对象时的心理状态”是指()A.自我图式B.自我概念C.自我觉知D.自我确认15.为了增加他人的顺从,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等他人满足该要求后,再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这是()A.登门槛技巧B.门前技巧2
2 C.信息加工 D.印象管理 9. 印象管理是一种( ),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双方都知道对方不断地观察、评 价自己,所以个体往往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辞、表情和行为等,以期给对方留下一 个良好的印象。 A.信息加工 B.社交技巧 C.情感过程 D.影响力 10. 在形成总体印象时,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 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被称为印象形成中的( ) A.平均模式 B.定型 C.加权平均模式 D.加法模式 11. 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 )的知觉。 A.自己 B.自然 C.社会 D.环境 12. 在印象管理中,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印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个体往往 会承认自己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这种做法 被称为( ) A.自我暴露 B.自我抬高 C.隐藏自我 D.形象塑造 13. 一个长相漂亮的人往往在大多数方面都被别人做较高的评价,是由于( )的作 用。 A.正性偏差 B.晕轮效应 C.整体印象 D.第一印象 14. “个体把自己当作主要对象时的心理状态”是指( ) A.自我图式 B.自我概念 C.自我觉知 D.自我确认 15.为了增加他人的顺从,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等他人满足该要求后,再提出一 个较大的要求,这是( ) A.登门槛技巧 B.门前技巧
C.折扣技巧D.“滚雪球”技巧16.社会认知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有其独特的特征。在这些特征中,个人为了与外界环境获得平衡,适应社会,运用认知机制抑制某些刺激物的作用属于()A.认知的选择性B.认知反应的显著性C.认知的防御性D.认知的完形特征17.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材料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A.选择性B.认知反应的显著性C.防御性D.完形特征18.人们通常认为女人“感情丰富”“心肠软”,这属于()A.人的图式B.自我图式C.角色图式D.事件图式19.如果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种印象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人们对他以后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解释,这种现象属于()A.首因效应B.相似假定作用C.近因效应D.光环效应20.在我们形成印象的时候,有些特性的信息常常更有分量,并能改变整个印象,这些特性称之为印象形成的()A.一致性B.评价的中心性C.中心特性作用D.片面性二、多项选择题1.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包括()。A.隐藏自我B.投人所好C.自我抬高D.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3
3 C.折扣技巧 D.“滚雪球”技巧 16. 社会认知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有其独特的特征。在这些特征中,个人 为了与外界环境获得平衡,适应社会,运用认知机制抑制某些刺激物的作用属于 ( ) A.认知的选择性 B.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C.认知的防御性 D.认知的完形特征 17. 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材料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 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 ) A.选择性 B.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C.防御性 D.完形特征 18. 人们通常认为女人“感情丰富”“心肠软”,这属于( ) A.人的图式 B.自我图式 C.角色图式 D.事件图式 19. 如果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种印象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 内影响人们对他以后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解释,这种现象属于( ) A.首因效应 B.相似假定作用 C.近因效应 D.光环效应 20. 在我们形成印象的时候,有些特性的信息常常更有分量,并能改变整个印象, 这些特性称之为印象形成的( ) A.一致性 B.评价的中心性 C.中心特性作用 D.片面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包括( )。 A.隐藏自我 B.投人所好 C.自我抬高 D.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
2.在印象形成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形成印象有重要作用。正确的表述是()。A.近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B.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C.最近出现的信息影响也较大,称为近因效应D.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3.社会知觉包括()。A.对他人表情的知觉B.对他人人格的知觉C.对人际关系的知觉D.对行为原因的知觉4.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中的加权平均模式,考虑了()这些因素。A.是否处于中心位置B.逻辑上判断各特征的重要性C.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强度D.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5.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A.情绪B.兴趣C.动机D.经验6.进行社会知觉时,图式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着()作用。A.选择B.引导C.组合D.解释7.图式的作用包括()A.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和自我知觉B.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4
4 2.在印象形成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形成印象有重要作用。正确的表述是( )。 A.近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 B.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 C.最近出现的信息影响也较大,称为近因效应 D.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 3.社会知觉包括( )。 A.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B.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C.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D.对行为原因的知觉 4.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中的加权平均模式,考虑了( )这些因素。 A.是否处于中心位置 B.逻辑上判断各特征的重要性 C.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强度 D.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 5.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 )。 A.情绪 B.兴趣 C.动机 D.经验 6.进行社会知觉时,图式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着( )作用。 A.选择 B.引导 C.组合 D.解释 7.图式的作用包括( ) A.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和自我知觉 B.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C.影响记忆D.影响能力8.一般来说,近因效应容易出现在()的人之间A.熟悉B.不熟悉C.亲密D.不亲密9.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包括()A.加法模式B.平均模式C.加权平均模式D.中心品质模式10.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A.态度B.偏见C.歧视D.距离三、填空题1.是印象形成的重要依据,是印象形成的基本维度,和2.内隐社会认知的特征:.超过的倾向。3.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4.上下文效应有两类:和和5.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存在两种信息加工方式:?四、名词解释1.社会认知2.印象形成3.首因效应5
5 C.影响记忆 D.影响能力 8. 一般来说,近因效应容易出现在( )的人之间 A.熟悉 B.不熟悉 C.亲密 D.不亲密 9.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包括( ) A.加法模式 B.平均模式 C.加权平均模式 D.中心品质模式 10.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 的成员产生 ( ) A.态度 B.偏见 C.歧视 D.距离 三、填空题 1. 是印象形成的重要依据, 是印象形成的基本维度。 2.内隐社会认知的特征: 、 、 和 。 3.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 超过 的倾向。 4.上下文效应有两类: 和 。 5.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存在两种信息加工方式: 和 。 四、名词解释 1.社会认知 2.印象形成 3.首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