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 (一)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流程控制 (二)加强内部权力制衡,规范内部权力运行 (三)建立内控报告制度,促进内控信息公开 (四)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加大考评问责力度
二、主要任务: ⚫ (一)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流程控制 ⚫ (二)加强内部权力制衡,规范内部权力运行 ⚫ (三)建立内控报告制度,促进内控信息公开 ⚫ (四)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加大考评问责力度
(一)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流程控制: 1.尚未建立或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单位: ●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建立适合本单位 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 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分析风险隐患,完善风险评估机 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 ●有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 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内部控 制基本方法; ●加强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实现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有 效实施 内部控制尚未建立或不健全的单位,必须于2016年底前完成内 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工作
(一)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流程控制: ⚫ 1. 尚未建立或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单位: ⚫ 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建立适合本单位 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 ⚫ 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分析风险隐患,完善风险评估机 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 ⚫ 有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 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内部控 制基本方法; ⚫ 加强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实现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有 效实施。 内部控制尚未建立或不健全的单位,必须于2016年底前完成内 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工作
●2.已经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的单位: ●应当按照本指导意见和《单位内控规范》要求,对本 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 性和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对照检查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抓好整改落实; ●进一步健全制度,提髙执行力,完善监督措施,确保 内部控制有效实施
⚫ 2. 已经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的单位: ⚫ 应当按照本指导意见和《单位内控规范》要求,对本 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 性和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对照检查; ⚫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抓好整改落实; ⚫ 进一步健全制度,提高执行力,完善监督措施,确保 内部控制有效实施
(二)加强内部权力制衡,规范内部权力运行: “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和定期轮岗” ,是制约权力运行、加强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 有效措施。 ●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业务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架构,按 照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要求,科学设 置内设机构、管理层级、岗位职责权限、权力运行规程, ●切实做到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并定期轮岗
(二)加强内部权力制衡,规范内部权力运行: “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和定期轮岗” ,是制约权力运行、加强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 有效措施。 ⚫ 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业务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架构,按 照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要求,科学设 置内设机构、管理层级、岗位职责权限、权力运行规程, ⚫ 切实做到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并定期轮岗
●分事行权:就是对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 必须明确分工、相互分离、分别行权。 防止职责混淆、权限交叉! ●分岗设权:就是对涉及经济和业务活动的相关岗位,必须 依职定岗、分岗定权、权责明确。 防止岗位职责不清、设权界限混乱! ●分级授权:就是对各管理层级和各工作岗位,必须依法依 规分别授权,明确授权范围、授权对象、授权期限、授权 与行权责任、一般授权与特殊授权界限。 防止授权不当、越权办事!
⚫ 分事行权: 就是对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 必须明确分工、相互分离、分别行权。 防止职责混淆、权限交叉! ⚫ 分岗设权: 就是对涉及经济和业务活动的相关岗位,必须 依职定岗、分岗定权、权责明确。 防止岗位职责不清、设权界限混乱! ⚫ 分级授权: 就是对各管理层级和各工作岗位,必须依法依 规分别授权,明确授权范围、授权对象、授权期限、授权 与行权责任、一般授权与特殊授权界限。 防止授权不当、越权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