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缩相关蛋白质的破坏 当心肌细胞死亡后,与收缩相关的蛋白质即被分 解破坏,心肌收缩力也随之下降。心肌细胞的死亡包 括坏死与凋亡。 1、心肌细胞的坏死 2、心肌细胞凋亡 细胞调亡(apoptosis):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 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细胞死亡的过程。与细胞坏 死完全不同,细胞凋亡期间不发生炎症反应。细胞凋 亡是一种生理性,主动的细胞死亡方式,是机体维持 细胞群体数量稳态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 理意义
11 (一)收缩相关蛋白质的破坏 当心肌细胞死亡后,与收缩相关的蛋白质即被分 解破坏,心肌收缩力也随之下降。心肌细胞的死亡包 括坏死与凋亡。 1、心肌细胞的坏死 2、心肌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apoptosis):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 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细胞死亡的过程。与细胞坏 死完全不同,细胞凋亡期间不发生炎症反应。细胞凋 亡是一种生理性,主动的细胞死亡方式,是机体维持 细胞群体数量稳态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 理意义
(1)心肌细胞凋亡诱导因素: 氧化应激,压力、容量负荷过重,某些细胞因子如TNF, 缺血缺氧及神经内分泌失调都可诱导心肌细胞调亡。 (2)心力衰竭时引起心肌细胞调亡的机制: ①氧化应激:心力衰竭时由于氧自由基生成过多和 (或)抗氧化功能减弱导致氧化应激发生,引起心肌细胞 凋亡。氧自由基造成生物大分子损伤形成氧化应激。 ②某些细胞因子产生增多:如TNFa,L-1,L-6, IFN等,其中TNF通过促进NO的释放不但对心肌收缩产生 抑制作用,而且也通过促进神经酰胺的合成和增加氧自由 基生成来诱导心肌细胞的凋亡。 12
12 (1)心肌细胞凋亡诱导因素: 氧化应激,压力、容量负荷过重,某些细胞因子如TNF, 缺血缺氧及神经内分泌失调都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 (2)心力衰竭时引起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 ① 氧化应激:心力衰竭时由于氧自由基生成过多和 (或)抗氧化功能减弱导致氧化应激发生,引起心肌细胞 凋 亡。氧自由基造成生物大分子损伤形成氧化应激。 ② 某些细胞因子产生增多:如TNFa,IL-1,IL-6, IFN等,其中TNF通过促进NO的释放不但对心肌收缩产生 抑制作用,而且也通过促进神经酰胺的合成和增加氧自由 基生成来诱导心肌细胞的凋亡
③钙稳态失衡:心力衰竭时,由于能量代谢 紊乱,造成ATP缺乏,或自由基生成过多损伤细 胞膜,肌浆网膜或酸中毒等因素的作用均可引起 细胞钙稳态失衡。 ④线粒体功能异常:心力衰竭时,由于缺氧, 能量代谢紊乱,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膜通透性 增大,细胞凋亡启动因子,从线粒体内释放出来, 引起细胞调亡。 心肌细胞凋亡在心力衰竭发病中的作用就是引 起心肌细胞数量减少,收缩相关蛋白质的破坏, 使心肌收缩性减弱。 13
13 ③钙稳态失衡:心力衰竭时,由于能量代谢 紊乱,造成ATP缺乏,或自由基生成过多损伤细 胞膜,肌浆网膜或酸中毒等因素的作用均可引起 细胞钙稳态失衡。 ④线粒体功能异常:心力衰竭时,由于缺氧, 能量代谢紊乱,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膜通透性 增大,细胞凋亡启动因子,从线粒体内释放出来, 引起细胞凋亡。 心肌细胞凋亡在心力衰竭发病中的作用就是引 起心肌细胞数量减少,收缩相关蛋白质的破坏, 使心肌收缩性减弱
(二)心机能量代谢紊乱 能量生成 能量储存 能量利用 CP 肌动球蛋白 脂肪酸 乳酸 ATP. 肌动蛋白 丙酮酸 葡萄糖 乙酰+ 草酰 肌球蛋白 琥珀 氨基酸 辅酶A 乙酸 酸 ADP 游离 Ca2+ CO2 P 02 结合 H+ Ca H,O 图13-1心机能量代谢过程示意图
14 (二)心机能量代谢紊乱 图13-1 心机能量代谢过程示意图 O H+ 2 CO2 乙酰 辅酶A + 草酰 乙酸 琥珀 酸 脂肪酸 乳酸 丙酮酸 葡萄糖 氨基酸 能量生成 能量储存 能量利用 H2O CP ATP ADP + Pi 结合 Ca 游离 Ca2+ 肌动球蛋白 肌动蛋白 肌球蛋白 +
1、能量生成障碍 最常见原因是心肌缺血,缺氧,如缺血性心脏 病,严重贫血,过度心肌肥大等。此外,维生素B 缺乏。 ATP缺乏影响心肌收缩性的机制: ①ATP缺乏,使肌球蛋白头部ATP酶水解ATP, 将化学能转为机械能减少,心肌的收缩性减弱。 ②ATP缺乏可引起肌浆网和胞膜Ca+的转运和 分布异常,从而导致Ca+与肌钙蛋白的结合,解离 发生异常
15 1、能量生成障碍 最常见原因是心肌缺血,缺氧,如缺血性心脏 病,严重贫血,过度心肌肥大等。此外,维生素B1 缺乏。 ATP缺乏影响心肌收缩性的机制: ①ATP缺乏,使肌球蛋白头部ATP酶水解ATP, 将化学能转为机械能减少,心肌的收缩性减弱。 ②ATP缺乏可引起肌浆网和胞膜Ca2+的转运和 分布异常,从而导致Ca2+与肌钙蛋白的结合,解离 发生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