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十校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高等级木构建筑的屋脊上多装饰有“脊兽”,它的应用使得建筑屋脊轮 廓富于变化,尤其是大型建筑上脊兽的应用,更使得屋脊造型繁简有度,颇具清 人邓石如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的构图之美。除却装饰,脊兽还 有稳固瓦件的作用。其他钉帽一类的瓦饰虽不在脊上,却与瓦钉配合固定檐口端 头,具有与脊兽类似的作用 脊兽的起源约在东周,这是瓦件逐渐普遍应用的时代。已发现最早使用瓦饰的实 例,见于秦雍城遗址出土、可追溯至春秋晚期的陶质建筑构件中。形式有鸟形、 三瓣花形、屋形瓦钉钉帽,也有正脊脊端与后世鸱尾位置相当的羊角形构件,甚 至还有人形瓦饰。这类瓦件皆为捏塑,手工造型感强烈,不似后世的模制风格, 说明尚未大规模生产,正处于初创阶段。 除秦以外,东方列国也有各具特色的瓦饰,如河北灵寿中山国遗址出土的檐头筒 瓦上装有叶片形并开半圆孔的巨大瓦钉钉帽等,显然是源自独立发展的瓦饰体 系 东汉时期,大量陶楼涌现,为认知当时脊兽的面貌提供了较为直接的信息。南北 朝数百年间,制瓦技术大大提升,瓦饰的生产也普遍趋向于批量模制。东汉陶楼 上已出现一种装饰于脊端、上下三瓦当叠起的瓦饰,其最初可能为三件独立的脊 头筒瓦叠砌而成,形成风尚后,逐渐出现整体制作的做法 纵观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脊饰造型题材,大致可归为鸟形、兽形、叶片形三类。 其工艺从捏制到局部模制、再到整体模制,具体形象细节则缺少统一制度规范, 可发挥空间大,呈现出物象杂陈的面貌。 隋唐时期的脊兽继承了南北朝的特点,出土实物中仍以兽面脊头瓦数量最巨,两 京诸宫殿皆有发现。唐代除有大量兽面脊头瓦发现以外,尚未见脊头瓦前端的 “仙人走兽”实物。然而敦煌莫高窟中自初唐开始,就有若干建筑壁画表现出角 脊下端以筒瓦上翘叠落、每片筒瓦端头置瓦当的做法,形成锯齿形构造,颇似明 清建筑上“仙人走兽”的发端,只不过还未出现兽形。 莫髙窟晩唐五代寺院建筑类壁画中,还普遍岀现了在建筑正脊、角脊、前檐瓦面 上设置陶制或金属制火焰宝珠以为装饰的做法,使建筑整体更为华丽精致,同时 起到瓦钉的作用,这也是东汉明器与九原岗北朝壁画中叶片形钉帽的造型延续。 北宋后期,“仙人走兽”的面貌已与明清时比较趋近,这应当是经历了较长时间 演进后制度化的结果。两宋绘画中的亭台殿阁上,皆形象地描绘了包括各类走兽 在内的脊饰。 经历了北宋时期定型和金元时期的发展,脊兽的使用到明清时更趋制度化,造型 上也发生了新的改变,既不似魏晋南北朝模印的质朴风格,也不似唐宋堆塑的夸 张风格,而是呈现出高度程序化的特点。其制作趋近于在方整的空心砖上加以雕 饰,大型吻兽则用数块空心琉璃砖拼合,体块感十足。类型方位虽大致继承了前
安徽省江淮十校 2017 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传统高等级木构建筑的屋脊上多装饰有“脊兽”,它的应用使得建筑屋脊轮 廓富于变化,尤其是大型建筑上脊兽的应用,更使得屋脊造型繁简有度,颇具清 人邓石如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的构图之美。除却装饰,脊兽还 有稳固瓦件的作用。其他钉帽一类的瓦饰虽不在脊上,却与瓦钉配合固定檐口端 头,具有与脊兽类似的作用。 脊兽的起源约在东周,这是瓦件逐渐普遍应用的时代。已发现最早使用瓦饰的实 例,见于秦雍城遗址出土、可追溯至春秋晚期的陶质建筑构件中。形式有鸟形、 三瓣花形、屋形瓦钉钉帽,也有正脊脊端与后世鸱尾位置相当的羊角形构件,甚 至还有人形瓦饰。这类瓦件皆为捏塑,手工造型感强烈,不似后世的模制风格, 说明尚未大规模生产,正处于初创阶段。 除秦以外,东方列国也有各具特色的瓦饰,如河北灵寿中山国遗址出土的檐头筒 瓦上装有叶片形并开半圆孔的巨大瓦钉钉帽等,显然是源自独立发展的瓦饰体 系。 东汉时期,大量陶楼涌现,为认知当时脊兽的面貌提供了较为直接的信息。南北 朝数百年间,制瓦技术大大提升,瓦饰的生产也普遍趋向于批量模制。东汉陶楼 上已出现一种装饰于脊端、上下三瓦当叠起的瓦饰,其最初可能为三件独立的脊 头筒瓦叠砌而成,形成风尚后,逐渐出现整体制作的做法。 纵观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脊饰造型题材,大致可归为鸟形、兽形、叶片形三类。 其工艺从捏制到局部模制、再到整体模制,具体形象细节则缺少统一制度规范, 可发挥空间大,呈现出物象杂陈的面貌。 隋唐时期的脊兽继承了南北朝的特点,出土实物中仍以兽面脊头瓦数量最巨,两 京诸宫殿皆有发现。唐代除有大量兽面脊头瓦发现以外,尚未见脊头瓦前端的 “仙人走兽”实物。然而敦煌莫高窟中自初唐开始,就有若干建筑壁画表现出角 脊下端以筒瓦上翘叠落、每片筒瓦端头置瓦当的做法,形成锯齿形构造,颇似明 清建筑上“仙人走兽”的发端,只不过还未出现兽形。 莫高窟晚唐五代寺院建筑类壁画中,还普遍出现了在建筑正脊、角脊、前檐瓦面 上设置陶制或金属制火焰宝珠以为装饰的做法,使建筑整体更为华丽精致,同时 起到瓦钉的作用,这也是东汉明器与九原岗北朝壁画中叶片形钉帽的造型延续。 北宋后期,“仙人走兽”的面貌已与明清时比较趋近,这应当是经历了较长时间 演进后制度化的结果。两宋绘画中的亭台殿阁上,皆形象地描绘了包括各类走兽 在内的脊饰。 经历了北宋时期定型和金元时期的发展,脊兽的使用到明清时更趋制度化,造型 上也发生了新的改变,既不似魏晋南北朝模印的质朴风格,也不似唐宋堆塑的夸 张风格,而是呈现出高度程序化的特点。其制作趋近于在方整的空心砖上加以雕 饰,大型吻兽则用数块空心琉璃砖拼合,体块感十足。类型方位虽大致继承了前
代,但对宋式脊饰中浓郁的民间性加以调整,追求庄严整肃,以见“威仪”。明 清是古代集权制度加强的时代,这在微观的建筑装饰上也体现出来 (选 自于志飞、王紫微的《麟角峥嵘数脊兽》,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脊兽是常出现在传统髙等级木构建筑中屋脊上的一种装饰,能使屋脊轮廓富 于变化、造型繁简有度,并呈现出屋脊的构图美。 B.考古发现,至少在春秋晚期,我国传统木构建筑已经开始使用瓦饰,其样式 有鸟形、三瓣花形、屋形、羊角形、人形等 C.脊兽约起源于东周,捏塑的方式表明此时还未大规模生产,能使用这种脊兽 的多是中国传统里的高等级的大型的木构建筑 D.秦雍城遗址出土的陶制建筑构件和中山国遗址出土的檐头筒瓦等考古发现都 能够说明脊兽来源于独立发展的瓦饰体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传统的木构建筑中,能够起到固定瓦件的作用的除了脊兽外,还有能够与 瓦钉配合固定檐日端头的钉帽一类的瓦饰。 B.先秦到南北朝的脊饰样式少、工艺变化大、具体形象细节缺少统一制度规范 等原因使得脊兽制作和使用发挥空间很大。 C.“仙人走兽”是脊饰的一种,经历较长时间的演进后逐渐制度化,应当在北 宋后期已相对定型,样式与明清比较趋近。 D.脊兽在北宋时期定型、在金元时期得到发展,在明清时期更趋于制度化,并 且造型的风格在明清时也呈现高度程序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制瓦技术在南北朝得到长足发展,瓦饰生产逐渐由捏塑转变为模制,随之也 由此前的单独制作逐渐形成了整体制作。 B.莫髙窟晚唐五代寺院建筑类壁画的绘制技艺能证明我国一些古建筑沿用叶片 形钉帽造型的火焰宝珠装饰固定瓦件, C.瓦当是传统木构建筑上只放置在脊兽前端的一种瓦饰,比如在东汉陶楼上就 有装饰于脊端、上下三个叠在一起的瓦当。 D.皇家建筑、寺庙建筑在脊兽方面改变了宋式浓郁的民间性,追求庄严整肃、 显示皇家威仪体现出明清时集权制的加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 昨天,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简称“中制协”)授权法务委员会发表声明, 首次明确将《美人私房菜》收视不佳归结为“制作方没有购买收视数据,结果这 个一直在全国排名前5的优质播出平台,一夜间掉到了第22名”,并借势声讨 “收视率俨然成为评价中国电视剧优劣的唯一标准。收视高不论真假就可以领奖 杯、拿奖金,获得高收益、高赞誉;否则便一败涂地。” 这份声明痛揭收视率造假黑手并未止于此,而是进一步揭示了“黑产业链”各个 环节都是“共谋”的事实。据调査,目前购买收视率的价格已攀升至每集30万 至50万元人民币。以全国排行前20家卫视频道每年播出130集电视剧计,全 年有40多亿人民币被这股黑势力非法窃取
代,但对宋式脊饰中浓郁的民间性加以调整,追求庄严整肃,以见“威仪”。明 清是古代集权制度加强的时代,这在微观的建筑装饰上也体现出来。 (选 自于志飞、王紫微的《麟角峥嵘数脊兽》,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脊兽是常出现在传统高等级木构建筑中屋脊上的一种装饰,能使屋脊轮廓富 于变化、造型繁简有度,并呈现出屋脊的构图美。 B.考古发现,至少在春秋晚期,我国传统木构建筑已经开始使用瓦饰,其样式 有鸟形、三瓣花形、屋形、羊角形、人形等。 C.脊兽约起源于东周,捏塑的方式表明此时还未大规模生产,能使用这种脊兽 的多是中国传统里的高等级的大型的木构建筑。 D.秦雍城遗址出土的陶制建筑构件和中山国遗址出土的檐头筒瓦等考古发现都 能够说明脊兽来源于独立发展的瓦饰体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 A.在传统的木构建筑中,能够起到固定瓦件的作用的除了脊兽外,还有能够与 瓦钉配合固定檐日端头的钉帽一类的瓦饰。 B.先秦到南北朝的脊饰样式少、工艺变化大、具体形象细节缺少统一制度规范 等原因使得脊兽制作和使用发挥空间很大。 C.“仙人走兽”是脊饰的一种,经历较长时间的演进后逐渐制度化,应当在北 宋后期已相对定型,样式与明清比较趋近。 D.脊兽在北宋时期定型、在金元时期得到发展,在明清时期更趋于制度化,并 且造型的风格在明清时也呈现高度程序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制瓦技术在南北朝得到长足发展,瓦饰生产逐渐由捏塑转变为模制,随之也 由此前的单独制作逐渐形成了整体制作。 B.莫高窟晚唐五代寺院建筑类壁画的绘制技艺能证明我国一些古建筑沿用叶片 形钉帽造型的火焰宝珠装饰固定瓦件。 C.瓦当是传统木构建筑上只放置在脊兽前端的一种瓦饰,比如在东汉陶楼上就 有装饰于脊端、上下三个叠在一起的瓦当。 D.皇家建筑、寺庙建筑在脊兽方面改变了宋式浓郁的民间性,追求庄严整肃、 显示皇家威仪体现出明清时集权制的加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昨天,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简称“中制协”)授权法务委员会发表声明, 首次明确将《美人私房菜》收视不佳归结为“制作方没有购买收视数据,结果这 个一直在全国排名前 5 的优质播出平台,一夜间掉到了第 22 名”,并借势声讨 “收视率俨然成为评价中国电视剧优劣的唯一标准。收视高不论真假就可以领奖 杯、拿奖金,获得高收益、高赞誉;否则便一败涂地。” 这份声明痛揭收视率造假黑手并未止于此,而是进一步揭示了“黑产业链”各个 环节都是“共谋”的事实。据调查,目前购买收视率的价格已攀升至每集 30 万 至 50 万元人民币。以全国排行前 20 家卫视频道每年播出 13000 集电视剧计,全 年有 40 多亿人民币被这股黑势力非法窃取
(节选自2016年12月13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二: 近日,中制协发表声明表示,针对我国电视剧市场上购买、播出电视剧业务中 存在的收视率造假现象,将坚决打击造假行为,努力打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 收视率调查原本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并非电视节目优劣的评价 标准。但是在我国,一些电视台广告部为争夺广告资源,开始收视率造假行为, 之后愈演愈烈。 (节选自2016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 电视剧收视率作假现象由来已久,主管部门多次开会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但收效 甚微,该现象依然呈不断蔓延之势 本着“打铁先要自身硬”的原则,中制协在《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 诺书》中说:今后凡我会会员单位参与收视率作假,一经查实立即列入企业信用 黑名单,通报全行业。情节严重者依据协会章程给予开除会籍处分,并报告政府 主管部门,建议取消其电视剧经营制作资质。承诺书要求全体会员坚决与收视率 作假现象作斗争,有责仼向法务委员会提供线索和证据,全力配合调查。与会的 会员单位均表示响应协会倡导,并在这份承诺书上签了字。 中制协会长尤小刚表示,“我们也同时希望,国家尽快建立收视率调查的大数据 系统,采用统一的、合理的、有效的收视率调查方式,让中国电视剧制作者能 门心思地提高电视剧的质量,真正让电视剧凭质量说话!” (节选自2017年1月4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 收视率仅仅是一项效果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多少人看了某节目或频道、看了 多长时间等情况。然而,除节目本身因素外,收视率还受时段、编排等因素的影 响,仅凭收视率高低无法判断节目质量优劣。况且,观众的观看感受多样复杂, 收视率的冰冷数字无法判断观众是“身心愉悦”还是“边看边骂”。其实,业界 对收视率能否真实可信地反映电视台和电视节目收视情况的质疑由来已久。收视 率造假一事只是再次提醒我们,不应将收视率当成判定电视台和电视节目优劣的 唯一标准,业界亟须出台更专业、科学的电视评价体系,引入多方面的评价机制, 在收视统计领域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更多的收视统计机构加入,打破垄 断,引入竞争,维护客观公正的收视评价体系,建设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 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关键不只在收视率这个衡量标准本身,还在于电视从业者的态 度。电视行业片面追求收视率的不良风气,导致明星价格虚高、内容同质化、审 美价值取向低俗等问题屡见不鲜,已经伤及电视产业的肌理。与其饮鸩止渴,为 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行业规范,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钻空子进行收视率造 假上,电视从业者不如潜心研究如何提髙产品质量,在市场容量下降的情况下开 拓综艺节目、电影和网络剧等新空间,提高好剧、好节目的收看效率 (节选自2017年1月25日《光明日报》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节选自 2016 年 12 月 13 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二: 近日,中制协发表声明表示,针对我国电视剧市场上购买、播出电视剧业务中 存在的收视率造假现象,将坚决打击造假行为,努力打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 收视率调查原本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并非电视节目优劣的评价 标准。但是在我国,一些电视台广告部为争夺广告资源,开始收视率造假行为, 之后愈演愈烈。 (节选自 2016 年 12 月 19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 电视剧收视率作假现象由来已久,主管部门多次开会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但收效 甚微,该现象依然呈不断蔓延之势。 本着“打铁先要自身硬”的原则,中制协在《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 诺书》中说:今后凡我会会员单位参与收视率作假,一经查实立即列入企业信用 黑名单,通报全行业。情节严重者依据协会章程给予开除会籍处分,并报告政府 主管部门,建议取消其电视剧经营制作资质。承诺书要求全体会员坚决与收视率 作假现象作斗争,有责任向法务委员会提供线索和证据,全力配合调查。与会的 会员单位均表示响应协会倡导,并在这份承诺书上签了字。 中制协会长尤小刚表示,“我们也同时希望,国家尽快建立收视率调查的大数据 系统,采用统一的、合理的、有效的收视率调查方式,让中国电视剧制作者能一 门心思地提高电视剧的质量,真正让电视剧凭质量说话!” (节选自 2017 年 1 月 4 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 收视率仅仅是一项效果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多少人看了某节目或频道、看了 多长时间等情况。然而,除节目本身因素外,收视率还受时段、编排等因素的影 响,仅凭收视率高低无法判断节目质量优劣。况且,观众的观看感受多样复杂, 收视率的冰冷数字无法判断观众是“身心愉悦”还是“边看边骂”。其实,业界 对收视率能否真实可信地反映电视台和电视节目收视情况的质疑由来已久。收视 率造假一事只是再次提醒我们,不应将收视率当成判定电视台和电视节目优劣的 唯一标准,业界亟须出台更专业、科学的电视评价体系,引入多方面的评价机制, 在收视统计领域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更多的收视统计机构加入,打破垄 断,引入竞争,维护客观公正的收视评价体系,建设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 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关键不只在收视率这个衡量标准本身,还在于电视从业者的态 度。电视行业片面追求收视率的不良风气,导致明星价格虚高、内容同质化、审 美价值取向低俗等问题屡见不鲜,已经伤及电视产业的肌理。与其饮鸩止渴,为 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行业规范,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钻空子进行收视率造 假上,电视从业者不如潜心研究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在市场容量下降的情况下开 拓综艺节目、电影和网络剧等新空间,提高好剧、好节目的收看效率。 (节选自 2017 年 1 月 25 日《光明日报》)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材料一介绍了中制协发表声明的内容,首次对变味的“收视率”开战,揭示 收视率造假这种“黑产业链”给黑势力带来的丰厚利润等 B.材料二揭示了有些电视台的广告部为了争夺广告资源而愈演愈烈进行收视率 造假这一现象,并表明了中制协将对收视率造假行为实施打击的态度 C.材料三介绍了中制协倡导的《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的部 分内容,同时要求中制协会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并自觉抵制与杜绝收视率造假。 D.材料四介绍了收视率的相关问题,分析了收视率造假的危害,希望业界建设 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并点明电视从业者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等。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两项是(4 分) A.材料一主要使用数据说话,文中列举的一系列数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 够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电视剧收视率造假问题的严重性。 B.材料一使用了“黑手”“黑产业链”“黑势力”等词语,“黑”字明确指出 了收视率造假行为的性质以及中制协打击收视率造假行为的决心。 C.材料一、二介绍了电视剧市场上制作方、播出方在制作、购买、播出过程中 购买虚假收视率行为以及中制协营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的决心, D.材料三用“打铁先要自身硬”的俗语说明中制协要求协会会员签订“承诺 书”做法的重要性,也侧面反映了收视率造假行为的蔓延之势 E.材料四是时评类文章,分析了涉及收视率的多个方面的问题,比如第二段就 从行业的角度分析片面追求收视率给电视产业带来的伤害 6.为什么收视率调査不能作为评定一部电视剧好坏的标准?请结合材料说说你 的看法。(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曾雪梅 任晓雯 曾雪梅七岁时,喜欢趴在窗台上,仰面数飞机。①飞机跟小鸟似的,翅膀不动地 滑过去。时或起一记嘘声,仿佛有人吹口哨。地平线轰然颤动,团起阵阵乌云。 曾雪梅觉得像是过年放鞭炮,便拍手欢呼。母亲兜头一掌道:“看啥西洋镜,东 洋鬼子投炸弹呢。回头捉牢你这种不听话的小因①,扯成两爿,蘸蘸腐乳吃掉。” 是年,曾雪梅已开始念书。读至十三岁,校舍被日本人炸坏。曾家弃了房产,逃 到法租界,在寺庙院子里搭个滚地龙。曾雪梅又断续上了四年夜校后辍学,由邻 居引荐,到日本人的福助洋行做工。曾雪梅定在门口,不肯进去。邻居反复诘问, 她才憋红脸道:“日本人,会吃小囡吗?” 曾雪梅因为识字多,被派作车间记录员。每月工资三十多元,外加大米、菜油、 黄豆各十斤。逾数月,养得颊圆颐润。工头二本松是日本人,夫人千代子,也在 车间工作。一次,千代子邀了几个中国女工去她家吃饭。曾雪梅走过南京路时 浑身觳觫.谎称不舒服,让同事们先行,自己坐到街沿上,掏出用来送礼的苹果, 边啃边想心事。食罢,核子一扔,返身往回走 旬余,机修工钟阿宝问:“你觉得中国人好,还是日本人好?”曾雪梅晙一眼围 观的同事,道:“我才不上你的老当。” 曾雪梅回得家来,说与母亲。母亲道:“当然中国人好,有啥不敢讲的。”曾雪 梅道:“我也不晓得。听说中国工头都打人的。日本大班来视察时,还给每人发 十块洋钿奖金。”母亲嘴唇一抖道:“小恩小惠的,就把你收买了。若不是鬼子
A.材料一介绍了中制协发表声明的内容,首次对变味的“收视率”开战,揭示 收视率造假这种“黑产业链”给黑势力带来的丰厚利润等。 B.材料二揭示了有些电视台的广告部为了争夺广告资源而愈演愈烈进行收视率 造假这一现象,并表明了中制协将对收视率造假行为实施打击的态度。 C.材料三介绍了中制协倡导的《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的部 分内容,同时要求中制协会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并自觉抵制与杜绝收视率造假。 D.材料四介绍了收视率的相关问题,分析了收视率造假的危害,希望业界建设 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并点明电视从业者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等。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两项是(4 分) ( )( ) A.材料一主要使用数据说话,文中列举的一系列数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 够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电视剧收视率造假问题的严重性。 B.材料一使用了“黑手”“黑产业链”“黑势力”等词语,“黑”字明确指出 了收视率造假行为的性质以及中制协打击收视率造假行为的决心。 C.材料一、二介绍了电视剧市场上制作方、播出方在制作、购买、播出过程中 购买虚假收视率行为以及中制协营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的决心。 D.材料三用“打铁先要自身硬”的俗语说明中制协要求协会会员签订“承诺 书”做法的重要性,也侧面反映了收视率造假行为的蔓延之势。 E.材料四是时评类文章,分析了涉及收视率的多个方面的问题,比如第二段就 从行业的角度分析片面追求收视率给电视产业带来的伤害。 6.为什么收视率调查不能作为评定一部电视剧好坏的标准?请结合材料说说你 的看法。(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曾雪梅 任晓雯 曾雪梅七岁时,喜欢趴在窗台上,仰面数飞机。①飞机跟小鸟似的,翅膀不动地 滑过去。时或起一记嘘声,仿佛有人吹口哨。地平线轰然颤动,团起阵阵乌云。 曾雪梅觉得像是过年放鞭炮,便拍手欢呼。母亲兜头一掌道:“看啥西洋镜,东 洋鬼子投炸弹呢。回头捉牢你这种不听话的小因①,扯成两爿,蘸蘸腐乳吃掉。” 是年,曾雪梅已开始念书。读至十三岁,校舍被日本人炸坏。曾家弃了房产,逃 到法租界,在寺庙院子里搭个滚地龙。曾雪梅又断续上了四年夜校后辍学,由邻 居引荐,到日本人的福助洋行做工。曾雪梅定在门口,不肯进去。邻居反复诘问, 她才憋红脸道:“日本人,会吃小囡吗?” 曾雪梅因为识字多,被派作车间记录员。每月工资三十多元,外加大米、菜油、 黄豆各十斤。逾数月,养得颊圆颐润。工头二本松是日本人,夫人千代子,也在 车间工作。一次,千代子邀了几个中国女工去她家吃饭。曾雪梅走过南京路时, 浑身觳觫.谎称不舒服,让同事们先行,自己坐到街沿上,掏出用来送礼的苹果, 边啃边想心事。食罢,核子一扔,返身往回走。 旬余,机修工钟阿宝问:“你觉得中国人好,还是日本人好?”曾雪梅睃一眼围 观的同事,道:“我才不上你的老当。” 曾雪梅回得家来,说与母亲。母亲道:“当然中国人好,有啥不敢讲的。”曾雪 梅道:“我也不晓得。听说中国工头都打人的。日本大班来视察时,还给每人发 十块洋钿奖金。”母亲嘴唇一抖道:“小恩小惠的,就把你收买了。若不是鬼子
杀人放火,我们家就不会穷,你就会一直念书。”曾雪梅默然一晌,问:“那为 啥让我去日本工厂做事?”“嘁,赚鬼子的钞票,也是爱国啊。” 到月头,发了工资,曾雪梅背回大米和黄豆。母亲借了一座台秤过磅,忽道:“好 像少脱了。”曾雪梅听得口齿有异,抬眼见她嘴巴歪斜,唇角拖下一径涏沬来。 妈,怎么了。”母亲想伸手去擦,感觉天花板一动,面孔已然贴倒在地 日工间休息,千代子问曾雪梅是不是有心事。曾雪梅犹豫了一下,说:“我妈 跌了跤,半边身子僵掉了。找过郎中,不见好。现在她不肯吃饭,说要早点死掉, 帮我们节省钞票。”千代子取了六十块钱,让她给母亲找西医,补营养。曾雪梅 推却着,收下,回去说与家人。母亲回光返照似的,嗓门铿铿响道:“我是个强 硬的人,不讨日本人便宜。”一口气接不上,眼乌珠翻了白。②曾雪梅扑过去 见一滴浊黄的泪水滑过母亲的太阳穴,在鬓边略作停滞,吧嗒滴落于枕上。 曾雪梅把钱还给千代子,自此避开她扣二本松 后,曾雪梅结婚。婚后,丈夫建议曾雪梅辞工。犹豫间,日本投降,福助洋 行解散。曾雪梅归得家来,专心养胎。忽一日,那位老邻居捎来二本松的信,她 才晓得,厂里的日本人,都被关到了提篮桥。她瞒着丈夫,买了六包稻香村鸭肫 肝,学千代子的做派,将点心盒子包起来,去提篮桥探监 登记、盘问、等待。听到喊她名字,已是入暮时分。晃眼见一个灰发女人,穿着 空阅的囚服,挪着碎步出来,深鞠一躬,泪水甩在点心盒上。是日临别,千代子 送了她一包童装,都是亲手缝制的。她本来以为,自己会在中国生孩子。曾雪梅 怕丈夫见怪,留了一件电机纱短褂,其余的送去了典当铺 三个月后,曾雪梅开始做母亲。她将电机纱短褂给大儿穿,很快短小了,便收起 来,转与二儿穿。怀第三胎时,解放军来了。派出所唤了她去,“日本人撤离前, 把工厂机器运到吴淞口,扔进海里了。你晓不晓得这件事?”她说不晓得。又盘 问几句,才放她走。 曾雪梅把在弄堂里玩耍的二儿揪回家,闭紧房门,剥了他身上的电机纱短褂,剪 成一条条,混着废报纸烧掉。二儿号啕不已,被她甩了一巴掌:“日本鬼子良心 忒坏,啥人稀罕他们的破烂衣裳。”二儿道:“你说千代子阿姨蛮好的 呸,什么千代子万代子,乱话三千。当心日本鬼子把你撕成两爿,蘸蘸腐乳吃掉 二儿嘶了一声,不再说话。 (选自 2017年3月第5期《读者·文苑·浮生》,有删节) 【注】①小囡:方言,小孩儿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篇母亲的语言和结尾曾雪梅的语言内容和风格大致相似,这使得文章 首尾照应,既表现了母亲对曾雪梅的深刻影响,也表现了曾雪梅在现实面前变得 清醒与坚强。 B.曾雪梅的母亲睿智、刚强,能够透彻看出日本人的本质,她不断教育曾雪梅 要爱国、要看清日本人的实质,不能被日本人施加的小恩惠迷惑。 C.曾雪梅的老邻居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人物,开始是这位邻居把她推荐 到福助洋行,后来又捎来二本松的信,引出后文曾雪梅探监之事 D.千代子善于伪装,用邀请女工到家里吃饭、送钱给曾雪梅让她给母亲看病、 在曾雪梅探监时送给她手工缝制的童装等方法来博得中国人的认可和同情,从而 掩盖日本人的侵略本质
杀人放火,我们家就不会穷,你就会一直念书。”曾雪梅默然一晌,问:“那为 啥让我去日本工厂做事?”“嘁,赚鬼子的钞票,也是爱国啊。” 到月头,发了工资,曾雪梅背回大米和黄豆。母亲借了一座台秤过磅,忽道:“好 像少脱了。”曾雪梅听得口齿有异,抬眼见她嘴巴歪斜,唇角拖下一径涎沫来。 “妈,怎么了。”母亲想伸手去擦,感觉天花板一动,面孔已然贴倒在地。 一日工间休息,千代子问曾雪梅是不是有心事。曾雪梅犹豫了一下,说:“我妈 跌了跤,半边身子僵掉了。找过郎中,不见好。现在她不肯吃饭,说要早点死掉, 帮我们节省钞票。”千代子取了六十块钱,让她给母亲找西医,补营养。曾雪梅 推却着,收下,回去说与家人。母亲回光返照似的,嗓门铿铿响道:“我是个强 硬的人,不讨日本人便宜。”一口气接不上,眼乌珠翻了白。②曾雪梅扑过去, 见一滴浊黄的泪水滑过母亲的太阳穴,在鬓边略作停滞,吧嗒滴落于枕上。 曾雪梅把钱还给千代子,自此避开她扣二本松。 一年后,曾雪梅结婚。婚后,丈夫建议曾雪梅辞工。犹豫间,日本投降,福助洋 行解散。曾雪梅归得家来,专心养胎。忽一日,那位老邻居捎来二本松的信,她 才晓得,厂里的日本人,都被关到了提篮桥。她瞒着丈夫,买了六包稻香村鸭肫 肝,学千代子的做派,将点心盒子包起来,去提篮桥探监。 登记、盘问、等待。听到喊她名字,已是入暮时分。晃眼见一个灰发女人,穿着 空阅的囚服,挪着碎步出来,深鞠一躬,泪水甩在点心盒上。是日临别,千代子 送了她一包童装,都是亲手缝制的。她本来以为,自己会在中国生孩子。曾雪梅 怕丈夫见怪,留了一件电机纱短褂,其余的送去了典当铺。 三个月后,曾雪梅开始做母亲。她将电机纱短褂给大儿穿,很快短小了,便收起 来,转与二儿穿。怀第三胎时,解放军来了。派出所唤了她去,“日本人撤离前, 把工厂机器运到吴淞口,扔进海里了。你晓不晓得这件事?”她说不晓得。又盘 问几句,才放她走。 曾雪梅把在弄堂里玩耍的二儿揪回家,闭紧房门,剥了他身上的电机纱短褂,剪 成一条条,混着废报纸烧掉。二儿号啕不已,被她甩了一巴掌:“日本鬼子良心 忒坏,啥人稀罕他们的破烂衣裳。”二儿道:“你说千代子阿姨蛮好的。”“呸 呸,什么千代子万代子,乱话三千。当心日本鬼子把你撕成两爿,蘸蘸腐乳吃掉。” 二儿嘶了一声,不再说话。 (选自 2017 年 3 月第 5 期《读者·文苑·浮生》,有删节) 【注】①小囡:方言,小孩儿。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小说开篇母亲的语言和结尾曾雪梅的语言内容和风格大致相似,这使得文章 首尾照应,既表现了母亲对曾雪梅的深刻影响,也表现了曾雪梅在现实面前变得 清醒与坚强。 B.曾雪梅的母亲睿智、刚强,能够透彻看出日本人的本质,她不断教育曾雪梅 要爱国、要看清日本人的实质,不能被日本人施加的小恩惠迷惑。 C.曾雪梅的老邻居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人物,开始是这位邻居把她推荐 到福助洋行,后来又捎来二本松的信,引出后文曾雪梅探监之事。 D.千代子善于伪装,用邀请女工到家里吃饭、送钱给曾雪梅让她给母亲看病、 在曾雪梅探监时送给她手工缝制的童装等方法来博得中国人的认可和同情,从而 掩盖日本人的侵略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