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2017届新高三摸底联考卷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文之末品一一民间书信 赵宪章 中国古代书信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就现存文献来看,当在秦 汉之后,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史家通常将《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 相提并论,因为阐发《史记》写作的动因和宗旨是它们的共同主题,对于研究司 马迁的人生阅历和史学思想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二者属于完全不同 的文体,导致其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大相径庭。其中,关于“李陵之祸”的表述 最为明显。前者面对知己任少卿,从个人立场出发宣泄私人真情,直抒胸臆,慷 慨激昂,无所顾忌;后者从公众立场出发表达自己的修史大志,严谨得体,语气 平缓,措辞讲究。 这就是“书”与“文”的不同,即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报任安书》之所 以是“民间书信”而不是“公牍文”,首先在于它是个人私情的充分倾诉,即所 谓“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而在《太史公自序》中,对自己的身心造 成重大创痛的“李陵之祸”,只能深深地掩埋在纸背文后。另外,《报仼安书》 和《太史公自序》均有司马迁的家世及阅历的自述,以表达自己编修《史记》的 缘由和动因,但其叙事的策略和语调却大相径庭。《太史公自序》虽然名曰“自 序”,实则是假借他人视角进行叙述,即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报任安书》就不 同了,作为致友人的书信,不可能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第一人称”是所有书信 文体无以选择的叙事视角,从而为宣泄个人感情预设了“无障碍通道”。就此而 言,民间书信作为最典型的“第一人称文体”,“私语真情”是其区别于一切公 牍文体之最显著的特点,是民间书信之所以被文学史所接纳的重要原因。 “私语真情”之所以是书信文体之“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就在于它的个人 化和情感性,即“个体情感”本身的文学属性。它不需要像宏大叙事作品那样必 须借助于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本身就是个体情感的直接显露或自由宣 泄,从而为民间书信进入文学世界开具了最便捷的通行证。 包括情书、家书等一切民间私人书信具备自身特有的“安全言说”的文体形式, 所诉说的情感往往不能外言,是私密的。这也是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之所以动 人和诱人之处,它只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和知己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先验地预 设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就此而言,现 代电信、E-mail和网络对话只延续了书信的实用功能,作为“私语真情”的文 体属性已经稀释或隐退。书信的言说实际上是在说“不可(与他人)言说之说’ 而“说不可说之说”恰恰就是文学的言说,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当然,书信 的言说同文学的言说尽管都是“说不可说之说”,但是并非意味着可以将二者等 而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书信也就具备了不同 于文学的文学魅力:它以现实的私密性诱发了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其现实的 而不是虚构的真实赢得了类似于文学的动情力
安徽省江南十校 2017 届新高三摸底联考卷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艺文之末品——民间书信 赵宪章 中国古代书信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就现存文献来看,当在秦 汉之后,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史家通常将《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 相提并论,因为阐发《史记》写作的动因和宗旨是它们的共同主题,对于研究司 马迁的人生阅历和史学思想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二者属于完全不同 的文体,导致其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大相径庭。其中,关于“李陵之祸”的表述 最为明显。前者面对知己任少卿,从个人立场出发宣泄私人真情,直抒胸臆,慷 慨激昂,无所顾忌;后者从公众立场出发表达自己的修史大志,严谨得体,语气 平缓,措辞讲究。 这就是“书”与“文”的不同,即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报任安书》之所 以是“民间书信”而不是“公牍文”,首先在于它是个人私情的充分倾诉,即所 谓“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而在《太史公自序》中,对自己的身心造 成重大创痛的“李陵之祸”,只能深深地掩埋在纸背文后。另外,《报任安书》 和《太史公自序》均有司马迁的家世及阅历的自述,以表达自己编修《史记》的 缘由和动因,但其叙事的策略和语调却大相径庭。《太史公自序》虽然名曰“自 序”,实则是假借他人视角进行叙述,即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报任安书》就不 同了,作为致友人的书信,不可能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第一人称”是所有书信 文体无以选择的叙事视角,从而为宣泄个人感情预设了“无障碍通道”。就此而 言,民间书信作为最典型的“第一人称文体”,“私语真情”是其区别于一切公 牍文体之最显著的特点,是民间书信之所以被文学史所接纳的重要原因。 “私语真情”之所以是书信文体之“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就在于它的个人 化和情感性,即“个体情感”本身的文学属性。它不需要像宏大叙事作品那样必 须借助于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本身就是个体情感的直接显露或自由宣 泄,从而为民间书信进入文学世界开具了最便捷的通行证。 包括情书、家书等一切民间私人书信具备自身特有的“安全言说”的文体形式, 所诉说的情感往往不能外言,是私密的。这也是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之所以动 人和诱人之处,它只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和知己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先验地预 设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就此而言,现 代电信、E-mail 和网络对话只延续了书信的实用功能,作为“私语真情”的文 体属性已经稀释或隐退。书信的言说实际上是在说“不可(与他人)言说之说”。 而“说不可说之说”恰恰就是文学的言说,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当然,书信 的言说同文学的言说尽管都是“说不可说之说”,但是并非意味着可以将二者等 而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书信也就具备了不同 于文学的文学魅力:它以现实的私密性诱发了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其现实的 而不是虚构的真实赢得了类似于文学的动情力
当然,书信的“艺术性”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成因,诸如语言修辞、行文格式 笔墨书法,以及信笺、信封和邮票的艺术设计等,甚至包括整个邮政事务在内的 传递活动,都包含丰富的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这些因素和趣味显然游离于书信 的实用价值之外,是书信的艺术性之所在。但是毫无疑问,在书信的所有艺术性 因素中,“私语真情”是其最具文学诱惑力的内在成因。 (节选自《民间书信及其对话艺术》,有删改) 1.下列关于《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将阐发《史记》写作动因和宗旨作为它们的 共同主题。 B.《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文体性质上的不同,可视为民间书信和公牍 文的不同。 C.《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均自述家世及阅历,以交代编修《史记》的 缘由和动因。 D.《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的差别在于“李陵之祸” 的表述 2.下列对“私语真情”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私语真情”是民间书信区别于一切公牍文体的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文学 史接纳民间书信的重要原因 B.“私语真情”是书信文体“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原因在于书信具有个 人化和情感性这一文学属性。 C.“私语真情”本身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个体情感,不像宏大叙事作品需要借 助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 D.“私语真情”往往不能外言,有私密性,这种特点使得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 体有了动人和诱人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书信在秦汉之后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进入文学 世界,就现存文献来看,应当发端于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B.一切民间书信的言说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它先验地预设 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 C.“说不可说之说”是书信的言说特点,也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但两者并 非可以将等而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 D.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信笺设计等都包含着游离于书信的实用 价值之外的丰富的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也是书信的艺术性因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高智耀,字显达,世仕夏国。曾祖逸,夏大都督府尹;祖良惠,右丞相。智耀登 进士第,夏亡,隐贺兰山。太宗访求河西故家子孙之贤者,众以智耀对,召见将 用之,遽辞归 皇子阔端镇西凉,儒者皆隶役,智耀谒藩邸,言儒者给复已久,一旦与厮养同役, 非便,请除之。皇子从其言。欲奏官之,不就。宪宗即位,智耀入见,言:“儒 者所学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自古有国家者,用之则治,不用则否,养
当然,书信的“艺术性”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成因,诸如语言修辞、行文格式、 笔墨书法,以及信笺、信封和邮票的艺术设计等,甚至包括整个邮政事务在内的 传递活动,都包含丰富的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这些因素和趣味显然游离于书信 的实用价值之外,是书信的艺术性之所在。但是毫无疑问,在书信的所有艺术性 因素中,“私语真情”是其最具文学诱惑力的内在成因。 (节选自《民间书信及其对话艺术》,有删改) 1.下列关于《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将阐发《史记》写作动因和宗旨作为它们的 共同主题。 B.《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文体性质上的不同,可视为民间书信和公牍 文的不同。 C.《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均自述家世及阅历,以交代编修《史记》的 缘由和动因。 D.《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的差别在于“李陵之祸” 的表述。 2.下列对“私语真情”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私语真情”是民间书信区别于一切公牍文体的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文学 史接纳民间书信的重要原因。 B.“私语真情”是书信文体“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原因在于书信具有个 人化和情感性这一文学属性。 C.“私语真情”本身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个体情感,不像宏大叙事作品需要借 助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 D.“私语真情”往往不能外言,有私密性,这种特点使得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 体有了动人和诱人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古代书信在秦汉之后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进入文学 世界,就现存文献来看,应当发端于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B.一切民间书信的言说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它先验地预设 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 C.“说不可说之说”是书信的言说特点,也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但两者并 非可以将等而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 D.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信笺设计等都包含着游离于书信的实用 价值之外的丰富的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也是书信的艺术性因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高智耀,字显达,世仕夏国。曾祖逸,夏大都督府尹;祖良惠,右丞相。智耀登 进士第,夏亡,隐贺兰山。太宗访求河西故家子孙之贤者,众以智耀对,召见将 用之,遽辞归。 皇子阔端镇西凉,儒者皆隶役,智耀谒藩邸,言儒者给复已久,一旦与厮养同役, 非便,请除之。皇子从其言。欲奏官之,不就。宪宗即位,智耀入见,言:“儒 者所学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自古有国家者,用之则治,不用则否,养
成其材,将以资其用也。宜蠲免徭役以教育之。”帝问:“儒家何如巫医?”对 曰:“儒以纲常治天下,岂方技所得比。”帝曰:“善。前此未有以是告朕者。” 诏复海内儒士徭役,无有所与。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 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帝异其言,铸印授之,命凡免役儒户,皆从之给公文为左 验。时淮、蜀士遭俘虏者,皆没为奴,智耀奏言:“以儒为驱,古无有也。陛下 方以古道为治,宜除之,以风厉天下。”帝然之,即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 别之,得数千人。贵臣或言其诡滥,帝诘之,对曰:“士,譬则金也,金色有浅 深,谓之非金不可,才艺有浅深,谓之非士亦不可。”帝悦,更宠赉之。智耀又 言:“国初庶政草创,纲纪未张,宜仿前代,置御史台以纠肃官常。”至元五年 立御史台,用其议也。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 会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谓:“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 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帝求报聘之使以析其问,智耀入见,请行,帝问 所答,画一敷对,称旨,即日遣就道。至上京,病卒,帝为之震悼。后赠崇文赞 治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宁国公,谥文忠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十二》,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 百/ B.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 百/ C.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 百/ D.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 百 5.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纲常,即“三纲五常”的简称。封建时代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 纲”为三纲,“仁、义、礼、智、信”为五常。 B.徭役,指古代统治者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包括力役和兵 役两部分,《礼记》中有关于周代征发徭役的规定。 C.御史台是监察机构,设立于汉朝,掌监察之事,与尚书台、谒者台并称三台, 历代沿袭,并有宪台、兰台、乌台的别称。 D.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庙号是皇帝于祖庙中被供奉时所称 呼的名号。汉武帝是庙号而非谥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智耀家族世代为西夏服务,为西夏望族,本人也考中了西夏的进士。西夏 灭亡后,他隐居于贺兰山。后来,元太宗召见了他,并对他很赏识,打算任用他 他却很干脆地拒绝了。 B.皇子阔端非常赏识髙智耀,想要上奏朝廷给予官职,髙智耀却拒绝了。等到 阔端登上皇位后,采纳了他的建议,理解并重视儒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宽待儒 生,免除了儒生的徭役。 C.元世祖很早就了解高智耀的才华,即位后召见了他,专门铸了一枚印让其有 权力来免除儒生徭役;后来髙智耀被人命为翰林学士,到各个郡县去巡视,最终 使得好几千名儒生脱离了奴仆的身份
成其材,将以资其用也。宜蠲免徭役以教育之。”帝问:“儒家何如巫医?”对 曰:“儒以纲常治天下,岂方技所得比。”帝曰:“善。前此未有以是告朕者。” 诏复海内儒士徭役,无有所与。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 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帝异其言,铸印授之,命凡免役儒户,皆从之给公文为左 验。时淮、蜀士遭俘虏者,皆没为奴,智耀奏言:“以儒为驱,古无有也。陛下 方以古道为治,宜除之,以风厉天下。”帝然之,即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 别之,得数千人。贵臣或言其诡滥,帝诘之,对曰:“士,譬则金也,金色有浅 深,谓之非金不可,才艺有浅深,谓之非士亦不可。”帝悦,更宠赉之。智耀又 言:“国初庶政草创,纲纪未张,宜仿前代,置御史台以纠肃官常。”至元五年 立御史台,用其议也。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 会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谓:“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 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帝求报聘之使以析其问,智耀入见,请行,帝问 所答,画一敷对,称旨,即日遣就道。至上京,病卒,帝为之震悼。后赠崇文赞 治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宁国公,谥文忠。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十二》,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 百/ B.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 百/ C.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 百/ D.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 百 5.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A.纲常,即“三纲五常”的简称。封建时代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 纲”为三纲,“仁、义、礼、智、信”为五常。 B.徭役,指古代统治者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包括力役和兵 役两部分,《礼记》中有关于周代征发徭役的规定。 C.御史台是监察机构,设立于汉朝,掌监察之事,与尚书台、谒者台并称三台, 历代沿袭,并有宪台、兰台、乌台的别称。 D.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庙号是皇帝于祖庙中被供奉时所称 呼的名号。汉武帝是庙号而非谥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高智耀家族世代为西夏服务,为西夏望族,本人也考中了西夏的进士。西夏 灭亡后,他隐居于贺兰山。后来,元太宗召见了他,并对他很赏识,打算任用他 他却很干脆地拒绝了。 B.皇子阔端非常赏识高智耀,想要上奏朝廷给予官职,高智耀却拒绝了。等到 阔端登上皇位后,采纳了他的建议,理解并重视儒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宽待儒 生,免除了儒生的徭役。 C.元世祖很早就了解高智耀的才华,即位后召见了他,专门铸了一枚印让其有 权力来免除儒生徭役;后来高智耀被人命为翰林学士,到各个郡县去巡视,最终 使得好几千名儒生脱离了奴仆的身份
D.西北其他的藩王对元世祖采纳汉法的做法存在疑惑,世祖就让髙智耀出使西 北来解答他们的疑问,不想高智耀行至上京时竟然病逝了。世祖非常伤心,对他 追赠官职和封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诘之,对曰:“士,譬则金也,金色有浅深,谓之非金不可,才艺有浅 深,谓之非士亦不可。”(5分) 译 (2)智耀入见,请行,帝问所答,画一敷对,称旨,即日遣就道。(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堂上岩桂秋晚未开作诗促之 朱淑真① 著意②裁诗特地催,花须著意听新诗。 清香未吐黄金粟,嫩蕊犹藏碧玉枝 不是地寒偏放晚,定知花好故开迟。 也宜急趁无风雨,莫待霜高露结时。 【注释】①朱淑真:南宋著名女词人。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 和睦,最终抑郁早逝。②著意:刻意,用心。 8.请赏析颔联中“吐”“藏”二字的妙处 9.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钱塘湖春行》中,白居易借助莺燕的动作描绘出早春清新景象的句子是: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从嘉宾的角度记述集会盛况的句子是 (3)屈原在《离骚》中,流泪叹息百姓生活艰难、表现出伟大情怀的诗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第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 分。注意:只能选做所选的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 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25分) 孝顺女儿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你看,这雨下得多带劲!越下越大,简直就像洒水车洒的似的。我就喜欢下雨。 要是现在能喝上一口酒就更好了!暖和暖和。可我大儿子不让,我大儿子是医生 大儿子可是我的骄傲!他从小就想当医生,后来真就当上了!而且还是个非常了 不起的医生,现在只应邀出国出诊。但他从来没忘了我这个父亲。我记得去年他
D.西北其他的藩王对元世祖采纳汉法的做法存在疑惑,世祖就让高智耀出使西 北来解答他们的疑问,不想高智耀行至上京时竟然病逝了。世祖非常伤心,对他 追赠官职和封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帝诘之,对曰:“士,譬则金也,金色有浅深,谓之非金不可,才艺有浅 深,谓之非士亦不可。”(5 分) 译文: (2)智耀入见,请行,帝问所答,画一敷对,称旨,即日遣就道。(5 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堂上岩桂秋晚未开作诗促之 朱淑真① 著意②裁诗特地催,花须著意听新诗。 清香未吐黄金粟,嫩蕊犹藏碧玉枝。 不是地寒偏放晚,定知花好故开迟。 也宜急趁无风雨,莫待霜高露结时。 【注释】①朱淑真:南宋著名女词人。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 和睦,最终抑郁早逝。②著意:刻意,用心。 8.请赏析颔联中“吐”“藏”二字的妙处。 9.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钱塘湖春行》中,白居易借助莺燕的动作描绘出早春清新景象的句子是: “ , ”。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从嘉宾的角度记述集会盛况的句子是: “ , ”。 (3)屈原在《离骚》中,流泪叹息百姓生活艰难、表现出伟大情怀的诗句是: “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第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 分。注意:只能选做所选的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 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25 分) 孝顺女儿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你看,这雨下得多带劲!越下越大,简直就像洒水车洒的似的。我就喜欢下雨。 要是现在能喝上一口酒就更好了!暖和暖和。可我大儿子不让,我大儿子是医生。 大儿子可是我的骄傲!他从小就想当医生,后来真就当上了!而且还是个非常了 不起的医生,现在只应邀出国出诊。但他从来没忘了我这个父亲。我记得去年他
从匈牙利回来的时候,给我带回来了那么多有意思的纪念品!一个布达佩斯的城 徽纪念章,一套非常罕见的明信片。我儿子说非常漂亮,但怎么个漂亮法我还不 知道,因为他一直没时间给我送来。但不管怎么说,他没忘记我这个父亲。这不, 不久前他刚从意大利回来,马上就给我打了电话。“爸爸,你身体怎么样?把听 筒贴到胸部,我给你听听心脏。”我知道,儿子是教授,通过电话就能诊断。“爸 爸,”我儿子听完后说,“你心衰,以后别喝酒,别吸烟……最重要的是要经常 出去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所以我这不是出来散步了吗? 今天我还去了我小儿子那儿。我小儿子今天过生日。小儿子也是我的骄傲!他小 时候不爱学习,现在却是哲学博土。他没想到今天我会去,看见我时高兴得不得 了!“爸爸,”我小儿子说,“你来了,真是太好了!我特意没请你,是怕打扰 你。既然你来了,咱们就去厨房坐一会吧。【A】我给你倒一杯你从来没喝过的 格鲁吉亚葡萄酒,我妻子再给你从客厅的桌子上端点你以前从来没尝过的小菜 来。”我和儿子一起把酒喝了 我兴奋地回忆起了小儿子小时候有一次俄语考试得了2分的趣事。这时,他立刻 起身把门掩上了:“这些回忆非常温馨,所以咱们还是留着下一次慢慢回忆吧 现在你还是回家吧,今天来的客人都是著名学者,他们谈论的那些话题你肯定也 不感兴趣,而且他们烟抽得很凶,你心衰,最好还是回家休息吧。今天有足球赛, 是斯巴达克队比赛。你记不记得我小时候,咱们总是一起给他们助威?差点忘了, 你把这雨伞带上,外面雨越下越大了,你用不着急着还给我们,反正这把伞也破 了。我们还有新的 就在我往门口走的时候,客厅里有个客人说:“同事们,现在按照传统,该为主 人父母的健康干杯了。祝他们健康长寿!”【B】唉!我老伴儿死得太早了,那 么有名的学者对我们的祝福她都没听到,太遗憾了! 我喜欢看下雨,等雨停了,我就回家,打开壁炉,坐下来看电视。也许我女儿还 会给我打电话来呢。女儿也是我的骄傲!她是一所学校的教务主任,但她也向他 那两个哥哥一样,没忘了我这个父亲,经常给我打电话。上周听她哥哥说我病了 马上就给我打来了电话!“爸爸,你的病严重吗?用不用我去看看你?要不我派 几个学生去看看你吧?顺便让他们把你那儿的旧报纸拿回来……”两天前,我女 儿又来电话了:“爸爸,你要是感到特别不舒服的话,就不用到我这儿来了。但 我知道,你太要强,所以你要来的话,下了地铁,你就沿着那个街心花园步行来 吧,顺路还能在小铺里买点葡萄酒,喝点葡萄酒对你的身体有好处。顺便也给我 们买两瓶。我们这个门洞的电梯坏了,所以你就不用上五楼了,你到楼下的时候 按门铃,我下去拿,咱们见个面…”你看我女儿想得多周到! 女儿为了我,换了三年的房子,那容易吗?“爸爸,我们家人多,已经两个孩子 了,第三个也快出生了,又吵又闹……而且我丈夫还抽烟。可你需要安静,你心 衰,所以得单独给你弄一个住处。”房子真就换成了!她用我们原来的那套房子 给自己换了一套两室的,还给我在一座公寓楼里换来了一个房间。邻居是跟我同 龄的一个老头儿,他也为自己的儿子也骄傲。他的儿子也住在本市。不久前给他 写了一封信,老头给我读了好几遍。在公园里,他给那些老头老太太们都读了 所以我想说,孩子们啊,你们要是给你们的父母写信的话,一定要用结实点儿的 纸写,因为你们的父母说不定要读多少遍呢 我的两条腿都湿透了,我得回家喝杯热茶暖和暖和去了。也许我女儿又来电话了 呢。足球赛开播前我先看看报纸。但愿今天斯巴达克队别输,要不我儿子该失望 了
从匈牙利回来的时候,给我带回来了那么多有意思的纪念品!一个布达佩斯的城 徽纪念章,一套非常罕见的明信片。我儿子说非常漂亮,但怎么个漂亮法我还不 知道,因为他一直没时间给我送来。但不管怎么说,他没忘记我这个父亲。这不, 不久前他刚从意大利回来,马上就给我打了电话。“爸爸,你身体怎么样?把听 筒贴到胸部,我给你听听心脏。”我知道,儿子是教授,通过电话就能诊断。“爸 爸,”我儿子听完后说,“你心衰,以后别喝酒,别吸烟……最重要的是要经常 出去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所以我这不是出来散步了吗? 今天我还去了我小儿子那儿。我小儿子今天过生日。小儿子也是我的骄傲!他小 时候不爱学习,现在却是哲学博士。他没想到今天我会去,看见我时高兴得不得 了!“爸爸,”我小儿子说,“你来了,真是太好了!我特意没请你,是怕打扰 你。既然你来了,咱们就去厨房坐一会吧。【A】我给你倒一杯你从来没喝过的 格鲁吉亚葡萄酒,我妻子再给你从客厅的桌子上端点你以前从来没尝过的小菜 来。”我和儿子一起把酒喝了。 我兴奋地回忆起了小儿子小时候有一次俄语考试得了 2 分的趣事。这时,他立刻 起身把门掩上了:“这些回忆非常温馨,所以咱们还是留着下一次慢慢回忆吧。 现在你还是回家吧,今天来的客人都是著名学者,他们谈论的那些话题你肯定也 不感兴趣,而且他们烟抽得很凶,你心衰,最好还是回家休息吧。今天有足球赛, 是斯巴达克队比赛。你记不记得我小时候,咱们总是一起给他们助威?差点忘了, 你把这雨伞带上,外面雨越下越大了,你用不着急着还给我们,反正这把伞也破 了。我们还有新的。” 就在我往门口走的时候,客厅里有个客人说:“同事们,现在按照传统,该为主 人父母的健康干杯了。祝他们健康长寿!”【B】唉!我老伴儿死得太早了,那 么有名的学者对我们的祝福她都没听到,太遗憾了! 我喜欢看下雨,等雨停了,我就回家,打开壁炉,坐下来看电视。也许我女儿还 会给我打电话来呢。女儿也是我的骄傲!她是一所学校的教务主任,但她也向他 那两个哥哥一样,没忘了我这个父亲,经常给我打电话。上周听她哥哥说我病了, 马上就给我打来了电话!“爸爸,你的病严重吗?用不用我去看看你?要不我派 几个学生去看看你吧?顺便让他们把你那儿的旧报纸拿回来……”两天前,我女 儿又来电话了:“爸爸,你要是感到特别不舒服的话,就不用到我这儿来了。但 我知道,你太要强,所以你要来的话,下了地铁,你就沿着那个街心花园步行来 吧,顺路还能在小铺里买点葡萄酒,喝点葡萄酒对你的身体有好处。顺便也给我 们买两瓶。我们这个门洞的电梯坏了,所以你就不用上五楼了,你到楼下的时候 按门铃,我下去拿,咱们见个面……”你看我女儿想得多周到! 女儿为了我,换了三年的房子,那容易吗?“爸爸,我们家人多,已经两个孩子 了,第三个也快出生了,又吵又闹……而且我丈夫还抽烟。可你需要安静,你心 衰,所以得单独给你弄一个住处。”房子真就换成了!她用我们原来的那套房子 给自己换了一套两室的,还给我在一座公寓楼里换来了一个房间。邻居是跟我同 龄的一个老头儿,他也为自己的儿子也骄傲。他的儿子也住在本市。不久前给他 写了一封信,老头给我读了好几遍。在公园里,他给那些老头老太太们都读了。 所以我想说,孩子们啊,你们要是给你们的父母写信的话,一定要用结实点儿的 纸写,因为你们的父母说不定要读多少遍呢! 我的两条腿都湿透了,我得回家喝杯热茶暖和暖和去了。也许我女儿又来电话了 呢。足球赛开播前我先看看报纸。但愿今天斯巴达克队别输,要不我儿子该失望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