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中0.5为连续性校正系数。 当相同的秩次较多时,用公式(12.3)求得的u值偏 小,应改用下式校正。 u。=u/√C 公式(12.4) C=1-∑G-,w3-N N=n+n 式中t为第(j=1,2,3,.)个相同秩次的个数。计算 方法与Wilcoxoni配对法相同。 三、频数表资料的两样本比较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7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式中0.5 为连续性校正系数。 当相同的秩次较多时,用公式(12.3)求得的u值偏 小,应改用下式校正。 uc = u / C 公式(12.4) C = −(t −t ) (N − N) j j 3 3 1 / N = n1 + n2 式中t j为第j ( j = 1, 2, 3, …)个相同秩次的个数。计算 方法与Wilcoxon配对法相同。 三、频数表资料的两样本比较
例12.3 某研究者为比较不同肝炎婴儿的血清总胆红质有无差 别,收集了一般组和重症组病人的血清总胆红质数据见下表12-3。 问两组婴儿的血清总胆红质有无统计学意义。 表12-3两组肝炎婴儿的血清总胆红质分析表 总胆红质 人数 秩次范围平均秩次 秩和 (mg%) 般组重症组 合计 累计 般组 重症组 (1 (2) (3) (4 (4)a (5) (6 (7=(2)?6)(8)=(3)?6) <1 4 4 14 2.5 10 0 1 11 11 15 5-15 10 110 0 5 15 2 17 32 16-32 24 360 48 10 10 10 2 3342 37.5 0 375 15 1 1 43 43 43 0 43 20 4 4 47 4447 45.5 0 182 25 2 2 49 48-49 48.5 0 97 合计 n2=30n1=19 49 T2=480T=745 8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8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例12.3 某研究者为比较不同肝炎婴儿的血清总胆红质有无差 别,收集了一般组和重症组病人的血清总胆红质数据见下表12-3。 问两组婴儿的血清总胆红质有无统计学意义。 总胆红质 (mg%) 一般组 重症组 合计 累计 一般组 重症组 (1) (2) (3) (4) (4)a (5) (6) (7)=(2)?6) (8)=(3)?6) <1 4 4 4 1~4 2.5 10 0 1~ 11 11 15 5~15 10 110 0 5~ 15 2 17 32 16~32 24 360 48 10~ 10 10 42 33~42 37.5 0 375 15~ 1 1 43 43 43 0 43 20~ 4 4 47 44~47 45.5 0 182 25~ 2 2 49 48~49 48.5 0 97 合计 n 2=30 n 1=19 49 T 2=480 T 1=745 表12-3 两组肝炎婴儿的血清总胆红质分析表 人数 秩次范围 平均秩次 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