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9届高三10月联考 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地名即史上实有、史籍中常见的地名。这类地名,属于古诗中最基础的写实 层面,其作用是交代诗歌的写作场地,说明诗歌创作和地域的关系。进入文学作 品以后,部分原样照搬,部分则经作者改造,被文学化。 其文学化往往遵循三条基本路径: 是不全用实名而稍加改造,但仍以地名为中心词,如称某驿为孤驿,某馆为孤 馆。这么做舍弃个别,突出一般,可以获得更好的审美效果。 二是改用代称,不用实名。如称越州为会稽,称镇江为京口之类。这种情况,稍 具史地常识的都知道,没有的看看注释立即明白,无需特别说明 三是地名前加形容词,这个也容易理解。 这里只谈第一种情况。不妨以唐诗中的驿馆为例。在这些诗词中,历史地名的文 学化表现突出。一般做法是诗题中使用历史地名,而到诗中则改为文学化表达, 进行局部改造。如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标题载明此诗作于石头驿,诗句却说它是座旅馆,表面上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因为标题是交代地名的,必须如实道来,读者才能明白地理方位。正文以抒写羁 思为主,讲求抒情含蓄,忌讳言事直露,故做这种处理,以与所写之情合拍。 又如孟浩然《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 “犯霜驱晓驾,数里见唐城。旅馆归心逼,荒村客思盈。 也是诗题中标出驿名,而诗中则径称旅馆。我们知道,古代驿站都是官营的,旅 馆则是私营的。为何称官驿为旅馆?这里就有个语体色彩和使用规范问题。从这 个角度来说,称驿馆而举其正名,只有在史地文献中才会如此,这是因为史地文 献以真实性为首要要求,所记必须合实,否则就失去了应有价值,不能取信于人 而诗题也是交代写作背景的,担负着说明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人地关系的任 务,也不能用代称、简称或泛称,而应如实记载驿馆真名。而作品中则不必如此, 因为诗题既已如实道来,诗句中就须换一套写法。这么做,一则可以避免用词重 复,二则文学作品中如果事事处处如实照搬,那也就混淆了历史地名和文学地名 的界限。而且,具有实感的词语过多,也妨碍读者的审美接受。 诗者抒情之物,写景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审美出发,诗词地名往往化实为虚, 转直为曲,意内言外。前面所举唐人馆驿诗便有这样的特点,普通的地名也经过 了有意的渲染,被文学化,以较虚、较曲的特质进入文学作品。历史地名入诗以 后,由于有意略去了具体地点的特质,只保留表明事物性质类别的关键词,这样, 作者的写作背景就被淡化,而情感则被强化。所以,多数偏于抒情的篇章,地理 因素都被淡化。这样,它就由一个表示地理方位的实名变成作品中具有通性的审 美意象,不同的读者都可越过具体的生活背景和地理障碍,找到生活和情感上的 契合点 比如李白《送友人》,诗中的青山、北郭、白水、东城,原来都是生活中的实名, 各有地理要素,但其中具体的地名信息都被诗人有意略去,只保留具有形象性的
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9 届高三 10 月联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历史地名即史上实有、史籍中常见的地名。这类地名,属于古诗中最基础的写实 层面,其作用是交代诗歌的写作场地,说明诗歌创作和地域的关系。进入文学作 品以后,部分原样照搬,部分则经作者改造,被文学化。 其文学化往往遵循三条基本路径: 一是不全用实名而稍加改造,但仍以地名为中心词,如称某驿为孤驿,某馆为孤 馆。这么做舍弃个别,突出一般,可以获得更好的审美效果。 二是改用代称,不用实名。如称越州为会稽,称镇江为京口之类。这种情况,稍 具史地常识的都知道,没有的看看注释立即明白,无需特别说明。 三是地名前加形容词,这个也容易理解。 这里只谈第一种情况。不妨以唐诗中的驿馆为例。在这些诗词中,历史地名的文 学化表现突出。一般做法是诗题中使用历史地名,而到诗中则改为文学化表达, 进行局部改造。如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标题载明此诗作于石头驿,诗句却说它是座旅馆,表面上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因为标题是交代地名的,必须如实道来,读者才能明白地理方位。正文以抒写羁 思为主,讲求抒情含蓄,忌讳言事直露,故做这种处理,以与所写之情合拍。 又如孟浩然《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 “犯霜驱晓驾,数里见唐城。旅馆归心逼,荒村客思盈。” 也是诗题中标出驿名,而诗中则径称旅馆。我们知道,古代驿站都是官营的,旅 馆则是私营的。为何称官驿为旅馆?这里就有个语体色彩和使用规范问题。从这 个角度来说,称驿馆而举其正名,只有在史地文献中才会如此,这是因为史地文 献以真实性为首要要求,所记必须合实,否则就失去了应有价值,不能取信于人。 而诗题也是交代写作背景的,担负着说明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人地关系的任 务,也不能用代称、简称或泛称,而应如实记载驿馆真名。而作品中则不必如此, 因为诗题既已如实道来,诗句中就须换一套写法。这么做,一则可以避免用词重 复,二则文学作品中如果事事处处如实照搬,那也就混淆了历史地名和文学地名 的界限。而且,具有实感的词语过多,也妨碍读者的审美接受。 诗者抒情之物,写景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审美出发,诗词地名往往化实为虚, 转直为曲,意内言外。前面所举唐人馆驿诗便有这样的特点,普通的地名也经过 了有意的渲染,被文学化,以较虚、较曲的特质进入文学作品。历史地名入诗以 后,由于有意略去了具体地点的特质,只保留表明事物性质类别的关键词,这样, 作者的写作背景就被淡化,而情感则被强化。所以,多数偏于抒情的篇章,地理 因素都被淡化。这样,它就由一个表示地理方位的实名变成作品中具有通性的审 美意象,不同的读者都可越过具体的生活背景和地理障碍,找到生活和情感上的 契合点。 比如李白《送友人》,诗中的青山、北郭、白水、东城,原来都是生活中的实名, 各有地理要素,但其中具体的地名信息都被诗人有意略去,只保留具有形象性的
部分。这么做,更有利于表达作者和友人的情谊,并且,意象化的地名在诗中还 和下面的浮云、游子互为映衬,形象性和感人度更强。 (选自《古典文学知识》2016年3月,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对历史地名进行改造,舍弃一般,突出个别,即可使其文学化。 B.戴叔伦“旅馆谁相问”中的“旅馆”一词,地理因素被淡化,更能表达羁旅 之愁。 C.史地文献中只能用历史地名,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诗歌创作中只能用文学 地名,以便于情感的抒发 D.文中所提到的石头驿、唐城馆、青山、北郭、白水、东城都是历史地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论述历史地名文学化的主要路径。 B.文章选用三首唐诗进行分析,或略或详或印证,互为参证,说服力强 C.为了使文章思路清晰,观点鲜明,文章采用了类比法和例证法。 D.文章通过对“驿馆”地名在唐诗中的改造过程的分析,阐述了历史地名文学 化的过程和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指出诗歌贵曲不贵直,贵简不贵繁,贵虚不贵实 B.如果历史地名在诗中用得过多,将不利于读者产生共鸣,产生美感。 C.文学地名可以使读者越过具体的生活背景和地理障碍,找到生活和情感上的 契合点 D.文中的戴诗和孟诗都表达了羁旅之愁,历史地名的文学化功不可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箱子岩 沈从文 十五年以前,我有机会独坐一只小篷船,沿辰河上行,停船在箱子岩脚下。一列 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为一个五彩屏障。那一天正是五月十 五日,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泂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皆被乡下人拖出浮 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桨手,头腰各缠 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枝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 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 去,把百子鞭炮从髙岩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嘭嘭嘭嘭的鞭炮声与水面 船中锣鼓声相应和。附近渔船上妇女小孩们,精神皆十分兴奋,各站在尾梢上锐 声呼喊。其中有几个小孩子,我只担心他们太快乐了些,会把住家的小船跳沉。 十五年后我又有了机会乘坐小船沿辰河上行,应当经过箱子岩。我想温习温习那 地方给我的印象,就要管船的不问迟早,把小船在箱子岩下停泊。这一天是十二 月七日,快要过年的光景。没有太阳的阴沉酿雪天,气候异常寒冷。停船时还只 下午三点钟左右,岩壁上藤萝草木叶子多已萎落,显得那一带岩壁十分瘦削。我 便上岸,看看乡下人过年以前是什么光景。 四点钟左右,黄昏已腐蚀了山峦与树石轮廓,占领了屋角隅。我独自坐在一家小 饭铺柴火边烤火。铺子里人来来往往,有些说两句话又走了,有些就来镶在我身 边长凳上,坐下吸他的旱烟。有些来烘脚,把穿着湿草鞋的脚去热灰里乱搅。看 看每一个人的脸子,我都发生一种奇异的乡情。这里是一群会寻快乐的乡下人
部分。这么做,更有利于表达作者和友人的情谊,并且,意象化的地名在诗中还 和下面的浮云、游子互为映衬,形象性和感人度更强。 (选自《古典文学知识》2016 年 3 月,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历史地名进行改造,舍弃一般,突出个别,即可使其文学化。 B.戴叔伦“旅馆谁相问”中的“旅馆”一词,地理因素被淡化,更能表达羁旅 之愁。 C.史地文献中只能用历史地名,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诗歌创作中只能用文学 地名,以便于情感的抒发。 D.文中所提到的石头驿、唐城馆、青山、北郭、白水、东城都是历史地名。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论述历史地名文学化的主要路径。 B.文章选用三首唐诗进行分析,或略或详或印证,互为参证,说服力强。 C.为了使文章思路清晰,观点鲜明,文章采用了类比法和例证法。 D.文章通过对“驿馆”地名在唐诗中的改造过程的分析,阐述了历史地名文学 化的过程和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指出诗歌贵曲不贵直,贵简不贵繁,贵虚不贵实。 B.如果历史地名在诗中用得过多,将不利于读者产生共鸣,产生美感。 C.文学地名可以使读者越过具体的生活背景和地理障碍,找到生活和情感上的 契合点。 D.文中的戴诗和孟诗都表达了羁旅之愁,历史地名的文学化功不可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箱子岩 沈从文 十五年以前,我有机会独坐一只小篷船,沿辰河上行,停船在箱子岩脚下。一列 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为一个五彩屏障。那一天正是五月十 五日,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皆被乡下人拖出浮 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桨手,头腰各缠 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枝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 一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 去,把百子鞭炮从高岩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嘭嘭嘭嘭的鞭炮声与水面 船中锣鼓声相应和。附近渔船上妇女小孩们,精神皆十分兴奋,各站在尾梢上锐 声呼喊。其中有几个小孩子,我只担心他们太快乐了些,会把住家的小船跳沉。 十五年后我又有了机会乘坐小船沿辰河上行,应当经过箱子岩。我想温习温习那 地方给我的印象,就要管船的不问迟早,把小船在箱子岩下停泊。这一天是十二 月七日,快要过年的光景。没有太阳的阴沉酿雪天,气候异常寒冷。停船时还只 下午三点钟左右,岩壁上藤萝草木叶子多已萎落,显得那一带岩壁十分瘦削。我 便上岸,看看乡下人过年以前是什么光景。 四点钟左右,黄昏已腐蚀了山峦与树石轮廓,占领了屋角隅。我独自坐在一家小 饭铺柴火边烤火。铺子里人来来往往,有些说两句话又走了,有些就来镶在我身 边长凳上,坐下吸他的旱烟。有些来烘脚,把穿着湿草鞋的脚去热灰里乱搅。看 看每一个人的脸子,我都发生一种奇异的乡情。这里是一群会寻快乐的乡下人
有捕鱼的,打猎的,有船上水手与编制竹缆工人。这些人每到大端阳时节,皆得 下河去玩一整天的龙船。平常日子却在这个地方,按照一种分定,很简单的把日 子过下去。每日看过往船只摇橹扬帆来去,看落日同水鸟。 听他们谈了许久,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 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另外尚有一批人,与自然毫不妥协 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 降。然而后者却在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我 们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 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这些人在娱乐上的狂热,就证 明这种狂热,使他们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不过 有什么方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 个跛脚青年人,手中提了一个新桅灯,灯罩光光的,洒着摇着从外面走进屋子。 许多人见了他都同声叫唤起来:“什长,你发财回来了!好个灯!” 那跛子年纪虽很轻,脸上却刻划了一种兵油子的油气与骄气,在乡下人中仿佛身 分特高一层。把灯搁在木桌上,大洋洋地坐近火边来,拉开两腿摊出两只大手烘 火,满不高兴地说:“碰鬼,运气坏,什么都完了。” “船上老八说你发了财,瞒我们。怕我们开借 “发了财,哼。用得着瞒你们?本钱去七角,桃源行市只一块零,除了上下开销, 二百两货有什么捞头,我问你 原来这个青年汉子,是个打鱼人的独生子。三年前被省城里募兵委员看中了招去, 训练了三个月,就开到江西边境去同共产党打仗。打了半年仗,一班兄弟中只剩 下他一个人好好的活着,奉令调回后防招募新军补充时,他因此升了班长。第 次又训练三个月,再开到前线去打仗。于是碎了一只腿,战争是个什么东西他也 明白了。取得了本营证明,领得了些伤兵抚恤费后,于是回到家乡来,用什长名 义受同乡恭维,又用伤兵名义作点特别生意。我想弄明白那什长的年龄,从旁边 个成衣人口中,方知道这什长今年还只二十一岁。那成衣人还说:“这小子看 事有眼睛,做事有魄力,蹶了一只腿,还会一月一个来回下常德府,吃喝玩乐发 财走好运。” 回船时,我一个人坐在冷冷的船舱中,计算那什长年龄,二十一岁减十五,得到 个数目是六。我记起十五年前那个夜里一切光景,那落日返照,那狭长而描绘朱 红线条的船只,那锣鼓与呼喊,……尤其是临近几只小渔船上欢乐跳掷的小孩子 其中一定就有一个今晚我所见到的跛脚什长。唉,历史。生硬性痈疽的人,照旧 式治疗方法,可用一点点毒药敷上,尽它溃烂,到溃烂净尽时,再用药物使新的 肌肉生长,人也就恢复健康了。这跛脚什长,我对他的印象虽异常恶劣,想起他 就是个可以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不由人不寄托一种幻想 1934年 (节选自《湘行散记》有删改) 【注】特别生意:指贩卖鸦片。成衣人:裁缝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的环境描写暗示昔日世外桃源般的湘西世界正处在风雨飘摇、濒临崩 溃之中,为下文写故乡的人事做铺垫。 B.结合文意可知,第三段划线句中,“按照一种分定”生活,也就是安于一种 由客观环境造成的命运
有捕鱼的,打猎的,有船上水手与编制竹缆工人。这些人每到大端阳时节,皆得 下河去玩一整天的龙船。平常日子却在这个地方,按照一种分定,很简单的把日 子过下去。每日看过往船只摇橹扬帆来去,看落日同水鸟。 听他们谈了许久,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 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另外尚有一批人,与自然毫不妥协, 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 降。然而后者却在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我 们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 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这些人在娱乐上的狂热,就证 明这种狂热,使他们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不过 有什么方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 一个跛脚青年人,手中提了一个新桅灯,灯罩光光的,洒着摇着从外面走进屋子。 许多人见了他都同声叫唤起来:“什长,你发财回来了!好个灯!” 那跛子年纪虽很轻,脸上却刻划了一种兵油子的油气与骄气,在乡下人中仿佛身 分特高一层。把灯搁在木桌上,大洋洋地坐近火边来,拉开两腿摊出两只大手烘 火,满不高兴地说:“碰鬼,运气坏,什么都完了。” “船上老八说你发了财,瞒我们。怕我们开借。” “发了财,哼。用得着瞒你们?本钱去七角,桃源行市只一块零,除了上下开销, 二百两货有什么捞头,我问你。” 原来这个青年汉子,是个打鱼人的独生子。三年前被省城里募兵委员看中了招去, 训练了三个月,就开到江西边境去同共产党打仗。打了半年仗,一班兄弟中只剩 下他一个人好好的活着,奉令调回后防招募新军补充时,他因此升了班长。第二 次又训练三个月,再开到前线去打仗。于是碎了一只腿,战争是个什么东西他也 明白了。取得了本营证明,领得了些伤兵抚恤费后,于是回到家乡来,用什长名 义受同乡恭维,又用伤兵名义作点特别生意。我想弄明白那什长的年龄,从旁边 一个成衣人口中,方知道这什长今年还只二十一岁。那成衣人还说:“这小子看 事有眼睛,做事有魄力,蹶了一只腿,还会一月一个来回下常德府,吃喝玩乐发 财走好运。” 回船时,我一个人坐在冷冷的船舱中,计算那什长年龄,二十一岁减十五,得到 个数目是六。我记起十五年前那个夜里一切光景,那落日返照,那狭长而描绘朱 红线条的船只,那锣鼓与呼喊,……尤其是临近几只小渔船上欢乐跳掷的小孩子, 其中一定就有一个今晚我所见到的跛脚什长。唉,历史。生硬性痈疽的人,照旧 式治疗方法,可用一点点毒药敷上,尽它溃烂,到溃烂净尽时,再用药物使新的 肌肉生长,人也就恢复健康了。这跛脚什长,我对他的印象虽异常恶劣,想起他 就是个可以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不由人不寄托一种幻想…… 1934 年 (节选自《湘行散记》有删改) 【注】特别生意:指贩卖鸦片。成衣人:裁缝。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第二段的环境描写暗示昔日世外桃源般的湘西世界正处在风雨飘摇、濒临崩 溃之中,为下文写故乡的人事做铺垫。 B. 结合文意可知,第三段划线句中,“按照一种分定”生活,也就是安于一种 由客观环境造成的命运
C.作者在湘西以外的世界生活了十五年,他对湘西社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 对跛脚什长,他是极厌恶的,深感绝望的,称他为“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 物 D.沈从文曾说:“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却忽 略了。”本文以平实的语言记叙了他两次游箱子岩的经历,作品背后正隐伏着悲 痛 5.作者笔下端阳节赛龙舟表现出了当地人什么样的精神面貌?作者为什么要极 力渲染赛龙舟场面的热烈气氛?(6分) 6.从全文来看,沈从文对乡民们的生存状态持什么样的复杂态度?(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10月1日-3日,2018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一一生理学或医学奖、物 理学奖和化学奖的逐一揭晓,为人类智慧文明的髙塔,再次垒上耀眼的一层。诺 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两位免疫学家一一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的 本庶佑。 10月8号,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分别是诺德豪斯和罗默。评委会指出, 他们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以解决世界最大难题,藉由建构岀能解释市 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大大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 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设立的系列奖项,用于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 学发现与发明成果。从生物学家发现免疫系统制动机制而衍生癌症治疗新方法, 到物理学家用光镊移动微小物体并制造最短最强激光脉冲,再到化学家掌控酶和 抗体定向进化的力量,无一不是基础科学领域的发现,发展成提高人类生命质量 和生产效率的有益工具、手段和方法。今年的获奖名单,再次秉承了诺贝尔的遗 愿,也让全球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对 做出这样贡献的科学家有所敬重 2018年10月8日《科技日报》 材料二 2018诺贝尔奖得主“背景”大揭秘 2019泰晒士世界大学排名ToP200 2018诺贝尔奖获得者学术背景 排名学校中文名 [国家/地区总分 奖项分布 235 剑桥大学 斯坦福大学 州理工大学 国国国 诺贝尔化学奖 947 诺贝尔经济字奖 94.1 诺贝尔化学奖 哈佛大学 诺贝尔化字奖 耶兽大学 美国913 诺贝尔经 10 芝加哥大学 9021 诺贝尔经济学奖 15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87 诺贝尔化学奖 事奈尔大学 85.1 诺贝尔物理学奖 27 纽约大学 美国81 诺贝尔经济学奖 京都大学 日本673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字奖 77麦克马斯特大学加拿大644 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8年10月9日《新浪看点》 材料三
C. 作者在湘西以外的世界生活了十五年,他对湘西社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 对跛脚什长,他是极厌恶的,深感绝望的,称他为“溃烂这乡村居民灵魂的人 物”。 D. 沈从文曾说:“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却忽 略了。”本文以平实的语言记叙了他两次游箱子岩的经历,作品背后正隐伏着悲 痛。 5.作者笔下端阳节赛龙舟表现出了当地人什么样的精神面貌?作者为什么要极 力渲染赛龙舟场面的热烈气氛?(6 分) 6.从全文来看,沈从文对乡民们的生存状态持什么样的复杂态度?(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10 月 1 日—3 日,2018 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 理学奖和化学奖的逐一揭晓,为人类智慧文明的高塔,再次垒上耀眼的一层。诺 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两位免疫学家——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的 本庶佑。 10 月 8 号,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分别是诺德豪斯和罗默。评委会指出, 他们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以解决世界最大难题,藉由建构出能解释市 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大大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 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设立的系列奖项,用于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 学发现与发明成果。从生物学家发现免疫系统制动机制而衍生癌症治疗新方法, 到物理学家用光镊移动微小物体并制造最短最强激光脉冲,再到化学家掌控酶和 抗体定向进化的力量,无一不是基础科学领域的发现,发展成提高人类生命质量 和生产效率的有益工具、手段和方法。今年的获奖名单,再次秉承了诺贝尔的遗 愿,也让全球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对 做出这样贡献的科学家有所敬重。 2018 年 10 月 8 日《科技日报》 材料二 2018 诺贝尔奖得主“背景”大揭秘 2018 年 10 月 9 日《新浪看点》 材料三
纵观诺奖百年来的奖励对象,大致可划为两类:发现问题者与解决问题者。某种 程度上也是科学与技术的分野与关联。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轴上,发现问题占据 着前半篇的中心位置,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宗师们光芒万丈,用一系列触及因果、 存在、时空等哲学位面的伟大问题,圈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命题与类别范畴。 但2008年金融危机及此后十年证明,人类依然面临着一系列老问题一一气候变 暖、能源危机、粮食供应、流行疫病……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创新,核聚变、新能 源、人工智能,与成为普及实用的“答案”尚有距离。简言之,与畅想相比,用 技术的突破解决世代交替期的新老问题,更为迫切。 无论有心或无意,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从某一角度上可谓 顺应、抚慰了世界的焦虑,也鼓舞了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者。生理或医学从诞 生之日起,就是一门目的性与实用性最强的一一服务人类的生命健康;化学奖获 得者的硏究对象酶,堪称发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人类老朋友,此番又在能源与 医疗上辟出了新的实用途径;去年还在为引力波的探索而喝彩的物理学奖,今年 则授予了对激光应用的工具改良。由此可见,诺奖不功利,但从不排斥解决实际 问题者。而这一场国家间解决问题的竞赛,虽然历经磨砺,但却意义非凡,造福 人类 2018年10月《科技日报》 材料四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本庶佑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他开展研究工作时,正赶 上日本科研经费增长期,从年轻时就能够获得硏究补助资金和各种支持,所以他 从来没有过放弃研究的念头。他认为,日本科研人员退休年龄延长,占据了青年 科研人员的位置,所以有必要打造竞争性科硏环境,加强培养青年科硏群体。本 庶佑现年76岁,37岁时成为教授。他十分重视基础医学,治学态度严谨,早早 就获得国际学界高度认可。人们在赞叹本庶教授22年如一日坚持专项科研的可 贵精神和业绩的同时,也应该深入考察日本顺应世界医药研发事业发展新形势, 力保日本医药科研与开发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思维和政策、运作举措 日本早在2001年就提出“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的口号,这项计划公布之 后,日本人18年就拿了18个诺贝尔奖,相当于每年一个,日本人究竟为何屡获 诺奖?首先让我们看看日本学者的待遇: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06年调查,大学 教授年收入71.4万元,仅次于飞行员。2008年,日本大学教授平均工资已达到 90万人民币。再让我们看看日本在科研上的投入: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科学研究, 2007年科研经费占GDP的3.67%,是全世界最高的,远远超过美国。日本企业、 大学也十分支持科学家:日本企业专门为科学家设立各种奖项,让他们可以获得 源源不断的收入安心工作。而日本大学多半是研究型大学,用科研带动教学,不 浮躁,不功利,拼的是真实的科硏成果。科学家赤崎勇50岁还没什么成就,但 名古屋大学依然支持他,甚至花巨资为他建造实验室,后来,赤崎勇获得诺贝尔 物理奖,他培养的学生天野浩,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师夷长技以自强,科 学落后就是真正的落后,科学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2018年10月《中国青年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概括了2018年度诺贝尔奖部分奖项的获奖情况,其中,基础科学的深 入研究为自然科学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起了推动作用。 B.材料二介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背景,由此可见,如果他们没有在世界 顶尖院校的学习或工作经历,就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上有如此突出的贡献
纵观诺奖百年来的奖励对象,大致可划为两类:发现问题者与解决问题者。某种 程度上也是科学与技术的分野与关联。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轴上,发现问题占据 着前半篇的中心位置,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宗师们光芒万丈,用一系列触及因果、 存在、时空等哲学位面的伟大问题,圈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命题与类别范畴。 但 2008 年金融危机及此后十年证明,人类依然面临着一系列老问题——气候变 暖、能源危机、粮食供应、流行疫病……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创新,核聚变、新能 源、人工智能,与成为普及实用的“答案”尚有距离。简言之,与畅想相比,用 技术的突破解决世代交替期的新老问题,更为迫切。 无论有心或无意,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从某一角度上可谓 顺应、抚慰了世界的焦虑,也鼓舞了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者。生理或医学从诞 生之日起,就是一门目的性与实用性最强的——服务人类的生命健康;化学奖获 得者的研究对象酶,堪称发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人类老朋友,此番又在能源与 医疗上辟出了新的实用途径;去年还在为引力波的探索而喝彩的物理学奖,今年 则授予了对激光应用的工具改良。由此可见,诺奖不功利,但从不排斥解决实际 问题者。而这一场国家间解决问题的竞赛,虽然历经磨砺,但却意义非凡,造福 人类。 2018 年 10 月《科技日报》 材料四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本庶佑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他开展研究工作时,正赶 上日本科研经费增长期,从年轻时就能够获得研究补助资金和各种支持,所以他 从来没有过放弃研究的念头。他认为,日本科研人员退休年龄延长,占据了青年 科研人员的位置,所以有必要打造竞争性科研环境,加强培养青年科研群体。本 庶佑现年 76 岁,37 岁时成为教授。他十分重视基础医学,治学态度严谨,早早 就获得国际学界高度认可。人们在赞叹本庶教授 22 年如一日坚持专项科研的可 贵精神和业绩的同时,也应该深入考察日本顺应世界医药研发事业发展新形势, 力保日本医药科研与开发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思维和政策、运作举措。 日本早在 2001 年就提出 “50 年内拿 30 个诺贝尔奖”的口号,这项计划公布之 后,日本人 18 年就拿了 18 个诺贝尔奖,相当于每年一个,日本人究竟为何屡获 诺奖?首先让我们看看日本学者的待遇:据日本厚生劳动省 2006 年调查,大学 教授年收入 71.4 万元,仅次于飞行员。2008 年,日本大学教授平均工资已达到 90 万人民币。再让我们看看日本在科研上的投入: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科学研究, 2007 年科研经费占 GDP 的 3.67%,是全世界最高的,远远超过美国。日本企业、 大学也十分支持科学家:日本企业专门为科学家设立各种奖项,让他们可以获得 源源不断的收入安心工作。而日本大学多半是研究型大学,用科研带动教学,不 浮躁,不功利,拼的是真实的科研成果。科学家赤崎勇 50 岁还没什么成就,但 名古屋大学依然支持他,甚至花巨资为他建造实验室,后来,赤崎勇获得诺贝尔 物理奖,他培养的学生天野浩,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师夷长技以自强,科 学落后就是真正的落后,科学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2018 年 10 月《中国青年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概括了 2018 年度诺贝尔奖部分奖项的获奖情况,其中,基础科学的深 入研究为自然科学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起了推动作用。 B. 材料二介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背景,由此可见,如果他们没有在世界 顶尖院校的学习或工作经历,就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上有如此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