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黄冈、襄阳、十堰、宜昌、孝感、恩施七市(州) 2013年高三联合考试 文 本科目考试时间:2013年4月18日上午9:00-11:30 ★祝考试顺利★ 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校勘 发酵 咆哮 肖像 以儆效尤 B.橙子 乘便 呈现 惩处 城下之盟 C.嗣位 谥号 饲养 式微 酾酒临江 D.诺言 偌大 落照 裸露 洛阳纸贵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惶急 诡秘 乌蓬船 安分耐劳 央浼 绵密 陆虞侯 彤云密布 C.刹那 宫绦 掉书袋 得鱼忘筌 D.流弊 敲诈 缔造者 钟南捷径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一个 的年代,一切浮华的附和终将如水流般逝去。莫言的获奖, 很难改变今天中国文学创作整体 、思想穿透力不足、精神品格不高的现 实,也改变不了当下严肃文学被边缘化的 ,缓解不了我们的文化焦虑, 文学终将是落寞的事业。相反,对于其获奖意义的过度 ,只会遮蔽我们 浅薄粗俗的文化现实。 A.喧笑 乱七八糟态势 阐述 B.喧闹 良莠不齐形势 阐发 C.喧嚣 参差不齐趋势 阐释 D.喧杂 鱼目混珠情势 阐明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 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汉宜高铁将武汉至宜昌之间原本需要5个多小时长途汽车的旅程缩短 至1个半小时,从汉口出发,仅需两个小时,便可深入充满土家族文化风情的西 陵峡和鄂西地区。 C.中国本土作家首获诺贝尔文学奖,不仅代表着蕴含中国特色、风格、 气派的中国文学已走向世界,更标志着以莫言作品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文学登上了 世界文学之巅 D.目前对于公费医疗的改革,中央只是出台了指导意见,具体执行方案 由各地政府制定,各地方虽然取消了公费医疗,但也并不彻底,留下了诸多“特 区”和“盲点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 别体的《国语》《战国策》,有纪传体的《史记》《汉书》等 B.《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进稻香村,被鸳鸯插了一头菊花。在潇湘馆布 满苍苔的小路上刘姥姥滑了一跤,还把潇湘馆误以为是公子书房。在秋爽斋早饭 时,凤姐一句“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引起了大观园里史
湖北荆州、黄冈、襄阳、十堰、宜昌、孝感、恩施七市(州) 2013 年高三联合考试 语 文 本科目考试时间:2013 年 4 月 18 日上午 9:00-11:30 ★祝考试顺利★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校勘 发酵 咆哮 肖像 以儆效尤 B.橙子 乘便 呈现 惩处 城下之盟 C.嗣位 谥号 饲养 式微 酾酒临江 D.诺言 偌大 落照 裸露 洛阳纸贵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惶急 诡秘 乌蓬船 安分耐劳 B.央浼 绵密 陆虞侯 彤云密布 C.刹那 宫绦 掉书袋 得鱼忘筌 D.流弊 敲诈 缔造者 钟南捷径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一个 的年代,一切浮华的附和终将如水流般逝去。莫言的获奖, 很难改变今天中国文学创作整体 、思想穿透力不足、精神品格不高的现 实,也改变不了当下严肃文学被边缘化的 ,缓解不了我们的文化焦虑, 文学终将是落寞的事业。相反,对于其获奖意义的过度 ,只会遮蔽我们 浅薄粗俗的文化现实。 A.喧笑 乱七八糟 态势 阐述 B.喧闹 良莠不齐 形势 阐发 C.喧嚣 参差不齐 趋势 阐释 D.喧杂 鱼目混珠 情势 阐明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 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汉宜高铁将武汉至宜昌之间原本需要 5 个多小时长途汽车的旅程缩短 至 1 个半小时,从汉口出发,仅需两个小时,便可深入充满土家族文化风情的西 陵峡和鄂西地区。 C.中国本土作家首获诺贝尔文学奖,不仅代表着蕴含中国特色、风格、 气派的中国文学已走向世界,更标志着以莫言作品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文学登上了 世界文学之巅。 D.目前对于公费医疗的改革,中央只是出台了指导意见,具体执行方案 由各地政府制定,各地方虽然取消了公费医疗,但也并不彻底,留下了诸多“特 区”和“盲点”。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 别体的《国语》《战国策》,有纪传体的《史记》《汉书》等。 B.《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进稻香村,被鸳鸯插了一头菊花。在潇湘馆布 满苍苔的小路上刘姥姥滑了一跤,还把潇湘馆误以为是公子书房。在秋爽斋早饭 时,凤姐一句“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引起了大观园里史
无前例的大笑。在缀锦阁午饭,席间行酒令,刘姥姥插科打诨,藏精于拙,博取 笑 C.小说的结构是一个“容器”,意思是作家在构思一篇小说时,他总是 想方设法找到一样东西,让人物和情节围绕这样东西来表现和行进,如《牲畜林》 中的“牲畜林”,《半张纸》中的“半张纸”等 D.我国的现当代散文名篇不胜枚举,有巴金的《小狗包弟》、陆蠡的《囚 绿记》、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等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 颗粒物,虽然它的直径不到头发丝的1/20,但却可能成为引发肺癌的“夺命杀 手 颗粒物吸附的化学物质危害最大。调研结果显示,如果PM2.5超标后, 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医院心血管系统的急诊及死亡要增加6%到7%,髙血压 病的急诊要增加5%。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本质上讲是颗粒物表面吸附的各种 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比如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二嗯英就有生 殖危害,要是吸附了重金属就有重金属的危害,关键是要看吸附了什么东西。 PM2.5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直接。每到冬季灰霾天,医院呼吸科门诊的 就诊量就会明显增加。相反,一场大雪过后,医院里不仅感冒患者减少,许多有 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病情也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这是因为下雪会过滤可吸入颗 粒,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大家通常都会觉得雪后的空气尤其清新 越是细小的粉尘颗粒越难以预防。这种颗粒不能通过打喷嚏、咳嗽、吐 痰等方式排出,只能沉积在肺部,经年累月,就像一颗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 时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细的粉尘颗粒可以直接吸入气管、支气管、肺部,引起 炎症反应。 从全世界来看,慢性阻塞性肺气病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该病症的急 性发作除了病毒、细菌的感染外,空气寒冷和大量粉尘颗粒的吸入都是重要原因。 研究发现,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 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 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也即PM2.5),能够直接进入肺泡并 被巨噬细胞吞噬,可以永远停留在肺泡里。不是单纯对呼吸系统,对心血管、对 神经系统等都会有影响。研究发现,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 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附着了重金属和多种致病茵的有害颗粒进入人体后,可以通过人体的循 环系统渗入血液,对包括心脏、血管在内的器官造成损害。 研究发现,PM2.5吸入人体后,超细的颗粒会直接进入血液,附着在超 细颗粒上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血管壁的损伤是心脑血管病的 开始,它导致内膜壁发生炎症反应,久而久之出现斑块以及増厚现象,从而使血 管内膜加厚,发生狭窄,加大引发血栓的可能。 德国研究人员调查了德国两个城市的3399位居民,结果发现:居住在交 通要道150米之内的居民与远离交通要道的居民相比,冠心病的发生率增加了 1.85倍,原因是临近街道的居民吸入了更多的PMD.5 除了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系统外,PM2.5还会影响到人体内分泌系统。长 时间的灰霾缭绕、缺乏太阳光照射,人体中的松果体会分泌出较多的松果体素
无前例的大笑。在缀锦阁午饭,席间行酒令,刘姥姥插科打诨,藏精于拙,博取 一笑。 C.小说的结构是一个“容器”,意思是作家在构思一篇小说时,他总是 想方设法找到一样东西,让人物和情节围绕这样东西来表现和行进,如《牲畜林》 中的“牲畜林”,《半张纸》中的“半张纸”等。 D.我国的现当代散文名篇不胜枚举,有巴金的《小狗包弟》、陆蠡的《囚 绿记》、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等。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 颗粒物,虽然它的直径不到头发丝的 1/20,但却可能成为引发肺癌的“夺命杀 手”。 颗粒物吸附的化学物质危害最大。调研结果显示,如果 PM2.5 超标后, 每增加 10 微克立方米,医院心血管系统的急诊及死亡要增加 6%到 7%,高血压 病的急诊要增加 5%。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本质上讲是颗粒物表面吸附的各种 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比如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二噁英就有生 殖危害,要是吸附了重金属就有重金属的危害,关键是要看吸附了什么东西。 PM2.5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直接。每到冬季灰霾天,医院呼吸科门诊的 就诊量就会明显增加。相反,一场大雪过后,医院里不仅感冒患者减少,许多有 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病情也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这是因为下雪会过滤可吸入颗 粒,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大家通常都会觉得雪后的空气尤其清新。 越是细小的粉尘颗粒越难以预防。这种颗粒不能通过打喷嚏、咳嗽、吐 痰等方式排出,只能沉积在肺部,经年累月,就像一颗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 时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细的粉尘颗粒可以直接吸入气管、支气管、肺部,引起 炎症反应。 从全世界来看,慢性阻塞性肺气病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该病症的急 性发作除了病毒、细菌的感染外,空气寒冷和大量粉尘颗粒的吸入都是重要原因。 研究发现,粒径 10 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 2.5 微米至 10 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 小;而粒径在 2.5 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也即 PM2.5),能够直接进入肺泡并 被巨噬细胞吞噬,可以永远停留在肺泡里。不是单纯对呼吸系统,对心血管、对 神经系统等都会有影响。研究发现,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 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附着了重金属和多种致病茵的有害颗粒进入人体后,可以通过人体的循 环系统渗入血液,对包括心脏、血管在内的器官造成损害。 研究发现,PM2.5 吸入人体后,超细的颗粒会直接进入血液,附着在超 细颗粒上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血管壁的损伤是心脑血管病的 开始,它导致内膜壁发生炎症反应,久而久之出现斑块以及增厚现象,从而使血 管内膜加厚,发生狭窄,加大引发血栓的可能。 德国研究人员调查了德国两个城市的 3399 位居民,结果发现:居住在交 通要道 150 米之内的居民与远离交通要道的居民相比,冠心病的发生率增加了 1.85 倍,原因是临近街道的居民吸入了更多的 PM2.5。 除了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系统外,PM2.5 还会影响到人体内分泌系统。长 时间的灰霾缭绕、缺乏太阳光照射,人体中的松果体会分泌出较多的松果体素
而甲状腺素、肾上腺素浓度相对降低。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是唤起细胞工作的 激素,一旦减少,细胞就会“偷懒”,变得极不活跃,人就会显得没精打采。因 而,人也因此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影响心理健康 6.下列有关PM2.5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 物,其直径只有头发丝的1/20 B.如果PM2.5超标后,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医院心血管系统的急诊及死 亡要分别增加6%和7%。 C.PM2.5对健康的影响,其实是颗粒物表面吸附的各种化学物质对健康的 影响,关键是要看吸附了什么东西 D.越是细小的PM2.5越难于预防,它们可以直接吸入气管、支气管、肺部, 并不能被排出,只能沉积在肺部 7.下列关于灰霾天气危害人体健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灰霾天气中的PM2.5对健康的影响很多,它们吸附的各种化学物质还可 能引发各种各样的癌症,甚至会给人类的生殖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B.灰霾天气中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能够直接进入肺泡被巨噬 细胞吞噬,并永远停留在肺泡里,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最直接的危害,引发慢性 阻塞性肺气病等疾病。 灰霾天气中的超细的PM2.5颗粒通过人体的循环系统渗入血液,从而损 伤血管内膜,从而使血管内膜加厚变窄,引发心脏、血管疾病 D.长时间的灰霾天气,遮挡了太阳光照射,还会影响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致使人体分泌出较多的松果体素,使人容易产生悲观情绪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下雪会过滤可吸入颗粒,并杀死吸附在其表面的病菌,因此一场大雪过后, 医院里不仅感冒患者减少,许多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病情也有不同程度的缓 解。 B.从全世界来看,由于空气寒冷和大量粉尘颗粒的吸入,慢性阻塞性肺气病 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C.德国研究人员发现居住在交通要道附近的居民比远离交通要道的居民更易 患上冠心病,人体距离PM2.5超出150米,就不会受其危害了。 D.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不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粒径在2.5微米至 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对人体危害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对 人体的危害很大。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自纪篇 【东汉】王充 充书既成,或稽合于古,不类前人。或曰:“谓之饰文偶辞,或径或迂, 或屈或舒。谓之论道,实事委琐,文给甘酸°,谐于经不验,集于传不合,稽之 子长不当,内之子云不入。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答曰:饰 貌以强类者失形,调辞以务似者失情。百夫之子,不同父母,殊类而生,不必相 似,各以所禀,自为佳好。文士之务,各有所从,或调辞以巧文,或辩伪以实事 必谋虑有合,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三王不殊业也。美色不同面,皆佳于
而甲状腺素、肾上腺素浓度相对降低。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是唤起细胞工作的 激素,一旦减少,细胞就会“偷懒”,变得极不活跃,人就会显得没精打采。因 而,人也因此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影响心理健康。 6.下列有关 PM2.5 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PM2.5 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 物,其直径只有头发丝的 1/20。 B.如果 PM2.5 超标后,每增加 10 微克立方米,医院心血管系统的急诊及死 亡要分别增加 6%和 7%。 C.PM2.5 对健康的影响,其实是颗粒物表面吸附的各种化学物质对健康的 影响,关键是要看吸附了什么东西。 D.越是细小的 PM2.5 越难于预防,它们可以直接吸入气管、支气管、肺部, 并不能被排出,只能沉积在肺部。 7.下列关于灰霾天气危害人体健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灰霾天气中的 PM2.5 对健康的影响很多,它们吸附的各种化学物质还可 能引发各种各样的癌症,甚至会给人类的生殖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B.灰霾天气中粒径在 2.5 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能够直接进入肺泡被巨噬 细胞吞噬,并永远停留在肺泡里,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最直接的危害,引发慢性 阻塞性肺气病等疾病。 C.灰霾天气中的超细的 PM2.5 颗粒通过人体的循环系统渗入血液,从而损 伤血管内膜,从而使血管内膜加厚变窄,引发心脏、血管疾病。 D.长时间的灰霾天气,遮挡了太阳光照射,还会影响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致使人体分泌出较多的松果体素,使人容易产生悲观情绪。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下雪会过滤可吸入颗粒,并杀死吸附在其表面的病菌,因此一场大雪过后, 医院里不仅感冒患者减少,许多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病情也有不同程度的缓 解。 B.从全世界来看,由于空气寒冷和大量粉尘颗粒的吸入,慢性阻塞性肺气病 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C.德国研究人员发现居住在交通要道附近的居民比远离交通要道的居民更易 患上冠心病,人体距离 PM2.5 超出 150 米,就不会受其危害了。 D.粒径 10 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不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粒径在 2.5 微米至 10 微米之间的颗粒物,对人体危害较小;而粒径在 2.5 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对 人体的危害很大。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共 7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自纪篇 【东汉】王充 充书既成,或稽合于古,不类前人。或曰:“谓之饰文偶辞,或径或迂, 或屈或舒。谓之论道,实事委琐,文给甘酸①,谐于经不验,集于传不合,稽之 子长不当,内之子云②不入。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答曰:饰 貌以强类者失形,调辞以务似者失情。百夫之子,不同父母,殊类而生,不必相 似,各以所禀,自为佳好。文士之务,各有所从,或调辞以巧文,或辩伪以实事, 必谋虑有合,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三王不殊业也。美色不同面,皆佳于
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酒醴异气,饮之皆醉;百谷殊味,食之皆饱。谓文 当与前合,是谓舜眉当复八采,禹目当复重瞳°。 充书文重。或曰:“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明,辩士之言要而达 文人之辞寡而章。今所作新书,出万言,繁不省,则读者不能尽;篇非一,则传 者不能领。被躁人之名。 以多为不善。语约易言,文重难得。玉少石多,多者不为珍;龙少鱼众,少者固 为神。” 答曰:有是言也。盖寡言无多,而华文无寡。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 为用者:一章无补。如皆为用,则多者为上,少者为下。累积千金,比于一百, 孰为富者?盖文多胜寡,财寡愈贫。世无一卷,吾有百篇;人无一字,吾有万言, 孰者为贤?今不曰所言非,而云太多;不曰世不好善,而云不能领,斯盖吾书所 以不得省也。今失实之事多,华虚之语众,指实定宜,辩争之言,安得约径?夫 形大,衣不得褊;事众,文不得褊。事众文饶,水大鱼多;帝都谷多,王市肩磨 书虽文重,所论百种。按古太公望,近董仲舒,传作书篇百有余,吾书亦才出百, 而云泰多,盖谓所以出者微,观读之者不能不谴呵也。 (选自《论衡·自纪篇》有删节) 【注释】①文给甘酸:此处疑有脱误,大意是:文章中尽是杂七杂八的 东西。②子长、子云:司马迁,字子长;扬雄,字子云。③八采:传说尧 的眉毛有八种颜色。参见《白虎通义·圣人》。④重瞳:传说舜的每只眼中 有两个瞳仁。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饰貌以强类者失形 强:强求 B.文人之辞寡而章 章:同“彰”,鲜明 C.被躁人之名,以多为不善 被:遭受 D.按古太公望 按:根据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王充阐述自己写作主张的一组是(3分) ①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④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 明 ②调辞以务似者失情 ⑤为世用者,百篇无害 ③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⑥今失实之事多,华虚之语众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②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充的书写成后,世人予以否定,因为世人认为王充的书不符合前人 的经验,既不像司马迁的文章,也不像杨雄的文章 B.面对世人对自己文章不似前人的指责,王充运用饰貌、禀赋、美色、 悲音、酒醴、百谷等形象的比喻批驳了世人,把深奧的理论说得生动形象,浅显 易懂。 C.世人劝王充“文贵约”“言尚省”,而王充则认为写书就像积累财富 一样,多比少好,他所出的新书多达万言,且篇幅长分量很大。 D.本文在写作上的确“不类前人”。作者用“或曰”摸拟世人的不解与 质疑,通过对比辨别,更加充分地论述了自己的写作主张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3分 (2)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3分)
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酒醴异气,饮之皆醉;百谷殊味,食之皆饱。谓文 当与前合,是谓舜眉当复八采③,禹目当复重瞳④。 充书文重。或曰:“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明,辩士之言要而达, 文人之辞寡而章。今所作新书,出万言,繁不省,则读者不能尽;篇非一,则传 者不能领。被躁人之名。 以多为不善。语约易言,文重难得。玉少石多,多者不为珍;龙少鱼众,少者固 为神。” 答曰:有是言也。盖寡言无多,而华文无寡。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 为用者:一章无补。如皆为用,则多者为上,少者为下。累积千金,比于一百, 孰为富者?盖文多胜寡,财寡愈贫。世无一卷,吾有百篇;人无一字,吾有万言, 孰者为贤?今不曰所言非,而云太多;不曰世不好善,而云不能领,斯盖吾书所 以不得省也。今失实之事多,华虚之语众,指实定宜,辩争之言,安得约径?夫 形大,衣不得褊;事众,文不得褊。事众文饶,水大鱼多;帝都谷多,王市肩磨。 书虽文重,所论百种。按古太公望,近董仲舒,传作书篇百有余,吾书亦才出百, 而云泰多,盖谓所以出者微,观读之者不能不谴呵也。 (选自《论衡·自纪篇》有删节) 【注释】①文给甘酸:此处疑有脱误,大意是:文章中尽是杂七杂八的 东西。 ②子长、子云:司马迁,字子长;扬雄,字子云。 ③八采:传说尧 的眉毛有八种颜色。参见《白虎通义·圣人》。 ④重瞳:传说舜的每只眼中 有两个瞳仁。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饰貌以强类者失形 强:强求 B.文人之辞寡而章 章:同“彰”,鲜明 C.被躁人之名,以多为不善 被:遭受 D.按古太公望 按:根据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王充阐述自己写作主张的一组是(3 分) ①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 ④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 明 ②调辞以务似者失情 ⑤为世用者,百篇无害 ③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⑥今失实之事多,华虚之语众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充的书写成后,世人予以否定,因为世人认为王充的书不符合前人 的经验,既不像司马迁的文章,也不像杨雄的文章。 B.面对世人对自己文章不似前人的指责,王充运用饰貌、禀赋、美色、 悲音、酒醴、百谷等形象的比喻批驳了世人,把深奥的理论说得生动形象,浅显 易懂。 C.世人劝王充“文贵约”“言尚省”,而王充则认为写书就像积累财富 一样,多比少好,他所出的新书多达万言,且篇幅长分量很大。 D.本文在写作上的确“不类前人”。作者用“或曰”摸拟世人的不解与 质疑,通过对比辨别,更加充分地论述了自己的写作主张。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3 分) (2)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3 分)
(3)今不曰所言非,而云太多;不曰世不好善,而云不能领,斯盖吾书 所以不得省也。(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 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 美百官之富。 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注释】①叔孙武叔:鲁国大夫。②子服景伯:鲁国大夫,据说也是孔 子的学生。③宫: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④赐,即子贡,名端木赐。孔门七 十二贤之一。⑤官:房舍。 14.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① 【宋】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三塔寺:在今江苏溧阳县三塔湖,寺内有寒光亭 (1)结合全词,说说“又”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4分) (2)这首词描写“春色”手法多样,试作简要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3) ,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4) ,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 (5)桂殿兰宫, (王勃《滕王阁序》) (6)垆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 (7)寒衣处处催刀尺,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8)策扶老以流憩,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你好,时间! 叶延滨 ①你好,时间。每逢佳节,都会想到时间。像一个恋人,追求过,也逃 避过;等待过,也消磨过。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时间就是我自己,就是流 入我生命的一切,也是从我生命流走的一切,我才认真地打量时间,像对着镜子 打量自己的模样,有了白头发了,额头也有了皱纹,只是眼睛里还藏着笑意,好 像说,你真的认识我吗 ②时间最早是床边的一只双铃马蹄钟。它一响,我就醒了,我不知道我 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我只知道我开始自己的生活,就是那座会吵会闹的钟, 告诉我时间到了。时间是起床,是上学,是作息时间表,是家庭作业,是我的逃 学记录与鉴定书上的评语,也是老师严厉的批评。大人说,这孩子没有时间观念, 就是批评你不听话,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时间是我的第一个老师,就像孔夫子, 也像老城区高塔上的大钟。多少人在它面前走过去了,老钟依然走着,不管是在 宫中威严的皇帝还是拼命造反坐了天下的老百姓
(3)今不曰所言非,而云太多;不曰世不好善,而云不能领,斯盖吾书 所以不得省也。(3 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3 分) 叔孙武叔①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②以告子贡。子贡曰: 譬之宫③墙赐④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 美百官⑤之富。 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注释】①叔孙武叔:鲁国大夫。②子服景伯:鲁国大夫,据说也是孔 子的学生。③宫: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④赐,即子贡,名端木赐。孔门七 十二贤之一。⑤官:房舍。 14.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西江月 题溧阳三塔寺① 【宋】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三塔寺:在今江苏溧阳县三塔湖,寺内有寒光亭。 (1)结合全词,说说“又”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4 分) (2)这首词描写“春色”手法多样,试作简要赏析。(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 5 个小题作答)(5 分) (1)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 (2)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3) ,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4) ,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 (5)桂殿兰宫, 。 (王勃《滕王阁序》) (6)垆边人似月, 。 (韦庄《菩萨蛮》) (7)寒衣处处催刀尺,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8)策扶老以流憩,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20 分,共 4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 你好,时间! 叶延滨 ①你好,时间。每逢佳节,都会想到时间。像一个恋人,追求过,也逃 避过;等待过,也消磨过。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时间就是我自已,就是流 入我生命的一切,也是从我生命流走的一切,我才认真地打量时间,像对着镜子 打量自己的模样,有了白头发了,额头也有了皱纹,只是眼睛里还藏着笑意,好 像说,你真的认识我吗? ②时间最早是床边的一只双铃马蹄钟。它一响,我就醒了,我不知道我 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我只知道我开始自己的生活,就是那座会吵会闹的钟, 告诉我时间到了。时间是起床,是上学,是作息时间表,是家庭作业,是我的逃 学记录与鉴定书上的评语,也是老师严厉的批评。大人说,这孩子没有时间观念, 就是批评你不听话,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时间是我的第一个老师,就像孔夫子, 也像老城区高塔上的大钟。多少人在它面前走过去了,老钟依然走着,不管是在 宫中威严的皇帝还是拼命造反坐了天下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