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镇平一高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 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冷眼看“热词” “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 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 络语言。“打酱油”、“俯卧撑”乃至“被××”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 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的爆发。显然这类 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 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 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 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90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 艰。在这种现实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 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而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 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 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 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出现使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 息,由于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 生化”的情景效果,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 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显然,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 的积极介入态度。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 以说是普遍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 够却又面对公众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 权威性。弱势的普通民众当然无法与“专家”、“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 词语“被××” 被就业”、“被代表”、“被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 反讽破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 境,但热词并非只是消极的拒绝。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 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这种激情来 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当然,信息 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 怀的舆论价值。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公正,但人们 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 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 有影响力的社会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 1.下列关于“热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主 有关
河南省镇平一高 2012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含答案) 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冷眼看“热词” “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 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 络语言。“打酱油”、“俯卧撑”乃至“被××”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 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的爆发。显然这类 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 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 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 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 90 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 艰。在这种现实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 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而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 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 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 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出现使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 息,由于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 生化”的情景效果,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 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显然,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 的积极介入态度。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 以说是普遍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 够却又面对公众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 权威性。弱势的普通民众当然无法与“专家”、“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 词语“被××”——“被就业”、“被代表”、“被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 反讽破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 境,但热词并非只是消极的拒绝。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 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这种激情来 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当然,信息 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 怀的舆论价值。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公正,但人们 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 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 有影响力的社会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 1.下列关于“热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主 有关
B.“热词”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从本身找不到任何理由就瞬间爆发。 C.“打酱油”、“被××”之类“热词”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 乐性无关。 D.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才会成 为“热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能在网上自由地发表意见,但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各类网络运 营者的操控,这些意见的传播是不自由的 B.具有讽刺意味的“被传播”,表现出了主动介入传播的普通网民对网 络运营者操控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反抗 C.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 的重视,并使人感受到网民社会关怀的激情。 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了的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不会由于其个人判 断出现错误和偏见而受到影响。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 是 A.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络为中国民众提供 一种政治表达可能之间存在着联系 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 会被随后出现的热词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 C.当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得到普通民众的信仼后,热词就会逐渐 变“凉”并最终淡出人们的视野。 D.热词的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现象有着中国特色,热词本身所体现的时 代特点也会留在人们的记忆。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 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 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 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远,目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 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部使者行县,玄以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 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年十四,益从宋故老习为词章,下笔辄成 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弱冠,下帷数年,人莫见其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玄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士出身,授岳 州路平江州同知。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 豪右不法,虐其驱奴,玄断之从良。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 独不入境。改武冈县尹。县控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玄至 逾月,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 人,径抵地谕之。至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 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培克之,情有弗堪, 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獠人遂安。 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 兴,玄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更张朝政 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科日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诏修
B.“热词”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从本身找不到任何理由就瞬间爆发。 C.“打酱油”、“被××”之类“热词”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 乐性无关。 D.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才会成 为“热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人们能在网上自由地发表意见,但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各类网络运 营者的操控,这些意见的传播是不自由的。 B.具有讽刺意味的“被传播”,表现出了主动介入传播的普通网民对网 络运营者操控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反抗。 C.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 的重视,并使人感受到网民社会关怀的激情。 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了的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不会由于其个人判 断出现错误和偏见而受到影响。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 是 ( ) A.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络为中国民众提供 一种政治表达可能之间存在着联系。 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 会被随后出现的热词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 C.当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得到普通民众的信任后,热词就会逐渐 变“凉”并最终淡出人们的视野。 D.热词的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现象有着中国特色,热词本身所体现的时 代特点也会留在人们的记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4—7 题。 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 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 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远,目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 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部使者行县,玄以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 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年十四,益从宋故老习为词章,下笔辄成 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弱冠,下帷数年,人莫见其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玄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士出身,授岳 州路平江州同知。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 豪右不法,虐其驱奴,玄断之从良。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 独不入境。改武冈县尹。县控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玄至 逾月,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 人,径抵地谕之。至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 “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培克之,情有弗堪, 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獠人遂安。 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 兴,玄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更张朝政, 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科日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诏修
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载官,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史官中有悻悻露 才、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至于论、 赞、表、奏,皆玄属笔。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三史功,谕旨丞相,超 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 十七年春,乞致仕,以中原道梗,欲由蜀还乡,帝复不允。时将大赦天 下,宣赴内府。玄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是 岁十二戊戌,座于崇教里之寓舍,年八十五。帝赐赙甚厚,追封楚公,谥曰文。 (选自《元史·欧阳玄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 属:连缀 B.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 乖:违背 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意:意料 D.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 喻:打比方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欧阳玄才干卓异的一组是( )(3分) ①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②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 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④县多疑狱,久不决,玄 察其情,皆为平翻 ⑤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 ⑥至于论、赞、表、奏,皆 玄属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欧阳玄学习过《孝经》《论语》《小学》等著作,很小就能背诵, 天能记下几千字。部使者让他作诗,他立刻作成十首。 B.欧阳玄上任后不畏惧当时的豪门大族,严惩了虐待奴仆的这些人。他 赋税征调及时,使得芜湖县的政治清明。 C.武冈县有人聚众打杀闹事,很多官吏对此无能为力,但欧阳玄却能够 以自己清廉的官声正确处理,武冈于是安定了下来 D.皇帝特别看重欧阳玄,让他兼理国史院事务,参与决策机要事务,还 让他负责编修史书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3分 (2)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4分)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载官,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史官中有悻悻露 才、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至于论、 赞、表、奏,皆玄属笔。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三史功,谕旨丞相,超 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 十七年春,乞致仕,以中原道梗,欲由蜀还乡,帝复不允。时将大赦天 下,宣赴内府。玄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是 岁十二戊戌,座于崇教里之寓舍,年八十五。帝赐赙甚厚,追封楚公,谥曰文。 (选自《元史·欧阳玄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 属:连缀 B.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 乖:违背 C.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意:意料 D.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 喻:打比方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欧阳玄才干卓异的一组是( )(3 分) ①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 ②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 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④县多疑狱,久不决,玄 察其情,皆为平翻 ⑤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 ⑥至于论、赞、表、奏,皆 玄属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欧阳玄学习过《孝经》《论语》《小学》等著作,很小就能背诵,一 天能记下几千字。部使者让他作诗,他立刻作成十首。 B.欧阳玄上任后不畏惧当时的豪门大族,严惩了虐待奴仆的这些人。他 赋税征调及时,使得芜湖县的政治清明。 C.武冈县有人聚众打杀闹事,很多官吏对此无能为力,但欧阳玄却能够 以自己清廉的官声正确处理,武冈于是安定了下来。 D.皇帝特别看重欧阳玄,让他兼理国史院事务,参与决策机要事务,还 让他负责编修史书。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3 分) (2)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4 分)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①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 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8.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6分) 9.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句默写(6分) 10.(1)狗吠深巷 中 (陶渊明 《归园田居》)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 驾一叶之扁 舟 (苏轼《赤壁赋》) (3)地崩山摧壮士 死 (李 白《蜀道难》) (4) 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5)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 题内的小题,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我的第一只鹅 [俄国]巴别尔 六师师长萨维茨基远远望见我,便站了起来,他身躯魁伟健美得令我惊 叹,他两条修长的腿包在紧箍至膝弯的锃亮的高筒靴内 我将暂调我来师部的调令递呈给他 “执行命令!”师长说。“执行命令,你想把你安排到哪儿都行,除了前 沿。你有文化吗?”“有,”我回答说,很羡慕他青春的刚强和活力,“是彼得 堡大学法学副博士……” “原来是喝墨水的,”他笑了起来,大声说,“还架着副眼镜。好一个 臭知识分子!…他们也不问一声,就把你们这号人派来了,可我们这儿专整戴 眼镜的。怎么,你要跟我们住上一阵子?” 住上一阵子,”我回答后,便跟着设营员去村里找个下处住下。 设营员把我的小箱子扛在肩上。我面前是环形村道,黄不棱登的,像南瓜。天上, 奄奄一息的太阳正在吐出粉红色的气息。 我们走近一幢绘有花环的农舍,设营员站停下来,突然面带歉意地微笑 着说: 我们这儿专拿戴眼镜的开涮,劝阻不了。功劳再大的人在这儿也会 气得肺都炸裂。您呀,给娘们点颜色看看,哪怕是最本分的娘们,那就能取得战 士们的好感………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 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8.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6 分) 9.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5 分) (三)名句默写(6 分) 10.(1)狗吠深巷 中, 。 (陶渊明 《归园田居》)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 上, , 驾一叶之扁 舟, 。 (苏轼《赤壁赋》) (3)地崩山摧壮士 死, 。 (李 白《蜀道难》) (4) ,此 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5) ,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 题内的小题,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的第一只鹅 [俄国]巴别尔① 六师师长萨维茨基远远望见我,便站了起来,他身躯魁伟健美得令我惊 叹,他两条修长的腿包在紧箍至膝弯的锃亮的高筒靴内。 我将暂调我来师部的调令递呈给他。 “执行命令!”师长说。“执行命令,你想把你安排到哪儿都行,除了前 沿。你有文化吗?”“有,”我回答说,很羡慕他青春的刚强和活力,“是彼得 堡大学法学副博士……” “原来是喝墨水的,”他笑了起来,大声说,“还架着副眼镜。好一个 臭知识分子!……他们也不问一声,就把你们这号人派来了,可我们这儿专整戴 眼镜的。怎么,你要跟我们住上一阵子?” “住上一阵子,”我回答后,便跟着设营员去村里找个下处住下。 设营员把我的小箱子扛在肩上。我面前是环形村道,黄不棱登的,像南瓜。天上, 奄奄一息的太阳正在吐出粉红色的气息。 我们走近一幢绘有花环的农舍,设营员站停下来,突然面带歉意地微笑 着说: “我们这儿专拿戴眼镜的开涮,劝阻不了。功劳再大的人在这儿也会 气得肺都炸裂。您呀,给娘们点颜色看看,哪怕是最本分的娘们,那就能取得战 士们的好感……
他掮着我的箱子倒着脚,走到我紧跟前,又倒退一步,心一横,跑进了 第一个院场。哥萨克们正坐在干草上相互修面。 喂,战士们,”设营员一边打招呼,一边把我的箱子放到地上,“根 据萨维茨基同志的命令,你们必须接纳这个人住在这儿,不得对他动粗,因为这 人刻苦读书,很有学问· 设营员脸涨得通红,头也不回地走了。我举起手来向哥萨克们敬礼 个蓄有亚麻色垂发,长有一张漂亮脸庞的小伙子走到我的箱子前,一把提起箱子, 扔出院外,然后掉过身子,把屁股冲着我,放出一串臊人的响声。 那小伙子就这么一点儿并不高明的伎俩,施展完了,便走开了。于是我 趴在地上,把散得一地的手稿和几件破衣服放回箱子,拎到院场的另一边。我把 干草铺在坏掉了的箱子上,权作枕头,躺到地上,打算把《真理报》上登载的列 宁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看完。哥萨克在我脚边走来走去,那个小 伙子没完没了地拿我取笑,也不觉得累,我爱不释手的文句沿着荆棘丛生的小道 朝我走来,却怎么也走不到我身边。于是我把报纸撂下,朝正在门廊下搓线的女 房东走去 女掌拒的,”我说,“我要吃东西 老婆子抬起她那双半瞎了的眼睛的暴眼珠,朝我看了一下,又垂了下 去 我说同志,”她沉默了一会儿,说,“一提吃的事儿,我宁愿上吊。” 他妈的,”我气呼呼地咕噜着,朝老婆子当胸就是一拳,”你敢跟我 说这种话 我掉过头去,看到不远处撂着一把别人的马刀。有只端庄的鹅正在院场 里一边踱着方步,一边安详地梳理着羽毛。我一个箭步窜上前去,把鹅踩倒在地, 鹅头在我的靴子下喀嚓一声断了,血汩汩地直往外流。雪白的鹅颈横在粪便里, 死鹅的翅膀还在扑棱 他妈的!”我一边说,一边用马刀拨弄着鹅,“女掌柜的,把这鹅给我烤 烤 老婆子半瞎的眼睛和架在上边的眼镜闪着光,她拿起鹅,兜在围裙里, 向厨房走去。“我说同志,”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宁愿上吊,”说罢,带 上门走了进去 院场里,哥萨克们已围坐在他们的锅前。他们笔直地坐着,一动也不动 像一群祭司,而且谁都没看鹅一眼。 “这小子跟咱们还合得来,”其中一个议论我说,挤了挤眼睛,舀起 匙肉汤。 哥萨克们像相互尊重的庄户人那样斯斯文文地吃着晚饭,我用砂子擦净 马刀,走到大门外,又回到院场里,心里十分痛苦。月亮像个廉价的耳环,挂在 院场的上空。 老弟,”哥萨克的头头苏罗夫科夫突然对我说,“你的鹅还没烤熟前, 先坐下来跟我们一块吃点儿吧 他从靴筒里掏出一把备用的匙,递给我 “报上都说些什么?”那个蓄有亚麻色垂发的小伙子一边问我,一边给我 腾出了一块地方。 “列宁在报上说,”我一边掏出《真理报》,一边回答道,“我们各个 方面都是贫乏的……
他掮着我的箱子倒着脚,走到我紧跟前,又倒退一步,心一横,跑进了 第一个院场。哥萨克们正坐在干草上相互修面。 “喂,战士们,”设营员一边打招呼,一边把我的箱子放到地上,“根 据萨维茨基同志的命令,你们必须接纳这个人住在这儿,不得对他动粗,因为这 人刻苦读书,很有学问……” 设营员脸涨得通红,头也不回地走了。我举起手来向哥萨克们敬礼。一 个蓄有亚麻色垂发,长有一张漂亮脸庞的小伙子走到我的箱子前,一把提起箱子, 扔出院外,然后掉过身子,把屁股冲着我,放出一串臊人的响声。 那小伙子就这么一点儿并不高明的伎俩,施展完了,便走开了。于是我 趴在地上,把散得一地的手稿和几件破衣服放回箱子,拎到院场的另一边。我把 干草铺在坏掉了的箱子上,权作枕头,躺到地上,打算把《真理报》上登载的列 宁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看完。哥萨克在我脚边走来走去,那个小 伙子没完没了地拿我取笑,也不觉得累,我爱不释手的文句沿着荆棘丛生的小道 朝我走来,却怎么也走不到我身边。于是我把报纸撂下,朝正在门廊下搓线的女 房东走去。 “女掌拒的,”我说,“我要吃东西……” 老婆子抬起她那双半瞎了的眼睛的暴眼珠,朝我看了一下,又垂了下 去。 “我说同志,”她沉默了一会儿,说,“一提吃的事儿,我宁愿上吊。” “他妈的,”我气呼呼地咕噜着,朝老婆子当胸就是一拳,”你敢跟我 说这种话……” 我掉过头去,看到不远处撂着一把别人的马刀。有只端庄的鹅正在院场 里一边踱着方步,一边安详地梳理着羽毛。我一个箭步窜上前去,把鹅踩倒在地, 鹅头在我的靴子下喀嚓一声断了,血汩汩地直往外流。雪白的鹅颈横在粪便里, 死鹅的翅膀还在扑棱。 “他妈的!”我一边说,一边用马刀拨弄着鹅,“女掌柜的,把这鹅给我烤一 烤。” 老婆子半瞎的眼睛和架在上边的眼镜闪着光,她拿起鹅,兜在围裙里, 向厨房走去。“我说同志,”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宁愿上吊,”说罢,带 上门走了进去。 院场里,哥萨克们已围坐在他们的锅前。他们笔直地坐着,一动也不动, 像一群祭司,而且谁都没看鹅一眼。 “这小子跟咱们还合得来,”其中一个议论我说,挤了挤眼睛,舀起一 匙肉汤。 哥萨克们像相互尊重的庄户人那样斯斯文文地吃着晚饭,我用砂子擦净 马刀,走到大门外,又回到院场里,心里十分痛苦。月亮像个廉价的耳环,挂在 院场的上空。 “老弟,”哥萨克的头头苏罗夫科夫突然对我说,“你的鹅还没烤熟前, 先坐下来跟我们一块吃点儿吧……” 他从靴筒里掏出一把备用的匙,递给我。 “报上都说些什么?”那个蓄有亚麻色垂发的小伙子一边问我,一边给我 腾出了一块地方。 “列宁在报上说,”我一边掏出《真理报》,一边回答道,“我们各个 方面都是贫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