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一高中2012年春期 高三语文第一次周考试题 本试题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 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丨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休闲思想内涵。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都有自己的休闲 观。中国的休闲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别是以土大夫文人为主的休闲文化,是中 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文化有其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从诗词歌 赋到词曲小说,从琴棋书画到茶道酒道,从山水园林到隐士养生,无不渗透着休闲所独有的 文化意蕴。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休闲持有的特殊认知和体验方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历史上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文人士大夫为了远离政治迫害,纷纷 地采取了回避政治,对政治不闻不问及面向自然的生活态度。这些文人士大夫们特别崇尚老 子、庄子的哲学思想,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美丽的山山水水成为文 人、土大夫们从事休闲娱乐、审美静观的消遺对象。文人士大夫的旅游休闲意识比以往更加 成熟,人们在游玩山水中领略玄趣,追求与道冥合的境界,力图使自己的精神回到自然状态 之中去。当时社会政治动荡不安的现实和文人、土大夫们那种崇尚自然、田园生活的纯洁的 心态,也直接促成了这一时期休闲思想的逐渐成熟。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曾对魏晋南 北朝的艺术作了一个概括的描绘:"汉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 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 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魏晋南北朝是一个艺术的自觉的时代,也是一个美学的自觉 的时代,也是一个人的自觉时代
镇平一高中 2012 年春期 高三语文第一次周考试题 本试题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 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休闲思想内涵。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都有自己的休闲 观。中国的休闲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别是以士大夫文人为主的休闲文化,是中 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文化有其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从诗词歌 赋到词曲小说,从琴棋书画到茶道酒道,从山水园林到隐士养生,无不渗透着休闲所独有的 文化意蕴。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休闲持有的特殊认知和体验方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历史上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文人士大夫为了远离政治迫害,纷纷 地采取了回避政治,对政治不闻不问及面向自然的生活态度。这些文人士大夫们特别崇尚老 子、庄子的哲学思想,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美丽的山山水水成为文 人、士大夫们从事休闲娱乐、审美静观的消遣对象。文人士大夫的旅游休闲意识比以往更加 成熟,人们在游玩山水中领略玄趣,追求与道冥合的境界,力图使自己的精神回到自然状态 之中去。当时社会政治动荡不安的现实和文人、士大夫们那种崇尚自然、田园生活的纯洁的 心态,也直接促成了这一时期休闲思想的逐渐成熟。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曾对魏晋南 北朝的艺术作了一个概括的描绘:“汉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 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 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魏晋南北朝是一个艺术的自觉的时代,也是一个美学的自觉 的时代,也是一个人的自觉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被视为我国古代休闲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 资源为休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一时期的休闲思想主要体现在 日益兴起的山水诗及田园诗的创作之中登山玩水这种休闲方式很早就成为土大夫及贵族阶 层享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治上的不得意,往往使这些土大夫们将怀才不遇和怅惘之 情凝聚于诗文之中。游山玩水这种休闲方式也常常使他们忘却胸中的苦闷与烦恼。因此,旨 在描写山水之美的山水诗以及歌颂美好田园生活的田园诗便成为此时文学作品中最主要的 创作素材。这一时期的著名的山水诗人的主要代表有谢灵运、鲍照、谢朓等人,他们是开创 山水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北朝的郦道元、杨炫之的游记散文,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 而且还描写人文景观,都是很有学术价值的佳作。而东晋末年的陶渊明,则另辟蹊径。他不 肯为五斗米而折腰,便转而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特别向往隐逸生活,“诗书敦夙好, 园林无世情”,“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他开创的田园诗充满了对自然而又美好的田园 生活的热爱。而他写的《桃花源诗并记》,勾勒岀一个静谧、淳朴自然的“桃花源″理想的 境界,实在令人神往!而郦道元与陶渊明不同之处在于他注重纪实的创作手法,陶渊明则注 重对理想生活的描述。他们不仅为中国古代休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近现 代中国休闲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卢长怀《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休闲思想探析》) 1.下列关于“休闲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休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士大夫文人为主的中国休闲文化是中国传统 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涵和表现形式独特丰富 B.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动荡,文人士大夫为了远离迫害,寄情山水田园,追求一种清 净无为的生活,直接促成了我国古代休闲文化的成熟 C.诗词歌赋、词曲小说,琴棋书画、茶道酒道,山水园林等都是休闲文化的表现形式,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休闲思想主要体现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 .北朝的郦道元,东晋末年的陶渊明,都对中国古代休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而且对近现代中国休闲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下列说法,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休闲思想逐渐成熟的原因的一项是 A.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为远离政治迫害,采取回避政治,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B.文人士大夫们特别崇尚老庄的哲学思想,也有崇尚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纯洁的心态
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被视为我国古代休闲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 资源为休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一时期的休闲思想主要体现在 日益兴起的山水诗及田园诗的创作之中。登山玩水这种休闲方式很早就成为士大夫及贵族阶 层享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治上的不得意,往往使这些士大夫们将怀才不遇和怅惘之 情凝聚于诗文之中。游山玩水这种休闲方式也常常使他们忘却胸中的苦闷与烦恼。因此,旨 在描写山水之美的山水诗以及歌颂美好田园生活的田园诗便成为此时文学作品中最主要的 创作素材。这一时期的著名的山水诗人的主要代表有谢灵运、鲍照、谢脁等人,他们是开创 山水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北朝的郦道元、杨炫之的游记散文,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 而且还描写人文景观,都是很有学术价值的佳作。而东晋末年的陶渊明,则另辟蹊径。他不 肯为五斗米而折腰,便转而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特别向往隐逸生活,“诗书敦夙好, 园林无世情”,“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他开创的田园诗充满了对自然而又美好的田园 生活的热爱。而他写的《桃花源诗并记》,勾勒出一个静谧、淳朴自然的“桃花源”理想的 境界,实在令人神往!而郦道元与陶渊明不同之处在于他注重纪实的创作手法,陶渊明则注 重对理想生活的描述。他们不仅为中国古代休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近现 代中国休闲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卢长怀《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休闲思想探析》) 1.下列关于“休闲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休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士大夫文人为主的中国休闲文化是中国传统 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涵和表现形式独特丰富。 B.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动荡,文人士大夫为了远离迫害,寄情山水田园,追求一种清 净无为的生活,直接促成了我国古代休闲文化的成熟。 C.诗词歌赋、词曲小说,琴棋书画、茶道酒道,山水园林等都是休闲文化的表现形式,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休闲思想主要体现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 D.北朝的郦道元,东晋末年的陶渊明,都对中国古代休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而且对近现代中国休闲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下列说法,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休闲思想逐渐成熟的原因的一项是 A.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为远离政治迫害,采取回避政治,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B.文人士大夫们特别崇尚老庄的哲学思想,也有崇尚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纯洁的心态
C.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为休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D.游山玩水创作诗歌是士大夫们寄寓怀才不遇之情、忘却胸中苦闷烦恼的一种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 时代,因而也就使这一时期成为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B.山水田园诗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最主要的素材,是因为游山玩水这种休闲 方式常使士大夫们忘却苦恼,将政治上的不得意凝聚于诗文之中 C.陶渊明的诗句“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静念园林妤,人间良可辞”,充分体现 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无限向往 D.郦道元和陶渊明的诗文都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不过郦道元的作品是纪实手法 而陶渊明笔下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文则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的描述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种世衡,字仲平,放之兄子也。少尚气节,昆弟有欲析其赀者,悉推与之,惟取图书 而已。西边用兵,守备不足。世衡建言,延安东北二百里有故宽州,请因其废垒而兴之,以 当寇冲,右可固延安之势,左可致河东之粟,北可图银、夏之旧。朝廷从之,命董其役。夏 人展出争,世衡且战且城之。然处险无泉,议不可守。凿地百五十尺,始至于石,石工辞不 可穿,世衡命屑石一畚酬百钱,卒得泉。城成,赐名青涧城。迁内殿崇班、知城事。开营田 二千顷,募商贾,贷以本钱,使通货嬴其利,城遂富实。间出行部族,慰劳酋长,或解与所 服带。尝会客饮,有得敌情来告者,即以饮器予之,由是属羌皆乐为用。再迁洛苑副使、知 环州。蕃部有牛家族奴讹者,素屈强,未尝岀谒郡守,闻世衡至,遽郊迎。世衡与约,明日 当至其帐,往劳部落。是夕大雪,深三尺。左右曰:“地险不可往。”世衡日:“吾方结诸羌 以信,不可失期。”遂缘险而进。奴讹方卧帐中,谓世衡必不能至,世衡蹴而起,奴讹大惊 曰:“前此未尝有官至吾部者,公乃不疑我耶!”率其族罗拜听命。尝课吏民射,有过失,射 中则释其罪;有辞某事、请某事,辄因中否而与夺之。人人自厉,皆精于射,由是数年敌不 敢近环境。迁东染院使、环庆路兵马钤辖。范仲淹檄令与蒋偕筑细腰城,世衡时卧病,即起, 将所部甲土昼夜兴筑,城成而卒。世衡在边数年,积谷通货,所至不烦县官益兵增馈。善抚 养士卒,病者遣—子专视其食饮汤剂,以故得人死力。及卒,羌酋朝夕临者数日,青涧及环
C.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为休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D.游山玩水创作诗歌是士大夫们寄寓怀才不遇之情、忘却胸中苦闷烦恼的一种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 时代,因而也就使这一时期成为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B.山水田园诗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最主要的素材,是因为游山玩水这种休闲 方式常使士大夫们忘却苦恼,将政治上的不得意凝聚于诗文之中。 C.陶渊明的诗句“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充分体现 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无限向往。 D.郦道元和陶渊明的诗文都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不过郦道元的作品是纪实手法, 而陶渊明笔下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文则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的描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种世衡,字仲平,放之兄子也。少尚气节,昆弟有欲析.其赀者,悉推与之,惟取图书 而已。西边用兵,守备不足。世衡建言,延安东北二百里有故宽州,请因其废垒而兴之,以 当寇冲,右可固延安之势,左可致河东之粟,北可图银、夏之旧。朝廷从之,命董其役。夏 人展出争,世衡且战且城之。然处险无泉,议不可守。凿地百五十尺,始至于石,石工辞.不 可穿,世衡命屑石一畚酬百钱,卒得泉。城成,赐名青涧城。迁内殿崇班、知城事。开营田 二千顷,募商贾,贷以本钱,使通货赢其利,城遂富实。间.出行部族,慰劳酋长,或解与所 服带。尝会客饮,有得敌情来告者,即以饮器予之,由是属羌皆乐为用。再迁洛苑副使、知 环州。蕃部有牛家族奴讹者,素屈强,未尝出谒郡守,闻世衡至,遽郊迎。世衡与约,明日 当至其帐,往劳部落。是夕大雪,深三尺。左右曰:“地险不可往。”世衡曰:“吾方结诸羌 以信,不可失期。”遂缘险而进。奴讹方卧帐中,谓世衡必不能至,世衡蹴而起,奴讹大惊 曰:“前此未尝有官至吾部者,公乃不疑我耶!”率其族罗拜听命。尝课.吏民射,有过失,射 中则释其罪;有辞某事、请某事,辄因中否而与夺之。人人自厉,皆精于射,由是数年敌不 敢近环境。迁东染院使、环庆路兵马钤辖。范仲淹檄令与蒋偕筑细腰城,世衡时卧病,即起, 将所部甲士昼夜兴筑,城成而卒。世衡在边数年,积谷通货,所至不烦县官益兵增馈。善抚 养士卒,病者遣一子专视其食饮汤剂,以故得人死力。及卒,羌酋朝夕临者数日,青涧及环
人皆画象祠之。 (节选自《宋史种世衡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昆弟有欲析其赀者析:分割。B.石工辞不可穿辞:推辞。 C.间出行部族 间:小路 D.尝课吏民射 课:督促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种世衡有军事才干的一项是(3分 ①悉推与之,惟取图书而已 ②请因其废垒而兴之,以当寇冲 ③命屑石一畚酬百钱,卒得泉 ④明日当至其帐,往劳部落 ⑤遂缘险而进 ⑥所至不烦县官益兵增馈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种世衡具有军事才能。朝廷在西部边境用兵,守备力量不够,种世衡建议在延安东 北重新修建一座城来巩固边疆,朝廷接受了他的意见 B.种世衡以信义结交各部羌人。他与蕃部中牛家族首领奴讹约定相会,为了不失约, 他冒着危险在雪中前行,去见素来倔强的牛家族首领。 C.种世衡善于练兵,以巩固国防。他督促吏民射箭,对请辞事等,都以是否射中为标 准,所以人人擅射,数年中敌人不敢接近环州境界。 D.种世衡有令则行。当范仲淹发檄文命令他和蒋偕筑细腰城时,种世衡虽然生病,但 也立即起身,带领士兵日夜修筑,城筑成而他却去世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会客饮,有得敌情来告者,即以饮器予之 (2)善抚养士卒,病者遣一子专视其食饮汤剂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书友人屋壁 [宋]魏野 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闲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静想闲来者,还应我最偏。 8.诗中的“友人”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5分) 9.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作简要分析。(6分)
人皆画象祠之。 (节选自《宋史·种世衡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昆弟有欲析.其赀者 析:分割。 B.石工辞.不可穿 辞:推辞。 C.间.出行部族 间:小路。 D.尝课.吏民射 课:督促。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种世衡有军事才干的一项是(3 分) ①悉推与之,惟取图书而已 ②请因其废垒而兴之,以当寇冲 ③命屑石一畚酬百钱,卒得泉 ④明日当至其帐,往劳部落 ⑤遂缘险而进 ⑥所至不烦县官益兵增馈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种世衡具有军事才能。朝廷在西部边境用兵,守备力量不够,种世衡建议在延安东 北重新修建一座城来巩固边疆,朝廷接受了他的意见。 B.种世衡以信义结交各部羌人。他与蕃部中牛家族首领奴讹约定相会,为了不失约, 他冒着危险在雪中前行,去见素来倔强的牛家族首领。 C.种世衡善于练兵,以巩固国防。他督促吏民射箭,对请辞事等,都以是否射中为标 准,所以人人擅射,数年中敌人不敢接近环州境界。 D.种世衡有令则行。当范仲淹发檄文命令他和蒋偕筑细腰城时,种世衡虽然生病,但 也立即起身,带领士兵日夜修筑,城筑成而他却去世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尝会客饮,有得敌情来告者,即以饮器予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抚养士卒,病者遣一子专视其食饮汤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书友人屋壁 [宋]魏野 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闲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静想闲来者,还应我最偏。 8.诗中的“友人”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作简要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蒙络摇缀, 柳宗元《小石潭记》) ,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个大题中选定其中一个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 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个大题内的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25分) 象牙色毛衣 裘山山 他是丈夫和她的老朋友。 在众多的朋友里,他是最热心帮助他们,并不求回报的一个 他极重感情,然而,他的感情生活却十分不幸。他没有姐妹,母亲也早已故去,这使他 的生活在鈥少女性的温情和抚爱下,显露岀一种十分明显的窘迫。 在又一次失恋后,他来到她家。她静静地织着毛衣,听他讲着。他忽然苦笑着举起双肘 说,你瞧,我毛衣破成这样了,她也不肯替我织。你知道我这个人,感情上总希望别人更多 的给予。我孤独得太久了 她心中生出无限怜悯。后来他走了,胳膊肘毛衣磨破的地方露出红运动衣的颜色,十分 刺眼 晚上,她对丈夫说起,丈夫也叹气。于是她说,我给他织一件毛衣吧! 丈夫沉吟半晌,说,以后吧 她便不再提 终于有一天,他结婚了。她和丈夫由衷地为他高兴 然而,他们又离异了。这一回他彻底绝望了,说:看来我只能过单身生活了。他没有说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______________,蒙络摇缀,__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 (3)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个大题中选定其中一个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 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个大题内的小 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25 分) 象牙色毛衣 裘山山 他是丈夫和她的老朋友。 在众多的朋友里,他是最热心帮助他们,并不求回报的一个。 他极重感情,然而,他的感情生活却十分不幸。他没有姐妹,母亲也早已故去,这使他 的生活在缺少女性的温情和抚爱下,显露出一种十分明显的窘迫。 在又一次失恋后,他来到她家。她静静地织着毛衣,听他讲着。他忽然苦笑着举起双肘 说,你瞧,我毛衣破成这样了,她也不肯替我织。你知道我这个人,感情上总希望别人更多 的给予。我孤独得太久了。 她心中生出无限怜悯。后来他走了,胳膊肘毛衣磨破的地方露出红运动衣的颜色,十分 刺眼。 晚上,她对丈夫说起,丈夫也叹气。于是她说,我给他织一件毛衣吧! 丈夫沉吟半晌,说,以后吧。 她便不再提。 终于有一天,他结婚了。她和丈夫由衷地为他高兴。 然而,他们又离异了。这一回他彻底绝望了,说:看来我只能过单身生活了。他没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