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学院教材 西藏作物生产实践指导书 主编:卓嘎次仁央金 参编:孟霞胡单 大次卓嘎 张永青 西藏农牧学院教务处 2008年12月
西藏农牧学院教材 西藏作物生产实践指导书 主编:卓 嘎 次仁央金 参编:孟 霞 胡 单 大次卓嘎 张永青 西藏农牧学院教务处 2008 年 12 月
目 录 前言 ()目的 (二)主要内容… …1 一、试验方案设计… …2 (一)试验内容的确定… …2 (二)试验方案的设计…… …2 二、种子处理… 3 (一)种子处理的意义… …3 (二)种子处理的方法… 3 三、田间种植技术… (一)因地制宜,合理选用优良品种…5 (二)选好茬口和土壤… …5 (三)前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 …6 (四)精细整地,施足底肥…6 (五)田间种植技术…6 四、西藏主要作物生长发育观察测定及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7 (一)麦类作物生长发育观察及田间管理…7 (二)玉米生长发育观察及田间管理… …8 (三)马铃薯生长发有观察及田间管理…10 (四)油菜生长发育观察及田间管理…1 (五)豆类作物生长发育观察及田间管理…13 五、农作物产量测定… …13 (一)查测法… …13 (二)割测法… …15 六、取样、考种与资料分析… …16 (一)取样… …16 (二)考种…。 …16 (三)农作物实验资料分析… …18 七、农作物收获与贮藏… …19 (一)农作物收获… …19 (二)农作物贮藏… …21 八、总结报告的撰写和成绩评定… …22 (一)总结报告的撰写…22 (二)成绩评定…22
1 目 录 前言………………………………………………………………………………………1 (一)目的 ………………………………………………………………………1 (二)主要内容 …………………………………………………………………1 一、试验方案设计………………………………………………………………………2 (一)试验内容的确定 …………………………………………………………2 (二)试验方案的设计 …………………………………………………………2 二、种子处理……………………………………………………………………………3 (一)种子处理的意义 …………………………………………………………3 (二)种子处理的方法 …………………………………………………………3 三、田间种植技术………………………………………………………………………5 (一)因地制宜,合理选用优良品种 …………………………………………5 (二)选好茬口和土壤 …………………………………………………………5 (三)前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 …………………………………………………6 (四)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6 (五)田间种植技术 ……………………………………………………………6 四、西藏主要作物生长发育观察测定及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7 (一)麦类作物生长发育观察及田间管理 ……………………………………7 (二)玉米生长发育观察及田间管理 …………………………………………8 (三)马铃薯生长发育观察及田间管理………………………………………10 (四)油菜生长发育观察及田间管理…………………………………………11 (五)豆类作物生长发育观察及田间管理……………………………………13 五、农作物产量测定 …………………………………………………………………13 (一)查测法……………………………………………………………………13 (二)割测法……………………………………………………………………15 六、取样、考种与资料分析 …………………………………………………………16 (一)取样………………………………………………………………………16 (二)考种………………………………………………………………………16 (三)农作物实验资料分析……………………………………………………18 七、农作物收获与贮藏 ………………………………………………………………19 (一)农作物收获………………………………………………………………19 (二)农作物贮藏………………………………………………………………21 八、总结报告的撰写和成绩评定 ……………………………………………………22 (一)总结报告的撰写…………………………………………………………22 (二)成绩评定…………………………………………………………………22
前言 (一)目的 农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即要求系统、全面地掌握农学专业四年制中所学的 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遗传学、农业生态学、气象学、土壤学、农业化学、田间试验 统计学、农业系统工程、农业昆虫学、植物病理学农业微生物学等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 修课所涉及的理论体系。同时,又应将上述各门课程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由理论的高 度向生产实际转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强化生产问题的解决,在实践中充分消化与理 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如下: 1、适应新形势,不断提高农学专业教学质量 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要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如果我们仍然延袭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动口,轻动手、重单一知识、轻多形式教学 的模式,则必将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的教学将举步为艰,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没有 市场,也很难适应新形势对高素质农业专门人才的需求。 2、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根粉笔,在黑板上种田,在黑板上育种,将本来具体的 农业知识变得很抽象,学生理解困难,犹在虚幻世界中,形成“空对空”的抽象理论教学, 如果我们在搞好理论讲述的同时,将能够在大田讲授的东西,尽量转移到大田进行现场讲 课,有得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强化,收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3、有利于强化、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根据以往毕业生反馈的意见,我们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强,但实践动手能力 差,特别是针对生产实际中的有些问题,则感到束手无策。这样即不利于我们的办学,也 不利于毕业生的就业和用人单位对农业人才的要求。如果我们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让同 学们进行生产实践操作,掌握生产中常用的技术与关键环节,则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 能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专业人才。 4、有利于更好地为农业生产第一线服务 通过开设本课程,即有利于培养与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解决生产实际课题的能 力,也可以使年青教师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有助于使我们的年青教师及培养的学生更好地 为社会服务,更好地为农业生产第一线服务,可以更好地提高我们的办学水平与效果,使 更多的学生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尽快锻炼成长。 (二)主要内容 本课程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出发,主要针对当前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及学生毕业后 的工作去向,重点学习与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主要农作物形态识别及冬春性的判断 主要学习西藏当前主要栽培的大麦、小麦、油菜、豆类、马铃薯、玉米等作物在种子、 苗期以及其它各生育时期的判断标准方法,特别是掌握大麦、小麦、燕麦,黑麦等麦类作 物间的差别。油菜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三者之间的差别,豆类中大豆、蚕豆、豌豆、 扁豆等之间的差别。 2
2 前 言 (一)目的 农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即要求系统、全面地掌握农学专业四年制中所学的 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遗传学、农业生态学、气象学、土壤学、农业化学、田间试验 统计学、农业系统工程、农业昆虫学、植物病理学 农业微生物学等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 修课所涉及的理论体系 。同时,又应将上述各门课程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由理论的高 度向生产实际转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强化生产问题的解决,在实践中充分消化与理 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如下: 1、适应新形势,不断提高农学专业教学质量 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要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如果我们仍然延袭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动口,轻动手、重单一知识、轻多形式教学 的模式,则必将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的教学将举步为艰,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没有 市场,也很难适应新形势对高素质农业专门人才的需求。 2、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根粉笔,在黑板上种田,在黑板上育种,将本来具体的 农业知识变得很抽象,学生理解困难,犹在虚幻世界中,形成“空对空”的抽象理论教学, 如果我们在搞好理论讲述的同时,将能够在大田讲授的东西,尽量转移到大田进行现场讲 课,有得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强化,收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3、有利于强化、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根据以往毕业生反馈的意见,我们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强,但实践动手能力 差,特别是针对生产实际中的有些问题,则感到束手无策。这样即不利于我们的办学,也 不利于毕业生的就业和用人单位对农业人才的要求。如果我们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让同 学们进行生产实践操作,掌握生产中常用的技术与关键环节,则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 能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专业人才。 4、有利于更好地为农业生产第一线服务 通过开设本课程,即有利于培养与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解决生产实际课题的能 力,也可以使年青教师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有助于使我们的年青教师及培养的学生更好地 为社会服务,更好地为农业生产第一线服务,可以更好地提高我们的办学水平与效果,使 更多的学生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尽快锻炼成长。 (二)主要内容 本课程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出发,主要针对当前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及学生毕业后 的工作去向,重点学习与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主要农作物形态识别及冬春性的判断 主要学习西藏当前主要栽培的大麦、小麦、油菜、豆类、马铃薯、玉米等作物在种子、 苗期以及其它各生育时期的判断标准方法,特别是掌握大麦、小麦、燕麦,黑麦等麦类作 物间的差别。油菜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三者之间的差别,豆类中大豆、蚕豆、豌豆、 扁豆等之间的差别
2、主要农作物田间栽培及管理技术 要求学生掌握西藏主要农作物从整地、播种准备、播种、生育期间的生长发育规律观 察与物候期的判断及具体的田间管理及收获、打碾和贮藏技术。 3、主要农作物大田测产技术 掌握西藏主要栽培的农作物,在成熟前的大面积测产技术与具体操作方法,培养学生 在今后实践工作中的操作能力。 4、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要求学生在作物自播种至成熟的生长发育期间,学会叶面积系数,生物量,结实器官 发育进程,分蘖动态的变化规律的测定方法与数据分析水平。 5、主要农作物种植模式的试验与产量分析 培养学生进行间作、套作、混作、增强试验设计以及田间管理的能力,并从中筛选适 应我区推广种植的新兴种植模式,为今后学生开展类似工作打下基础与掌握基本的操作技 术。 6、主要农作物杂交方法及田间制种和杂种优势的观察与鉴定。 培养学生进行常规田间杂交制种的技术,学会杂种优势的观察与鉴定,促进与强化学 生对所学育种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7、主要农作物田间杂草生长发育规律及病虫害的观察与综合防治技术 要要求学生掌握西藏主要家农田杂草及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以及耕作措施、化学措施在 杂草生长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方面的应用与效果评定。 一、试验方案设计 在进行试验之前,必须制订试验计划,明确规定的目的、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 施的规格要求,以便试验的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和便于在进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本课 程的顺利完成。 (一)试验内容的确定 为了保证完成上述试验内容,。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密切结合当地的气候条 件,农业生产实际和学习兴趣,在试验项目设计时必须首先确定试验内容。在试验内容确 定时,由学生围绕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行进行确定,学生确定后,报任课老师及指导教 师进行充分论证,必要时进行修改,补充,完善,使学生设计和试验内容更符合生产实际 情况,更富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二)试验方案的设计 在确定试验方案后,立即就应进行试验方案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主要包括:(1)试验名称(2)试验年限和地点(3)试验地的土壤、地势、 排灌等基本情况和轮作状况(4)试验处理方案(5)小区排列、面积、重复次数(6)整 地播种及田间管理所涉及的施肥量、用种量、灌水次数、田间管理状况等(7)作物生长 期间观察、测及收获、考种、打碾、贮藏等(8)试验的土地面积、作物种类、需要经费 及主要仪器等(9)计划书编制人及执行人 2、试验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主要包括:(1)试验点基本情况(2)试验内容的可行性和必要性(3)试验内容的 设计原则与标准(4)试验内容的详细论述(5)试验内容的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2
3 2、主要农作物田间栽培及管理技术 要求学生掌握西藏主要农作物从整地、播种准备、播种、生育期间的生长发育规律观 察与物候期的判断及具体的田间管理及收获、打碾和贮藏技术。 3、主要农作物大田测产技术 掌握西藏主要栽培的农作物,在成熟前的大面积测产技术与具体操作方法,培养学生 在今后实践工作中的操作能力。 4、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要求学生在作物自播种至成熟的生长发育期间,学会叶面积系数,生物量,结实器官 发育进程,分蘖动态的变化规律的测定方法与数据分析水平。 5、主要农作物种植模式的试验与产量分析 培养学生进行间作、套作、混作、增强试验设计以及田间管理的能力,并从中筛选适 应我区推广种植的新兴种植模式,为今后学生开展类似工作打下基础与掌握基本的操作技 术。 6、主要农作物杂交方法及田间制种和杂种优势的观察与鉴定。 培养学生进行常规田间杂交制种的技术,学会杂种优势的观察与鉴定,促进与强化学 生对所学育种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7、主要农作物田间杂草生长发育规律及病虫害的观察与综合防治技术 要要求学生掌握西藏主要家农田杂草及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以及耕作措施、化学措施在 杂草生长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方面的应用与效果评定。 一、试验方案设计 在进行试验之前,必须制订试验计划,明确规定的目的、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 施的规格要求,以便试验的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和便于在进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本课 程的顺利完成。 (一)试验内容的确定 为了保证完成上述试验内容,。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密切结合当地的气候条 件,农业生产实际和学习兴趣,在试验项目设计时必须首先确定试验内容。在试验内容确 定时,由学生围绕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行进行确定,学生确定后,报任课老师及指导教 师进行充分论证,必要时进行修改,补充,完善,使学生设计和试验内容更符合生产实际 情况,更富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二)试验方案的设计 在确定试验方案后,立即就应进行试验方案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主要包括:(1)试验名称 (2)试验年限和地点(3)试验地的土壤、地势、 排灌等基本情况和轮作状况(4)试验处理方案(5)小区排列、面积、重复次数(6)整 地播种及田间管理所涉及的施肥量、用种量、灌水次数、田间管理状况等(7)作物生长 期间观察、测及收获、考种、打碾、贮藏等(8)试验的土地面积、作物种类、需要经费 及主要仪器等(9)计划书编制人及执行人 2、试验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主要包括:(1)试验点基本情况(2)试验内容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试验内容的 设计原则与标准 (4)试验内容的详细论述 (5)试验内容的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分析(6)试验内容产生结果的市场前景预测(7)试验项目的实施与管理等。 3、试验方案的设计方法 在内容设计时,针对所选的具体内容,充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充分的分析,考 查该内容能够顺利实施的把握性有多大,如果不可能实现,则应根据目的和要求中规定的 内容重新选定,如果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实施的风险性不大,则针对所选内容,运用所学过 的田间试验与统计以及农业系统工程的知识进行设计,若有不懂之处,由任课教师负责答 疑。 二、种子处理 (一)种子处理的意义 播种前进行处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通过粒选、筛选、泥选、盐选等工作,保证播种用种纯度高、粒大、粒饱,整齐 一致。播种后出苗率高,苗壮 2、通过浸种或浸种催芽等工作,可以提早出苗、出苗整齐,有利于抓住季节,不误 农时。 3、通过各种药剂处理,减少种子的带菌率,减轻病害的发生。有时还可以达到对土 壤部分消毒的作用,减轻地下害虫对种子的危害和对土壤带菌的苗期病害。 4、播种前用各种化学物质、生物因素及物理方法等处理种子,能刺激种胚,活化酶 的作用:加速储藏物质的转化,提高种子的生活力。 5、用菌肥等拌种,增加幼苗营养和抗病能力,促使幼苗健壮。 (二)、种子处理的方法 1、晒种 晒种能促进种子的后熟作用,增强种子中酶的活动,同时使种子降低水分,提高种子 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晒种时,最好将种子薄薄地摊在晒场上,选择晒2~3天。温度低时可 多晒1~2天:温度高时可以减少晒种时间。在水泥场地上晒种时应特别注意,温度太高会 使种子丧失发芽能力。晒种时要经常翻动种子,促使受热均匀:出仓、进仓、翻动种子时 操作要细心,防止破壳、断粒:几个品种种子在同一晒场上晒种,要防止混杂,保证纯度。 2、选种 (1)、粒选和粒选 玉米的穗选和粒选:穗选是在收获后入仓前,对玉米果穗的严格挑选和播种前严格复选。 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穗大粒多、颜色鲜明、籽粒排列整齐的果穗作种。同一果穗上不同 部位的花丝抽出和授精时间不同,其籽粒饱满度、成熟度以及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也不一 样。因而选择玉米果穗中部籽粒作种子,能提早成熟,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2)、筛选 筛选主要是根据种子的大小,选择筛孔相适合的筛子,筛除细小粒、秕粒以及夹杂物, 留粒大饱满的种子作种。这样可以提高千粒重和饱满度,使种粒均匀整齐。大批种子可以 用机械筛选。 (3)、水选 1)、泥水选种:其目的是为了清除种子中的杂质、秕粒和病粒种子中的菌核等。用泥 水选种时,每50kg水加干泥10-15kg,经充分搅拌,然后放入一只鲜鸡蛋,调整浓度到以 鸡蛋露出水面如壹分硬币大小为准。在选种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泥土沉淀,比重
4 生态效益)分析 (6)试验内容产生结果的市场前景预测(7)试验项目的实施与管理等。 3、试验方案的设计方法 在内容设计时,针对所选的具体内容,充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充分的分析,考 查该内容能够顺利实施的把握性有多大,如果不可能实现,则应根据目的和要求中规定的 内容重新选定,如果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实施的风险性不大,则针对所选内容,运用所学过 的田间试验与统计以及农业系统工程的知识进行设计,若有不懂之处,由任课教师负责答 疑。 二、种子处理 (一)种子处理的意义 播种前进行处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通过粒选、筛选、泥选、盐选等工作,保证播种用种纯度高、粒大、粒饱,整齐 一致。播种后出苗率高,苗壮. 2、通过浸种或浸种催芽等工作,可以提早出苗、出苗整齐,有利于抓住季节,不误 农时。 3、通过各种药剂处理,减少种子的带菌率,减轻病害的发生。有时还可以达到对土 壤部分消毒的作用,减轻地下害虫对种子的危害和对土壤带菌的苗期病害。 4、播种前用各种化学物质、生物因素及物理方法等处理种子,能刺激种胚,活化酶 的作用;加速储藏物质的转化,提高种子的生活力。 5、用菌肥等拌种,增加幼苗营养和抗病能力,促使幼苗健壮。 (二)、种子处理的方法 1、晒种 晒种能促进种子的后熟作用,增强种子中酶的活动,同时使种子降低水分,提高种子 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晒种时,最好将种子薄薄地摊在晒场上,选择晒 2~3 天。温度低时可 多晒 1~2 天;温度高时可以减少晒种时间。在水泥场地上晒种时应特别注意,温度太高会 使种子丧失发芽能力。晒种时要经常翻动种子,促使受热均匀;出仓、进仓、翻动种子时 操作要细心,防止破壳、断粒;几个品种种子在同一晒场上晒种,要防止混杂,保证纯度。 2、选种 (1)、粒选和粒选 玉米的穗选和粒选;穗选是在收获后入仓前,对玉米果穗的严格挑选和播种前严格复选。 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穗大粒多、颜色鲜明、籽粒排列整齐的果穗作种。同一果穗上不同 部位的花丝抽出和授精时间不同,其籽粒饱满度、成熟度以及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也不一 样。因而选择玉米果穗中部籽粒作种子,能提早成熟,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2)、筛选 筛选主要是根据种子的大小,选择筛孔相适合的筛子,筛除细小粒、秕粒以及夹杂物, 留粒大饱满的种子作种。这样可以提高千粒重和饱满度,使种粒均匀整齐。大批种子可以 用机械筛选。 (3)、水选 1)、泥水选种;其目的是为了清除种子中的杂质、秕粒和病粒种子中的菌核等。用泥 水选种时,每 50 ㎏水加干泥 10-15 ㎏,经充分搅拌,然后放入一只鲜鸡蛋,调整浓度到以 鸡蛋露出水面如壹分硬币大小为准。在选种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泥土 沉淀,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