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辽宁省朝阳市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12月联考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班级考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纸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通货膨胀的道德后果 茅于轼 通货膨胀的利弊是最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之一,经济学家对此已经讨论得相当透彻 了。然而经济学家的视野往往只限于经济领域,忽视了其他社会后果。我认为“通 胀”的一个严重后果是降低了社会的道德水平,这一点往往为经济学家所忽视 通货膨胀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你在银行里存的钱以及你口袋里的钱的购买力降低 了,这使人产生一种不公平的感觉。一位俄罗斯的退休女科学家抱怨说,她和家 人辛苦一辈子积蓄的钱存在银行里,原先够花几十年,到死也不会愁缺钱花,可 是通货膨胀使他们存的钱只够买一千克 香肠。她的不平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个城市的劳动者遭受如此不公平的损 失,一个很自然的反应是感到他有权利向社会索取所损失的财富。一个人认为社 会欠了他的债,他理应得到补偿,然而又没有任何合法的渠道来实现这个补偿时 就会产生一种愤怒的心情,进而寻求各种机会去讨回失去的财富,甚至认为触犯 法律也是正当的,因为他的社会对不起他,他丝毫不欠社会的情。当社会中这样 想的人很多时,社会的道德水平将大大降低,关心社会公德的人减少,犯罪率上 升,社会的安定性被破坏,其后果是极严重的 即使通货膨胀率还相当低,不会出现在俄罗斯发生的那种情况,但它对道德的腐 蚀作用同样不可忽视。社会学家曾创造过一个名词,称作社会贴现率,它和经济 贴现率有相似的含义,只不过把人们对未来金钱贬值的意义推广到一切未来的事 物。经济贴现率越高,未来的一元钱在今天的价值越低,因而越不值得重视。贴 现率上升意味着未来的盈亏没有意义。类似的,社会贴现率上升,意味着将来的 金钱盈亏没有意义,只有眼前才是值得计较的。于是人们将变得不顾将来、只顾 眼前,失信毁约都变得无所谓。这同样将构成一个不负责任的社会,造成不顾子 孙后代,甚至今朝有酒今朝醉,过一天算一天的死囚型生活。社会贴现率取决于 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经济贴现率,它又直接与通货膨胀率相关联。 通货膨胀是对所有权的慢性侵袭。近几年来人们对所有权讨论得很热烈,大家越 来越认识到确立牢固的所有权在提高经济活动效率中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一切侵 犯所有权的政治行为都会造成经济上严重的不良后果。强行没收私人财产,以低 价收购百姓的贵金属,更换币值同时又限制每人以旧币换新币的数额,都是严重 侵犯所有权的行为,都是饮鸩止渴 通货膨胀使工薪阶层受到的损害最大。对于参与市场活动的人,如商贩、在企业 内工作的职员,受到的影响就小,因为他们的收入和支出随市场上的价格水平而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辽宁省朝阳市重点中学 2015 届高三 12 月联考 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班级考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纸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通货膨胀的道德后果 茅于轼 通货膨胀的利弊是最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之一,经济学家对此已经讨论得相当透彻 了。然而经济学家的视野往往只限于经济领域,忽视了其他社会后果。我认为“通 胀”的一个严重后果是降低了社会的道德水平,这一点往往为经济学家所忽视。 通货膨胀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你在银行里存的钱以及你口袋里的钱的购买力降低 了,这使人产生一种不公平的感觉。一位俄罗斯的退休女科学家抱怨说,她和家 人辛苦一辈子积蓄的钱存在银行里,原先够花几十年,到死也不会愁缺钱花,可 是通货膨胀使他们存的钱只够买一千克 香肠。她的不平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个城市的劳动者遭受如此不公平的损 失,一个很自然的反应是感到他有权利向社会索取所损失的财富。一个人认为社 会欠了他的债,他理应得到补偿,然而又没有任何合法的渠道来实现这个补偿时, 就会产生一种愤怒的心情,进而寻求各种机会去讨回失去的财富,甚至认为触犯 法律也是正当的,因为他的社会对不起他,他丝毫不欠社会的情。当社会中这样 想的人很多时,社会的道德水平将大大降低,关心社会公德的人减少,犯罪率上 升,社会的安定性被破坏,其后果是极严重的。 即使通货膨胀率还相当低,不会出现在俄罗斯发生的那种情况,但它对道德的腐 蚀作用同样不可忽视。社会学家曾创造过一个名词,称作社会贴现率,它和经济 贴现率有相似的含义,只不过把人们对未来金钱贬值的意义推广到一切未来的事 物。经济贴现率越高,未来的一元钱在今天的价值越低,因而越不值得重视。贴 现率上升意味着未来的盈亏没有意义。类似的,社会贴现率上升,意味着将来的 金钱盈亏没有意义,只有眼前才是值得计较的。于是人们将变得不顾将来、只顾 眼前,失信毁约都变得无所谓。这同样将构成一个不负责任的社会,造成不顾子 孙后代,甚至今朝有酒今朝醉,过一天算一天的死囚型生活。社会贴现率取决于 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经济贴现率,它又直接与通货膨胀率相关联。 通货膨胀是对所有权的慢性侵袭。近几年来人们对所有权讨论得很热烈,大家越 来越认识到确立牢固的所有权在提高经济活动效率中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一切侵 犯所有权的政治行为都会造成经济上严重的不良后果。强行没收私人财产,以低 价收购百姓的贵金属,更换币值同时又限制每人以旧币换新币的数额,都是严重 侵犯所有权的行为,都是饮鸩止渴。 通货膨胀使工薪阶层受到的损害最大。对于参与市场活动的人,如商贩、在企业 内工作的职员,受到的影响就小,因为他们的收入和支出随市场上的价格水平而
浮动。如果政府官员在“通胀”的环境下损失不能及时得到补偿,会降低他们对 工作的责任感,因为他们会感到自己的劳动没有被正确估价。由于责任感淡薄, 政府对自己的干部的控制力降低,严重时干部会寻求第二职业,甚至收受贿赂, 使整个政府的工作效率受到损害。事实上通货膨胀正是由政府收支得不到平衡而 引起的,政府必定努力削减支出,所以干部的薪金往往不能随物价水平而调整 然后政府收支情况将进一步恶化。所以通货膨胀处理得不好,有一种自我加剧的 趋势,尤其是政府官员的道德水准在社会上有示范作用,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 觉悟。 通货膨胀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虽然是无形的,但它确实存在。也正因为无形, 大家对它的危害往往估计过低。 (摘编自《晚报荟萃》,有删改) 1.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后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货膨胀的直接后果是你所拥有的钱的购买力降低了。 B.通货膨胀会使人产生一种不公平的感觉,认为社会欠了他的债,他理应得到 补偿。 C.通货膨胀会使人产生一种愤怒的心情,进而寻求各种机会去讨回失去的财富 甚至认为触犯法律也是正当的。 D.通货膨胀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社会的道德水平大大降低,犯罪率上升,社会 的安定性被破坏。 2.下列表述与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通货膨胀的利弊虽然是最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之一,但经济学家对此已经达成 一致了。 B.社会贴现率上升,会使人们变得不顾将来、只顾眼前,失信毁约都变得无所 C.强行没收私人财产,以低价收购百姓的贵金属,更换币值同时又限制每人以 旧币换新币的数额等行为都会造成经济上严重的不良后果。 D.通货膨胀对于参与市场活动的人影响相对比较小,因为他们的收入和支出随 市场上的价格水平而浮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货膨胀不管高低,都会对社会道德产生腐蚀作用,造成不良后果 B.社会贴现率主要取决于经济贴现率,同时还与通货膨胀有关联。 C.如果政府官员在“通胀”环境下的损失不能及时得到补偿,所产生的后果要 比普通人严重得多。 D.因为通货膨胀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是无形的,所以人们对它的危害往往是 无法估计的。 二、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韦思谦,郑州阳武人也。本名仁约,字思谦,以音类(武)则天父讳,故称字焉。其 先自京兆南徙,家于襄阳。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思谦在官,坐公事微殿 ①,旧制多未叙进。吏部尚书髙季辅曰:“自居选部,今始得此一人,岂以小疵而弃 大德。”擢授监察御史,由是知名。尝谓人曰:“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 县,诚旷职耳。”时中书令褚遂良贱市中书译语人②地,思谦奏劾其事,遂良左授 同州刺史。及遂良复用,思谦不得进,出为清水令。谓人曰:“吾狂鄙之性,假以雄
浮动。如果政府官员在“通胀”的环境下损失不能及时得到补偿,会降低他们对 工作的责任感,因为他们会感到自己的劳动没有被正确估价。由于责任感淡薄, 政府对自己的干部的控制力降低,严重时干部会寻求第二职业,甚至收受贿赂, 使整个政府的工作效率受到损害。事实上通货膨胀正是由政府收支得不到平衡而 引起的,政府必定努力削减支出,所以干部的薪金往往不能随物价水平而调整, 然后政府收支情况将进一步恶化。所以通货膨胀处理得不好,有一种自我加剧的 趋势,尤其是政府官员的道德水准在社会上有示范作用,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 觉悟。 通货膨胀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虽然是无形的,但它确实存在。也正因为无形, 大家对它的危害往往估计过低。 (摘编自《晚报荟萃》,有删改) 1.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后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货膨胀的直接后果是你所拥有的钱的购买力降低了。 B.通货膨胀会使人产生一种不公平的感觉,认为社会欠了他的债,他理应得到 补偿。 C.通货膨胀会使人产生一种愤怒的心情,进而寻求各种机会去讨回失去的财富, 甚至认为触犯法律也是正当的。 D.通货膨胀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社会的道德水平大大降低,犯罪率上升,社会 的安定性被破坏。 2.下列表述与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通货膨胀的利弊虽然是最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之一,但经济学家对此已经达成 一致了。 B.社会贴现率上升,会使人们变得不顾将来、只顾眼前,失信毁约都变得无所 谓。 C.强行没收私人财产,以低价收购百姓的贵金属,更换币值同时又限制每人以 旧币换新币的数额等行为都会造成经济上严重的不良后果。 D.通货膨胀对于参与市场活动的人影响相对比较小,因为他们的收入和支出随 市场上的价格水平而浮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货膨胀不管高低,都会对社会道德产生腐蚀作用,造成不良后果。 B.社会贴现率主要取决于经济贴现率,同时还与通货膨胀有关联。 C.如果政府官员在“通胀”环境下的损失不能及时得到补偿,所产生的后果要 比普通人严重得多。 D.因为通货膨胀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是无形的,所以人们对它的危害往往是 无法估计的。 二、诗文阅读(40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韦思谦,郑州阳武人也。本名仁约,字思谦,以音类(武)则天父讳,故称字焉。其 先自京兆南徙,家于襄阳。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思谦在官,坐公事微殿 ①,旧制多未叙进。吏部尚书高季辅曰:“自居选部,今始得此一人,岂以小疵而弃 大德。”擢授监察御史,由是知名。尝谓人曰:“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 县,诚旷职耳。”时中书令褚遂良贱市中书译语人②地,思谦奏劾其事,遂良左授 同州刺史。及遂良复用,思谦不得进,出为清水令。谓人曰:“吾狂鄙之性,假以雄
权,触机便发,固宜为身灾也。大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以报国恩,终不能为 碌碌之臣保妻子耳。”左肃机皇甫公义检校沛王府长史,引思谦为同府仓曹,谓思 谦曰:“公岂池中之物,屈公为数旬之客,以望此府耳。”累迁右司郎中, 思谦在宪司,每见王公,未尝行拜礼。或劝之,答曰:“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奈何 设拜以狎之?且耳目之官,固当独立也。”初拜左丞,奏曰:“陛下为官择人,非其 人则阙。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之深,亦微臣尽命之秋。”振举纲目, 朝廷肃然。 则天临朝,转宗正卿,会官名改易,改为司属卿。光宅元年,分置左、右肃政台,复 以思谦为右肃政大夫。大夫旧与御史抗礼,思谦独坐受其拜。或以为辞,思谦 曰:“国家班列,自有差等,奈何以姑息为事耶?”垂拱初,赐爵博昌县男,迁风阁 鸾台三品。二年,代苏良嗣为纳言。三年,上表告老请致仕,许之,仍加太中大夫 永昌元年九月,卒于家,赠幽州都督。 (节选自《旧唐书》卷八十八) 注:①微殿:末等。②译语人:翻译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坐公事微殿①,旧制多未叙进坐:因为 B.时中书令褚遂良贱市中书译语人地,贱:认为便宜 C.以望此府耳望:使……有名望 D.振举纲目振:整顿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韦思谦“狂鄙之性”的一组是() ①字思谦,以音类(武)则天父讳,故称字焉②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 诚旷职耳 ③思谦在宪司,每见王公,未尝行拜礼④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奈何设拜以狎 之 ⑤此陛下知臣之深,亦微臣尽命之秋⑥大夫旧与御史抗礼,思谦独坐受其拜 A①③⑤ 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思谦弹劾禇遂良贱买他人土地,致使禇遂良被贬。后褚遂良复用,韦思谦受压 制外调。 B.韦思谦因公事考核位居末等,按旧制不能被提拔,但因有大德而被吏部尚书破 格提拔 C.韦思谦在宪司任职,每次见到王公,从不行下跪拜礼。他认为身为谏官,本 来就应该独立。 D.韦思谦为人公正有主见,忠于朝廷,认为做事不能无原则,受到多位皇帝的信任 和器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 (2)奏曰:“陛下为官择人,非其人则阙。”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8-9题 雪晴晚望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权,触机便发,固宜为身灾也。大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以报国恩,终不能为 碌碌之臣保妻子耳。”左肃机皇甫公义检校沛王府长史,引思谦为同府仓曹,谓思 谦曰:“公岂池中之物,屈公为数旬之客,以望此府耳。”累迁右司郎中。 思谦在宪司,每见王公,未尝行拜礼。或劝之,答曰:“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奈何 设拜以狎之?且耳目之官,固当独立也。”初拜左丞,奏曰:“陛下为官择人,非其 人则阙。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之深,亦微臣尽命之秋。”振举纲目, 朝廷肃然。 则天临朝,转宗正卿,会官名改易,改为司属卿。光宅元年,分置左、右肃政台,复 以思谦为右肃政大夫。大夫旧与御史抗礼,思谦独坐受其拜。或以为辞,思谦 曰:“国家班列,自有差等,奈何以姑息为事耶?”垂拱初,赐爵博昌县男,迁凤阁 鸾台三品。二年,代苏良嗣为纳言。三年,上表告老请致仕,许之,仍加太中大夫。 永昌元年九月,卒于家,赠幽州都督。 (节选自《旧唐书》卷八十八) 注:①微殿:末等。②译语人:翻译官。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坐公事微殿①,旧制多未叙进 坐:因为 B. 时中书令褚遂良贱市中书译语人地, 贱:认为便宜 C. 以望此府耳 望:使……有名望 D. 振举纲目 振:整顿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韦思谦“狂鄙之性”的一组是( ) ①字思谦,以音类(武)则天父讳,故称字焉②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 诚旷职耳 ③思谦在宪司,每见王公,未尝行拜礼 ④雕鹗鹰鹯,岂众禽之偶,奈何设拜以狎 之 ⑤此陛下知臣之深,亦微臣尽命之秋 ⑥大夫旧与御史抗礼,思谦独坐受其拜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思谦弹劾褚遂良贱买他人土地,致使褚遂良被贬。后褚遂良复用,韦思谦受压 制外调。 B.韦思谦因公事考核位居末等,按旧制不能被提拔,但因有大德而被吏部尚书破 格提拔。 C. 韦思谦在宪司任职,每次见到王公,从不行下跪拜礼。他认为身为谏官,本 来就应该独立。 D.韦思谦为人公正有主见,忠于朝廷,认为做事不能无原则,受到多位皇帝的信任 和器重。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 (2)奏曰:“陛下为官择人,非其人则阙。”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 8-9 题。 雪晴晚望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该诗写于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之时, 8后人认为这首诗歌体现了贾岛诗歌“清冷”的特点,请从景物和情感两个角度 作简要分析。 9这首诗妙在写景,请分析诗歌的写景手法之妙。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檐牙高啄;各抱地势,。(杜牧《阿房宫赋》) (2),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杜牧《阿房宫赋》) (3),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6),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7)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 (8)羽扇纶巾,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9)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 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边缘人的爱与哀愁 [英]萨基 沿着一座古老的大教堂屋顶的防护矮墙,每隔一段距离都矗立着一座石雕:它们 有的是天使,有的是国王,还有主教,几乎个个身上都洋溢着虔诚带来的喜悦与 沉着。但是,在大教堂阴冷的北边较低的地方,立着这样一座雕像:它没有王冠, 没有主教冠,也不带光环。它的表情冷峻、痛苦,充满忧伤。那群栖息在防护矮 墙的墙沿上整天晒太阳的蓝色肥鸽子断言,它肯定是个魔鬼。然而,钟楼上那只 老寒鸦—一它可是一位教会建筑学方面的权威,断定这座雕像是一个迷惘的灵 魂。于是,有关雕像身份的猜测就此了结。 秋日的一天,大教堂屋顶上飞来一只体态轻盈、叫声甜美的小鸟。它离开荒芜的 原野和日渐稀疏的矮树篱,只为寻一处冬季的栖息地。它停下疲惫的双脚,打算 在天使大翅膀的背阴处休息,或在国王礼袍的石刻褶痕上安歇。但是无论它停到 哪儿,都会被那群肥鸽子推开,或是被那群聒噪的麻雀从墙沿上赶走。它们唧唧 喳喳地相互议论道:“从来没有哪只受人尊敬的鸟会这么深情地歌唱。”于是, 这只漂泊流浪的小鸟不得不离开。 只有迷惘人雕像为它提供了庇护之地,因为肥鸽子们认为,在一个倾斜得如此厉 害的地方栖息是极不安全的,更何况这里还太过阴暗。这座雕像没有像其他“达 官贵人们”一样,双手交叉摆出虔诚的姿态,而是双臂交叉于胸前,好像在反抗 什么。它双臂所构成的角落恰好可做小鸟温暖舒适的休息地。每天晚上,小鸟飞 回位于雕像胸膛处的小窝,心中充满了对雕像的信任,而雕像那双漆黑的眼睛也 似乎一直都在看护它酣眠。渐渐地,这只孤单的小鸟爱上了这位孤独的守护者 白天,它会时不时立在教堂的滴水嘴或别的拱座上婉转啼鸣,唱出最甜美的歌
【注】该诗写于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之时。 8 后人认为这首诗歌体现了贾岛诗歌“清冷”的特点,请从景物和情感两个角度 作简要分析。 9 这首诗妙在写景,请分析诗歌的写景手法之妙。 (三)名篇名句默写(10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2)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杜牧《阿房宫赋》) (3)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 4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5 )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 6 )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 7 )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 8 ) 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9 ) 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 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边缘人的爱与哀愁 [英]萨基 沿着一座古老的大教堂屋顶的防护矮墙,每隔一段距离都矗立着一座石雕:它们 有的是天使,有的是国王,还有主教,几乎个个身上都洋溢着虔诚带来的喜悦与 沉着。但是,在大教堂阴冷的北边较低的地方,立着这样一座雕像:它没有王冠, 没有主教冠,也不带光环。它的表情冷峻、痛苦,充满忧伤。那群栖息在防护矮 墙的墙沿上整天晒太阳的蓝色肥鸽子断言,它肯定是个魔鬼。然而,钟楼上那只 老寒鸦——它可是一位教会建筑学方面的权威,断定这座雕像是一个迷惘的灵 魂。于是,有关雕像身份的猜测就此了结。 秋日的一天,大教堂屋顶上飞来一只体态轻盈、叫声甜美的小鸟。它离开荒芜的 原野和日渐稀疏的矮树篱,只为寻一处冬季的栖息地。它停下疲惫的双脚,打算 在天使大翅膀的背阴处休息,或在国王礼袍的石刻褶痕上安歇。但是无论它停到 哪儿,都会被那群肥鸽子推开,或是被那群聒噪的麻雀从墙沿上赶走。它们唧唧 喳喳地相互议论道:“从来没有哪只受人尊敬的鸟会这么深情地歌唱。”于是, 这只漂泊流浪的小鸟不得不离开。 只有迷惘人雕像为它提供了庇护之地,因为肥鸽子们认为,在一个倾斜得如此厉 害的地方栖息是极不安全的,更何况这里还太过阴暗。这座雕像没有像其他“达 官贵人们”一样,双手交叉摆出虔诚的姿态,而是双臂交叉于胸前,好像在反抗 什么。它双臂所构成的角落恰好可做小鸟温暖舒适的休息地。每天晚上,小鸟飞 回位于雕像胸膛处的小窝,心中充满了对雕像的信任,而雕像那双漆黑的眼睛也 似乎一直都在看护它酣眠。渐渐地,这只孤单的小鸟爱上了这位孤独的守护者。 白天,它会时不时立在教堂的滴水嘴或别的拱座上婉转啼鸣,唱出最甜美的歌
向它的夜晚庇护者表达感激之情。也许是因为风,也许是因为天气或者其他什么 原因,迷惘人雕像那张憔悴不堪的脸上,似乎渐渐褪去了几分冷峻与忧伤。在每 天漫长又单调的时光里,这位小小客人的歌声总会断断续续地飘进这位孤独守护 者的耳朵里。当暮色降临,晚祷钟声响起,一只只巨大的灰色蝙蝠从钟楼屋顶上 的巢穴悄声飞出时,这只朝气蓬勃的小鸟就会回来,哼着安眠曲依偎进那等待着 它的双臂中。对忧郁的迷惘人雕像而言,那是它最快乐的日子。只有教堂的大钟 每天都高声鸣唱着嘲弄的话语:“快乐之后……是悲伤 教堂司事小屋的人们发现,大教堂的周围总有一只棕色的小鸟飞来飞去,它优美 的歌声令人艳羡。“但是很可惜,”他们说,“不能尽享其婉转之音,任之萦绕 在矮墙之上,实在浪费。”尽管这些人很穷,但他们相当了解政治经济学原理 所以他们逮住了小鸟,把它关进了小屋门外一个小小的柳条笼子里 那晚,小小歌唱家经常栖息的地方不见了它的踪影,那尊忧郁的雕像比往常仼何 时候都更能体会孤独的痛苦。也许,它这个小小朋友被暗中觅食的野猫杀死了 也许被一粒石子伤到了,也许……也许已经飞到其他什么地方了。但是,当清晨 来临时,从大教堂那边那个喧闹的世界传来了鸟儿虚弱无力、令人痛彻心扉的哀 叫声,那是被囚禁在楼下低处柳条笼中的鸟儿发出的讯息。每天正午,当肥鸽子 们吃饱午饭后因昏昏欲睡而变得安静时,当麻雀们在街上的水坑里洗澡时,小鸟 的叫声就会传到屋顶的防护矮墙一一那是饥饿、思念与绝望的哀鸣,是一场永远 得不到回应的空号。午饭过后,晚餐之前,肥鸽子们议论说,那座雕像比以往任 何时候都倾斜得厉害了。 终于有一天,小柳条笼里不再有声音传出。那是冬日里最寒冷的一天,鸽子和麻 雀们都站在大教堂屋顶上焦急地四处张望,希望能找到点儿残羹剩饭一一这是恶 劣天气里它们赖以生存的东西。 “小屋里的人有没有扔什么东西到垃圾堆里?”一只鸽子问另一只正从北边防 护矮墙向下张望的鸽子。 只有一只死了的小鸟。”那只鸽子答道 夜晚教堂顶部发岀“噼噼啪啪”的声音,听上去像是有石墙在倒塌。钟楼上的寒 鸦说:“是严寒的天气弄坏了建筑物。”它久经寒冬,经验丰富,一定是它说的 那种情况。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迷惘人雕像倒下了,躺在教堂司事小屋外的垃 圾堆里,已经支离破碎 这样正好,”肥鸽子们在审视整个状况几分钟后嘀咕道,“现在我们该有座美 丽的天使像了。当然,他们一定会在那儿立个天使的 “快乐之后……是悲伤。”教堂的大钟高声鸣唱着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虽然都是教堂上的雕像,但显然由于外在身份的不同,受到的待遇和尊敬也 就不同。很显然作者是在借此表现人类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B.因为体态轻盈和叫声甜美,小鸟同时受到鸽子群和麻雀群的排斥,正是鸟类 间的排斥促成了它和迷惘人雕像之间的关爱。 C.爱的力量是强大的,在小鸟的歌声中,迷惘人雕像又恢复了生气,完全没有 了冷峻、痛苦和忧伤。 D.出于对爱的嫉妒,人们把小鸟给关了起来。小鸟因绝食而死,迷惘人雕像最 终也心碎地倒下 E.小说中首尾教堂的大钟两次高声鸣唱着“快乐之后……是悲伤”,这既是结 构上的前后照应,更是对小说中关爱的双方悲剧命运的一种暗示
向它的夜晚庇护者表达感激之情。也许是因为风,也许是因为天气或者其他什么 原因,迷惘人雕像那张憔悴不堪的脸上,似乎渐渐褪去了几分冷峻与忧伤。在每 天漫长又单调的时光里,这位小小客人的歌声总会断断续续地飘进这位孤独守护 者的耳朵里。当暮色降临,晚祷钟声响起,一只只巨大的灰色蝙蝠从钟楼屋顶上 的巢穴悄声飞出时,这只朝气蓬勃的小鸟就会回来,哼着安眠曲依偎进那等待着 它的双臂中。对忧郁的迷惘人雕像而言,那是它最快乐的日子。只有教堂的大钟 每天都高声鸣唱着嘲弄的话语:“快乐之后……是悲伤。” 教堂司事小屋的人们发现,大教堂的周围总有一只棕色的小鸟飞来飞去,它优美 的歌声令人艳羡。“但是很可惜,”他们说,“不能尽享其婉转之音,任之萦绕 在矮墙之上,实在浪费。”尽管这些人很穷,但他们相当了解政治经济学原理, 所以他们逮住了小鸟,把它关进了小屋门外一个小小的柳条笼子里。 那晚,小小歌唱家经常栖息的地方不见了它的踪影,那尊忧郁的雕像比往常任何 时候都更能体会孤独的痛苦。也许,它这个小小朋友被暗中觅食的野猫杀死了, 也许被一粒石子伤到了,也许……也许已经飞到其他什么地方了。但是,当清晨 来临时,从大教堂那边那个喧闹的世界传来了鸟儿虚弱无力、令人痛彻心扉的哀 叫声,那是被囚禁在楼下低处柳条笼中的鸟儿发出的讯息。每天正午,当肥鸽子 们吃饱午饭后因昏昏欲睡而变得安静时,当麻雀们在街上的水坑里洗澡时,小鸟 的叫声就会传到屋顶的防护矮墙——那是饥饿、思念与绝望的哀鸣,是一场永远 得不到回应的空号。午饭过后,晚餐之前,肥鸽子们议论说,那座雕像比以往任 何时候都倾斜得厉害了。 终于有一天,小柳条笼里不再有声音传出。那是冬日里最寒冷的一天,鸽子和麻 雀们都站在大教堂屋顶上焦急地四处张望,希望能找到点儿残羹剩饭——这是恶 劣天气里它们赖以生存的东西。 “小屋里的人有没有扔什么东西到垃圾堆里?”一只鸽子问另一只正从北边防 护矮墙向下张望的鸽子。 “只有一只死了的小鸟。”那只鸽子答道。 夜晚教堂顶部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听上去像是有石墙在倒塌。钟楼上的寒 鸦说:“是严寒的天气弄坏了建筑物。”它久经寒冬,经验丰富,一定是它说的 那种情况。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迷惘人雕像倒下了,躺在教堂司事小屋外的垃 圾堆里,已经支离破碎。 “这样正好,”肥鸽子们在审视整个状况几分钟后嘀咕道,“现在我们该有座美 丽的天使像了。当然,他们一定会在那儿立个天使的。” “快乐之后……是悲伤。”教堂的大钟高声鸣唱着。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虽然都是教堂上的雕像,但显然由于外在身份的不同,受到的待遇和尊敬也 就不同。很显然作者是在借此表现人类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B.因为体态轻盈和叫声甜美,小鸟同时受到鸽子群和麻雀群的排斥,正是鸟类 间的排斥促成了它和迷惘人雕像之间的关爱。 C.爱的力量是强大的,在小鸟的歌声中,迷惘人雕像又恢复了生气,完全没有 了冷峻、痛苦和忧伤。 D.出于对爱的嫉妒,人们把小鸟给关了起来。小鸟因绝食而死,迷惘人雕像最 终也心碎地倒下。 E.小说中首尾教堂的大钟两次高声鸣唱着“快乐之后……是悲伤”,这既是结 构上的前后照应,更是对小说中关爱的双方悲剧命运的一种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