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三校协作体201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 时间150分总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性格即命运”,这是舶来品。人的性格如何,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但命 运并不全然与性格相关。环境、条件、际遇有时比性格更能影响和决定人的命运。 但一个人的性格对于人际环境、事业成败确实拥有不可小觑的强大影响力 性格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特色,是个体生命区别于其他生命的一种标志。所以 真正的人生是一种性格人生。世界上没有元性格的人,也没有性格相同的人,只 有性格相近的人。就像树上的叶子,看似相同,其实不同。而性格的构成是人的 气质、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态度方式、脾气秉性等特点的综合外在表现,它具有 相对的稳定性。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可能太绝对了,但只有在一个人身上 相对稳定的那些东西才被称为性格。这“性”字有本性、习性的含义;而这“格” 字既有品格也有定格的含义。因而,性格既反映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又不与人 的品质完全一致。比如有的人性格上看似温柔,但骨子里却很阴毒苛刻;有的人 性格上看似暴戾,但心地却非常善良。性格是一种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性格的好 坏本身,只是性格而已,并不能以此来判定一个人的品质优劣 因为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外在性的特征,所以对人的影响有时比品质的真实更 大。人们在评价一个人时首先不是品质问题,而是看着你的感觉舒不舒服。更有 许多交际是一次性的、短时期的,而人的品质的表露需要时间.所以,语言方式、 态度、处事方式、个人习惯、喜恶等感情的表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人对你 的第一印象。即使在长期的人际生活中,性格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性格的人际影响力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性格的魅力。人的性格的人际魅力不在于相同,而在于不同。最有魅力的性格绝 不是那种伪装、粉饰、压抑后的“标准”性格。一种真实的不掩饰的只属于你的, 而不似他人的性格往往更能获得人际的引力。但这种人虽适合做朋友、当英雄, 却很难成为领袖。 性格的亲和力。“世俗标准”的性格尽管不具有个人魅力,但对大众具有亲和力。 虽然这种人可能没人会成为他的朋友,他也永远不会是英雄,但却适合做领导 因为他会让人们觉得很舒服,至于他心里怎么想,人们倒不过多计较苛求。 性格的破坏力。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处处不合时宜地显示自己,或者挖苦、打击、 讽刺他人,无论对人际、对群体都有极大的破坏力,这种人只能是“孤家寡人” 这种人既不可做朋友,也不能当领导,也不会成为好下属。 好在性格远非本质,性格也是会改变的。但应该改变的只是那令人不舒服的部分, 而没有必要连同那份真实也抛掉,那就失去了自我 (摘编自周殿富《你是老榆木,我便伐你做门槛》) 1.下列关于“性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性格即命运”是从国外传入的意识,但作者认为性格未必决定人的命运, 环境、条件、际遇有时比性格更能影响和决定人的命运 B.性格在本质上是个体生命区别于其他生命的一种标志,世界上没有性格相同 的人,就像世上本无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
辽宁省朝阳市三校协作体 2015 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 (时间 150 分 总分 150 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性格即命运”,这是舶来品。人的性格如何,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但命 运并不全然与性格相关。环境、条件、际遇有时比性格更能影响和决定人的命运。 但一个人的性格对于人际环境、事业成败确实拥有不可小觑的强大影响力。 性格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特色,是个体生命区别于其他生命的一种标志。所以 真正的人生是一种性格人生。世界上没有元性格的人,也没有性格相同的人,只 有性格相近的人。就像树上的叶子,看似相同,其实不同。而性格的构成是人的 气质、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态度方式、脾气秉性等特点的综合外在表现,它具有 相对的稳定性。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可能太绝对了,但只有在一个人身上 相对稳定的那些东西才被称为性格。这“性”字有本性、习性的含义;而这“格” 字既有品格也有定格的含义。因而,性格既反映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又不与人 的品质完全一致。比如有的人性格上看似温柔,但骨子里却很阴毒苛刻;有的人 性格上看似暴戾,但心地却非常善良。性格是一种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性格的好 坏本身,只是性格而已,并不能以此来判定一个人的品质优劣。 因为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外在性的特征,所以对人的影响有时比品质的真实更 大。人们在评价一个人时首先不是品质问题,而是看着你的感觉舒不舒服。更有 许多交际是一次性的、短时期的,而人的品质的表露需要时间.所以,语言方式、 态度、处事方式、个人习惯、喜恶等感情的表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人对你 的第一印象。即使在长期的人际生活中,性格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性格的人际影响力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性格的魅力。人的性格的人际魅力不在于相同,而在于不同。最有魅力的性格绝 不是那种伪装、粉饰、压抑后的“标准”性格。一种真实的不掩饰的只属于你的, 而不似他人的性格往往更能获得人际的引力。但这种人虽适合做朋友、当英雄, 却很难成为领袖。 性格的亲和力。“世俗标准”的性格尽管不具有个人魅力,但对大众具有亲和力。 虽然这种人可能没人会成为他的朋友,他也永远不会是英雄,但却适合做领导。 因为他会让人们觉得很舒服,至于他心里怎么想,人们倒不过多计较苛求。 性格的破坏力。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处处不合时宜地显示自己,或者挖苦、打击、 讽刺他人,无论对人际、对群体都有极大的破坏力,这种人只能是“孤家寡人”。 这种人既不可做朋友,也不能当领导,也不会成为好下属。 好在性格远非本质,性格也是会改变的。但应该改变的只是那令人不舒服的部分, 而没有必要连同那份真实也抛掉,那就失去了自我。 (摘编自周殿富《你是老榆木,我便伐你做门槛》) 1.下列关于“性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性格即命运”是从国外传入的意识,但作者认为性格未必决定人的命运, 环境、条件、际遇有时比性格更能影响和决定人的命运。 B.性格在本质上是个体生命区别于其他生命的一种标志,世界上没有性格相同 的人,就像世上本无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
C.一个人的性格是相对稳定的,因为它的构成是这个人的气质、习惯行为方式、 语言态度方式、脾气秉性等特点的综合外在表现 D.性格既指人的本性,也指人的品质,作为一种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性格的好 坏是不能用来判定一个人的品质优劣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性格对人的影响比品质的真实更大,因为人们在评价他人时,更看重语言方 式、态度、处事方式等给人的感觉 B.因为人的品质的表露需要时间,在短期的人际交往中,个人的性格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了他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C.性格的人际魅力在于与众不同。最有魅力的性格不是伪装、压抑后的“标准” 性格,而是真实的有个人特色的性格 D.“世俗标准”的性格虽然没有个人魅力,却具有大众亲和力。有这种性格的 人更适合做领导,而不是英雄。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初次见而还是在长期交往的人际生活中,性格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而也就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 B.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张扬自我,或者不惜手段伤 害他人,这些都是性格的破坏力的表现。 C.魅力性格、亲和力性格、破坏力性格都给人的生活带来诸多影响,这些同时 也决定了人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 D.人不能为他人而失去真实的自我,但改变自己性格中让人不舒服的部分,是 可以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琼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 “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 文襄以仪同开府,引为刑狱参军,每加勉劳。并州尝有强盗,长流参军推其事, 所疑贼并已拷伏,唯不获盗赃。文襄付琼更令穷审,乃别推得元景融等十余人, 并获赃验。文襄大笑,语前妄引贼者曰:“尔辈若不遇我好参军,几致枉死。 除南清河太守,其郡多盗,及琼至,民吏肃然,奸盗止息。零县民魏双成失牛 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 盗者。从此牧畜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 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贼遂去。郡中旧贼一百余人, 悉充左右,人间善恶,及长吏饮人一杯酒,无不知。琼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 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 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 研曰:“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有百姓乙普明兄弟争 田,积年不断,各相援引,乃至百人,琼召普明兄弟对众人谕之曰:“天下难得 者兄弟,易求者田地,假令得地,失兄弟心,如何?”因而下泪,众人莫不洒泣, 普明弟兄叩头乞外更思,分异十年,遂还同住。禁断淫祠,婚姻丧葬皆令俭而中 礼。又蚕月预下绵绢度样于部内,其兵赋次第并立明式,至于调役,事必先办, 郡县长吏常无十杖稽失。当时州郡无不遣人至境,访其政术。天保中,郡界大水, 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郡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
C.一个人的性格是相对稳定的,因为它的构成是这个人的气质、习惯行为方式、 语言态度方式、脾气秉性等特点的综合外在表现。 D.性格既指人的本性,也指人的品质,作为一种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性格的好 坏是不能用来判定一个人的品质优劣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性格对人的影响比品质的真实更大,因为人们在评价他人时,更看重语言方 式、态度、处事方式等给人的感觉。 B.因为人的品质的表露需要时间,在短期的人际交往中,个人的性格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了他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C.性格的人际魅力在于与众不同。最有魅力的性格不是伪装、压抑后的“标准” 性格,而是真实的有个人特色的性格。 D.“世俗标准”的性格虽然没有个人魅力,却具有大众亲和力。有这种性格的 人更适合做领导,而不是英雄。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无论是初次见而还是在长期交往的人际生活中,性格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而也就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 B.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张扬自我,或者不惜手段伤 害他人,这些都是性格的破坏力的表现。 C.魅力性格、亲和力性格、破坏力性格都给人的生活带来诸多影响,这些同时 也决定了人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 D.人不能为他人而失去真实的自我,但改变自己性格中让人不舒服的部分,是 可以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琼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 “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 文襄以仪同开府,引为刑狱参军,每加勉劳。并州尝有强盗,长流参军推其事, 所疑贼并已拷伏,唯不获盗赃。文襄付琼更令穷审,乃别推得元景融等十余人, 并获赃验。文襄大笑,语前妄引贼者曰:“尔辈若不遇我好参军,几致枉死。” 除南清河太守,其郡多盗,及琼至,民吏肃然,奸盗止息。零县民魏双成失牛, 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 盗者。从此牧畜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 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贼遂去。郡中旧贼一百余人, 悉充左右,人间善恶,及长吏饮人一杯酒,无不知。琼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 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 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 研曰:“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有百姓乙普明兄弟争 田,积年不断,各相援引,乃至百人,琼召普明兄弟对众人谕之曰:“天下难得 者兄弟,易求者田地,假令得地,失兄弟心,如何?”因而下泪,众人莫不洒泣, 普明弟兄叩头乞外更思,分异十年,遂还同住。禁断淫祠,婚姻丧葬皆令俭而中 礼。又蚕月预下绵绢度样于部内,其兵赋次第并立明式,至于调役,事必先办, 郡县长吏常无十杖稽失。当时州郡无不遣人至境,访其政术。天保中,郡界大水, 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郡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
复欲推其货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 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在郡六年,人庶怀 之。遭忧解职,故人赠遗,一无所受。 毕义云为御史中丞,以猛暴任职,理官忌惮,莫敢有违。琼推察务在公平,得雪 者甚众,寺署台案,始自于琼。迁三公郎中。赵州及清河、南中有人频告谋反, 前后皆付琼推检,事多申雪。尚书崔昂谓琼曰:“若欲立功名,当更思余理,仍 数雪反逆,身命何轻?”琼正色曰:“所雪者怨枉,不放反逆。”昂大惭。京师 为之语曰:“断决无疑苏珍之。” 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 淮南,遂得商贾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后为大理卿而齐亡,仕 周为博陵太守。(节选自《北齐书·苏琼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署为府长流参军署:部署 B.禁断淫祠淫:过分,过度 C.乃别推得元景融等十余人推:推求,推断 D.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出息:放高利贷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吏民对苏琼的信服的一组是()(3分) ①民吏肃然,奸盗止息②从此牧畜不收,多放散 ③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④当时州郡无不遣人至境,访其政术 ⑤寺署台案,始自于琼⑥京师为之语曰:“断决无疑苏珍之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②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苏琼对事情有独到的见解,办案细致用心。对于为官一事,幼时的苏琼就有 其独到的见解,并由此踏入仕途。为官之后,为寻得真正的罪犯,能秘密巡视私 访 B.苏琼为政有方,成为一时典范。苏琼在治盗、安民、约束官吏、设立制度方 面颇有成效,他的做法不仅使民众信服,也使得其它州郡前来学习 C.苏琼清廉谨慎,审察案件务在公平。他从不接收私人信件,也不受人馈赠。 他审案追求公正,解救了很多含冤的百姓,也洗脱了一些谋逆者的罪名。 D.苏琼有着真性情,能一心为民,有担当。在解决乙普明兄弟的纷争时,他动 情泪下:在帮助百姓渡过饥荒时,他宁愿牺牲自身;在别人为其点明仕途经济时, 他能正色反驳;在面对不合理的制度时,他能尽力申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 何所怨乎?”(5分) (2)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乱后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宿荒草,墟落动新烟。 困鼠呜虚壁,饥鸟啄废田。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 【注释】①这首诗是金末战乱后诗人初回家园时所作。②虚壁:空荡荡的四壁。 8.这首诗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复欲推其货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 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在郡六年,人庶怀 之。遭忧解职,故人赠遗,一无所受。 毕义云为御史中丞,以猛暴任职,理官忌惮,莫敢有违。琼推察务在公平,得雪 者甚众,寺署台案,始自于琼。迁三公郎中。赵州及清河、南中有人频告谋反, 前后皆付琼推检,事多申雪。尚书崔昂谓琼曰:“若欲立功名,当更思余理,仍 数雪反逆,身命何轻?”琼正色曰:“所雪者怨枉,不放反逆。”昂大惭。京师 为之语曰:“断决无疑苏珍之。” 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 淮南,遂得商贾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后为大理卿而齐亡,仕 周为博陵太守。 (节选自《北齐书·苏琼传》)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署为府长流参军 署:部署 B. 禁断淫祠 淫:过分,过度 C. 乃别推得元景融等十余人 推:推求,推断 D. 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 出息:放高利贷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吏民对苏琼的信服的一组是( )(3 分) ①民吏肃然,奸盗止息 ②从此牧畜不收,多放散 ③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 ④当时州郡无不遣人至境,访其政术 ⑤寺署台案,始自于琼 ⑥京师为之语曰:“断决无疑苏珍之 A.①③④⑤ B. ②③④⑥ C. ①②④⑥ D. ②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苏琼对事情有独到的见解,办案细致用心。对于为官一事,幼时的苏琼就有 其独到的见解,并由此踏入仕途。为官之后,为寻得真正的罪犯,能秘密巡视私 访。 B.苏琼为政有方,成为一时典范。苏琼在治盗、安民、约束官吏、设立制度方 面颇有成效,他的做法不仅使民众信服,也使得其它州郡前来学习。 C.苏琼清廉谨慎,审察案件务在公平。他从不接收私人信件,也不受人馈赠。 他审案追求公正,解救了很多含冤的百姓,也洗脱了一些谋逆者的罪名。 D.苏琼有着真性情,能一心为民,有担当。在解决乙普明兄弟的纷争时,他动 情泪下;在帮助百姓渡过饥荒时,他宁愿牺牲自身;在别人为其点明仕途经济时, 他能正色反驳;在面对不合理的制度时,他能尽力申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 何所怨乎?”(5 分) (2)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5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 一 9 题。(11 分) 乱 后 辛 愿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宿荒草,墟落动新烟。 困鼠呜虚壁,饥鸟啄废田。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 【注释】①这首诗是金末战乱后诗人初回家园时所作。②虚壁:空荡荡的四壁。 8.这首诗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
9.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喜一一悲——愤”的思想感情。请你联系全诗, 对诗人这一感情发展线索进行简要的解说。(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乞人不屑也。_,万钟于我何加焉。 (2)角声满天秋色里,。 (3),都护在燕然 (4) ,引喻失义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宅男 家里有两台电脑,儿子一台,父亲一台。父亲的在南屋,儿子的在北屋。父子从 不见面,从不交谈,所有的联络都通过电脑。父亲做好了饭,在QQ上写道,吃 饭了。儿子回答,你先吃。父亲很听话,从不勉强,就先吃。吃过了,把儿子的 份放在桌上,上班去了 儿子听到门响,知道父亲出去了,就从屋里走出来。他先上卫生间,把一泡尿歪 嘴壸一样抖了岀去:之后他开始洗脸,洗脸只是胡乱抹两把;再之后他就坐在饭 桌前有条不紊地用早餐。 早餐很简单,就是一只蛋,一杯奶,一块早点。这些都是用微波炉热过的,如果 父亲不热,他是不会热的。他很懒,父亲放在桌上什么他吃什么,父亲不放的 他从不去寻找,哪怕那东西就在冰箱或锅里,伸手可及,他也决不去触碰。他吃 过饭打开电视看一会儿体育新闻,看完摇控器一扔,就又回到自己的小屋。 父亲每天都十一点回家,自妻子死后他为照顾儿子,都是早半小时回家。单位同 事都知道他的儿子足不出户,一切交易在网上进行,去银行取钱在网上,交友在 网上,买衣服在网上,就照顾他,给他别人没有的方便。他们说,是妻子的死对 儿子有些剌激。但只有做父亲的心里明白,妻子没去世前,儿子也这样 父亲这天中午提着两条鲫鱼进屋,一进门换掉拖鞋就开始插电饭锅。父亲都是早 上走之前就把大米淘好,回来才插闸,然后做菜正赶趟。父亲做鱼好吃,葱花大 料放好,还要放几根香菜,放几滴醋,还要放一撮糖。可是放糖时糖没有了,做 鱼没有糖怎么行,父亲决定下楼去仓买(哈尔滨方言,即超市、小商店)买糖。 父亲闭掉煤气灶去了仓买,走时父亲望了一眼儿子的房间。 父亲由于走神儿,走时忘带钥匙了。他买完糖站在单元门跟前按门铃,可是不管 他怎么按,门铃怎么响,儿子就是不给他开门,无奈他只有重回仓买给儿子打电 话。家里的电话儿子不接,手机也不接,父亲站在柜台前好一顿发愣。 最终他只有走了出来,直奔街头的网吧。儿子的QQ头像果然亮着,父亲写道 我忘记带钥匙了,我再按门铃时你给我开门,别让我在外面冻着。儿子没说行不 行,给父亲一个生气的Q表情。父亲管这种东西叫“黄豆”,不管怎样儿子总 算答应了 父亲在冷风中急急地走着,他出来时只穿着绒衣,仓买就在楼下,他没想到要去 网吧。父亲走到自己家楼下时,几乎是一溜儿小跑,却忽然从头顶哗啦啦掉下来
9.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喜——悲——愤”的思想感情。请你联系全诗, 对诗人这一感情发展线索进行简要的解说。(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乞人不屑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2)角声满天秋色里, 。 (3) ,都护在燕然。 (4) , ,引喻失义。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宅 男 家里有两台电脑,儿子一台,父亲一台。父亲的在南屋,儿子的在北屋。父子从 不见面,从不交谈,所有的联络都通过电脑。父亲做好了饭,在 QQ 上写道,吃 饭了。儿子回答,你先吃。父亲很听话,从不勉强,就先吃。吃过了,把儿子的 一份放在桌上,上班去了。 儿子听到门响,知道父亲出去了,就从屋里走出来。他先上卫生间,把一泡尿歪 嘴壶一样抖了出去;之后他开始洗脸,洗脸只是胡乱抹两把;再之后他就坐在饭 桌前有条不紊地用早餐。 早餐很简单,就是一只蛋,一杯奶,一块早点。这些都是用微波炉热过的,如果 父亲不热,他是不会热的。他很懒,父亲放在桌上什么他吃什么,父亲不放的, 他从不去寻找,哪怕那东西就在冰箱或锅里,伸手可及,他也决不去触碰。他吃 过饭打开电视看一会儿体育新闻,看完摇控器一扔,就又回到自己的小屋。 父亲每天都十一点回家,自妻子死后他为照顾儿子,都是早半小时回家。单位同 事都知道他的儿子足不出户,一切交易在网上进行,去银行取钱在网上,交友在 网上,买衣服在网上,就照顾他,给他别人没有的方便。他们说,是妻子的死对 儿子有些剌激。但只有做父亲的心里明白,妻子没去世前,儿子也这样。 父亲这天中午提着两条鲫鱼进屋,一进门换掉拖鞋就开始插电饭锅。父亲都是早 上走之前就把大米淘好,回来才插闸,然后做菜正赶趟。父亲做鱼好吃,葱花大 料放好,还要放几根香菜,放几滴醋,还要放一撮糖。可是放糖时糖没有了,做 鱼没有糖怎么行,父亲决定下楼去仓买(哈尔滨方言,即超市、小商店)买糖。 父亲闭掉煤气灶去了仓买,走时父亲望了一眼儿子的房间。 父亲由于走神儿,走时忘带钥匙了。他买完糖站在单元门跟前按门铃,可是不管 他怎么按,门铃怎么响,儿子就是不给他开门,无奈他只有重回仓买给儿子打电 话。家里的电话儿子不接,手机也不接,父亲站在柜台前好一顿发愣。 最终他只有走了出来,直奔街头的网吧。儿子的 QQ 头像果然亮着,父亲写道, 我忘记带钥匙了,我再按门铃时你给我开门,别让我在外面冻着。儿子没说行不 行,给父亲一个生气的 QQ 表情。父亲管这种东西叫“黄豆”,不管怎样儿子总 算答应了。 父亲在冷风中急急地走着,他出来时只穿着绒衣,仓买就在楼下,他没想到要去 网吧。父亲走到自己家楼下时,几乎是一溜儿小跑,却忽然从头顶哗啦啦掉下来
一件东西,险些砸在他的头上,父亲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那串钥匙,儿子从 窗口扔给了他。 父亲没有生气,他对儿子的举动早已习以为常,父亲有最低底线,只要儿子活着, 别像妻子一样离开他,他就知足了 父亲做好菜,上班的时间也快到了,他吃了几口鱼,扒了两碗饭,走时在电脑上 给儿子留了话。告诉他,鱼,好吃极了。父亲很幽默,也给儿子留了一粒“黄豆” 那黄豆是眯眯笑的表情。 儿子吃鱼时很潦草,他的心里想着事。他想他怎样才能和小美把他们俩的事完成 了。小美是他在网上认识的女朋友,两个人从没有见过面,感情却极好,谁也离 不开谁。小美提出过想见见他,他不同意,他怕见了面,他们那些美好的感觉消 失殆尽。 有几次他也曾想过,走出去和小美成婚,可是一想结婚后他很可能对不起小美, 就打消了念头。他从心里不愿意走出自己的屋子,屋子是他的天空和领地,他只 有在自己的屋子里才感到世界的安全,他对外界没有兴趣。但是有了小美就不 样了,比如有病,自己病了,可以在网上购药,小美病了,大概网上购药就不成 体统了。还有是不是得要一个孩子,小美坚持生个健康的宝宝,如果有了宝宝, 那就更麻烦了,他就守不住他的宅子和他的内心了 可是他又太爱小美了,爱到了极致。从视频上看小美长得那个美呀,笑起来那个 甜呀,简直就是天上的仙女 桌上的手机响了,这是一种特殊的语音提示,只有小美发来短信时才是这种醉人 的提示。他拿起来,看到小美的话传了过来。小美说,我想你都想疯了,我在你 家对面的五楼,你不出来,我就跳下去 他一伸头,果然看到,小美极其美艳地站在五楼的楼顶。他打了个愣,也只是打 了个愣。之后他就有了决定,他想找个最佳的角度,看小美如何飞燕展翅。 (选自《百花园·小小说读点》2014年第8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父亲无法和儿子交流,却极其负责、极其宽容地供养着儿子,因为他对儿子 的举动早已习以为常,只要儿子活着他就心满意足了。 B.儿子生活在完全封闭的境况中,他从不想走出自己的屋子,从不愿走出自己 的天地和领域,因为他对外界没有兴趣 C.儿子一方面封闭在自己的领域之中,另一方面却能在开放的网络空间网购 网恋,这正是现代人矛盾性格的缩影。 D.小说的前半部分表现儿子对父亲的冷漠,后半部分写了对小美的万分热情,前 后态度的对比透露出作者一种隐匿的担忧。 E.小说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如“歪嘴壶一样”撒尿,“胡乱抹两把”式的洗脸, 特别是结尾“打了个愣”的细节和后面的心理活动,都为人物性格的形成提供了 注脚。 (2)小说写父亲烹鱼过程中下楼买糖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请具体说说儿子性格的主要特征和形成原因。(6分) (4)小说结尾写主人公在看到小美极其美艳地站在五楼的楼顶准备跳楼的关键 时刻,在“打了个愣”之后竟然决定“找个最佳的角度,看小美如何飞燕展翅” 的情节,你认为真实吗?请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件东西,险些砸在他的头上,父亲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那串钥匙,儿子从 窗口扔给了他。 父亲没有生气,他对儿子的举动早已习以为常,父亲有最低底线,只要儿子活着, 别像妻子一样离开他,他就知足了。 父亲做好菜,上班的时间也快到了,他吃了几口鱼,扒了两碗饭,走时在电脑上 给儿子留了话。告诉他,鱼,好吃极了。父亲很幽默,也给儿子留了一粒“黄豆”。 那黄豆是眯眯笑的表情。 儿子吃鱼时很潦草,他的心里想着事。他想他怎样才能和小美把他们俩的事完成 了。小美是他在网上认识的女朋友,两个人从没有见过面,感情却极好,谁也离 不开谁。小美提出过想见见他,他不同意,他怕见了面,他们那些美好的感觉消 失殆尽。 有几次他也曾想过,走出去和小美成婚,可是一想结婚后他很可能对不起小美, 就打消了念头。他从心里不愿意走出自己的屋子,屋子是他的天空和领地,他只 有在自己的屋子里才感到世界的安全,他对外界没有兴趣。但是有了小美就不一 样了,比如有病,自己病了,可以在网上购药,小美病了,大概网上购药就不成 体统了。还有是不是得要一个孩子,小美坚持生个健康的宝宝,如果有了宝宝, 那就更麻烦了,他就守不住他的宅子和他的内心了。 可是他又太爱小美了,爱到了极致。从视频上看小美长得那个美呀,笑起来那个 甜呀,简直就是天上的仙女。 桌上的手机响了,这是一种特殊的语音提示,只有小美发来短信时才是这种醉人 的提示。他拿起来,看到小美的话传了过来。小美说,我想你都想疯了,我在你 家对面的五楼,你不出来,我就跳下去。 他一伸头,果然看到,小美极其美艳地站在五楼的楼顶。他打了个愣,也只是打 了个愣。之后他就有了决定,他想找个最佳的角度,看小美如何飞燕展翅。 (选自《百花园•小小说读点》2014 年第 8 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 父亲无法和儿子交流,却极其负责、极其宽容地供养着儿子,因为他对儿子 的举动早已习以为常,只要儿子活着他就心满意足了。 B. 儿子生活在完全封闭的境况中,他从不想走出自己的屋子,从不愿走出自己 的天地和领域,因为他对外界没有兴趣。 C. 儿子一方面封闭在自己的领域之中,另一方面却能在开放的网络空间网购、 网恋,这正是现代人矛盾性格的缩影。 D.小说的前半部分表现儿子对父亲的冷漠,后半部分写了对小美的万分热情,前 后态度的对比透露出作者一种隐匿的担忧。 E. 小说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如“歪嘴壶一样”撒尿,“胡乱抹两把”式的洗脸, 特别是结尾“打了个愣”的细节和后面的心理活动,都为人物性格的形成提供了 注脚。 (2)小说写父亲烹鱼过程中下楼买糖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3)请具体说说儿子性格的主要特征和形成原因。(6 分) (4)小说结尾写主人公在看到小美极其美艳地站在五楼的楼顶准备跳楼的关键 时刻,在“打了个愣”之后竟然决定“找个最佳的角度,看小美如何飞燕展翅” 的情节,你认为真实吗?请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