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实验教案课程名称一体育测量与评价授课对 象体育教育12级1-4班主讲教师刘艳环理论教研 室教师所在院(部)、系 (室)选用教材体育测量与评价(高教出版社)8 学时学时/学分
山 东 理 工 大 学 实 验 教 案 课 程 名 称 体育测量与评价 授 课 对 象 体育教育 12 级 1-4 班 主 讲 教 师 刘 艳 环 教师所在院(部)、系(室) 理 论 教 研 室 选 用 教 材 体育测量与评价(高教出版社) 学 时/ 学 分 8 学时
其他口第6次课教学课型:理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实哦课口技能课口主要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身体形态测量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人体重量、长度、围度指标的测量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讲解2、示范讨论、思考题、作业:1、将测得的身高、体重、胸围、肩宽、足长、指间距的值记录到报告纸上;2、评价自已的人体比例;(腿长腿短、臂长臂短型)3、计算自己的BMI并评价。(运训)4、计算克托莱指数并评价。(体教)5、完成实验报告参考资料:
第 6 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技能课□ 其他□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身体形态测量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人体重量、长度、围度指标的测量方法。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讲解 2、示范 讨论、思考题、作业: 1、将测得的身高、体重、胸围、肩宽、足长、指间距的值记录到报告纸上; 2、评价自己的人体比例;(腿长腿短、臂长臂短型) 3、计算自己的 BMI 并评价。(运训) 4、计算克托莱指数并评价。(体教) 5、完成实验报告 参考资料:
时间教教学学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组织与方手法段实验名称:身体形态测量实验时间:第七周实验班级:实验分组:每班分4组,每组10人。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掌握人体重量、长度、围度指标的测量方法。实验器材:体重计、身高坐高计、带状皮尺、足长测量器实验内容(步骤)1、在课前预习前提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复习下述指标的测量方法和须注意的事项;教师介绍各测量器材及其使用方法。2.测量方法(1)体重测量方法:受试者男生身着短裤,女生身着短裤背心站在秤台中央,读数。(2)身高测量方法:受试者赤足以立正姿势站立在身高坐高计的底板上,“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测试者立于受试者一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读数。(3)坐高测量方法:受试者坐在身高坐高计的坐板上,“两点”靠立柱,余同身高测量。(4)胸围测量方法:两名测试者分别立于受试者的前面与背后,将带尺上缘平齐受试者背部肩脚骨下角下缘,带尺平贴背部,向两侧经腋窝水平绕至胸前,男性及未发育女性带尺下缘置于乳头上缘,已发育的女性带尺在乳头上方与第四肋骨平齐,在受试者吸气尚未开始时读数。(5)肩宽测量方法:受试者两足分开与肩同宽,测试者站在其背侧,先用食指分别沿肩冈向外摸到肩峰点,再用带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 学 手 段 教学 组织与方 法 时间 实验名称:身体形态测量 实验时间:第七周 实验班级: 实验分组:每班分 4 组,每组 10 人。 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掌握人体重量、长度、围度指标的 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体重计、身高坐高计、带状皮尺、足长测量器 实验内容(步骤) 1、在课前预习前提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复习下述指标的测量 方法和须注意的事项;教师介绍各测量器材及其使用方法。 2.测量方法 (1)体重测量方法:受试者男生身着短裤,女生身着短裤背 心站在秤台中央,读数。 (2)身高测量方法:受试者赤足以立正姿势站立在身高坐高 计的底板上,“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测试者 立于受试者一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 者头顶,读数。 (3)坐高测量方法:受试者坐在身高坐高计的坐板上,“两 点”靠立柱,余同身高测量。 (4)胸围测量方法:两名测试者分别立于受试者的前面与背 后,将带尺上缘平齐受试者背部肩胛骨下角下缘,带尺平 贴背部,向两侧经腋窝水平绕至胸前,男性及未发育女性 带尺下缘置于乳头上缘,已发育的女性带尺在乳头上方与 第四肋骨平齐,在受试者吸气尚未开始时读数。 (5)肩宽测量方法:受试者两足分开与肩同宽,测试者站在 其背侧,先用食指分别沿肩胛冈向外摸到肩峰点,再用带
尺测量两峰间距离,读数。(6)足长测量方法:令受试者将右足置于足长测量器上,足跟点紧贴后挡板,移动前挡板,使标尺贴于趾尖点,然后读数。1、将测得的身高、体重、胸围、肩宽、足长、指间作业距的值记录到报告纸上;与课2、评价自己的人体比例;(腿长腿短、臂长臂短型)堂3、计算自己的BMI并评价。练习本课教学小结
尺测量两峰间距离,读数。 (6)足长测量方法:令受试者将右足置于足长测量器上,足 跟点紧贴后挡板,移动前挡板,使标尺贴于趾尖点,然后 读数。 作业 与 课 堂 练 习 1、将测得的身高、体重、胸围、肩宽、足长、指间 距的值记录到报告纸上; 2、评价自己的人体比例;(腿长腿短、臂长臂短型) 3、计算自己的 BMI 并评价。 本课教学 小结
第9次课教学课型:理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实践课口技能课口其他口主要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1.布兰奇心功指数测量与评价2.定量负荷试验:30秒30次顿起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安静时血压及脉搏的观察及测量,使学生掌握布兰奇心动指数的测定及评价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方法。2.通过对运动员定量负荷(30秒30次奠起)后脉搏的观察及测量,评定受试者的心血管机能水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讲解示范讨论、思考题、作业:1.在血压和脉搏测量中注意事项?2.何种情况下指数较小?为什么?3.完成实验报告。参考资料:
第 9 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技能课□ 其他□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1.布兰奇心功指数测量与评价 2.定量负荷试验:30 秒 30 次顿起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安静时血压及脉搏的观察及测量,使学生掌握布兰奇心动指数的测定及评价 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方法。 2.通过对运动员定量负荷(30 秒 30 次蹲起)后脉搏的观察及测量,评定受试者的 心血管机能水平。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解 示范 讨论、思考题、作业: 1.在血压和脉搏测量中注意事项? 2.何种情况下指数较小?为什么? 3.完成实验报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