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特殊性、基本原则,还 应对发展心理学的最新进展有一定的了解。 2.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 的重要性及其应用;观察法在儿童心理发展研 究中的作用及其实施要点;血缘关系研究的重 点与意义;突出各种研究设计与方法在心理发 展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胎儿的生理一心理发展 自学内容:胎儿期的心理卫生 第一节胎儿神经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发展 课堂作业: 1、胎儿宫内发育分期 1.胎儿的形成过程 2、心理活动主要物质基础的形成和发育 2.影响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 3、胎儿心理机能的形成 些? 4、胎儿生理一心理发展中主要的异常 3.胎儿心理机能形成有哪些表现? 第二节胎儿生理一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课外作业:胎教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3、母体因素 第三节胎儿期的心理卫生 1、胎儿期心理卫生的机理 2、胎儿期心理卫生的种类 知识点: 1.神经系统与心理活动的关系,了解胎儿心 理活动物质基础形成和发育的类型及其成为 心理活动产生基本方式的原理,了解胎儿心理 机能产生和发展的表现;了解影响胎儿生理一 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能够知道孕妇趋利避 害;掌握胎教的基本知识,为指导胎儿心理卫 生莫定基础。 2.胎儿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形成和发育的类 型;胎儿心理机能的形成;胎儿期的心理卫生; 胎教的基本原理。 第五章婴儿心理的发展 自学内容:婴儿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婴儿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点 课堂作业: 1、婴儿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点 1.婴儿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点 2、婴儿的生理发展 2.婴儿认知的发展 3、婴儿动作的发展 3.婴儿言语的发展 4、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课外作业:婴儿的气质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节婴儿认知的发展 1、感知觉的发生与发展、 2、记忆和学习的发生与发展 3、思维的发生与发展 第三节婴儿言语的发展 1、婴儿言语发展的理论 2、前言语的发展 13
13 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特殊性、基本原则,还 应对发展心理学的最新进展有一定的了解。 2. 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 的重要性及其应用;观察法在儿童心理发展研 究中的作用及其实施要点;血缘关系研究的重 点与意义;突出各种研究设计与方法在心理发 展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 胎儿的生理—心理发展 第一节 胎儿神经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发展 1、 胎儿宫内发育分期 2、 心理活动主要物质基础的形成和发育 3、 胎儿心理机能的形成 4、 胎儿生理—心理发展中主要的异常 第二节 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 遗传因素 2、 环境因素 3、 母体因素 第三节 胎儿期的心理卫生 1、 胎儿期心理卫生的机理 2、 胎儿期心理卫生的种类 知识点: 1. 神经系统与心理活动的关系,了解胎儿心 理活动物质基础形成和发育的类型及其成为 心理活动产生基本方式的原理,了解胎儿心理 机能产生和发展的表现;了解影响胎儿生理— 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能够知道孕妇趋利避 害;掌握胎教的基本知识,为指导胎儿心理卫 生奠定基础。 2. 胎儿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形成和发育的类 型;胎儿心理机能的形成;胎儿期的心理卫生; 胎教的基本原理。 自学内容:胎儿期的心理卫生 课堂作业: 1. 胎儿的形成过程 2. 影响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 些? 3. 胎儿心理机能形成有哪些表现? 课外作业:胎教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第五章 婴儿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婴儿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点 1、婴儿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点 2、婴儿的生理发展 3、婴儿动作的发展 4、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婴儿认知的发展 1、感知觉的发生与发展、 2、记忆和学习的发生与发展 3、思维的发生与发展 第三节 婴儿言语的发展 1、婴儿言语发展的理论 2、前言语的发展 自学内容:婴儿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课堂作业: 1. 婴儿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点 2. 婴儿认知的发展 3. 婴儿言语的发展 课外作业:婴儿的气质类型及其特点?
3、言语的发展 第四节婴儿的气质 1、婴儿的气质类型及其特点 2、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第五节婴儿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1、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2、婴儿的依恋 知识点: 1、婴儿期个体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发展情况, 包括身体形态、动作的发展,认知、言语、气 质、情绪和社会化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了解上 述婴儿期的身心发展对个体一生发展的重要 意义。 2、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感知觉与记忆的 发生与发展;言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言语发 展中可能的影响因素;皮亚杰有关感知运动阶 段思维发展的观点;婴儿的气质;婴儿的依恋 类型、形成过程及相关影响因素。 第六章幼儿心理的发展 自学内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幼儿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点 课堂作业: 第二节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1.幼儿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点 1、大脑结构的发展 2.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2、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 3.幼儿认知的发展 第三节幼儿的游戏 课外作业:了解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1、游戏的理论 2、游戏的种类及其发展 3、游戏与儿童心理发展 第四节幼儿言语的发展 1、词汇的发展 2、语法的掌握及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 第五节幼儿认知的发展 1、记忆的发展 2、幼儿思维的特点 第六节幼儿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 2、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知识点: 1、幼儿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发展情况的基础 上,掌握作为幼儿期主导活动的游戏的发展特 征,了解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和记忆、思维等 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认识幼儿期个性的初步 形成和社会性的进一步发展。 2、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口头表 达能力的发展;皮亚杰有关前运算思维发展的 14
14 3、言语的发展 第四节 婴儿的气质 1、婴儿的气质类型及其特点 2、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第五节 婴儿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1、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2、婴儿的依恋 知识点: 1、婴儿期个体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发展情况, 包括身体形态、动作的发展,认知、言语、气 质、情绪和社会化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了解上 述婴儿期的身心发展对个体一生发展的重要 意义。 2、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感知觉与记忆的 发生与发展;言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言语发 展中可能的影响因素;皮亚杰有关感知运动阶 段思维发展的观点;婴儿的气质;婴儿的依恋 类型、形成过程及相关影响因素。 第六章 幼儿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幼儿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点 第二节 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1、大脑结构的发展 2、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 第三节 幼儿的游戏 1、游戏的理论 2、游戏的种类及其发展 3、游戏与儿童心理发展 第四节 幼儿言语的发展 1、词汇的发展 2、语法的掌握及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 第五节 幼儿认知的发展 1、记忆的发展 2、幼儿思维的特点 第六节 幼儿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 2、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知识点: 1、幼儿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发展情况的基础 上,掌握作为幼儿期主导活动的游戏的发展特 征,了解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和记忆、思维等 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认识幼儿期个性的初步 形成和社会性的进一步发展。 2、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口头表 达能力的发展;皮亚杰有关前运算思维发展的 自学内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课堂作业: 1. 幼儿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点 2. 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3. 幼儿认知的发展 课外作业:了解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观点;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心理理论"的概 念、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 第七章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自学内容:小学儿童道德的发展 第一节小学儿童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点 课堂作业: 第二节小学儿童的学习 1.小学儿童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点 1、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 2.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2、小学儿童的记忆特点 3.小学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3、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 课外作业:了解小学生品德心理特征的发 第三节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展。 1、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2、小学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第四节小学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1、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2、小学儿童的社会交往 第五节小学儿童道德的发展 1、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 2、小学儿童道德动机的发展 3、小学生品德心理特征的发展 知识点: 1、小学儿童的认知特点,尤其是作为这一阶 段主要任务的学习的特点,了解小学儿童思维 能力在这一阶段的发展情况,掌握这一阶段个 性进一步发展的特点,以及社会性和品德的发 展规律。 2、小学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与记忆策略的形 成;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小学儿童社会 交往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皮亚杰与柯尔伯格 有关道德认识发展的理论:道德情感与行为的 发展的观点与研究。 第八章中学生(青少年)心理的发展 自学内容:高中生个性的发展 第一节中学生(青少年)的年龄阶段和一般 课堂作业: 特点 1.中学生(青少年)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 1、初中学生(少年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 点 点 2.初中学生面临的心理危机 2、高中学生(青年初期)心理研究的主要内 3.初中学生智力的发展 容 课外作业:大学生自我发展特点。 第二节初中学生面临的心理危机 1、生理发育的高峰 2、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第三节初中学生智力的发展 1、初中学生智力发展的一般特征 2、思维品质的矛盾发展 第四节初中学生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高涨 15
15 观点;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心理理论"的概 念、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小学儿童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点 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 1、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 2、小学儿童的记忆特点 3、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 第三节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1、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2、小学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第四节 小学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1、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2、小学儿童的社会交往 第五节 小学儿童道德的发展 1、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 2、小学儿童道德动机的发展 3、小学生品德心理特征的发展 知识点: 1、小学儿童的认知特点,尤其是作为这一阶 段主要任务的学习的特点,了解小学儿童思维 能力在这一阶段的发展情况,掌握这一阶段个 性进一步发展的特点,以及社会性和品德的发 展规律。 2、小学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与记忆策略的形 成;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小学儿童社会 交往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皮亚杰与柯尔伯格 有关道德认识发展的理论;道德情感与行为的 发展的观点与研究。 自学内容:小学儿童道德的发展 课堂作业: 1. 小学儿童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点 2.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3. 小学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课外作业:了解小学生品德心理特征的发 展。 第八章 中学生(青少年)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中学生(青少年)的年龄阶段和一般 特点 1、初中学生(少年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 点 2、高中学生(青年初期)心理研究的主要内 容 第二节 初中学生面临的心理危机 1、生理发育的高峰 2、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第三节 初中学生智力的发展 1、初中学生智力发展的一般特征 2、思维品质的矛盾发展 第四节 初中学生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高涨 自学内容:高中生个性的发展 课堂作业: 1. 中学生(青少年)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 点 2. 初中学生面临的心理危机 3. 初中学生智力的发展 课外作业:大学生自我发展特点
2、反抗心理 3、初中生情绪表现的矛盾性 4、初中生人际交往特点: 第五节高中生智力的发展 1、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征 2、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3、高中生辨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第六节高中生个性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 2、价值观的确定 3、自治的需求 6、课外调查:大学生自我发展特点 知识点: 1、初中生面临的心理危机及其成因,掌握初 中、高中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个 性各方面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2、中学生时期生长发育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 义;中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同一性的发展及 其类型;中学生的同伴关系与友谊。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序号 课程内容 对应教学目标 讲授 实 验 习题课 小 计 1 第一章绪论 7学时 0学时 1学时 8学时 目标1、目标2 2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7学时 0学时 1学时 8学时 目标1、目标2 3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 5学时 0学时 1学时 6学时 目标1、目标3 4 第四章胎儿的生理一心理 3学时 2学时 1学时 6学时 目标1、目标2 J 第五章婴儿心理的发展 5学时 2学时 1学时 8学时 目标1、目标2 6 第六章幼儿心理的发展 7学时 2学时 1学时 10学 目标1、目标2 > 第七章小学儿童的心理发 7学时 2学时 1学时 10学 目标1、目标2 8 第七章中学生(青少年) 3学时 0学时 1学时 4学时 目标1、目标2 合计 六、教学方法(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具体内容包括: 1.课堂讲授 16
16 2、反抗心理 3、初中生情绪表现的矛盾性 4、初中生人际交往特点; 第五节 高中生智力的发展 1、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征 2、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3、高中生辨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第六节 高中生个性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 2、价值观的确定 3、自治的需求 6、课外调查:大学生自我发展特点 知识点: 1、初中生面临的心理危机及其成因,掌握初 中、高中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个 性各方面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2、中学生时期生长发育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 义;中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同一性的发展及 其类型;中学生的同伴关系与友谊。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内容 学 时 分 配 对应教学目标 讲 授 实 验 习题课 小 计 1 第一章 绪论 7 学时 0 学时 1 学时 8 学时 目标 1、目标 2 2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7 学时 0 学时 1 学时 8 学时 目标 1、目标 2 3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研究 5 学时 0 学时 1 学时 6 学时 目标 1、目标 3 4 第四章 胎儿的生理—心理 发展 3 学时 2 学时 1 学时 6 学时 目标 1、目标 2 5 第五章 婴儿心理的发展 5 学时 2 学时 1 学时 8 学时 目标 1、目标 2 6 第六章 幼儿心理的发展 7 学时 2 学时 1 学时 10 学 时时 目标 1、目标 2 7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 展 7 学时 2 学时 1 学时 10 学 时 目标 1、目标 2 8 第七章 中学生(青少年) 心理的发展 3 学时 0 学时 1 学时 4 学时 目标 1、目标 2 合 计 六、教学方法(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具体内容包括: 1. 课堂讲授
2.演示法 3.实验法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内容、各部分成绩占比、预期目标等) 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考试) 2考核形式期末考核(平时考核、中期考核、期末考核、实验考核等方式综合评定) 3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按以下N项考核指标进行实验成绩综合评定,其构成比例,期中 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实验(实践)成绩所占比例不能低于40%)。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其中考勤占30%,作业占40%,平时测验 30%) 期中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0%: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课内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发展心理学》,林崇德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参考书:《发展心理学一人的毕生发展》,(美)罗伯特。菲尔德曼著,苏彦捷等译,世界 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年版。 参考书:《儿童发展心理学》,方富熹,方格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参考书:《跟踪成熟的轨迹一发展心理学》,张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撰写人:廖彩之 *粮人:字福卡接把 半院分管贺导控家英春梅 年月 日 师范学院 17
17 2. 演示法 3. 实验法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内容、各部分成绩占比、预期目标等) 1.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考试) 2.考核形式 期末考核(平时考核、中期考核、期末考核、实验考核等方式综合评定) 3.成绩评定 采用百分制,按以下 N 项考核指标进行实验成绩综合评定,其构成比例,期中 考试成绩 60%,平时成绩、实验(实践)成绩所占比例不能低于 40%)。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20%;(其中考勤占 30%,作业占 40%,平时测验 30%) 期中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0%;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60%; 课内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2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 材:《发展心理学》,林崇德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年版。 参考书:《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美)罗伯特。菲尔德曼著,苏彦捷等译,世界 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 年版。 参考书:《儿童发展心理学》,方富熹,方格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参考书:《跟踪成熟的轨迹——发展心理学》,张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 年版。 撰写人:廖彩之 审核人: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