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度报告 成本分析其他情况说明 医药化工产品成本同比提高16.68%,主要是相关产品产量提升所致。医药及其它物流贸易产 品成本同比上升26.86%,主要是相关产品采购量增加影响。 (4).主要销售客户及主要供应商情况 √适用口不适用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59,135.81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46%;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 售额0.0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0.00%,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75,458.01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5.18%;其中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 方采购额0.0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0.00% 其他说明 无 3.费用 √适用口不适用 项目 本期数 上年同期数 变动比 例(%) 变动原因 销售费用3,198,57,101.662,639,384,63.492.19 公司调整营销策略,加强终 端销售,销售费用增加 管理费用 482,990,502.97 488,230,4 研发费用 67,007,647.46 76,418,10 12.31 财务费用 521,233 融资总额增加、融资成本上 8670055064涨:利恩支出增加 4.研发投入 (1).研发投入情况表 √适用口不适用 单位:元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 61,035,400 本期资本化研发投入 305,429,345.12 研发投入合计 36,464745.61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 536 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83.34 (2).情况说明 √适用口不适用 报告期,公司研发投入3.6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37%,处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现阶段 及未来公司将在生物药及抗肿瘤、代谢类、心脑血管、免疫调节等新治疗领域及仿制药一致性评 价等方面开展研发工作 5.现金流 √适用口不适用 16/223
2019 年年度报告 16 / 223 成本分析其他情况说明 医药化工产品成本同比提高 16.68%,主要是相关产品产量提升所致。医药及其它物流贸易产 品成本同比上升 26.86%,主要是相关产品采购量增加影响。 (4). 主要销售客户及主要供应商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 59,135.81 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 5.46%;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 售额 0.00 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 0.0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 75,458.01 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 15.18%;其中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 方采购额 0.00 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 0.00%。 其他说明 无 3. 费用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本期数 上年同期数 变动比 例(%) 变动原因 销售费用 3,198,557,101.66 2,639,384,638.49 21.19 公司调整营销策略,加强终 端销售,销售费用增加。 管理费用 482,990,502.97 488,230,484.66 -1.07 研发费用 67,007,647.46 76,418,100.65 -12.31 财务费用 521,233,891.67 432,057,567.59 20.64 融资总额增加、融资成本上 涨,利息支出增加。 4. 研发投入 (1). 研发投入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 61,035,400.49 本期资本化研发投入 305,429,345.12 研发投入合计 366,464,745.61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3.37 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 536 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 4.88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83.34 (2). 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公司研发投入 3.66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3.37%,处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现阶段 及未来公司将在生物药及抗肿瘤、代谢类、心脑血管、免疫调节等新治疗领域及仿制药一致性评 价等方面开展研发工作。 5. 现金流 √适用 □不适用
2019年年度报告 本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7.33亿元,与上年同期经营现金净流入7.74亿元持平 2019年公司利用制剂药营销平台,保持终端掌控能力和盈利能力。同时完善资金预算管理,加强 经营净流量的考核评价管理等有效措施,保障整体经营活动现金流水平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5.61亿元,主要是新药研发、赵县生物合成基地、内蒙古开鲁 项目投资产生的现金流出。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入为-1.42亿元。 本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33亿元,净利润1.48亿 者相差5.85亿 主要原因是:1、非付现费用(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6.19亿元。2、 财务费用5.33亿元。3、应收比年初增加3.96亿元。4、应付比年初减少1.03亿元。 (二)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口不适用 1、本期其他收益同比减少8,699.00万元。主要是本期政府补助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 2、本期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5,00070万元,主要是因为库存商品销售,相应存货跌价准 备转销 以上非主营业务产生的利润同比减少3,698.30万元 (三)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适用口不适用 1.资产及负债状况 本期期末 上期期 本期期末金 项目名称 本期期末数 数占总资 末数占额较上期期 产的比例 上期期末数 总资产 的比例末变动比例 情况说明 货币资金 1,222,873,259.17 6.601,249,546,4443 -2.13 应收票据 138806,990.150.75108603,549.950.61 81 「应收账款 7.981,20025,22l.186.70 23.34 153,192,198.60 141,635,501.35 其他应收款 2,493,571,909.8413452,420,350,401.5113.51[ 3.03 其他流动资产 188,962,474.491.02164,123,323.620.9215.1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8,465,0000010-1000本期按新金融工具准 则,将可供出售金融 资产调至其他权益工 具投资,未调整上期 末数 长期股权投资 687,258,165.093.71658795,780.293.68 4. 18,465,000.00 则,将可供出售金融 资产调至其他权益工 具投资,未调整上期 期末数 固定资产 7,920.239,362.5942.727,838,587,204934375 654,167,213.56 330在建项目转固影响 「无形资产 469,268,78303 2.53 375,982,376492.1024.81 3,336,585.26 0.02 3,336585.26|0.02 长期待摊费用 62,408,977.64 0.34 56,416,685.290.31 10.62 递延所得税资产 40,77617.19 39541,810.270.22 短期借款 6,280,168,218.5933.874,598,926,646.6025 6.56短期银行借款增 应付票据 34,722,937.58 564,883,707.59 3007开立银行承兑汇
2019 年年度报告 17 / 223 本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7.33亿元,与上年同期经营现金净流入7.74亿元持平。 2019 年公司利用制剂药营销平台,保持终端掌控能力和盈利能力。同时完善资金预算管理,加强 经营净流量的考核评价管理等有效措施,保障整体经营活动现金流水平。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5.61 亿元,主要是新药研发、赵县生物合成基地、内蒙古开鲁 项目投资产生的现金流出。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入为-1.42 亿元。 本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33 亿元,净利润 1.48 亿元,二者相差 5.85 亿元。 主要原因是:1、非付现费用(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 6.19 亿元。2、 财务费用 5.33 亿元。3、应收比年初增加 3.96 亿元。4、应付比年初减少 1.03 亿元。 (二) 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本期其他收益同比减少 8,699.00 万元。主要是本期政府补助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 2、本期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 5,000.70 万元,主要是因为库存商品销售,相应存货跌价准 备转销。 以上非主营业务产生的利润同比减少 3,698.30 万元。 (三) 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 资产及负债状况 单位:元 项目名称 本期期末数 本期期末 数占总资 产的比例 (%) 上期期末数 上期期 末数占 总资产 的比例 (%) 本期期末金 额较上期期 末变动比例 (%) 情况说明 货币资金 1,222,873,259.17 6.60 1,249,546,444.13 6.97 -2.13 应收票据 138,806,990.15 0.75 108,603,549.95 0.61 27.81 应收账款 1,480,057,206.38 7.98 1,200,025,221.18 6.70 23.34 预付账款 153,192,198.60 0.83 141,635,501.35 0.79 8.16 其他应收款 2,493,571,909.84 13.45 2,420,350,401.51 13.51 3.03 存货 2,109,307,439.63 11.38 2,073,676,074.84 11.57 1.72 其他流动资产 188,962,474.49 1.02 164,123,323.62 0.92 15.1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8,465,000.00 0.10 -100.00 本期按新金融工具准 则,将可供出售金融 资产调至其他权益工 具投资,未调整上期 期末数 长期股权投资 687,258,165.09 3.71 658,795,780.29 3.68 4.32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18,465,000.00 0.10 本期按新金融工具准 则,将可供出售金融 资产调至其他权益工 具投资,未调整上期 期末数 固定资产 7,920,239,362.59 42.72 7,838,587,204.93 43.75 1.04 在建工程 436,316,384.25 2.35 654,167,213.56 3.65 -33.30 在建项目转固影响 无形资产 469,268,783.03 2.53 375,982,376.49 2.10 24.81 开发支出 1,116,348,923.26 6.02 913,564,195.41 5.10 22.20 商誉 3,336,585.26 0.02 3,336,585.26 0.02 0.00 长期待摊费用 62,408,977.64 0.34 56,416,685.29 0.31 10.62 递延所得税资产 40,777,617.19 0.22 39,541,810.27 0.22 3.13 短期借款 6,280,168,218.59 33.87 4,598,926,646.60 25.67 36.56 短期银行借款增加 应付票据 734,722,937.58 3.96 564,883,707.59 3.15 30.07 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增
2019年年度报告 应付账款 1.23 318,367.6610.041,943,507,374.7810.85-4.18 205,055,750.35 2l3,662,789.83 -4.03 应付职工薪酬 167,466,904.94 0.90140,935,739.460.79 18.83 应交税费 26403,704910.68123,118879970.69 410,239,351.28 31167,361.231.74 31.63主要是保证金增加 年内到期的非流293,400,0000 581,809,170,231.7010.10 -83.78主要是归还一年内到 期的长期借款影响 其他流动负债 633,744.09 1,000,320,263.96 -994本期归还超短期融资 券10亿元 长期借款 1,646,200,000.00 8.88 789,600,000.004.41108.49优化融资结构,增加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498,216,42276 50000000279[-0.3 长期应付款 636,841,456.73 3.43371,559,229.862.07 71.40主要是本期新增融资 租赁借款 预计负债 2,940,0000 递延收益 52,530,51.89 0.28 37,431,468530.2140.34本期收到政府补贴 1,630,804,729.00 8.801,630,804,729.009.10 「资本公积 3,491,031,017.7818.833,481,031,017.7819.430.29 其他综合收益 10,202,837.15 7,743,800.32 31.75外币折算差额及联营 企业其他综合收益增 149,186.42 10,290.000.001,349.82联营企业计提专项储 备影响 盈余公积 241,088,824.60 236,347,348.701 分配利润 186,752,371.52 86,527,349.58 115.83本年实现利润及 2018年度利润分配 少数股东权益 4,024,909.32 0.35 69569,13190.39 其他说明 无 2.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口适用√不适用 3.其他说明 口适用√不适用 (四)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适用口不适用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发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分类,公司属于医药制造行业。公司根据 《上市公司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一号一—一般规定》和《上市公司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七号- 医药制造》等相关规定披露医药制造行业经营性信息。 医药制造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1.行业和主要药(产)品基本情况 (1).行业基本情况 √适用口不适用 ①行业发展分析 近年来,政府加大对医药产业的变革力度,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政策以推动我国医药产业 结构升级,给医药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目前我国医药产业在市场调整和政策支持等因素 18/223
2019 年年度报告 18 / 223 加 应付账款 1,862,318,367.66 10.04 1,943,507,374.78 10.85 -4.18 预收账款 205,055,750.35 1.11 213,662,789.83 1.19 -4.03 应付职工薪酬 167,466,904.94 0.90 140,935,739.46 0.79 18.83 应交税费 126,403,704.91 0.68 123,118,879.97 0.69 2.67 其他应付款 410,239,351.28 2.21 311,667,361.23 1.74 31.63 主要是保证金增加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 动负债 293,400,000.00 1.58 1,809,170,231.70 10.10 -83.78 主要是归还一年内到 期的长期借款影响 其他流动负债 633,744.09 1,000,320,263.96 5.58 -99.94 本期归还超短期融资 券 10 亿元 长期借款 1,646,200,000.00 8.88 789,600,000.00 4.41 108.49 优化融资结构,增加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498,216,422.76 2.69 500,000,000.00 2.79 -0.36 长期应付款 636,841,456.73 3.43 371,559,229.86 2.07 71.40 主要是本期新增融资 租赁借款 预计负债 2,940,000.00 0.02 递延收益 52,530,541.89 0.28 37,431,468.53 0.21 40.34 本期收到政府补贴 股本 1,630,804,729.00 8.80 1,630,804,729.00 9.10 0.00 资本公积 3,491,031,017.78 18.83 3,481,031,017.78 19.43 0.29 其他综合收益 10,202,837.15 0.06 7,743,800.32 0.04 31.75 外币折算差额及联营 企业其他综合收益增 加影响 专项储备 149,186.42 10,290.00 0.00 1,349.82 联营企业计提专项储 备影响 盈余公积 241,088,824.60 1.30 236,347,348.70 1.32 2.01 未分配利润 186,752,371.52 1.01 86,527,349.58 0.48 115.83 本年实现利润及 2018 年度利润分配 影响 少数股东权益 64,024,909.32 0.35 69,569,139.19 0.39 -7.97 其他说明 无 2. 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 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发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分类,公司属于医药制造行业。公司根据 《上市公司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一号——一般规定》和《上市公司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七号—— 医药制造》等相关规定披露医药制造行业经营性信息。 医药制造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1. 行业和主要药(产)品基本情况 (1).行业基本情况 √适用 □不适用 ① 行业发展分析 近年来,政府加大对医药产业的变革力度,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政策以推动我国医药产业 结构升级,给医药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目前我国医药产业在市场调整和政策支持等因素
2019年年度报告 的综合作用下已进入产业结构性调整和产业升级重要时期,医药、健康行业仍将是发展潜力很大 的行业之 A.抗感染领域 全球抗生素产业已进入成熟期,增长速度放缓。我国加强了对抗菌药临床使用的规范性管理, 抗感染药物市场的规模増速放缓。抗感染药品作为基础性药物,其市场规模依然庞大,未来几年 内抗感染药品需求将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在我国医药市场仍将占据重要的地位。全球抗生素市 场的竞争走势更加趋向于抗生素原料药产业结构的优化、综合质量标准的提升与环保体系水平方 面提高,并且具备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才能凭借其成本和质量优势在行业中持续发展。我公司抗 感染领域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他抗感染类三大传统系列产品,产业链较为完整,作为 公司的支柱产业,始终致力于转型发展和绿色制造的健康发展。抗生素市场的良性发展和结构优 化,除了制药企业的创新和理性经营,仍需要政府监管政策的合理完善与规范引导。 B生物技术领域 生物制药在整个制药产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自身免 疫疾病和传染性疾病中,生物技术制药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从1998年开始,全球的生物制药 产业的销售额连续十多年保持着15%~33%的增速,每五年翻一番,是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6倍, 成为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的高技术产业之一。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迅速,经过三十余 年的发展,生物制药产业目前已经形成较完整生物制药产业链,开始进入生物技术大规模产业化 的阶段。加上国家战略层面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将加速推动生物制药行业的研发投入及产业化 进程,为我国生物产业创造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C.心脑血管领域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进一步上升,将带动心脑血管疾病用药的 稳定增长,心脑血管用药市场规模也将持续快速增长。心血管相关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上 升,心血管系统用药的用量也随之增长,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心血管疾病仍有很大市场 还会继续扩容。同时,随着国家新医改的持续推进,医疗资源将进一步向基层终端倾斜,加上新 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的参保率及筹资水平的提高等因素,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中心等机构的接 诊量将逐步增加,心脑血管药在第三终端市场会有很好的增长机遇。公司一直将心脑血管领域作 为重点领域发展,加大创新能力提升,通过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相结合,培育打造一批首仿、抢 仿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形成拳头产品和特色产品群,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和增盈 创效 D免疫调节剂领域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开展器官移植手术的国家,国内器官移植手术量的提升,器官移植患者终 身需要服用的免疫抑制剂药物,仍是该领域市场快速扩容的主要因素。目前在国内免疫调节剂市 场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外资品牌,但国内品牌的份额正在不断提升。免疫抑制剂类药物除应用器 官移植性疾病的治疗外,逐渐扩大到血液性疾病、关节炎性疾病、红斑狼疮、糖尿病肾病、爱滋 病甚至心脏搭桥手术的治疗中,该领域市场是一个总量需求持续扩大的市场。我公司可生产环孢 素、他克莫司、西罗莫司、霉酚酸(酯)、咪唑立宾免疫抑制剂药物系列产品均为国内领先或跟 随国际制药领域科技前沿的品种。 E健康营养领域 健康产业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在发达国家,比重超过15%,而我国健康产业仅占 国民生产总值的4%-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健康产业仍处于初创阶段,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同 19/223
2019 年年度报告 19 / 223 的综合作用下已进入产业结构性调整和产业升级重要时期,医药、健康行业仍将是发展潜力很大 的行业之一。 A.抗感染领域 全球抗生素产业已进入成熟期,增长速度放缓。我国加强了对抗菌药临床使用的规范性管理, 抗感染药物市场的规模增速放缓。抗感染药品作为基础性药物,其市场规模依然庞大,未来几年 内抗感染药品需求将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在我国医药市场仍将占据重要的地位。全球抗生素市 场的竞争走势更加趋向于抗生素原料药产业结构的优化、综合质量标准的提升与环保体系水平方 面提高,并且具备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才能凭借其成本和质量优势在行业中持续发展。我公司抗 感染领域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他抗感染类三大传统系列产品,产业链较为完整,作为 公司的支柱产业,始终致力于转型发展和绿色制造的健康发展。抗生素市场的良性发展和结构优 化,除了制药企业的创新和理性经营,仍需要政府监管政策的合理完善与规范引导。 B.生物技术领域 生物制药在整个制药产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自身免 疫疾病和传染性疾病中,生物技术制药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从 1998 年开始,全球的生物制药 产业的销售额连续十多年保持着 15%~33%的增速,每五年翻一番,是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 6 倍, 成为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的高技术产业之一。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迅速,经过三十余 年的发展,生物制药产业目前已经形成较完整生物制药产业链,开始进入生物技术大规模产业化 的阶段。加上国家战略层面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将加速推动生物制药行业的研发投入及产业化 进程,为我国生物产业创造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C.心脑血管领域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进一步上升,将带动心脑血管疾病用药的 稳定增长,心脑血管用药市场规模也将持续快速增长。心血管相关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上 升,心血管系统用药的用量也随之增长,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心血管疾病仍有很大市场, 还会继续扩容。同时,随着国家新医改的持续推进,医疗资源将进一步向基层终端倾斜,加上新 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的参保率及筹资水平的提高等因素,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中心等机构的接 诊量将逐步增加,心脑血管药在第三终端市场会有很好的增长机遇。公司一直将心脑血管领域作 为重点领域发展,加大创新能力提升,通过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相结合,培育打造一批首仿、抢 仿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形成拳头产品和特色产品群,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和增盈 创效。 D.免疫调节剂领域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开展器官移植手术的国家,国内器官移植手术量的提升,器官移植患者终 身需要服用的免疫抑制剂药物,仍是该领域市场快速扩容的主要因素。目前在国内免疫调节剂市 场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外资品牌,但国内品牌的份额正在不断提升。免疫抑制剂类药物除应用器 官移植性疾病的治疗外,逐渐扩大到血液性疾病、关节炎性疾病、红斑狼疮、糖尿病肾病、爱滋 病甚至心脏搭桥手术的治疗中,该领域市场是一个总量需求持续扩大的市场。我公司可生产环孢 素、他克莫司、西罗莫司、霉酚酸(酯)、咪唑立宾免疫抑制剂药物系列产品均为国内领先或跟 随国际制药领域科技前沿的品种。 E.健康营养领域 健康产业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在发达国家,比重超过 15%,而我国健康产业仅占 国民生产总值的 4%-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健康产业仍处于初创阶段,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同
2019年年度报告 时,在产业结构方面,发达国家已经形成较全面均衡的产业细分,而我国健康产业细分严重失衡, 除医疗及医疗用品外其他细分产业均尚处开发初期,潜力尚待全面发掘。在市场、政策和投资的 共同作用下,我国大健康产业进入一个高速成长期,健康管理、专科医疗、健康养生、生物医药 等领域将快速发展,预计2020年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到2020年国内大健康产 业的产值规模有望占到GDP的10%以上。健康产业将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健康产业 将进入跨越发展阶段 行业政策分析 A.医药相关政策 a.医保改革方面 “调结构、控费用、促统一、强监管”成为改革主基调。2019版医保目录在2020年1月1 日正式实施后,除有特殊规定的以外,地方不再进行乙类药品调整,原增补的品种原则上应在3 年内逐步消化,并优先消化被纳入国家重点监控范围的品种。下一步将围绕提高医保保障绩效」 作,一是推动实施药品医保支付标准,按通用名制定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二是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建立多元复合的医保支付方式,扩大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付费国家试点范围。三是完善医保基金监管机制,落实并巩固基本医保地市级统筹,有条件的地 方探索推进省级统筹。政府鼓励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经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 助等医疗保障业务,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公司将进一步做好各省医保支付价格的动态调整和衔接工作,顺应改革方式和改革步伐,借 助医联体、医共体、DRG的推进进程,加强临床学术推广力度,提升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品牌认知 b药品领域改革方面 国家围绕药品采购、供应、质量等重点环节,一是全面深化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改革,优化」 集中采购模式,有序扩大药品品种范围:二是构建全国药品公共采购市场和多方联动的采购格局, 对未纳入国家采购范围的药品,各地依托省级采购平台开展集中采购;三是提升药品质量水平, 积极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加快建设药品信息化追溯系统;四是确保药品稳定供应, 从国家集中采购药品做起,逐步建立中标生产企业应急储备、库存和产能报告制度;五是提升药 品货款支付效率,鼓励医保经办机构直接与生产或流通企业结算货款:六是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开 放的药品生产流通市场格局,促进市场有序竞争。 公司将进一步提升药品质量,加速药品一致性评价申报、审评进程,提高国家层面药品集中 带量采购参与度,梳理上下游供应渠道,提升具备产业链优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研究和分析省 级平台的准入政策,制定准入策略,积极应对、理性投标,在价格相对透明和稳定的政策条件下, 寻求差异化投标为突破口,扩大品种的供应范围 c.医疗领域改革方面 国家围绕调动医疗机构使用中选药品积极性、推动临床合理用药、建立科学运行新机制, 是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等联动改革,在总体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前提下,稳妥有序试点探索 医疗服务价格优化,2020—2022年每年及时进行调价评估,达到启动条件的稳妥有序调整:二是 大力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和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落 实公立医疗机构分配自主权;三是加强医疗机构用药规范管理,推动医疗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国家 基本药物、医保目录药品,及时调整优化医疗机构用药目录 20/223
2019 年年度报告 20 / 223 时,在产业结构方面,发达国家已经形成较全面均衡的产业细分,而我国健康产业细分严重失衡, 除医疗及医疗用品外其他细分产业均尚处开发初期,潜力尚待全面发掘。在市场、政策和投资的 共同作用下,我国大健康产业进入一个高速成长期,健康管理、专科医疗、健康养生、生物医药 等领域将快速发展,预计 2020 年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8 万亿元,到 2020 年国内大健康产 业的产值规模有望占到 GDP 的 10%以上。健康产业将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健康产业 将进入跨越发展阶段。 ② 行业政策分析 A.医药相关政策 a.医保改革方面 “调结构、控费用、促统一、强监管” 成为改革主基调。2019 版医保目录在 2020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后,除有特殊规定的以外,地方不再进行乙类药品调整,原增补的品种原则上应在 3 年内逐步消化,并优先消化被纳入国家重点监控范围的品种。下一步将围绕提高医保保障绩效工 作,一是推动实施药品医保支付标准,按通用名制定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二是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建立多元复合的医保支付方式,扩大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付费国家试点范围。三是完善医保基金监管机制,落实并巩固基本医保地市级统筹,有条件的地 方探索推进省级统筹。政府鼓励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经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 助等医疗保障业务,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公司将进一步做好各省医保支付价格的动态调整和衔接工作,顺应改革方式和改革步伐,借 助医联体、医共体、DRG 的推进进程,加强临床学术推广力度,提升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品牌认知 度。 b.药品领域改革方面 国家围绕药品采购、供应、质量等重点环节,一是全面深化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改革,优化 集中采购模式,有序扩大药品品种范围;二是构建全国药品公共采购市场和多方联动的采购格局, 对未纳入国家采购范围的药品,各地依托省级采购平台开展集中采购;三是提升药品质量水平, 积极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加快建设药品信息化追溯系统;四是确保药品稳定供应, 从国家集中采购药品做起,逐步建立中标生产企业应急储备、库存和产能报告制度;五是提升药 品货款支付效率,鼓励医保经办机构直接与生产或流通企业结算货款;六是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开 放的药品生产流通市场格局,促进市场有序竞争。 公司将进一步提升药品质量,加速药品一致性评价申报、审评进程,提高国家层面药品集中 带量采购参与度,梳理上下游供应渠道,提升具备产业链优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研究和分析省 级平台的准入政策,制定准入策略,积极应对、理性投标,在价格相对透明和稳定的政策条件下, 寻求差异化投标为突破口,扩大品种的供应范围。 c.医疗领域改革方面 国家围绕调动医疗机构使用中选药品积极性、推动临床合理用药、建立科学运行新机制,一 是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等联动改革,在总体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前提下,稳妥有序试点探索 医疗服务价格优化,2020—2022 年每年及时进行调价评估,达到启动条件的稳妥有序调整;二是 大力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和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落 实公立医疗机构分配自主权;三是加强医疗机构用药规范管理,推动医疗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国家 基本药物、医保目录药品,及时调整优化医疗机构用药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