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 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之前数千年。张骞到达中 亚后,发现那里已经大量使用中国的竹制品和纺织品。西汉使团凿开亚、欧、非 三大洲的通道,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命名为“丝绸之路”。实际上,就功能 而言,还可以叫“茶叶之路”、“瓷器之路”、“欧亚使道”,而且地理上的具 体路线也不止一条。历史上,开辟丝绸之路绝非仅仅出于贸易目的,当时的中原 王朝为了巩固北方边界的安全,在信息极端闭塞的情况下,凭借传闻与使团的勇 气和信念,搭建起连接东西文明的桥梁。这个过程既有偶然,更是必然。丝绸之 路尽管曲折,但仍然是连接亚欧大陆最便捷的通道,极大地滋养了东西文明的交 流,但囿于技术条件、自然条件与政治因素,它难以承载大规模的物质转运的任 务。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丝绸之路被效率更高的海运所取代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完整阐述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这一构想既 与古老的丝绸之路一脉相承,又充分体现了时代特点。在历史坐标系上,我们可 以更清楚地认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内涵 在新技术条件下,丝绸之路具备复兴的客观条件。古老的陆路运输技术不足以 承载产生规模效益的运输量。但是铁路和公路运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陆 地运输的成本。据测算,从我国连云港到荷兰鹿特丹,如果通过丝绸之路,运输 距离可比海运缩短9000多公里,时间缩短近一个月,运费节约近四分之一。此 外,古丝绸之路必须避开山地与沙漠,路线选择范围有限,经济、社会效益不高 而今天,我们的技术水平己经能把铁路修到世界屋脊。因此,与古丝绸之路相比 新丝绸之路覆盖的面积将更广,路线更密集,也更发达,从而可以在更广泛的区 域内把资源与市场串联起来。新丝绸之路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对古老的交通通道 的复兴与拓展。 新丝绸之路构想充分兼顾了国际、国内两方面的战略需求。从国际角度看,丝绸 之路两端是当今国际经济最活跃的两个主引擎:欧洲联盟与环太平洋经济带。丝 绸之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处在两个引擎之间的“塌陷地带”,发展经济与追求美好 生活是该地区国家与民众的普遍诉求。这方面的需求与两大经济引擎通联的需求 叠加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丝绸之路复兴的国际战略基础。从国内角度看,我国当 前的发展需要兼顾地区平衡,并着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复兴丝绸之路能带动 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有望形成新的开放前沿。 新丝绸之路设想兼顾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利益的均衡发展。中亚地区处 于地缘战略要冲,又是东西文明的交汇点,更是近年恶名昭彰的宗教极端势力的 发源地。新丝绸之路构想以经济合作为先导与基石,以政治合作为前提与推进手 段,以促进文化交流、化解安全风险为重要目标,是具有前瞻性的综合战略规划。 (摘编自《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1.根据文意,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丝绸之路”也可以称为“茶叶之路 瓷器之路”、“欧亚使道”,它 是中原王朝搭建起的连接东西文明的桥梁
湖北省 2017 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50 分钟 分值 150 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 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之前数千年。张骞到达中 亚后,发现那里已经大量使用中国的竹制品和纺织品。西汉使团凿开亚、欧、非 三大洲的通道,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命名为“丝绸之路”。实际上,就功能 而言,还可以叫“茶叶之路”、“瓷器之路”、“欧亚使道”,而且地理上的具 体路线也不止一条。历史上,开辟丝绸之路绝非仅仅出于贸易目的,当时的中原 王朝为了巩固北方边界的安全,在信息极端闭塞的情况下,凭借传闻与使团的勇 气和信念,搭建起连接东西文明的桥梁。这个过程既有偶然,更是必然。丝绸之 路尽管曲折,但仍然是连接亚欧大陆最便捷的通道,极大地滋养了东西文明的交 流,但囿于技术条件、自然条件与政治因素,它难以承载大规模的物质转运的任 务。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丝绸之路被效率更高的海运所取代。 201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完整阐述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这一构想既 与古老的丝绸之路一脉相承,又充分体现了时代特点。在历史坐标系上,我们可 以更清楚地认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内涵。 在新技术条件下,丝绸之路具备复兴的客观条件。古老的陆路运输技术不足以 承载产生规模效益的运输量。但是铁路和公路运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陆 地运输的成本。据测算,从我国连云港到荷兰鹿特丹,如果通过丝绸之路,运输 距离可比海运缩短 9000 多公里,时间缩短近一个月,运费节约近四分之一。此 外,古丝绸之路必须避开山地与沙漠,路线选择范围有限,经济、社会效益不高。 而今天,我们的技术水平已经能把铁路修到世界屋脊。因此,与古丝绸之路相比, 新丝绸之路覆盖的面积将更广,路线更密集,也更发达,从而可以在更广泛的区 域内把资源与市场串联起来。新丝绸之路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对古老的交通通道 的复兴与拓展。 新丝绸之路构想充分兼顾了国际、国内两方面的战略需求。从国际角度看,丝绸 之路两端是当今国际经济最活跃的两个主引擎:欧洲联盟与环太平洋经济带。丝 绸之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处在两个引擎之间的“塌陷地带”,发展经济与追求美好 生活是该地区国家与民众的普遍诉求。这方面的需求与两大经济引擎通联的需求 叠加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丝绸之路复兴的国际战略基础。从国内角度看,我国当 前的发展需要兼顾地区平衡,并着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复兴丝绸之路能带动 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有望形成新的开放前沿。 新丝绸之路设想兼顾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利益的均衡发展。中亚地区处 于地缘战略要冲,又是东西文明的交汇点,更是近年恶名昭彰的宗教极端势力的 发源地。新丝绸之路构想以经济合作为先导与基石,以政治合作为前提与推进手 段,以促进文化交流、化解安全风险为重要目标,是具有前瞻性的综合战略规划。 (摘编自《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1.根据文意,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丝绸之路”也可以称为“茶叶之路”、“瓷器之路”、“欧亚使道”,它 是中原王朝搭建起的连接东西文明的桥梁
B.由德国科学家命名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文明的交流,张骞出使西域之 前,中亚人已经通过这条路进行竹制品和纺织品的贸易活动 C.“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大陆最便捷的通道,十分曲折,难以承载大规模的 物质转运的任务 D.开辟“丝绸之路”既有偶然,更是必然,不仅出于贸易目的,也为了巩固北 方边界的安全。 2.下列各项,不属于表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内涵的一项是() A.新丝绸之路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对古老的交通通道的复兴与拓展,两端是欧 洲联盟与环太平洋经济带。 B.丝绸之路具备复兴的客观条件,我们的技术水平已经能使新丝绸之路覆盖的 面积更广,路线更密集,也更发达。 C.新丝绸之路设想兼顾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利益的均衡发展,是具有前 瞻性的综合战略规划。 D.新丝绸之路的构想需要兼顾地区平衡,着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带动 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古老的丝绸之路滋养了东西文明的交流,而新丝绸之路的构想与它一脉相承, 而且充分体现了时代特点。 B.政治合作是新丝绸之路构想的前提与推进手段,而促进文化交流、化解安全 风险则是它的重要目标。 C.新丝绸之路构想的国际战略基础是丝绸之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对发展经济与追 求美好生活的普遍诉求。 古代丝绸之路被海运所取代,新丝绸之路却可能因为在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 上优于海运,承载能够产生规模效益的运输量。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晋徐州刺史。祖权,黄门郎。父不疑, 桂阳太守。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不疑 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 欣著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起家辅国参军,府 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 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用寒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 见色,论者称焉。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时混族子灵运 在坐,退告族兄瞻曰:“望蔡见羊欣,遂易衣改席。”欣由此益知名。 桓玄辅政,领平西将军,以欣为平西参军,仍转主簿,参预机要。欣欲自疏,时 漏密事,玄觉其此意,愈重之,迁以为楚台殿中郎。谓曰:“尚书政事之本,殿 中礼乐所出。卿昔处股肱,方此为轻也。”欣拜职少日,称病自免,屏居里巷, 十余年不出 义熙中,弟徽被遇于高祖,高祖谓咨议参军郑鲜之曰:“羊徽一时美器,世论犹 在兄后,恨不识之。”即板欣补右将军刘藩司马,转长史,中军将军道怜谘议参 军。出为新安太守。在郡四年,简惠著称。除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义真
B.由德国科学家命名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文明的交流,张骞出使西域之 前,中亚人已经通过这条路进行竹制品和纺织品的贸易活动。 C.“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大陆最便捷的通道,十分曲折,难以承载大规模的 物质转运的任务。 D.开辟“丝绸之路”既有偶然,更是必然,不仅出于贸易目的,也为了巩固北 方边界的安全。 2.下列各项,不属于表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内涵的一项是( ) A.新丝绸之路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对古老的交通通道的复兴与拓展,两端是欧 洲联盟与环太平洋经济带。 B.丝绸之路具备复兴的客观条件,我们的技术水平已经能使新丝绸之路覆盖的 面积更广,路线更密集,也更发达。 C.新丝绸之路设想兼顾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利益的均衡发展,是具有前 瞻性的综合战略规划。 D.新丝绸之路的构想需要兼顾地区平衡,着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带动 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古老的丝绸之路滋养了东西文明的交流,而新丝绸之路的构想与它一脉相承, 而且充分体现了时代特点。 B.政治合作是新丝绸之路构想的前提与推进手段,而促进文化交流、化解安全 风险则是它的重要目标。 C.新丝绸之路构想的国际战略基础是丝绸之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对发展经济与追 求美好生活的普遍诉求。 D.古代丝绸之路被海运所取代,新丝绸之路却可能因为在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 上优于海运,承载能够产生规模效益的运输量。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晋徐州刺史。祖权,黄门郎。父不疑, 桂阳太守。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不疑 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 欣著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起家辅国参军,府 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 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用寒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 见色,论者称焉。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时混族子灵运 在坐,退告族兄瞻曰:“望蔡见羊欣,遂易衣改席。”欣由此益知名。 桓玄辅政,领平西将军,以欣为平西参军,仍转主簿,参预机要。欣欲自疏,时 漏密事,玄觉其此意,愈重之,迁以为楚台殿中郎。谓曰:“尚书政事之本,殿 中礼乐所出。卿昔处股肱,方此为轻也。”欣拜职少日,称病自免,屏居里巷, 十余年不出。 义熙中,弟徽被遇于高祖,高祖谓咨议参军郑鲜之曰:“羊徽一时美器,世论犹 在兄后,恨不识之。”即板欣补右将军刘籓司马,转长史,中军将军道怜谘议参 军。出为新安太守。在郡四年,简惠著称。除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义真
车骑谘议参军,并不就。太祖重之,以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 甚得适性。转在义兴,非其好也。顷之,又称病笃自免归。除中散大夫 素好黄老,常手自书章,有病不服药,饮符水而已。兼善医术,撰《药方》十卷 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 行必由城外,未尝入六关。元嘉十九年,卒,时年七十三。子俊,早卒。(节选 自《宋书·羊欣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欣本工书,因此弥善 工:善于,擅长 B.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恨:遗憾 C.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 D.除中散大夫 除:罢免 5.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 B.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 C.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 D.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欣原本就擅长书法,在学习了王献之的字后,他的书法更有长进了。 B.隆安年间,由于朝政逐渐混乱,羊欣在家中悠闲度日,不再做官。 C.羊欣拒绝为元显写字,元显就任命他担任本由寒门担任的职务,羊欣却因高 门任卑职而怒形于色。 羊欣年轻时性格沉静,不与人争强斗胜,言笑和美,容貌举止俱佳 7.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欣欲自疏,时漏密事,玄觉其此意,愈重之,迁以为楚台殿中郎 (2)太祖重之,以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适性。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送别杜审言①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②,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春夜别友人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 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②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 东军事。 8.宋之问诗首联中的“嗟”字内涵丰富,含有多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9.同为送别诗,两首诗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但在抒情方式上又各有特点, 请分别结合两首诗的颈联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车骑谘议参军,并不就。太祖重之,以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 甚得适性。转在义兴,非其好也。顷之,又称病笃自免归。除中散大夫。 素好黄老,常手自书章,有病不服药,饮符水而已。兼善医术,撰《药方》十卷。 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 行必由城外,未尝入六关。元嘉十九年,卒,时年七十三。子俊,早卒。(节选 自《宋书•羊欣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欣本工书,因此弥善 工:善于,擅长 B.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 恨:遗憾 C.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 诣:到……去 D.除中散大夫 除:罢免 5.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 B.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 C.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 D.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羊欣原本就擅长书法,在学习了王献之的字后,他的书法更有长进了。 B.隆安年间,由于朝政逐渐混乱,羊欣在家中悠闲度日,不再做官。 C.羊欣拒绝为元显写字,元显就任命他担任本由寒门担任的职务,羊欣却因高 门任卑职而怒形于色。 D.羊欣年轻时性格沉静,不与人争强斗胜,言笑和美,容貌举止倶佳。 7.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欣欲自疏,时漏密事,玄觉其此意,愈重之,迁以为楚台殿中郎。 (2)太祖重之,以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适性。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8-9 题。 送别杜审言①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②,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春夜别友人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 ①公元 698 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②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 东军事。 8.宋之问诗首联中的“嗟”字内涵丰富,含有多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9.同为送别诗,两首诗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但在抒情方式上又各有特点, 请分别结合两首诗的颈联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 子 (2)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 是 (3)《诗经·卫风·氓》中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 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刘建超 基德老汉病了,病得不轻。村里人来看望他,说,叫你清风娃回来看看吧!基 德老汉轻轻地摇着头,不用了,娃要招呼好多事,忙呐。 村里人从基德老汉屋里出来也连连摇头,这个老倔头,硬说自己的娃在省城做 大官呢。都这劲儿了,还嘴硬哩 “俺清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这句话不知被基德老汉唠叨过多少回了。街坊邻 居遇到个啥作难的事,这句话就会从基德老汉皱巴巴缺了牙的嘴里轻溜溜地滑出 来。谁都知道,基德的娃是在外地,可从没有听说他的娃当啥大官。这个穷乡僻 壤的村里,当官的只有一个,就是东街的狗毛在县城啥子公司当科长。村里人都 知道狗毛的官大,因为狗毛每次回村都开个铁壳子车,给村里人发长长的带把儿 的烟。 基德老汉的话不是没人信过。那年县里化肥脱销,村里人眼瞅着田里的苗施不 上肥,急得牙根子上火。基德老汉一句“俺清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的话,惹恼 了村委主任,老爹,你就别添乱子了,你娃真当的是大官就让他给批点儿化肥来 看看人家狗毛家的地,早上了肥了。基德老汉就背了个包,搭车去了省里,三五 天过去还真拉回一车尿素。价钱高了,可田不等人。肥用了,闲话也有了。还说 娃在省里当啥官呢,连平价化肥都搞不到。基德老汉解释说,俺娃说,尿素上着 比化肥好呢。庄稼人不愿意听,庄稼人图的是实惠 基德老汉每年地里活闲的时候,就背着杂粮去省城娃家里住些天。回村里也给 大家带些各种各样的吃食。 村里人就问,你娃清风就不给你带点儿髙级烟?基德老汉说,俺娃不吸烟,说 吸烟不健康。村里人又问,你娃也不捎点儿好酒?基德老汉说,俺娃也不喝酒 娃媳妇说了,喝酒也不健康。村里人就撇嘴了,那烟酒都不健康,国家卖它做啥? 基德老汉也答不上来。 纳着鞋底子的媳妇们就问,城里住得好好的,急着回来做啥?基德老汉说,城 里,咱乡下人住不来。上楼下楼都关在个铁壳子里,忽悠得人头晕。地上铺着实 木块,油光光的直想打跟头。进屋还要换鞋。七老八十的人喽,娃媳妇还逼着喝 酸奶。 年轻人逗趣地说:吹牛吧,你娃清风要是个大官,肯定也坐那铁壳子车。叫你 娃开铁壳子车送你回来。 基德老汉再进城还真是坐着铁壳子小车回村的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 子: , 。 (2)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 是: , 。 (3)《诗经•卫风•氓》中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 是: ,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清 刘建超 基德老汉病了,病得不轻。村里人来看望他,说,叫你清风娃回来看看吧!基 德老汉轻轻地摇着头,不用了,娃要招呼好多事,忙呐。 村里人从基德老汉屋里出来也连连摇头,这个老倔头,硬说自己的娃在省城做 大官呢。都这劲儿了,还嘴硬哩。 “俺清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这句话不知被基德老汉唠叨过多少回了。街坊邻 居遇到个啥作难的事,这句话就会从基德老汉皱巴巴缺了牙的嘴里轻溜溜地滑出 来。谁都知道,基德的娃是在外地,可从没有听说他的娃当啥大官。这个穷乡僻 壤的村里,当官的只有一个,就是东街的狗毛在县城啥子公司当科长。村里人都 知道狗毛的官大,因为狗毛每次回村都开个铁壳子车,给村里人发长长的带把儿 的烟。 基德老汉的话不是没人信过。那年县里化肥脱销,村里人眼瞅着田里的苗施不 上肥,急得牙根子上火。基德老汉一句“俺清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的话,惹恼 了村委主任,老爹,你就别添乱子了,你娃真当的是大官就让他给批点儿化肥来。 看看人家狗毛家的地,早上了肥了。基德老汉就背了个包,搭车去了省里,三五 天过去还真拉回一车尿素。价钱高了,可田不等人。肥用了,闲话也有了。还说 娃在省里当啥官呢,连平价化肥都搞不到。基德老汉解释说,俺娃说,尿素上着 比化肥好呢。庄稼人不愿意听,庄稼人图的是实惠。 基德老汉每年地里活闲的时候,就背着杂粮去省城娃家里住些天。回村里也给 大家带些各种各样的吃食。 村里人就问,你娃清风就不给你带点儿高级烟?基德老汉说,俺娃不吸烟,说 吸烟不健康。村里人又问,你娃也不捎点儿好酒?基德老汉说,俺娃也不喝酒。 娃媳妇说了,喝酒也不健康。村里人就撇嘴了,那烟酒都不健康,国家卖它做啥? 基德老汉也答不上来。 纳着鞋底子的媳妇们就问,城里住得好好的,急着回来做啥?基德老汉说,城 里,咱乡下人住不来。上楼下楼都关在个铁壳子里,忽悠得人头晕。地上铺着实 木块,油光光的直想打跟头。进屋还要换鞋。七老八十的人喽,娃媳妇还逼着喝 酸奶。 年轻人逗趣地说:吹牛吧,你娃清风要是个大官,肯定也坐那铁壳子车。叫你 娃开铁壳子车送你回来。 基德老汉再进城还真是坐着铁壳子小车回村的
基德老汉说,在城里两天就待腻了,对清风娃说俺要回村呢。娃说去打火车票, 俺说火车坐着头老晕。娃说那就打汽车票。俺说汽车开不到村里。爹老了,腿脚 不利索了呢。你就用你成天坐的那种小车把俺送回去,村里人都惦记着呐。娃没 说二话,打个电话就要来车。瞧瞧,排场不?红颜色,娃说吉利。基德老汉脸上 堆满了欣慰。 青年围着车转了一圈,认出了车上印的字,老爹,你坐的是出租车,要花大 价钱雇呢。基德老汉说,俺一个子儿也没掏。 那是你娃给掏的呗。问问师傅从省城到咱村得多少钱。 开车师傅伸出手指头比画了个八字 恁贵,八十块钱?基德老汉瞪圆了眼睛。 八十块钱?哈哈,八十块钱只能摸摸,给了八百我还不愿跑呢,回去得赶夜路 基德老汉张大了嘴巴,像一下子矮了许多,见到大人小孩都低着头,从此不 再说娃在省城做大官的话了 村里遇上了干旱,地里的庄稼都蔫了。村主任急得满嘴起泡。村主任来找基德 老汉,老爹,你娃不管当啥官,能不能找找人帮咱村里打几眼井啊? 主任交代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基德老汉就进城找清风娃,没待两天就回来了。 村主任问,打井的人来了没有? 基德老汉说,清风娃说了,这旱是全省旱,要那啥,统筹解决。村主任说,屁, 等到统筹咱全村人都喝西北风了。基德老汉从布袋子里拿出一摞子钱,娃说了 让咱自己先打井干着。这是娃自己的五万块钱。你干不干? 干,全村人砸锅卖铁也得打井抗旱。 基德老汉病了,病得不轻。迷糊中的基德老汉嘴里念叨着:“井……水……” 基德老汉去了。清风娃从省里回了村。第二天村里来了一排溜大车小车,有省 里、市里、县上的。村里人这才相信基德老汉的娃真是在省里当大官呢,管着全 省人的吃喝拉撒。清风娃挨家挨户感谢乡亲对老爹的照顾,然后带着媳妇女儿在 基德老汉的坟前跪了很久很久 基德老汉的坟前摆放着几个大碗,碗里盛的是刚刚从机井里打出来的清凉凉的 水 (摘自《小说月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村里人来看望病得不轻的基德老汉,并向老汉提出叫清风娃回来看看,因 为大家看到基德老汉的病很严重了。 B.“俺清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这话惹恼了村委主任,是因为他怪清风娃没 有给乡亲们解决平价的化肥问题 C.基德老汉每次在城里清风娃家住的时间都不长,主要原因就是基德老汉的 生活习惯和城里人的生活不同。 D.基德老汉之所以坐小汽车回来,是因为大家不相信他说的“儿子在城里做 大官”的话,想以此来证明他没有吹牛。 E.村民们从来没有人相信过基德老汉的话,是清风娃回来给父亲办丧事时才 知道基德老汉平时所说的话并没撒谎。 (2)基德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和分析其性格特点。(6分) (3)小说主要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其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6分)
基德老汉说,在城里两天就待腻了,对清风娃说俺要回村呢。娃说去打火车票, 俺说火车坐着头老晕。娃说那就打汽车票。俺说汽车开不到村里。爹老了,腿脚 不利索了呢。你就用你成天坐的那种小车把俺送回去,村里人都惦记着呐。娃没 说二话,打个电话就要来车。瞧瞧,排场不?红颜色,娃说吉利。基德老汉脸上 堆满了欣慰。 一青年围着车转了一圈,认出了车上印的字,老爹,你坐的是出租车,要花大 价钱雇呢。基德老汉说,俺一个子儿也没掏。 那是你娃给掏的呗。问问师傅从省城到咱村得多少钱。 开车师傅伸出手指头比画了个八字。 恁贵,八十块钱?基德老汉瞪圆了眼睛。 八十块钱?哈哈,八十块钱只能摸摸,给了八百我还不愿跑呢,回去得赶夜路 呢。 基德老汉张大了嘴巴,像一下子矮了许多,见到大人小孩都低着头,从此不 再说娃在省城做大官的话了。 村里遇上了干旱,地里的庄稼都蔫了。村主任急得满嘴起泡。村主任来找基德 老汉,老爹,你娃不管当啥官,能不能找找人帮咱村里打几眼井啊? 主任交代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基德老汉就进城找清风娃,没待两天就回来了。 村主任问,打井的人来了没有? 基德老汉说,清风娃说了,这旱是全省旱,要那啥,统筹解决。村主任说,屁, 等到统筹咱全村人都喝西北风了。基德老汉从布袋子里拿出一摞子钱,娃说了, 让咱自己先打井干着。这是娃自己的五万块钱。你干不干? 干,全村人砸锅卖铁也得打井抗旱。 基德老汉病了,病得不轻。迷糊中的基德老汉嘴里念叨着:“井……水……” 基德老汉去了。清风娃从省里回了村。第二天村里来了一排溜大车小车,有省 里、市里、县上的。村里人这才相信基德老汉的娃真是在省里当大官呢,管着全 省人的吃喝拉撒。清风娃挨家挨户感谢乡亲对老爹的照顾,然后带着媳妇女儿在 基德老汉的坟前跪了很久很久。 基德老汉的坟前摆放着几个大碗,碗里盛的是刚刚从机井里打出来的清凉凉的 水。 (摘自《小说月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 分) A.村里人来看望病得不轻的基德老汉,并向老汉提出叫清风娃回来看看,因 为大家看到基德老汉的病很严重了。 B.“俺清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这话惹恼了村委主任,是因为他怪清风娃没 有给乡亲们解决平价的化肥问题。 C.基德老汉每次在城里清风娃家住的时间都不长,主要原因就是基德老汉的 生活习惯和城里人的生活不同。 D.基德老汉之所以坐小汽车回来,是因为大家不相信他说的“儿子在城里做 大官”的话,想以此来证明他没有吹牛。 E.村民们从来没有人相信过基德老汉的话,是清风娃回来给父亲办丧事时才 知道基德老汉平时所说的话并没撒谎。 (2)基德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和分析其性格特点。(6 分) (3)小说主要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其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