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 高一语文期未测试 审核人:陈亮校对人:张浩 新课标版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僬悴 猝不及防 国粹 出类拔萃 B.饯别 剑拔弩张 践约 前车之鉴 C.清澈 风驰电掣 覆辙 天寒地坼 D.缜密 臻于郅治 箴言 忠贞不渝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像素 座右铭 枉废心机 运筹帷幄 隹 幅画 准备就序 星罗棋布 阴凉 竞技场 感恩戴德 和衷共济 D.彷徨 白内瘴 亦步亦趋 开源节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自南北朝以来日益兴盛的佛教,特别是经过武则天的 确实达到了发展的 最高峰 ②一般而言,年轻人对流行歌曲会有更多的兴趣,而老年人在这方面就要 ③最近,MSN服务将要收费的消息在媒体和用户中流传。微软在华的MSN负责人告 诉记者,这是由中美商业模式差别造成的 基于个人计算机的MSN将 直免费下去 A.扶持淡薄误解/一直 B.扶植淡泊曲解/始终 C.扶持淡泊曲解/始终 D.扶植淡薄误解/一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外出旅游,异地的风物固然让人迷醉,可是在商场购物时导购的劝说却常常使人不 厌其烦,兴味索然 B.汽车经销商虽然不希望看到市场的大起大落,却欢迎大浪淘沙式的竞争,因为这将 使汽车市场更加规范有序 C.闹得纷纷扬扬的“安大线”和“安纳线”石油管道铺设之争终于尘埃落定,2004 年最后一天俄政府决定修建“泰纳线”。 D.新年第一周股市势如破竹地下跌,使得不少股民对“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 有了新的认识。 5.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12月19日起,我省北部、西部以及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受高空暖湿气流和冷空气
湖北省 2009—2010 学年度下学期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 审核人:陈亮 校对人:张浩 [新课标版]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憔悴. 猝.不及防 国粹. 出类拔萃. B.饯.别 剑.拔弩张 践.约 前车之鉴. C.清澈. 风驰电掣. 覆辙. 天寒地坼. D.缜.密 臻.于郅治 箴.言 忠贞.不渝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像素 座右铭 枉废心机 运筹帷幄 B.焦躁 一幅画 准备就序 星罗棋布 C.阴凉 竞技场 感恩戴德 和衷共济 D.彷徨 白内瘴 亦步亦趋 开源节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自南北朝以来日益兴盛的佛教,特别是经过武则天的 ,确实达到了发展的 最高峰。 ②一般而言,年轻人对流行歌曲会有更多的兴趣,而老年人在这方面就要 了。 ③最近,MSN 服务将要收费的消息在媒体和用户中流传。微软在华的 MSN 负责人告 诉记者,这是由中美商业模式差别造成的 ,基于个人计算机的 MSN 将 一直免费下去。 A.扶持 淡薄 误解/一直 B.扶植 淡泊 曲解/始终 C.扶持 淡泊 曲解/始终 D.扶植 淡薄 误解/一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外出旅游,异地的风物固然让人迷醉,可是在商场购物时导购的劝说却常常使人不. 厌其烦 ...,兴味索然。 B.汽车经销商虽然不希望看到市场的大起大落 ....,却欢迎大浪淘沙式的竞争,因为这将 使汽车市场更加规范有序。 C.闹得纷纷扬扬 ....的“安大线”和“安纳线”石油管道铺设之争终于尘埃落定,2004 年最后一天俄政府决定修建“泰纳线”。 D.新年第一周股市势如破竹 ....地下跌,使得不少股民对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 合” 有了新的认识。 5.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从 12 月 19 日起,我省北部、西部以及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受高空暖湿气流和冷空气
的交汇影响,形成今冬第一次较强的降水过程。 B.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平凡而细致,但却是我们的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之一。 C.这个地区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科技,增加智力投资,改变了落后局面,贫困面减 少了三倍以上。 D.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园林建筑与诗文、绘画等艺术紧密结合,形成了富有诗 情画意的、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6.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在晚清那个思想太动荡的年代里王国维投湖自尽的原因应该说是落在了一个愚忠 在极度的矛盾痛苦中,他只能紧急刹车,用生命作代价,画上了自己人生和 思想的句号。郭沫若说王国维头脑是近代式的,而感情却是封建式的,这话不无道理。 A.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能够看清大清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但作为 个大智者,他又不能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 B.作为一个大智者,他能够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但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 他又不能看清大清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C.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不能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但作为一个大智者 他又能够看清大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D.作为一个大智者,他能够看清大清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但作为一个传统的 文人士大夫,他又不能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青藏铁路堪称ˆ“世界冻土工程博物馆 随着冻土路基、冻土区桥梁、涵洞、隧道、房建、管线等工程的顺利施工,世界上海拔 最高、穿越髙原多年冻土最长的青藏铁路,如今堪称“世界冻土工程博物馆"。专家称,青 藏铁路穿越世界上最复杂的冻土区,不少冻土工程措施都是国内外首创,可谓集冻土工程之 大全 于7月1日试通车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是目前全球穿越永久性冻土地带最长的 高原铁路,这条铁路处于多年冻土区的线路就长达550公里。而冻土对温度极为敏感,随着 温度的变化,它会“发胖”或“变瘦”。 据了解,冻土在寒季就像冰一样冻结,随着温度的降低体积会发生膨胀,建在上面的路 基和钢轨就会被“发胖”的冻土顶得凸起;到了夏季,融化的冻土体积缩小,路基和钢轨又
的交汇影响,形成今冬第一次较强的降水过程。 B.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平凡而细致,但却是我们的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之一。 C.这个地区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科技,增加智力投资,改变了落后局面,贫困面减 少了三倍以上。 D.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园林建筑与诗文、绘画等艺术紧密结合,形成了富有诗 情画意的、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6.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 在晚清那个思想太动荡的年代里,王国维投湖自尽的原因应该说是落在了一个愚忠 上。 在极度的矛盾痛苦中,他只能紧急刹车,用生命作代价,画上了自己人生和 思想的句号。郭沫若说王国维头脑是近代式的,而感情却是封建式的,这话不无道理。 A.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能够看清大清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但作为 一个大智者,他又不能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 B.作为一个大智者,他能够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但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 他又不能看清大清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C.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不能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但作为一个大智者, 他又能够看清大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D.作为一个大智者,他能够看清大清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但作为一个传统的 文人士大夫,他又不能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青藏铁路堪称“世界冻土工程博物馆” 随着冻土路基、冻土区桥梁、涵洞、隧道、房建、管线等工程的顺利施工,世界上海拔 最高、穿越高原多年冻土最长的青藏铁路,如今堪称“世界冻土工程博物馆”。专家称,青 藏铁路穿越世界上最复杂的冻土区,不少冻土工程措施都是国内外首创,可谓集冻土工程之 大全。 于 7 月 1 日试通车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是目前全球穿越永久性冻土地带最长的 高原铁路,这条铁路处于多年冻土区的线路就长达 550 公里。而冻土对温度极为敏感,随着 温度的变化,它会“发胖”或“变瘦”。 据了解,冻土在寒季就像冰一样冻结,随着温度的降低体积会发生膨胀,建在上面的路 基和钢轨就会被“发胖”的冻土顶得凸起;到了夏季,融化的冻土体积缩小,路基和钢轨又
会随之凹下去。冻土的冻结和融化反复交替地出现,路基就会翻浆、冒泥,钢轨会岀现波浪 形高低起伏,对铁路运营安全造成威胁,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专家组组长、冻土科学专家张鲁新说,冻土虽然在加拿大、俄罗 斯等国家也存在,但他们是属高纬度冻土,比较稳定。青藏铁路纬度低,海拔高,日照强烈, 而太阳辐射对冻土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加上青藏高原年轻,构造运动频繁,并且这里的多 年冻土具有地温高、厚度薄、热融发育等特点,其复杂性和独特性举世无双。 据了解,青藏铁路有1公里线路铺有一种特殊的路基,即在士路堤底部填筑-定厚度 片石,上面再铺筑土层的路基。这种多孔隙的“片石层通风路基”为国内首创。它是效果较 佳的保护冻土措施,好似散热排风扇,冬季从路堤及地基中排除热量,夏季较少吸收热量, 起到冷却作用,能降低地基土温度0.5摄氏度以上 全长11.7公里的青藏铁路清水河特大桥橫架在可可西里冻土区,它是一种"以桥代路 的保护冻土措施,铁轨飞架而过可以不惊扰冻土。青藏铁路“以桥代路″桥梁达156.7公 里,占多年冻土地段的四分之一。张鲁新说,如此大规模采取“以桥代路”措施,在世界上 也是首次。 青藏铁路有的冻土路基两旁插有一排排直径约15厘米、高约2米的铁棒,这就是热棒。 它是一种高效热导装置,具有独特的单向传热性能:热量只能从地面下端向地面上端传输, 反向不能传热,可以说是一种不需动力的天然制冷机,专家称之为冻土病害的“青霉素"。 大规模使用热棒可以保持多年冻土处于良好冻结状态。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黄弟福说青藏铁路建设中创造性地采取了解决冻土施工 难题的相应对策:对于不良冻土现象发育地段,线路尽量绕避;对于高温极不稳定冻土区的 高含冰量地质,采取“以桥代路″的办法;在施工中采用热棒、片石通风路基、片石通风护 道、通风管路基、铺设保温板、遮阳篷结构等多项设施,提高冻±路基的稳定性,堪称集世
会随之凹下去。冻土的冻结和融化反复交替地出现,路基就会翻浆、冒泥,钢轨会出现波浪 形高低起伏,对铁路运营安全造成威胁。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专家组组长、冻土科学专家张鲁新说,冻土虽然在加拿大、俄罗 斯等国家也存在,但他们是属高纬度冻土,比较稳定。青藏铁路纬度低,海拔高,日照强烈, 而太阳辐射对冻土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加上青藏高原年轻,构造运动频繁,并且这里的多 年冻土具有地温高、厚度薄、热融发育等特点,其复杂性和独特性举世无双。 据了解,青藏铁路有 111 公里线路铺有一种特殊的路基,即在土路堤底部填筑一定厚度 片石,上面再铺筑土层的路基。这种多孔隙的“片石层通风路基”为国内首创。它是效果较 佳的保护冻土措施,好似散热排风扇,冬季从路堤及地基中排除热量,夏季较少吸收热量, 起到冷却作用,能降低地基土温度 0.5 摄氏度以上。 全长 11.7 公里的青藏铁路清水河特大桥横架在可可西里冻土区,它是一种“以桥代路” 的保护冻土措施,铁轨飞架而过可以不惊扰冻土。青藏铁路“以桥代路”桥梁达 156.7 公 里,占多年冻土地段的四分之一。张鲁新说,如此大规模采取“以桥代路”措施,在世界上 也是首次。 青藏铁路有的冻土路基两旁插有一排排直径约 15 厘米、高约 2 米的铁棒,这就是热棒。 它是一种高效热导装置,具有独特的单向传热性能:热量只能从地面下端向地面上端传输, 反向不能传热,可以说是一种不需动力的天然制冷机,专家称之为冻土病害的“青霉素”。 大规模使用热棒可以保持多年冻土处于良好冻结状态。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黄弟福说,青藏铁路建设中创造性地采取了解决冻土施工 难题的相应对策:对于不良冻土现象发育地段,线路尽量绕避;对于高温极不稳定冻土区的 高含冰量地质,采取“以桥代路”的办法;在施工中采用热棒、片石通风路基、片石通风护 道、通风管路基、铺设保温板、遮阳篷结构等多项设施,提高冻土路基的稳定性,堪称集世
界冻土工程措施于一身。因此,运行在青藏铁路上的列车时速将达120公里。 7.下列关于青藏铁路堪称“世界冻土工程博物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高原多年冻土最长的铁路。 B.青藏铁路冻土工程多而复杂,施工中集世界冻土工程措施于一身。 C.青藏高原冻土具有地温高、厚度薄、热融发育等特点,其复杂性和独特性举世无双。 D.青藏铁路在冻土上建起的路基、桥梁、涵洞、隧道、房建、管线等工程项目最多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气温升高,冻土热涨“发胖”:气温降低,冻土冷缩“变瘦”,威胁铁路营运安全。 B.青藏铁路,是目前全球穿越永久性冻土地带最长的高原铁路。 C.大规模采取“以桥代路ˆ措施,保护冻土,我国首创 D.热棒具有独特的单向传热性能,利用它可以保持多年冻土处于良好冻结状态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青藏铁路建设虽创造性地采取了解决冻土施工难题的相应对策,但也不可能一劳永 B.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冻土路基的稳定性,主要是为了提高列车时速。 C.青藏铁路建设冻土问题的彻底解决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技术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D.虽然冻土对温度极为敏感,但因环境恶化导致的全球变暖不会影响冻土的变化。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 人。新罗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赀。丹曰:使 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还为容州刺史。 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 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 开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戚,今不诛辟,则可使者唯两京耳。”宪宗褒美。 拜晋慈州观察使,封咸阳郡公。阅岁,自陈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 不如属之河东,帝从之。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 其财。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 估,不取嬴利。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 能者,畀以财;身往劝督,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亡三千斛,丹日:“吏岂自费邪? 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皆
界冻土工程措施于一身。因此,运行在青藏铁路上的列车时速将达 120 公里。 7.下列关于青藏铁路堪称“世界冻土工程博物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高原多年冻土最长的铁路。 B.青藏铁路冻土工程多而复杂,施工中集世界冻土工程措施于一身。 C.青藏高原冻土具有地温高、厚度薄、热融发育等特点,其复杂性和独特性举世无双。 D.青藏铁路在冻土上建起的路基、桥梁、涵洞、隧道、房建、管线等工程项目最多。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气温升高,冻土热涨“发胖”;气温降低,冻土冷缩“变瘦”,威胁铁路营运安全。 B.青藏铁路,是目前全球穿越永久性冻土地带最长的高原铁路。 C.大规模采取“以桥代路”措施,保护冻土,我国首创。 D.热棒具有独特的单向传热性能,利用它可以保持多年冻土处于良好冻结状态。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青藏铁路建设虽创造性地采取了解决冻土施工难题的相应对策,但也不可能一劳永 逸。 B.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冻土路基的稳定性,主要是为了提高列车时速。 C.青藏铁路建设冻土问题的彻底解决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技术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D.虽然冻土对温度极为敏感,但因环境恶化导致的全球变暖不会影响冻土的变化。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 人。新罗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赀。丹曰:“使 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还为容州刺史。 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 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 开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戚,今不诛辟,则可使者唯两京耳。”宪宗褒美。 拜晋慈 州观察使,封咸阳郡公。阅岁,自陈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 不如属之河东,帝从之。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 其财。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 估,不取赢利。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 能者,畀以财;身往劝督,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亡三千斛,丹曰:“吏岂自费邪?” 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皆
顿首谢,及期无敢违。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待辨。会卒, 年五十八。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大和中,裴谊观察江西,上言为丹立祠堂,刻 石纪功,不报。宣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轶第-一? 周墀对:“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乃诏观察使上 丹功状,命刻功于碑。 (节选自《新唐书·韦丹传》)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 孤:幼年丧父。 B.始城州,周十三里 城:构筑城墙 C.法废人慢,当济以威 济:渡过难关。 D.与若期一月还之 期:约定时间。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韦丹“助民安居”的一组是(3分) ①民贫自鬻者,赎归之 ②教种茶、麦,仁化大行 ③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 ④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 ⑤免半赋,徐取其偿 ⑥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 A.①③⑤ B.①④ C.②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韦丹为人率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旧例规定,凡出使外国,朝廷赐下州县官员名 额,卖出后充作资费:韦丹认为费用应由朝廷支付,不可卖官求钱。 B.韦丹认为法令废弛就会导致人们对它的轻视,因而主张严惩谋反的刘辟:对所治 州,认为并非要害之地,不必多花费国家钱财,不如划归河东管辖。 C.韦丹对贪污现象仔细核查,责之甚严。仓库主管十年间侵吞粮食三千斛,韦丹抄没 其家,查得实据,下令一月之内如数补还,保住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D.韦丹去世之后,裴谊建议为他设立祠堂,刻石纪功,当朝宰相也认为他的功德使江 西老幼思之不忘。皇上于是下令观察使上报韦丹的功绩并刻碑表彰。 第Ⅱ卷(共114分) 四、(20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逃末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 译文 (2)验卒所告,皆不实,凡治状愈明 译文: 1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顿首谢,及期无敢违。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待辨。会卒, 年五十八。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大和中,裴谊观察江西,上言为丹立祠堂,刻 石纪功,不报。宣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轶第一?” 周墀对:“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乃诏观察使上 丹功状,命刻功于碑。 (节选自《新唐书·韦丹传》)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 孤:幼年丧父。 B.始城.州,周十三里 城:构筑城墙。 C.法废人慢,当济.以威 济:渡过难关。 D.与若期.一月还之 期:约定时间。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韦丹“助民安居”的一组是(3 分) ( ) ①民贫自鬻者,赎归之 ②教种茶、麦,仁化大行 ③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 ④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 ⑤免半赋,徐取其偿 ⑥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韦丹为人率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旧例规定,凡出使外国,朝廷赐下州县官员名 额,卖出后充作资费;韦丹认为费用应由朝廷支付,不可卖官求钱。 B.韦丹认为法令废弛就会导致人们对它的轻视,因而主张严惩谋反的刘辟;对所治三 州,认为并非要害之地,不必多花费国家钱财,不如划归河东管辖。 C.韦丹对贪污现象仔细核查,责之甚严。仓库主管十年间侵吞粮食三千斛,韦丹抄没 其家,查得实据,下令一月之内如数补还,保住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D.韦丹去世之后,裴谊建议为他设立祠堂,刻石纪功,当朝宰相也认为他的功德使江 西老幼思之不忘。皇上于是下令观察使上报韦丹的功绩并刻碑表彰。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0 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逃末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 译文: (2)验卒所告,皆不实,凡治状愈明。 译文: 1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分)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