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4届高三高考仿真供卷(Ⅱ) 、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宦(fan)海 渑(mian)池 新颖(yin) 遁(dan)迹 潜形 B.懦(nuo)弱 熨(y)帖 卓(zhuo)越 觥(gong) 筹交错 C.勒(1e)索 遍(bian)布 役(yi)使 伺(si)机 而动 D.亢(kang)奋 阡(xian)陌 荸(b6)荠 莫逆(ni) 之交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融洽 里程 独汇贯通 不义之财 污 刹那 煞有介事 标新立异 C.浏览 腹 计日成功 连锁反应 D.借鉴 暮霭 举一返三 老奸巨猾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海外游学尽管屡受 但其报名人数依然逐年增加,甚至出现小学 幼儿园游学的“低龄化”趋势。每年暑假来临, 的各种“游学团”广告 让不少家长心动不已 ②这只小跳鼠像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员工们怎么努力,它都始终紧 闭小嘴,生生把自己饿死了。这只小跳鼠 了员工们的内心,面对风沙酷 暑毫不畏惧的男人们,也在小跳鼠面前掉下眼泪。 A.置疑 风流云散 尽管 触发 B.存疑 排山倒海 就算 感化 怀疑 风起云涌 因为 浸染 D.质疑 铺天盖地 无论 触动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长期以来,在经济数据、经济指标论英雄的片面政绩观和考核机制驱 动下,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增长速度,盲目投资搞建设。 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9日在巴黎总部颁发了2013年“孔子扫盲奖 来自孟加拉国、科特迪瓦和纳米比亚三个国家的机构获此殊荣。 C.有些子女打着工作繁忙为幌子,一年甚至好几年都不回家看望父母, 让家中的父母多了一份孤单,多了一份欲说还休的无奈。 D.她瞒着爸爸和妈妈偷偷地把存折上的几千元钱取出来捐给了灾区,灾 区人民很感激。这事被媒体知道后,及时地进行了报道。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爱 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语体现了孟子的“仁爱”思想。 B.关汉卿的文学成就位居“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的杂剧塑造的人物个 性鲜明,有血有肉,如窦娥这一人物形象,至今仍有很强的感染力。 C.凤姐流产,不能理事。受王夫人之托,探春偕同李纨、宝钗理家。探 春开源节流,一方面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另一方面将园地承包给专人管理,收取 租金
湖北省 2014 届高三高考仿真供卷(Ⅱ)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宦(fàn)海 渑(miǎn)池 新颖(yǐn) 遁(dùn)迹 潜形 B.懦(nuò)弱 熨(yù)帖 卓(zhuō)越 觥(gōng) 筹交错 C.勒(lē)索 遍(biàn)布 役(yì)使 伺(sì)机 而动 D.亢(kàng)奋 阡(xiān)陌 荸(bó)荠 莫逆(nì) 之交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融洽 里程 融汇贯通 不义之财 B.玷污 刹那 煞有介事 标新立异 C.浏览 心腹 计日成功 连锁反应 D.借鉴 暮霭 举一返三 老奸巨猾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海外游学尽管屡受 ,但其报名人数依然逐年增加,甚至出现小学、 幼儿园游学的“低龄化”趋势。每年暑假来临, 的各种“游学团”广告 让不少家长心动不已。 ②这只小跳鼠像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员工们怎么努力,它都始终紧 闭小嘴,生生把自己饿死了。这只小跳鼠 了员工们的内心,面对风沙酷 暑毫不畏惧的男人们,也在小跳鼠面前掉下眼泪。 A.置疑 风流云散 尽管 触发 B.存疑 排山倒海 就算 感化 C.怀疑 风起云涌 因为 浸染 D.质疑 铺天盖地 无论 触动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长期以来,在经济数据、经济指标论英雄的片面政绩观和考核机制驱 动下,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增长速度,盲目投资搞建设。 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9 日在巴黎总部颁发了 2013 年“孔子扫盲奖”, 来自孟加拉国、科特迪瓦和纳米比亚三个国家的机构获此殊荣。 C.有些子女打着工作繁忙为幌子,一年甚至好几年都不回家看望父母, 让家中的父母多了一份孤单,多了一份欲说还休的无奈。 D.她瞒着爸爸和妈妈偷偷地把存折上的几千元钱取出来捐给了灾区,灾 区人民很感激。这事被媒体知道后,及时地进行了报道。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爱 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语体现了孟子的“仁爱”思想。 B.关汉卿的文学成就位居“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的杂剧塑造的人物个 性鲜明,有血有肉,如窦娥这一人物形象,至今仍有很强的感染力。 C.凤姐流产,不能理事。受王夫人之托,探春偕同李纨、宝钗理家。探 春开源节流,一方面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另一方面将园地承包给专人管理,收取 租金
D.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长 篇小说,海伦是作品中最动人的人物形象,她纯真善良,渴望爱情与幸福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中国古代民间族会 龚汝富 宗族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民间组织,推行善堂、善会等 合作基金形式,通过祠、会积累的共有财产(俗称公产),构成宗族自治的经济 基础。在宗族势力较强的广大江南地区,宗族祠会凝聚庞大的产业,往往成为当 地最大的经济实体,在敬宗收族方面起到极为关键的资源整合作用。在江西的 很多地区,一些宗族内部集资创办了一些会,这些会就叫族会。族会也叫“众 会”,不仅表明宗族公产的产权属性为族众共有,更直接指明了这种共有财产是 由众多的会产所构成。族会主要有丁会、产会两种筹资方式,前者按族内男丁人 数摊派,汇集会本;后者按所拥有的财产数量捐,聚集会本,绝大多数族会是以 这种筹集方式举办的。族会财产是宗族自治的物质基础,不同的族会财产承载着 不同的使命,在基层社会发挥着各自的治理功效,共同维系民间社会的稳定和发 展 整合族内经济资源,完善宗族互助合作与内部控制机制,是创设族会的 主要目的。设立族会对于每个家族来说,既是渐进式的,也是有选择性的,轻重 缓急固然是渐次选择立会的基本原则,但族众经济实力及捐输热情才是决定性因 素。宗族因为拥有共同的祖先而聚集,祭祀崇拜祖先成为强化宗族纽带的头等大 事,因而每个家族内部最早创立的族会,一般都是祭祀会。如萍乡文氏家族在清 代康熙年间即创立清明会,乾隆年间续立冬至会,以此完善春秋两祭事宜。到光 绪末年,随着文氏族众经济能力的提升,为修缮祠堂、奖励学子才设立裕宗会、 荣宗会、济英会等。祭祀会在所有族会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只有在满足了祭祀 祖先的“敬宗”功能之后,才会派生出丰富多彩的“收族”之会。 宗族通过族会持续稳定的经济支持,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和各项事业建设, 在中国传统社会治理格局中发挥其积极功效。尽管族会多为族内封闭性的互助合 作基金,但因其创设宗旨不同,有的族会从一开始就被赋予急公好义的公共特性, 如漕会、图会便是专门为筹办钱粮赋役而设立的会,而族内桥会、渡会、船会的 外部性受益者显然超出会员范围。创设于清代中期的江西萍乡“四姓漕会”,就 是为筹办漕运而设的,到民国年间仍然遗留不少产业被用于公益事务。封闭性的 族会在承办本旨使命之余,也会经常介入地方公共事业建设,成为地方建设非常 重要的筹资渠道。嘉庆年间宜丰县芳溪镇熊氏兴建青云书院,熊氏各支房的雷祖 会、清明会、戏会、丁会、新兴会、文昌会均有数额不菲的乐输捐助,后来青云 书院不仅为熊氏宗族培养了大批科举人才,并成为方圆数十里内各姓子弟的求学 之所 在近代社会,宗族日渐式微,族会承载的公益使命也多为地方行政职能 所取代,族众敬宗收族的热情也因观念蜕变而淡化,族会财产因失去有力监督而 成为管理的真空地带,常引发宗族内部争讼。至此,族会因为丧失公益使命,渐 次退出历史舞台,宗族势力也因失去经济基础而分崩离析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注]收族: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 6.下列关于“族会”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长 篇小说,海伦是作品中最动人的人物形象,她纯真善良,渴望爱情与幸福。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中国古代民间族会 龚汝富 宗族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民间组织,推行善堂、善会等 合作基金形式,通过祠、会积累的共有财产(俗称公产),构成宗族自治的经济 基础。在宗族势力较强的广大江南地区,宗族祠会凝聚庞大的产业,往往成为当 地最大的经济实体,在敬宗收族[注]方面起到极为关键的资源整合作用。在江西的 很多地区,一些宗族内部集资创办了一些会,这些会就叫族会。族会也叫“众 会”,不仅表明宗族公产的产权属性为族众共有,更直接指明了这种共有财产是 由众多的会产所构成。族会主要有丁会、产会两种筹资方式,前者按族内男丁人 数摊派,汇集会本;后者按所拥有的财产数量捐,聚集会本,绝大多数族会是以 这种筹集方式举办的。族会财产是宗族自治的物质基础,不同的族会财产承载着 不同的使命,在基层社会发挥着各自的治理功效,共同维系民间社会的稳定和发 展。 整合族内经济资源,完善宗族互助合作与内部控制机制,是创设族会的 主要目的。设立族会对于每个家族来说,既是渐进式的,也是有选择性的,轻重 缓急固然是渐次选择立会的基本原则,但族众经济实力及捐输热情才是决定性因 素。宗族因为拥有共同的祖先而聚集,祭祀崇拜祖先成为强化宗族纽带的头等大 事,因而每个家族内部最早创立的族会,一般都是祭祀会。如萍乡文氏家族在清 代康熙年间即创立清明会,乾隆年间续立冬至会,以此完善春秋两祭事宜。到光 绪末年,随着文氏族众经济能力的提升,为修缮祠堂、奖励学子才设立裕宗会、 荣宗会、济英会等。祭祀会在所有族会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只有在满足了祭祀 祖先的“敬宗”功能之后,才会派生出丰富多彩的“收族”之会。 宗族通过族会持续稳定的经济支持,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和各项事业建设, 在中国传统社会治理格局中发挥其积极功效。尽管族会多为族内封闭性的互助合 作基金,但因其创设宗旨不同,有的族会从一开始就被赋予急公好义的公共特性, 如漕会、图会便是专门为筹办钱粮赋役而设立的会,而族内桥会、渡会、船会的 外部性受益者显然超出会员范围。创设于清代中期的江西萍乡“四姓漕会”,就 是为筹办漕运而设的,到民国年间仍然遗留不少产业被用于公益事务。封闭性的 族会在承办本旨使命之余,也会经常介入地方公共事业建设,成为地方建设非常 重要的筹资渠道。嘉庆年间宜丰县芳溪镇熊氏兴建青云书院,熊氏各支房的雷祖 会、清明会、戏会、丁会、新兴会、文昌会均有数额不菲的乐输捐助,后来青云 书院不仅为熊氏宗族培养了大批科举人才,并成为方圆数十里内各姓子弟的求学 之所。 在近代社会,宗族日渐式微,族会承载的公益使命也多为地方行政职能 所取代,族众敬宗收族的热情也因观念蜕变而淡化,族会财产因失去有力监督而 成为管理的真空地带,常引发宗族内部争讼。至此,族会因为丧失公益使命,渐 次退出历史舞台,宗族势力也因失去经济基础而分崩离析。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注]收族: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 6.下列关于“族会”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族会是宗族内部集资创办的会,在中国传统社会最具社会影响力,其 共有财产的产权属性为族众共有 B.族会主要有两种筹资方式,一种是按家庭的人头数摊派的丁会,一种 是按拥有财产的多寡捐献的产会 C.创设族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整合族内经济资源,完善宗族互助合 作与内部控制机制是创设族会的前提。 D.宗族内的桥会、渡会、船会的外部性受益者显然超出族众范围,这说 明有些族会具有急公好义的公共特性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萍乡文氏家族重视“敬宗”,于清代康熙年间即创立清明会。后来 文氏家族又成立了“收族”之会冬至会 B.宗族高度重视祭祀祖先,因而在所有族会中,祭祀会始终处于核心地 位,其他族会一般都在祭祀会之后创立。 C.各种族会中,漕会、图会是专为筹办钱粮赋役设立的,只有它们能为 宗族参与地方建设提供持续稳定的经济支持。 D.在近代社会,族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族众敬宗收族的热情淡化,族会 财产缺乏监督导致族会无法履行公益使命。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族自治的经济基础来源于祠、会积累的公产。有些宗族祠会凭借庞 大的产业,成为当地最大的经济实体 B.宗族里不同的族会财产有着不同的用途,有些族会财产用于宗族自治 有些族会财产用于稳定民间社会。 C.芳溪镇熊氏各支房的清明会、文昌会等族会为兴建青云书院捐款,这 说明封闭性的族会也能为地方建设贡献力量 D.族会是宗族势力强盛时期的产物,随着宗族日渐式微,逐渐失去生命 力。而族会退出历史舞台导致宗族势力的瓦解。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都督吴公死事略 [清]顾炎武 黄浦之败后十一年,佣①以事至松江。吴公之从弟为其兄乞文于佣,佣 读其状而太息久之。曰:嗟乎,黄浦之役岂非天哉? 始北兵②之下,自常州以南皆望风而降。公犹建牙③海上,与七总兵官 合谋拒之。击走叛将洪恩炳,进薄苏州。不克,以舟师营于黄浦。北兵奄至,以 轻舟截浦,纵火焚之。潮落风猛,公部下皆大舟碇浦中,一时不得去,焚溺殆尽, 水为之不流。公与镇南伯黄公皆被执。 或言公进不能战,又不蚤下海以歼其众;或曰,是役也,岁月日时皆乙 酉,盖有天焉。夫公官吴淞,死封内,职也。安得以不下海訾之?所不克者,大 势已去,公固无如之何耳。天下势而已矣。乐毅之下齐,旬月而七十余城皆为燕 田单复之,长驱而北,七十余城皆复为齐。非齐人之怯于前而勇于后也,势也。 夫以南京之溃,苏州之降,松江之破,而仅仅数十百舟舣于城南十里之浒,其计 诚左。要之死而后已,亦可以无讥矣 公之执也,与镇南俱不屈。九月四日杀于南京之笪桥,时年四十有二
A.族会是宗族内部集资创办的会,在中国传统社会最具社会影响力,其 共有财产的产权属性为族众共有。 B.族会主要有两种筹资方式,一种是按家庭的人头数摊派的丁会,一种 是按拥有财产的多寡捐献的产会。 C.创设族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整合族内经济资源,完善宗族互助合 作与内部控制机制是创设族会的前提。 D.宗族内的桥会、渡会、船会的外部性受益者显然超出族众范围,这说 明有些族会具有急公好义的公共特性。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萍乡文氏家族重视“敬宗”,于清代康熙年间即创立清明会。后来, 文氏家族又成立了“收族”之会冬至会。 B.宗族高度重视祭祀祖先,因而在所有族会中,祭祀会始终处于核心地 位,其他族会一般都在祭祀会之后创立。 C.各种族会中,漕会、图会是专为筹办钱粮赋役设立的,只有它们能为 宗族参与地方建设提供持续稳定的经济支持。 D.在近代社会,族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族众敬宗收族的热情淡化,族会 财产缺乏监督导致族会无法履行公益使命。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族自治的经济基础来源于祠、会积累的公产。有些宗族祠会凭借庞 大的产业,成为当地最大的经济实体。 B.宗族里不同的族会财产有着不同的用途,有些族会财产用于宗族自治, 有些族会财产用于稳定民间社会。 C.芳溪镇熊氏各支房的清明会、文昌会等族会为兴建青云书院捐款,这 说明封闭性的族会也能为地方建设贡献力量。 D.族会是宗族势力强盛时期的产物,随着宗族日渐式微,逐渐失去生命 力。而族会退出历史舞台导致宗族势力的瓦解。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共 7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都督吴公死事略 [清]顾炎武 黄浦之败后十一年,佣①以事至松江。吴公之从弟为其兄乞文于佣,佣 读其状而太息久之。曰:嗟乎,黄浦之役岂非天哉? 始北兵②之下,自常州以南皆望风而降。公犹建牙③海上,与七总兵官 合谋拒之。击走叛将洪恩炳,进薄苏州。不克,以舟师营于黄浦。北兵奄至,以 轻舟截浦,纵火焚之。潮落风猛,公部下皆大舟碇浦中,一时不得去,焚溺殆尽, 水为之不流。公与镇南伯黄公皆被执。 或言公进不能战,又不蚤下海以歼其众;或曰,是役也,岁月日时皆乙 酉,盖有天焉。夫公官吴淞,死封内,职也。安得以不下海訾之?所不克者,大 势已去,公固无如之何耳。天下势而已矣。乐毅之下齐,旬月而七十余城皆为燕, 田单复之,长驱而北,七十余城皆复为齐。非齐人之怯于前而勇于后也,势也。 夫以南京之溃,苏州之降,松江之破,而仅仅数十百舟舣于城南十里之浒,其计 诚左。要之死而后已,亦可以无讥矣。 公之执也,与镇南俱不屈。九月四日杀于南京之笪桥,时年四十有二
公讳志葵,字升阶,华亭璜溪人。以武科起家。宿松之役,与贼战有功 抚臣张国维题授定波营把总,擢钦依标营守备。历应天坐营游击将军、京口参将 甲申,以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守吴淞。是冬,晋都督同知。曾祖轸, 劾赠承德郎。祖丕显,隆庆元年举人,湖广承天府通判。父之灏,太学生。皆以 公贵,三世俱赠荣禄大夫。福京④追封公威卤伯,谥桓愍,设坛致祭,与副总兵 鲁之玙、金山参将侯承祖、参将董明弼、都司丁有光、守备季宁、坐营游击吴之 藩六人建祠滃州。 选自《亭林诗文辑补》,有删改) [注]①佣:指作者自己。②北兵:指清兵。③牙:牙旗,旗竿上饰有象 牙的大旗。多为主将主帅所建,亦用作仪仗。④福京:南明隆武政权的都城,今 福州。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舟师营于黄浦 营:安营 焚溺殆尽 殆:几乎 C.其计诚左 左:控制 D.晋都督同知 晋:晋升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吴公英勇不屈的一组是(3分) ①公犹建牙海上,与七总兵官合谋拒之②击走叛将洪恩炳,进薄苏州 ③北兵奄至,以轻舟截浦,纵火焚之④公与镇南伯黄公皆被执 ⑤夫公官吴淞,死封内,职也⑥公之执也,与镇南俱不屈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写黄浦兵败十一年后吴公的堂弟替他的兄长向作者求取文章 的事,简要交代了本文的写作缘由。 B.人们对黄浦兵败原因有所议论。有人认为吴公作战不主动,有人认为 是天意使然,但作者并不这样认为。 C.文章运用乐毅旬月攻下齐国而田单又收复失地的典故,意在说明吴公 虽然英勇,但不具备力挽狂澜的能力 D.吴公是武人出身,因战功屡得升迁,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因他 而显贵。他去世后,朝廷追封、祭奠他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安得以不下海訾之?所不克者,大势已去,公固无如之何耳。(4分) (2)非齐人之怯于前而勇于后也,势也。(3分) (3)要之死而后已,亦可以无讥矣。(2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分 郁离子曰:“麋之跃于崖也,不得已也。前有崖而后有虎,进退死也 故退而得虎,则有死而无生之冀:进而跃焉,虽必坠,万一有无望之生,亦愈于 坐而食于虎者也。若虎则进与退皆在我无不得已也而随以俱坠何哉麋虽死而与虎 亡使不跃于崖则不能致虎之俱亡也。虽虎之冥,亦麋之计得哉。呜呼,若虎可 以为贪而暴者之永鉴矣!。” (选自《刘基文集》,有删改)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柳震入蜀
公讳志葵,字升阶,华亭璜溪人。以武科起家。宿松之役,与贼战有功。 抚臣张国维题授定波营把总,擢钦依标营守备。历应天坐营游击将军、京口参将。 甲申,以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守吴淞。是冬,晋都督同知。曾祖轸, 劾赠承德郎。祖丕显,隆庆元年举人,湖广承天府通判。父之灏,太学生。皆以 公贵,三世俱赠荣禄大夫。福京④追封公威卤伯,谥桓愍,设坛致祭,与副总兵 鲁之玙、金山参将侯承祖、参将董明弼、都司丁有光、守备季宁、坐营游击吴之 藩六人建祠滃州。 (选自《亭林诗文辑补》,有删改) [注]①佣:指作者自己。②北兵:指清兵。③牙:牙旗,旗竿上饰有象 牙的大旗。多为主将主帅所建,亦用作仪仗。④福京:南明隆武政权的都城,今 福州。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舟师营于黄浦 营:安营 B.焚溺殆尽 殆:几乎 C.其计诚左 左:控制 D.晋都督同知 晋:晋升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吴公英勇不屈的一组是(3 分) ①公犹建牙海上,与七总兵官合谋拒之 ②击走叛将洪恩炳,进薄苏州 ③北兵奄至,以轻舟截浦,纵火焚之④公与镇南伯黄公皆被执 ⑤夫公官吴淞,死封内,职也 ⑥公之执也,与镇南俱不屈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写黄浦兵败十一年后吴公的堂弟替他的兄长向作者求取文章 的事,简要交代了本文的写作缘由。 B.人们对黄浦兵败原因有所议论。有人认为吴公作战不主动,有人认为 是天意使然,但作者并不这样认为。 C.文章运用乐毅旬月攻下齐国而田单又收复失地的典故,意在说明吴公 虽然英勇,但不具备力挽狂澜的能力。 D.吴公是武人出身,因战功屡得升迁,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因他 而显贵。他去世后,朝廷追封、祭奠他。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安得以不下海訾之?所不克者,大势已去,公固无如之何耳。(4 分) (2)非齐人之怯于前而勇于后也,势也。(3 分) (3)要之死而后已,亦可以无讥矣。(2 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3 分) 郁离子曰:“麋之跃于崖也,不得已也。前有崖而后有虎,进退死也。 故退而得虎,则有死而无生之冀;进而跃焉,虽必坠,万一有无望之生,亦愈于 坐而食于虎者也。若虎则进与退皆在我无不得已也而随以俱坠何哉麋虽死而与虎 俱亡使不跃于崖则不能致虎之俱亡也。虽虎之冥,亦麋之计得哉。呜呼,若虎可 以为贪而暴者之永鉴矣!。” (选自《刘基文集》,有删改)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送柳震入蜀
司空曙 粉堞连青气°,喧喧杂万家。夷人祠°竹节,蜀鸟乳桐花。 酒报新丰景,琴迎抵峡斜。多闻滞游客,不似在天涯。 送人游岭南 司空曙 万里南游客,交州见柳条。逢迎人易合,时日酒能消。 浪晓浮青雀,风温解黑貂。囊金如未足,莫恨故乡遥。 [注]①粉堞:城墙。青气:青色的云。②祠:祭祀。③青雀:即青雀舫 指豪华游船。④黑貂:即黑貂制成的服装,这里指华丽服装 (1)第二首诗中的“南游客”是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2)这两首诗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5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 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 (2) ,审容膝之易安。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4) ,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醉不成欢惨将别, (白居易《琵琶行》 (6)我有嘉宾 (曹操《短歌行》) (7)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 怀古》) (8)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谈月亮 茅盾 ①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跟月亮的感情很不好。我也在月亮底下走过,我 只觉得那月亮的冷森森的白光,反而把凹凸不平的地面幻化为一片模糊虚伪的光 滑,引人去上当;我只觉得那月亮的好像温情似的淡光,反而把黑暗潜藏着的 切丑相幻化为神秘的美,叫人忘记了提防。 )月亮是一个大骗子,我这样想。我也曾对着弯弯的新月仔细看望。我 从没觉得这残缺的一钩儿有什么美;我也照着“诗人”们的说法,把这弯弯的月 牙儿比作美人的眉毛,可是愈比愈不像,我倒看出来,这一钩的冷光正好像是 把磨的锋快的杀人的钢刀。 ③曾经有这么一回事,使得我第一次不信任这月亮。那时我不过六七岁 那时我对于月 亮无爱亦无憎,有一次月夜,我同邻舍的老头子在街上玩。先是我们走,看月亮 也跟着走;随后我们就各人说出他所见的月亮有多么大。“像饭碗口”,是我说 的。然而邻家老头子却说“不对”,他看来是有洗脸盆那样子。我觉得失败了, 跑回家去问我的祖父。仰起头来望着月亮,我的祖父摸着胡子笑着说:“哦哦 就跟我的脸盆差不多。”在我家里,祖父的洗脸盆是顶大的。于是我相信我自己 是完全失败了。在许多事情上都被家里人用一句“你还小哩!”来剥夺了权利的 我,于是就感到月亮也那么“欺小”,真正岂有此理。月亮在那时就跟我有了仇
司空曙 粉堞连青气①,喧喧杂万家。夷人祠②竹节,蜀鸟乳桐花。 酒报新丰景,琴迎抵峡斜。多闻滞游客,不似在天涯。 送人游岭南 司空曙 万里南游客,交州见柳条。逢迎人易合,时日酒能消。 浪晓浮青雀③,风温解黑貂④。囊金如未足,莫恨故乡遥。 [注]①粉堞:城墙。青气:青色的云。②祠:祭祀。③青雀:即青雀舫, 指豪华游船。④黑貂:即黑貂制成的服装,这里指华丽服装。 (1)第二首诗中的“南游客”是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3 分) (2)这两首诗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5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 5 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 过 5 个,按所答的前 5 个小题计分)(5 分) (1)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 (2) ,审容膝之易安。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4) ,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醉不成欢惨将别, 。 (白居易《琵琶行》) (6)我有嘉宾, 。 (曹操《短歌行》) (7)羽扇纶巾,谈笑间, 。 (苏轼《念奴娇·赤壁 怀古》) (8)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20 分,共 4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 谈月亮 茅盾 ①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跟月亮的感情很不好。我也在月亮底下走过,我 只觉得那月亮的冷森森的白光,反而把凹凸不平的地面幻化为一片模糊虚伪的光 滑,引人去上当;我只觉得那月亮的好像温情似的淡光,反而把黑暗潜藏着的一 切丑相幻化为神秘的美,叫人忘记了提防。 ②月亮是一个大骗子,我这样想。我也曾对着弯弯的新月仔细看望。我 从没觉得这残缺的一钩儿有什么美;我也照着“诗人”们的说法,把这弯弯的月 牙儿比作美人的眉毛,可是愈比愈不像,我倒看出来,这一钩的冷光正好像是一 把磨的锋快的杀人的钢刀。 ③曾经有这么一回事,使得我第一次不信任这月亮。那时我不过六七岁, 那时我对于月 亮无爱亦无憎,有一次月夜,我同邻舍的老头子在街上玩。先是我们走,看月亮 也跟着走;随后我们就各人说出他所见的月亮有多么大。“像饭碗口”,是我说 的。然而邻家老头子却说“不对”,他看来是有洗脸盆那样子。我觉得失败了, 跑回家去问我的祖父。仰起头来望着月亮,我的祖父摸着胡子笑着说:“哦哦, 就跟我的脸盆差不多。”在我家里,祖父的洗脸盆是顶大的。于是我相信我自己 是完全失败了。在许多事情上都被家里人用一句“你还小哩!”来剥夺了权利的 我,于是就感到月亮也那么“欺小”,真正岂有此理。月亮在那时就跟我有了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