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 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 要的作用。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不仅 要看到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看到其在民族交流融合方 面的纽带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除了汉族,北方 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 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他们的迁徙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经济特点,使其自 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 通草原古道、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继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之后,鲜卑、柔然、吐谷浑、突厥、吐蕃、回纥、契 丹、党项、蒙古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一度控制了草原道 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公元439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 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 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 通道。因此,“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青唐道”又称“吐蕃道”。再看回 纥,其与唐朝绢马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汘国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 量转输到西方。“安史之乱”后,吐蕃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及陇右地区,传统的 丝绸之路东段受到阻遏,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因此,这 时期的草原丝路有“回纥道”之称。“吐谷浑道”“吐蕃道”“回纥道” 丝绸之路上民族交流融合绵延不断,开遍了民族交流融合之花 在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作出重要贡献的 同时,更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唐、元、明 各朝代为了经营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以提供食宿, 建立都护府、都督府、州、县等以加强治理。这些措施对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 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 丝绸之路密切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也密切了东西方关系。中原、江南以及巴蜀 的名茶不仅输入西方,也输入西域、青藏高原与漠北,饮茶逐渐成为北方与西部 民族的习俗。在西夏与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同时,西域和中 亚、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也传入内地,今天内地随处可见的石榴、葡萄、胡葱、胡 萝卜、大蒜、菠菜、芫荽、苜蓿,都是汉朝时从西域传入内地的。到了唐朝,丝 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洛阳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上至宫廷、下至百姓无 不受西域文化的影响,穿胡服、习胡俗、食胡饼、听胡音成为时尚。在唐朝著名 的十部乐中,西域音乐就占五部。到了宋朝,中国的茶叶和丝绸被大量贩运到西 方,西方的乳香、硇砂、玉石、珊瑚、玛瑙、琥珀、琉璃等被大量转售到中国。 元朝时,中西交通空前畅通,中国的雕版与活字印刷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 到欧洲,欧洲和阿拉伯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等科学技术也传入中国。 中华民族是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 多元统一体。毫无疑问,在这个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沟
湖北省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 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 要的作用。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不仅 要看到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看到其在民族交流融合方 面的纽带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除了汉族,北方 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 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他们的迁徙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经济特点,使其自 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 通草原古道、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继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之后,鲜卑、柔然、吐谷浑、突厥、吐蕃、回纥、契 丹、党项、蒙古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一度控制了草原道 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公元 439 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 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 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 通道。因此,“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青唐道”又称“吐蕃道”。再看回 纥,其与唐朝绢马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汗国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 量转输到西方。“安史之乱”后,吐蕃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及陇右地区,传统的 丝绸之路东段受到阻遏,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因此,这 一时期的草原丝路有“回纥道”之称。“吐谷浑道”“吐蕃道”“回纥道”…… 丝绸之路上民族交流融合绵延不断,开遍了民族交流融合之花。 在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作出重要贡献的 同时,更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唐、元、明 各朝代为了经营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以提供食宿, 建立都护府、都督府、州、县等以加强治理。这些措施对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 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 丝绸之路密切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也密切了东西方关系。中原、江南以及巴蜀 的名茶不仅输入西方,也输入西域、青藏高原与漠北,饮茶逐渐成为北方与西部 民族的习俗。在西夏与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同时,西域和中 亚、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也传入内地,今天内地随处可见的石榴、葡萄、胡葱、胡 萝卜、大蒜、菠菜、芫荽、苜蓿,都是汉朝时从西域传入内地的。到了唐朝,丝 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洛阳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上至宫廷、下至百姓无 不受西域文化的影响,穿胡服、习胡俗、食胡饼、听胡音成为时尚。在唐朝著名 的十部乐中,西域音乐就占五部。到了宋朝,中国的茶叶和丝绸被大量贩运到西 方,西方的乳香、硇砂、玉石、珊瑚、玛瑙、琥珀、琉璃等被大量转售到中国。 元朝时,中西交通空前畅通,中国的雕版与活字印刷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 到欧洲,欧洲和阿拉伯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等科学技术也传入中国。 中华民族是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 多元统一体。毫无疑问,在这个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沟
通渠道与交流舞台。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联结着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联结着 内地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未来,“一带一路”延伸之处必将是人文交 流活跃之地,它不仅会继续描绘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五彩斑斓的画卷,还会进 步架起东西方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桥梁 (节选自2017年3月8日人民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是东西方 之间的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 B.古代丝绸之路不仅对沿路各民族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在各民族 交流融合方面也起到了联结纽带作用。 C.游牧民族和汉族共同开拓了丝绸之路,无数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 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 D.为了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早起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 开通草原丝路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多游牧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因为控制了草原道和绿 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B.控制了草原道的游牧民族,在与中原王朝交易时换回绸绢,除了供本国贵族 享用外,还将其大量传输到西方 C.汉代开启的丝绸之路在后世并非总是畅通无阻,它既遇到过衰败和阻遏,也 曾经经历过再度的繁荣和兴盛。 D.丝绸之路的开拓以及之后的繁荣,离不开沿途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但其中发 挥主要作用的还是中原王朝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原王朝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提供食宿,建立州府等加强治理,就是为 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 B.丝绸之路促进了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甚至东西方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不局 限于物质方面,还有文化和思想。 C.丝绸之路是民族沟通的渠道与交流的舞台,它使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 并进而形成了多元统一体的中华民族。 D.“一带一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延续,它不但描绘出各民族交流融合的画卷 还将架起东西方交流交往的桥梁 【答案】1.D2.B 【解析】 1.试题分析:因果关系不成立,因草原古道的开通,促进了交流,但并不一定 是为了交流才开通古道。 2.试题分析:文中只说回纥是这样。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 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 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A混淆范围。 3.试题分析:A项,还为了“经营西域”;B项,“将”错,是“进一步”。原 文第一段,“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桥梁”;C项,“它使诸多民族相互 接触、融合,并进而形成了多元统一体的中华民族”错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通渠道与交流舞台。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联结着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联结着 内地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未来,“一带一路”延伸之处必将是人文交 流活跃之地,它不仅会继续描绘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五彩斑斓的画卷,还会进一 步架起东西方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桥梁。 (节选自 2017 年 3 月 8 日人民网)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是东西方 之间的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 B. 古代丝绸之路不仅对沿路各民族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在各民族 交流融合方面也起到了联结纽带作用。 C. 游牧民族和汉族共同开拓了丝绸之路,无数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 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 D. 为了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早起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 开通草原丝路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许多游牧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因为控制了草原道和绿 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B. 控制了草原道的游牧民族,在与中原王朝交易时换回绸绢,除了供本国贵族 享用外,还将其大量传输到西方。 C. 汉代开启的丝绸之路在后世并非总是畅通无阻,它既遇到过衰败和阻遏,也 曾经经历过再度的繁荣和兴盛。 D. 丝绸之路的开拓以及之后的繁荣,离不开沿途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但其中发 挥主要作用的还是中原王朝。 3.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原王朝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提供食宿,建立州府等加强治理,就是为 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 B. 丝绸之路促进了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甚至东西方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不局 限于物质方面,还有文化和思想。 C. 丝绸之路是民族沟通的渠道与交流的舞台,它使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 并进而形成了多元统一体的中华民族。 D. “一带一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延续,它不但描绘出各民族交流融合的画卷, 还将架起东西方交流交往的桥梁。 【答案】1. D 2. B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因果关系不成立,因草原古道的开通,促进了交流,但并不一定 是为了交流才开通古道。 2. 试题分析:文中只说回纥是这样。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 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 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 A 混淆范围。 3. 试题分析:A 项,还为了“经营西域”;B 项,“将”错,是“进一步”。原 文第一段,“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桥梁”;C 项,“它使诸多民族相互 接触、融合,并进而形成了多元统一体的中华民族”错。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鸡毛 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 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 绳之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 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做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 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 但是,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很 老实。虽然没有知识,但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 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回来时,带 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一个猫吃的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 母,每次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下江人 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 事,赚大钱的。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 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他 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 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他每天就睡在 这些丁丁当当的东西的下面。学生离不开纸。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金 先生从不花这个钱。为什么要花钱买呢?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 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这些启事、告 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 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 他每晚都开夜车。开夜车伤神,需要补一补。于是他按期买了猪肉,切成大小相 等的方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借用了鼎罐,都是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 学校茶水炉上炖熟了,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完了功,就打开坛盖, 用一只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丁丁当 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因此,同屋的那位中文系夜游神送给他一个外号: 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是金先生倒不在乎,他很快就要毕业了,并已经在重庆 找好了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 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 次丢的,而是隔一个多星期丢一只。早上开鸡窝放鸡时还在,晚上回窝时就少 了。文嫂到处找,也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一一她知道这 种泼辣做法在一个大学里很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叨:“我口乃(的)鸡呢?我 口乃鸡呢?………” 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文嫂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她明白出了大事了 她的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的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女婿的同事带了信来。 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 女儿走了,文嫂失魂落魄,有点傻了。但是她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 先生都毕业了,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多 了。有的先生要走了。行李收拾好了,总还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这些先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鸡 毛 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 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 绳之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 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做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 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 但是,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很 老实。虽然没有知识,但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 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回来时,带 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一个猫吃的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 母,每次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下江人 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 事,赚大钱的。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 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他 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 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他每天就睡在 这些丁丁当当的东西的下面。学生离不开纸。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金 先生从不花这个钱。为什么要花钱买呢?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 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这些启事、告 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 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 他每晚都开夜车。开夜车伤神,需要补一补。于是他按期买了猪肉,切成大小相 等的方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借用了鼎罐,都是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 学校茶水炉上炖熟了,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完了功,就打开坛盖, 用一只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丁丁当 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因此,同屋的那位中文系夜游神送给他一个外号:“二 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是金先生倒不在乎,他很快就要毕业了,并已经在重庆 找好了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 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 一次丢的,而是隔一个多星期丢一只。早上开鸡窝放鸡时还在,晚上回窝时就少 了。文嫂到处找,也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 种泼辣做法在一个大学里很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叨:“我口乃(的)鸡呢?我 口乃鸡呢?……” 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文嫂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她明白出了大事了。 她的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的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女婿的同事带了信来。 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 女儿走了,文嫂失魂落魄,有点傻了。但是她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 先生都毕业了,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多 了。有的先生要走了。行李收拾好了,总还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这些先生
就把文嫂叫了来,随她自己去挑拣。挑完了,文嫂必让先生看一看,然后就替他 们把宿舍打扫一下 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二十五号的朱先生叫文嫂也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 不是也留下一些还值得一拣的东西 什么都没有。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里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 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毫无所得,然而她也照样替金先生打扫了一下。她的笤帚 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有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 堆芦花的! 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呐,这是我口乃 鸡呀!我口乃笋壳鸡呀!我口乃黑母鸡,我口乃芦花鸡呀!……” “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口乃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 呀! 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她好像要把一辈子所受的委曲、不幸、孤单和无告全都 哭了出来。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文嫂的勤劳、老实、洁身自好等特点,是为了让金昌焕的不善和 丑恶更加彰显,以唤起读者对他的更强烈的鄙视、憎恶 B.文嫂尊称学生为先生,而“先生”并不知道文嫂的身世,金昌焕甚至还偷吃 文嫂的鸡,作者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说明联大学生冷酷无情,自私自利 C.文嫂的女婿人很好,经常来看望文嫂,并说要养文嫂一辈子,作者以“文嫂 胖了”四字展现了文嫂的生活发生的改变。 D.养鸡、卖鸡蛋是文嫂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三只鸡的丢失无异于使文嫂艰辛 的生活雪上加霜,所以文嫂从金先生床下扫出鸡毛时忍不住嚎啕大哭。 5.小说以“鸡毛”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小说是如何塑造金昌焕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4.B5.①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小说以“鸡毛”为题奇特 有趣,且小说并未马上提到鸡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呼应故事情节,揭 示主题;标题与小说结尾部分文嫂发现鸡毛相呼应,并以此为引,勾起了文嫂对 悲惨命运的宣泄,引起读者对文嫂的同情和对金昌焕的鄙视;③突出了人物形象: 小说通过在金昌焕床下发现鸡毛这一事件,突出了金昌焕的自私、卑下、无耻; ④以“鸡毛”为题,寓指人生的琐碎和杂乱,反映出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邪 恶 6.①讽刺手法的运用:例如作者将其怪癖搜罗,漫画般地凸显了金昌焕的行为 习惯,最后用一个绰号将其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②对比衬托:作者以文嫂的善 良、洁身自好等特点与金昌焕做对比(金昌焕与其他学生、文嫂女婿的对比) 突出金的自私、卑鄙、丑恶;③细节描写;例如写他“从不买纸”,每天晚上带 着一把剪刀,把校园里各种启事、告白的空白处剪下;例如写他每天要吃一块肉, “打开坛盖”“瞅准了”“扎出”“闭目而食之”等动作细节描写,把这个人物 的鄙吝、无聊、无耻表现得淋漓尽致 【解析】 4.试题分析:“冷酷无情,自私自利”错误
就把文嫂叫了来,随她自己去挑拣。挑完了,文嫂必让先生看一看,然后就替他 们把宿舍打扫一下。 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二十五号的朱先生叫文嫂也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 不是也留下一些还值得一拣的东西。 什么都没有。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里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 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毫无所得,然而她也照样替金先生打扫了一下。她的笤帚 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有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 堆芦花的! 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呐,这是我口乃 鸡呀!我口乃笋壳鸡呀!我口乃黑母鸡,我口乃芦花鸡呀!……” “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口乃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 呀!……” 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她好像要把一辈子所受的委曲、不幸、孤单和无告全都 哭了出来。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写文嫂的勤劳、老实、洁身自好等特点,是为了让金昌焕的不善和 丑恶更加彰显,以唤起读者对他的更强烈的鄙视、憎恶。 B. 文嫂尊称学生为先生,而“先生”并不知道文嫂的身世,金昌焕甚至还偷吃 文嫂的鸡,作者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说明联大学生冷酷无情,自私自利。 C. 文嫂的女婿人很好,经常来看望文嫂,并说要养文嫂一辈子,作者以“文嫂 胖了”四字展现了文嫂的生活发生的改变。 D. 养鸡、卖鸡蛋是文嫂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三只鸡的丢失无异于使文嫂艰辛 的生活雪上加霜,所以文嫂从金先生床下扫出鸡毛时忍不住嚎啕大哭。 5. 小说以“鸡毛”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 小说是如何塑造金昌焕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①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小说以“鸡毛”为题奇特 有趣,且小说并未马上提到鸡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呼应故事情节,揭 示主题;标题与小说结尾部分文嫂发现鸡毛相呼应,并以此为引,勾起了文嫂对 悲惨命运的宣泄,引起读者对文嫂的同情和对金昌焕的鄙视;③突出了人物形象; 小说通过在金昌焕床下发现鸡毛这一事件,突出了金昌焕的自私、卑下、无耻; ④以“鸡毛”为题,寓指人生的琐碎和杂乱,反映出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邪 恶。 6. ①讽刺手法的运用;例如作者将其怪癖搜罗,漫画般地凸显了金昌焕的行为 习惯,最后用一个绰号将其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②对比衬托;作者以文嫂的善 良、洁身自好等特点与金昌焕做对比(金昌焕与其他学生、文嫂女婿的对比), 突出金的自私、卑鄙、丑恶;③细节描写;例如写他“从不买纸”,每天晚上带 着一把剪刀,把校园里各种启事、告白的空白处剪下;例如写他每天要吃一块肉, “打开坛盖”“瞅准了”“扎出”“闭目而食之”等动作细节描写,把这个人物 的鄙吝、无聊、无耻表现得淋漓尽致。 【解析】 4. 试题分析:“冷酷无情,自私自利”错误
5.试题分析:注意从读者的角度答出“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从情节的 角度答出“呼应故事情节”,从主旨的角度答出“揭示主题”“突出了人物形 象”的作用。 点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 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 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 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 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 如双关、反语等。含义的分析注意从表层和深层的角度进行分析,表层含义注意 结合小说的情节作答,深层含义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作答。 6.试题分析: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中的重要手法,主要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相结合的方式,正面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式,侧面描写主要 是环境和其它人物的烘托等,散文中主要是引用故事、传说等、通过特殊的艺术 手法比如对比、烘托、排比等手法塑造,当然有时也有小说常用的方法,比如语 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等,注意答出手法还要答出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征。此题重 点分析“讽刺”“对比衬托”“细节描写”的手法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中国多地近日遭遇严重雾霾天气,影响百姓的出行与健康,引发媒体、 网友密切关注。最新消息显示,中央气象台1月12日18时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12-13日京津地区、河北东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东部、苏皖北部、四川盆 地、重庆西部、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和南部、贵州西部和南部、云南东南部、 广西北部等地有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 据报道,部分地区城市空气重度污染,PM2.5监测指数接近或达到顶峰数值 12日北京PM2.5指数濒临“爆表”,空气质量持续六级严重污染。上午9时的 北京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几乎所有区域仍被意味着最严重污染的“深褐 色”覆盖,PM2.5指数最高站点为456。 除北京外,河北、天津、山东、湖北、河南等地高速公路、机场处于封闭状态, 旅客出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专家建议市民朋友尽量选择室内活动,尤其是老人、儿重、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 管系统疾病患者,尽量缩短外出时间,室外停留时做好自身防护,不要做呼吸量 较大的剧烈运动。 (节选自“中兴网”) 【材料二】自1月4日以来,河北省几乎天天都是雾霾天气,成为不折不扣的“雾 霾之月”。为此,记者采访了省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 据专家介绍,从几次明显的大范围雾霾天气分析,都和大气环流的调整有关。大 气环流由前期的经向型转为纬向型环流,冷空气势力明显减弱。本来在“三九”、 “四九”受冷气团控制的我国中东部地区(包括河北省),被变性的大陆高压控 制,加上气温缓慢回升,近地面湿度增大,导致隆冬季节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 对于河北省包括石家庄在内的中南部地区居民来说,冬季雾霾频发几乎已经习已 为常。在1月份河北省发生的几次能见度小于50米的强浓雾,几乎都出现在石 家庄、邯郸等中南部县市。究其原因,这与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等县市位 于太行山东麓平原地区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有着重要的关系。受西部的太行山脉影
5. 试题分析:注意从读者的角度答出“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从情节的 角度答出“呼应故事情节”,从主旨的角度答出“揭示主题”“突出了人物形 象”的作用。 点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 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 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 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 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 如双关、反语等。含义的分析注意从表层和深层的角度进行分析,表层含义注意 结合小说的情节作答,深层含义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作答。 6. 试题分析: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中的重要手法,主要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相结合的方式,正面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式,侧面描写主要 是环境和其它人物的烘托等,散文中主要是引用故事、传说等、通过特殊的艺术 手法比如对比、烘托、排比等手法塑造,当然有时也有小说常用的方法,比如语 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等,注意答出手法还要答出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征。此题重 点分析“讽刺”“对比衬托”“细节描写”的手法。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中国多地近日遭遇严重雾霾天气,影响百姓的出行与健康,引发媒体、 网友密切关注。最新消息显示,中央气象台 1 月 12 日 18 时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12-13 日京津地区、河北东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东部、苏皖北部、四川盆 地、重庆西部、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和南部、贵州西部和南部、云南东南部、 广西北部等地有能见度不足 1000 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 200 米。 据报道,部分地区城市空气重度污染,PM2. 5 监测指数接近或达到顶峰数值。 12 日北京 PM2. 5 指数濒临“爆表”,空气质量持续六级严重污染。上午 9 时的 北京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几乎所有区域仍被意味着最严重污染的“深褐 色”覆盖,PM2. 5 指数最高站点为 456。 除北京外,河北、天津、山东、湖北、河南等地高速公路、机场处于封闭状态, 旅客出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专家建议市民朋友尽量选择室内活动,尤其是老人、儿重、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 管系统疾病患者,尽量缩短外出时间,室外停留时做好自身防护,不要做呼吸量 较大的剧烈运动。 (节选自“中兴网”) 【材料二】自 1 月 4 日以来,河北省几乎天天都是雾霾天气,成为不折不扣的“雾 霾之月”。为此,记者采访了省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 据专家介绍,从几次明显的大范围雾霾天气分析,都和大气环流的调整有关。大 气环流由前期的经向型转为纬向型环流,冷空气势力明显减弱。本来在“三九”、 “四九”受冷气团控制的我国中东部地区(包括河北省),被变性的大陆高压控 制,加上气温缓慢回升,近地面湿度增大,导致隆冬季节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 对于河北省包括石家庄在内的中南部地区居民来说,冬季雾霾频发几乎已经习已 为常。在 1 月份河北省发生的几次能见度小于 50 米的强浓雾,几乎都出现在石 家庄、邯郸等中南部县市。究其原因,这与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等县市位 于太行山东麓平原地区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有着重要的关系。受西部的太行山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