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就承袭了旧世界的教会制度。①1619年,弗吉尼亚议会发布的第 一个法令就规定:“不论是谁,如果没有得到批准,未参加星期日的宗 教活动,都将被罚1磅烟草;如果-一个月未参加,将被罚50磅烟草”。 1663年,该州议会还解雇与贵格派有关系的议员约翰·波特。②可以 看出,这里也没有把政教分开。 宗教寡头政治的特点 有美国学者认为,美国精神就是清教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结合体。 但是,作为北美殖民地的突出代表和影响力最大的地区,新英格兰的 清教徒政治体制却是从欧洲继承下来的政教合一的寡头政治,那里 不主张宗教容忍,实行宗教迫害,这种情况是与清教徒到北美寻求自 由的愿望相悖的;但是,研究发现,北美殖民地的宗教迫害具有自己 的特点。例如,马萨诸塞宗教迫害的主要罪名有两条:一是处死女 巫;二是驱逐持不同宗教观点者。在女巫问题上,新英格兰殖民地的 做法主要是迷信造成的,而不是宗教迫害。当时,人们对“鬼怪”和 “灵魂”的存在深信不移,如果一个女人的“鬼魂”出现在另一个人的 梦中,就被认为是伤感或诱惑的证据,进而被作为女巫处死。这种现 象到17世纪末以后不再发生。据说,新英格兰处死的女巫总共不超 过40人,这与欧洲把数以千计的女巫或异教徒处以绞刑或火刑相 比,可谓微不足道。 在新英格兰驱逐的异教徒中,R.威廉斯(Roger Williams))和A.哈 钦森(Anne Hutchinson)是最突出的两个。一般认为,这两个人被驱逐 D J.P.Wind,J.W.Lewis,American Congregations,New Perspectives in the Study of Congregations,Chicago and London1994,p.7(J.P.温德、T.W.刘易斯: 《美国会众,会众研究新视角》,芝加哥、伦敦,1994年版) ② Isaac A.Cornelison,The Relation of Religion to Civil Gover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A State Without A Church,But not Without A Religion,p.7. 5
的原因是宗教观,点的分歧。这虽然不能说错,但远没有抓住问题的 实质。威廉斯1631年到达马萨诸塞后就积极主张宗教论争,倡导宗 教信仰自由,当时的殖民地政府并没有伤害他,他本人对此也是承认 的。但后来他开始散布一些对统治当局有威胁的政治观,点,例如,他 说这个殖民地的特许状是无效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无权授予这个 特许状等等。如果殖民地的特许状无效,殖民地就失去了存在的法 律依据。尽管当时英国国内正进行内战,但国王仍然是神圣不可侵 犯的,威廉斯公然否定国王的特许状的罪名也是不可赦免的。殖民 地当局原打算把他送回英国,那样等待威廉斯的可以肯定是绞刑,但 殖民地当局并没有这样做。1635年,殖民地勒令他离开马萨诸塞, 威廉斯在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准备以后来到罗德岛。可以看到,驱 逐威廉斯主要是政治而不是宗教原因。哈软森在威廉斯被驱逐的前 一年,即1634年来到马萨诸塞,四年以后她开始散布宗教论争的观 点。如果仅此而已,她也不会被驱逐。问题是她的“唯信仰论”(A- tinomina)的真正意义是反对“道德法规”。当然,废弃道德律的主张 来自马丁·路德,并不是哈钦森的创造。问题是她宣传说,只有她可 以从《圣经》那里直接获得启示,神的精神直接降临给她,然后再由她 传授给其他信徒,这等于在树立自己的权威而否定殖民地政府的神 圣性。她在自己的家里组织宗教活动,宣传自己的与殖民地不同的 宗教主张,使许多人对殖民地的不可侵犯性产生怀疑,使马萨诸塞形 势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果这种对当局统治构成直接威胁的行为不制 止,就只能被认为政府当局软弱可欺,所以,驱逐哈钦森的根本原因 也是政治而非宗教。① 上面的分析表明,新英格兰用排斥、鞭打甚至绞刑的方法处理宗 教问题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社会秩序。后来,这 ① Henry Hallam Saunderson,Puritan Principles and American ideals:pp.128- 138. 6
种政治原则又向其他殖民地扩散,除去罗德岛而外,英属北美殖民地 基本都曾经实行过这一政策。从那时起,政治神学就已经扎根美利 坚大地。当然,北美殖民地的政教合一与欧洲制度原型并不完全一 致。在殖民地,教会和国家是两个相互依存的机构,对于殖民地事 务,行政官员与教会牧师首先是协商解决;如果协商失败,再采取强 制政策,①尽管如此,这毕竟是一种宗教性强制。 神权政体的政治色彩 虽然新英格兰神权政体的官员们对宗教一往情深,但他们对政 治统治和政治权力的维护却是至高无上的。他们深信:“政府官员有 一种共同的权力,那就是迫使教会去执行基督的使命。”②所以,他们 对国家的控制甚至比欧洲传统王朝还要严紧,他们对政治问题比对 宗教问题更重视。他们认为,宗教目标只能靠政府来实现,所以,政 府领导人有责任按照教会的原则驱逐邪恶。 殖民地时代的政治神学是以契约和法律为依据的。五月花号公 约是以上帝的名义签订的,各州的宪法基本都明确了对公民的宗教 信仰要求。当时,人们用这种契约思想解释一切,包括他们来美洲的 特许状。他们认为,自己参与社区政治和选举就是在履行契约,每个 投票人的责任就是去认真衡量本社区的掌权人是否称职,去寻找被 上帝赋予统治者地位的人。一旦统治者选举出来,所有的人就都应 该服从,政府官员的命令当然必须服从。所以,当时的许多教会思想 家反对民主政治,著名牧师约翰·科顿(John Cotton)认为,“如果人民 是统治者,那么准是被统治者呢?如果人民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 者,那岂不矛盾吗?一个人不能同时被上帝感召为统治者和被统治 者,也就是说,上帝赋予一些人统治者的地位,而同时也赋予另一些 ① Larzer Ziff,Puritanism in America,New Culture in A New World,pp.52,69 2 Perry Miller,The New England Mind from Colony to Province p.119. 7 IM-r e
人被统治者的地位,这是上帝的选择,所以,统治者应该受到信任,其 他人应该服从统治。”① 北美殖民地赋予政府的职责也很有自己的特色。它们认为,人 民选举出一个统治阶级,由统治阶级组成的政府的职责就是监视公 民的行为,看他们是在走正路,还是应该受到惩罚;政府和立法就是 要使当权者不能谋私利而损害公众利益。政府的权力还要保护宗教 信仰自由,惩罚宗教异端正是在履行政府官员的职责。当时,自由、 豁免和特权是人权的主要表现。对每一个在其特定职位的人来说, 是以不违犯和不干扰教会和共同体的安宁和稳定,不剥夺人的生存 权,不随意逮捕、监禁、流放和惩罚人,不侵犯个人的财产等为前提 的。1641年马萨诸塞自由法令明确规定,如果确认某人相信或崇拜 别的神而不是万能上帝,他将被处死。② 移民始祖保留了欧洲传统的神权政体不足为怪。虽然清教徒移 民到北美来是寻求新生活,试图建立永久的乐园,但他们心目中的永 久乐园只不过是他们在英国曾经有过的乐园。众所周知,在英王查 理一世实行专制统治和劳德大主教实行宗教迫害时期,不但人们的 宗教信仰自由被破坏了,更重要的是许多英国地方的“自治权”被剥 夺了。在17世纪初期,许多英国“郡”都有自己的特权,地方乡绅反 对外来干涉和独立的传统思想使他们无法忍受独裁;所以,到北美来 的那些移民,不论是来自小农庄的卑微的自耕农,还是来自大城镇的 显赫的富有者,都希望在殖民地恢复传统的生活方式。这就注定了 ① Francis J.Bremer,The Puritan Experiment,New England Society from Brad- ford to Edwards,Revised edition,Harvard and London 1995,pp.88-89(F. J.布雷默:《清教徒试验,从布拉德福德到爱德华兹的新英格兰社会》, 哈佛、伦敦,1995年版) 2C.W.Dunn,American Political Theology,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New York1984,pp.21-23(C.N.邓恩:《美国政治神学,历史视 角和神学分析》,纽约,1984年版). 8
北美殖民地神权政体具有某种政治回归的特征。此外,由于移民行 为多半是“连锁”进行的,具有相同生活和文化背景的人到北美后常 常定居在同一社区,这种社区的排外性自然很强,要求自治的心理也 就十分强烈;但是,当各个追求独立的社区发现他们之间需要各种合 作才能生活下去后,他们的社区排外思想和行为便被反对中央政府 控制的思想所代替。①这成为北美殖民地的另一特征:分散意识强而 集权意识差。 神权政体的衰落 1630一1640年间是新英格兰的黄金时代,当时殖民地经济基本 由殖民地人自主,他们与英格兰的联系决定着他们的新生活不会缺 少物质支撑力,所以他们并没有想到经济会对宗教产生冲击。1640 年英国革命发生后,北美殖民地与英格兰的经济纽带断裂了,殖民地 需要的商品无法从欧洲购买,而自己又没有能力生产,他们面临的选 择是:要么学会经商,要么面临死亡。这种情况使早期移民们开始重 视经济问题。本来,新英格兰的移民们带来了英国的传统,即把精神 问题,包括新教思想和道德伦理,看得很重;但是,后来的移民们和老 移民的后代们不再坚持原来的原则,不再把教会的规定视为神圣,他 们把世俗经济生活和物质问题当做自己人生的主要问题来看待。18 世纪开始,殖民地的僧侣寡头政治衰落了。值得注意的是,教会牧师 们对这种“道德沦丧”的反映说明,即使是神职人员,这时也把物质和 经济问题看得很重要了。美国著名宗教历史学家佩里·米勒(Pery Miller)认为:“牧师们反对商人、劳动者和边疆居民自由买卖的活动, 但并不反对经商、劳动和领土扩张;他们责骂进步所带来的后果,但 1T.H.Breen,Puritans and Adventurers-Change and Persistence in Early Amer- ica,New York:Oxford Press1980,pp.l5-16(T.H.布林:《清教徒与冒险 者一早期美洲的变化和秉持》,纽约,牛津出版公司,1980年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