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ITIES SOCIETY 人文与社会译丛 仅供个人阅读研究所用,不得用于商业或其他非法目的。 切勿在他处转发!强烈建议购买正版纸质书! FIFTH EDITION WHO RULES AMERICA? 谁统治美国 第五版 权力、政治和社会变迁 Tiltiam卫omhof [美国]威廉·多姆霍夫著吕鹏闻翔译 raw 刘东·主编彭刚·副主编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Mc Education ①译林出版社
主编的话 刘东 总算不负几年来的苦心一该为这套书写篇短序了。 此项翻译工程的缘起,先要追溯到自己内心的某些变化。虽说越 来越惯于乡间的生活,每天只打一两通电话,但这种离群索居并不意 味着我已修炼到了出家遁世的地步。毋宁说,坚守沉默少语的状态, 倒是为了咬定问题不放,而且在当下的世道中,若还有哪路学说能引 我出神,就不能只是玄妙得叫人着魔,还要有助于思入所属的社群。 如此嘈嘈切切鼓荡难平的心气,或不免受了世事的恶刺激,不过也恰 是这道底线,帮我部分摆脱了中西“精神分裂症”一至少我可以倚仗 着中国文化的本根,去参验外缘的社会学说了,既然儒学作为一种本 真的心向,正是要从对现世生活的终极肯定出发,把人间问题当成全 部灵感的源头。 不宁惟是,这种从人文思入社会的诉求,还同国际学界的发展不 期相合。擅长把捉非确定性问题的哲学,看来有点走出自我面闭的低 潮,而这又跟它把焦点对准了社会不无关系。现行通则的加速崩解和 相互证伪,使得就算今后仍有普适的基准可言,也要有待于更加透辟 的思力,正是在文明的此一根基处,批判的事业又有了用武之地。由 此就决定了,尽管同在关注世俗的事务与规则,但跟既定框架内的策 论不同,真正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社会学说,决不会是医头医脚式的小 修小补,而必须以激进亢奋的姿态,去怀疑、颠覆和重估全部的价值预 设。有意思的是,也许再没有哪个时代,会有这么多书生想要焕发制 1
·度智慧,这既凸显了文明的深层危机,又表达了超越的不竭潜力。 于是自然就想到翻译一把这些制度智慧引进汉语世界来。需 要说明的是,尽管此类翻译向称严肃的学业,无论编者、译者还是读 者,都会因其理论色彩和语言风格而备尝艰涩,但该工程却绝非寻常 意义上的“纯学术”。此中辩谈的话题和学理,将会贴近我们的伦常日 用,渗入我们的表象世界,改铸我们的公民文化,根本不容任何学院人 垄断。同样,尽管这些选题大多分量厚重,且多为国外学府指定的必 读书,也不必将其标榜为“新经典”。此类方生方成的思想实验,仍要 应付尖刻的批判围攻,保持着知识创化时的紧张度,尚没有资格被当 成享受保护的“老残遗产”。所以说白了:除非来此对话者早已功力尽 失,这里就只有激活思想的马刺。 主持此类工程之烦难,足以让任何聪明人望而却步,大约也惟有 愚钝如我者,才会在十年苦熬之余再作冯妇。然则晨钟暮鼓黄卷青灯 中,毕竟尚有历代的高僧暗中相伴,他们和我声应气求,不甘心被宿命 贬低为人类的亚种,遂把迻译工作当成了日常功课,要以艰难的咀嚼 咬穿文化的篱笆。师法着这些先烈,当初酝酿这套丛书时,我曾在哈 佛费正清中心放胆讲道:“在作者、编者和读者间初步形成的这种‘良 性循环’景象,作为整个社会多元分化进程的缩影,偏巧正跟我们的国 运连在一起,如果我们至少眼下尚无理由否认,今后中国历史的主要 变因之一,仍然在于大陆知识阶层的一念之中,那么我们就总还有权 想像,在孔老夫子的故乡,中华民族其实就靠这么写着读着,而默默修 持着自己的心念,而默默挑战着自身的极限!”惟愿认同此道者日众, 则华夏一族虽历经劫难,终不致因我辈而沦为文化小国。 一九九九年六月于京郊溪翁庄 2
中文版序 亲爱的中国读者: 当我想象着自己正在与你们对话,为我这本关于美国是如何被统 治的著作提供一些背景和脉络的时候,我感到无比高兴甚至有一点兴 奋。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机会,因为作为21世纪两个有可能最为强大 的国家,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至少从现在来看,中美彼此 需要对方。为了未来的世界更加和平与和谐,让我们祝愿这种彼此需要 能够长存。在巴拉克·奥巴马和民主党人于2008年11月赢得大选之 后,和平、和谐与新方向的机会也许会更大。这场选举给美国带来了新 的希望和动力。自20世纪60年代约翰·肯尼迪当选总统,民权运动给 美国南方的非裔美国人带来公民权和投票权以来,美国已经很久没有 这样兴奋过了。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中国首先需要美国的市场,来促进自己的工 业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还可以利用美国的技术一一事实上,美 国的整个工业都正在搬往中国。但有可能的是,对中国来说,把产品卖 到庞大的美国市场上,才是她利用美国资本和科学的主要目的。正如你 们中许多人所知道的那样,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在美国学习,也有更多 的美国学生会到中国学习。而长远来看,这也许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0011
谁统治美国 至于为什么美国需要中国,这就涉及到了本书分析的核心。我透过 “权力”(亦即谁在塑造和控制别人)这个棱镜来观察万事万物,不管是 家庭、朋友圈子、城市、国家还是地球村。我知道,合作、关爱以及其他主 观的情感和行为,是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在人口几千万,甚至中国这样 人口十几亿的国家里生存的关键,我也认识到,这些主观的情感和行 为,对我们个人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是我们人生中许多最宝贵 的欢乐的源泉。 但是,我也认为,权力的维度在各种层面的关系中都存在着。我们 的等级也许不像我们的灵长类“表亲们”那样森严,但是通常情况下,在 人类的权力等级制中,我们也知道自己该“站在哪里”,也就是说,在与 那些比我们有权和无权的人相处时,我们通常都知道自己的“位置”何 在。我们也会因为有权有势而感到高兴,因为势单力薄而遭遇不测,虽 然在公共场合承认这一事实不是那么高雅。亨利·基辛格,这位在20世 纪70年代早期为中美融冰做出贡献的著名人物,就曾将权力称为“终 极壮阳药”(ultimate aphrodisiac),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高的赞誉。但是权 力本身却比纯粹的快感更为复杂和邪恶。正如19世纪的一位英国贵族 阿克顿勋爵(Lord Action)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样,“权力往往滋生腐败, 而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Power tends to corrupt,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事实上,虽然社会科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对权力 还没有那么彻底绝望,但只要你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某些最有权势的统 治者们的生活细节,你就会对阿克顿勋爵的观点有一个很好的体悟。 那么,就为什么美国需要中国这一问题来说,刚才那些关于权力的 一般性讨论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经济不是关键性的议题。那些 支配美国的少数富人(银行、公司、大农场、城市房地产等高收入财产的 所有者),他们首先关心的,是对劳动力市场的控制。换句话说,利润、效 率以及生产率并不是他们关心的主要内容。他们主要关切的,是确保那 些在办公室、工厂和田野辛勤劳作、按时领取工资的人无法组织起来, 002